電影訊息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半场无战事/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半場無戰事

6.3 / 17,771人    110分鐘

導演: 李安
編劇: Jean-Christophe Castelli
原著: 班方登
演員: 喬歐文 克莉絲汀史都華 馮迪索 蓋瑞特荷德倫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山水煙花

2016-11-14 20:28:21

讓你成為比利·林恩的120幀:戰火之外,方見人心


3D/2K/120幀。 大概每個看過《中場戰事》的人在評價之前都需要加上自己看的版本,才足夠佐以確定而真實的評價。一直以技術革新作為宣傳噱頭的電影,從起初就讓人以新鮮體驗的目的而行,倒是一種別樣的觀影意趣。 借用朋友的觀影體驗是,在林恩翻身起床的瞬間,「我彷彿看到裸男在面前睡覺」,黑科技所帶來的無與倫比的進入感是任何元素所不能替代的。高清高清再高清的畫面在很大一個層面上在不到2個小時裡將你置身於或是炮火紛飛的戰場,或是燈火輝煌的表演中心,無數次望著男主清晰到可見血管的瞳孔,在很多不自知的瞬間裡—— 你或者我,就是比利·林恩。 當有了這種代入感,再談故事本身,相對來說就顯得更容易一些。細膩敏感的情緒在高清鏡頭下被無限放大,興許我們就更能理解林恩的勇敢和怯懦。 影片講述了他人生中「最輝煌的一天」——被譽為美國英雄,和真命天女一同表演, 而褒獎的則是他人生中「最悲慘的一天」——眼睜睜看著共同生死的戰友在面前犧牲。 這是一個關於矛盾的選擇題。 在外部的情境上,這是極為矛盾的。這種矛盾體現在以戰友死亡成就的英雄勳章從道義上讓林恩難以認同和接受,而自己的以命搏殺被消費和娛樂化又是不爭的事實。 同時,蟄伏在內部的心理狀態,一樣矛盾重重。林恩享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尊重和讚賞,他是家人的驕傲,被普通人艷羨,是女人心目中安全和力量的代表,但「逃離」的念頭若隱若現,惶恐躊躇之外暗藏的是對自我軟弱的羞愧。 他被自己的情緒牢牢困住,躲不開逃不掉,無人理解又無法排解。

幾乎是沒有任何異議的,不管林恩有過怎樣隱秘而「自私」的想法,他無疑也必然會回到戰場上。但諷刺在於,他並不是帶著榮耀和自信去服役,並進行下一輪的搏殺,他與戰友的離開倉促且迫切:歌舞昇平讓他們感到手足無措,而唯有戰場讓人心之所安。 林恩說:「我原本屬於那裡」,其實是,「因為現實的殘酷只能讓我選擇逃避。」 李安將這種情緒的描述嫁接在無數的外人外物之上,鏡頭從各色人的眼裡推出去,投射到林恩們的大兵身上,不過是一個個標籤。在製片人眼裡,他們是可供改編的電影題材,兩週足以過氣到被遺忘;在石油勘探家眼裡,他們是將被自己拯救出水深火熱的年輕生命;在拉拉隊姑娘們眼裡,他們是一身是膽的勇猛軍人;而在更多中場表演的組織者眼裡,他們不過是這次政府想要表彰的幾個符號式的愣頭兵,所以人人得以號令,人人能夠出言不遜。 在無數看似美好的鮮花和掌聲之下,沒有人願意帶著同理心去洞曉士兵們應該有的心理狀態,甚至欠奉一分尊重。林恩們理該成為自己眼中存在的樣子,並希冀在他們身上挖掘出更多源源不斷的利益,如果與想像的不一樣甚至大相逕庭,也不過是換來一句譏笑,「瞧,那些戰場上回來的大兵患上了PTSD~」 事實上,這場沒有硝煙的戰事更令人心驚。勒緊挑釁調笑的路人脖子,挺直腰杆拒絕的5000美元,停車場的毆鬥和不忿,都不過是畏手畏腳之下的忍無可忍。海報中,陰影下的林恩拿著槍躍躍欲試,真實世界裡的林恩卻只能雙手交叉抱拳於胸前。

比炮火更殘酷的是現實,比槍彈更洞穿的是人心。 在所有出場的人當中,只有血濃於水的林恩姐姐曾試圖站在他的角度為他謀一個實在的能看得見的未來。但她太過主觀主義,又力有不逮,初衷只是為了讓林恩留在身邊不去赴死的她並不能理解林恩到底為何陷入掙扎以及不安的來源,至於萍水相逢的拉拉隊女隊員,也只能停留在一個淺白的接吻,來結束這段註定戛然而止的愛情。 全片中最讓我感觸的一個部份其實是班長與製片人的對話。製片人說:「投資總要面臨相當的風險」,而班長說:「沒有人比軍人更懂風險的含義」。對「風險」二字截然不同的兩種理解註定了一拍兩散的結局,你看,我們奔赴戰場出生入死的一天,在你們眼裡,甚至比不上「奶奶一次從提款機里取出的錢」。多可悲。 這是一個男孩到男人的成長和選擇,比利·林恩最終堅定信念回到自己更為熟悉也對自己更加友好的戰場之上。沒有人能替他判斷這個選擇的對錯與否,但至少在當下,面對著那一個個說著「I love you」的戰友,他無愧於心。 很多人說,120幀的技術應該用在更大格局的故事之上,比如星際,比如海洋。比利·林恩的敘事太過於中庸,無論是高潮還是結尾都不夠震撼。但我始終認為,平和不代表不動人,120幀的畫面也更容易讓觀眾觸碰到李安想要描繪的一個普通士兵的內心。 我敬佩李安對至臻技術的完美追求,更尊重他對小人物故事的創作自由。 有共鳴感嗎?我有。 那就夠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