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ydenyLau

2016-11-13 09:20:46

深海浩劫:大庇天下主旋律俱歡顏



主旋律有主旋律的拍法,美國主旋律有美國主旋律的拍法。但歸根結底,美國主旋律也是主旋律。
《深海浩劫》是今年下半年短短幾個月裡的兩部彼得·伯格執導電影之一,也是2013年以來又一部彼得·博格/馬克·沃爾伯格主旋律——《孤獨的倖存者》《深海浩劫》、即將開畫的《愛國者之日》以及未來的諸多籌備ing,這個最佳拍檔的組合形式很可能會在未來一段時間裡繼續保持下去。
如果描繪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的《愛國者之日》能有《深海浩劫》一樣靠譜,我們很可能會在年末頒獎季見到幾個Berg上台拿獎。這麼高質高量的組合表現,至於是兩個Berg中的哪一個能拿獎,倒不是那麼要緊了。
聚焦美國曆史上最大的漏油事件,彼得·博格在《深海浩劫》中終於找回了災難片大導的昔日風采,在提供震撼的視覺衝擊的同時,構建出一個又一個堅實的角色,並在這些角色之間以情感為基底建立有力的聯繫。約翰·馬爾科維奇,馬克·沃爾伯格,庫爾特·拉塞爾,吉娜·羅德里格斯和凱特·哈德森的表演誠然參差不齊,但是在緊湊的剪輯下,演技上的不足並沒有顯得格格不入。
綜上所述,我們依然能在《深海浩劫》中得到很好的視覺刺激和感染力充沛的各色人物。在這部電影中,彼得·伯格始終將視覺體驗作為最終目標,雖然前半部份的鋪墊有些乏味和套路,後半部份的大場面又稍嫌密集。但和彼得·伯格的上一部電影《孤獨的倖存者》類似,這種偽紀錄式電影和《薩利機長》這種傳統的人物傳記在敘事方法上有著顯著差別,以著力刻畫人物群像的目的,去著力構成那些牽扯進事故的各個家庭——家庭觀念是整個美國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份,對於中小成本電影來說,得家庭者得天下,是一句非常值得斟酌的創作指南。
然而在這一指引下,《深海浩劫》的創作實際上出現了嚴重的避重就輕,將整個集團規模的逐利和輕視風險轉為了個人濫用職權,並且以個人英雄主義的角度消弭了其批判態度,僅停止在美國精神的再一次展現上。
畢竟墨西哥灣漏油事件不是天災,而是徹徹底底的人禍。如果連人禍都是打折的話,整部電影的立足點就很值得商榷了。

 
無論如何,《深海浩劫》是一部檢驗觀眾對美國主流價值觀認同度的主旋律電影。
馬克·沃爾伯格是一個,很接地氣,的演員——這個地氣自然是美國地氣。《深海浩劫》中的馬克·沃爾伯格無疑是一個典型的美式個人英雄,兼具智慧、力量和冷靜,是天生的領導者。片中與其搭檔的庫爾特·拉塞爾和約翰·馬爾科維奇表現也在意料之中,除了凱特·哈德森顯得有些雞肋——畢竟美國甜妞不可能僅靠甜去甜一輩子。但簡言之,主要演員們基本上很好地捕捉和還原了美國南方民眾的那種精氣神——即使在大部份時間裡,他們都在充當人肉背景或者躲避鑽井台的驚天大火。
說到火焰,《深海浩劫》的CGI視覺效果著實出眾。精心製作的場景涉及到整個鑽井平台日常運轉的各個方面,從開採石油到泥漿流動再到板塊破裂——聽起來很無聊,但卻提供了足夠的代入感,足以引起觀眾在情感上的共鳴。而大量的爆炸場面令人冷汗直冒,細節更是鮮血淋淋。
但《深海浩劫》最大的問題在於其過於套路的情節設計。既然是真實事件,故事的結局必然是缺少懸念的,只能在情節上下猛料。然而,過於戲劇化的劇情令人感到疲倦,不停呼喚美利堅人民心中的愛國主義精神並不值得鼓勵。情節在某些時刻顯得太假——用國旗滅火實在是令人無比惆悵。從某個角度來看,這種在創作上的保守是在變相地掩蓋事實真相,利用交響樂和特寫鏡頭交織的老掉牙的英雄時刻來傳遞好萊塢的流水線情感表達,將整個事件的重心從監查和處置失當轉移成了人與自然的勇敢鬥爭,而將漏油事故對整個墨西哥灣生態造成的巨大影響一筆帶過。
作為一部商業化的主旋律電影來說,這種處置方法沒有什麼。但終歸併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情。
 
 
《深海浩劫》是那種秋季檔最常見的真實歷史事件改編電影——和《薩利機長》相同,題材保險精神積極向上,四平八穩沒什麼太大毛病,也沒什麼太大意思。但合理地說,這種不帶有任何創作者主觀態度的流水線主旋律電影的質量和市場表現才是更考驗電影工業發達與否的硬性指標。《深海浩劫》能提供情感刺激,有到位的CGI水準,即便面臨故事的可預見性和過度戲劇化,但也從來沒有達到令人反感的地步。
誠然,《深海浩劫》將主觀失職輕描淡寫,重心挪在了人物求生上,但這種選擇作為商業電影來說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只要能充分發揮視效的能力,能令觀眾關心大螢幕上角色的安危,只要有著合格的表演和成熟的故事,這就是一部不錯的電影。
即便可能是最套路的電影之一。
但套路本身是沒有罪過的,有問題的從來都是使用套路的人罷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