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六弄咖啡館 At Cafe 6

六弄咖啡馆

6.2 / 531人    103分鐘

導演: 藤井樹
編劇: 藤井樹
演員: 董子健 顏卓靈 林柏宏 歐陽妮妮 宋伊人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arry2012

2016-11-12 20:23:16

悲劇式結尾就是真實?


台灣青春片以青年人視角在小而純粹的主題里去反思個人成長或者普世哲學的問題,畫面清新明亮,場景精緻又極富地域風情和年代感,即使是一碗無營養雞湯,但也可以靠甘甜怡神獲寵。自從台灣青春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火遍兩岸三地的後,台灣青春電影開始成為內地影市一塊熱門。隨後的《等一個人咖啡》、《我的少女時代》都讓我們記憶猶新、頗有感觸。作為由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具體情節也就不再過多贅述。情節上與同類型題材相差無幾,但《六弄》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有一個帶有悲劇色彩的結局,帶給人遺憾和感傷。《六弄》整體還是保持了台灣青春電影該有的優勢優點,但總體上並沒有超過《那些年》所能帶給我們的震撼。而這個問題其實是由於某種特別原因,內地版本刪減了4分鐘關於中年阿智的鏡頭,也就是戴笠忍的戲份。恰恰是這部份作為重要的承前啟後作用,並解釋了「六弄」這個名字由來,所以才給很多人看不懂為何故事會有這樣的故事。「六弄」的意思其實在原著小說里有講到,是這樣的:
「六弄人生:人生,像走在一條小巷中,每一弄都可能是另一個出口,也可能是一條死胡同。生在一個與一般人不同的家庭中,是我人生的第一弄;愛上了妳,是我人生的第二弄;註定般的三百六十公里,是我人生的第三弄;失去了妳,是我人生的第四弄;母親的逝去,是我人生的第五弄;在這五弄裡,我看不見所謂的出口,出現在我面前的,儘是死胡同。該是結束的時候了,該是說再見的時候了,再見,世界,是我人生的第六弄。」看完這一段,我們終究明白和感受到了阿綠的人生多麼令人惋惜。
《六弄咖啡館》的青春故事與其他青春片並沒有什麼兩樣,把妹、逃學、打架樣樣都不少,但是人家所表達出的人生絕對獨特。青春的故事也就停止在高三畢業,大學時期所表達的則是一段異地戀的艱辛,董子健飾演的小綠絕對男友力爆棚,那個異城同步的做法還是相當有想法的,但是儘管如此甜蜜浪漫的異地戀,也只不過是甜蜜浪漫而已,不幸的是他們也難逃分手的宿命。人會成長,也會在成長中改變。小綠對於這段感情一直沒有改變,但是心蕊卻在不停的改變自己,因為在她的生命中小綠並不是那個可以讓她付出一切的人,因為她一直以來就是被喜歡的角色。影片的開頭這樣寫:喜歡是一種能力,被喜歡則是一種天賦。這句話是小綠和心蕊兩個人最真實的寫照,小綠愛心蕊已經瘋魔的程度了,這種愛的瘋狂是現代人缺少的,因為我們身上沒有小綠身上的純真和執著。為了當初的一句承諾,他可以一天打幾份工,他每月賺的錢一大部份都交給了鐵路,火車更像是他的大學宿舍。一趟趟的來回奔波,累不累?肯定累,但是累並快樂著,如此付出的他,心蕊只是給他一個吻,他就心滿意足了。影片中小綠有三場去台北的戲都讓人印象深刻。第一次是心蕊加入魔術社會的匯演,小綠表示自己去不了,然而他還是去了,是的都是老套路,但是沒關係,關鍵人家有新玩法。影片並沒有像以往一樣呈現出驚喜後的浪漫,而是打翻了醋罈子。進入劇場後,手裡捧著鮮花巧克力的小綠被請上了台,看著一身暴露的心蕊和學長變魔術,小綠並沒有像心蕊一樣很幸福,心裡開始翻騰了,其這場戲的內涵是,學長將他的鮮花巧克力變沒了,小綠脫口而出的那句:「還錢」。這兩個字聽上去就是一個笑話,而事實上卻是滿滿的內涵,這兩個字表達出了小綠在這段異地戀中的心酸。第二次,便是心蕊哭著打來電話告訴小綠她被打劫了,小綠瘋了一樣飛奔到她身邊,然而心蕊一言不合就不搭理小綠了。我不能說心蕊婊,因為愛情里沒有對錯,誰讓你一廂情願了呢。但是心蕊就因為小綠沒有懂她的心思就劈腿,還是有點說不過去的,畢竟人家小綠在這段戀情里是付出最多的那個,兩人產生的差距並不是因為距離,而是因為心蕊沒有小綠身上的那份純真與執著。第三次,心蕊和小綠的戀愛關係已經走到了盡頭,小綠打電話給心蕊商量如何給她過生日,心蕊竟然直接掛掉了他的電話。小綠拉上阿智一起北上,當天颱風天火車站人滿為患,他們只能騎著摩托前往台北。而他們頂著雨游到了台北後,那隻心蕊喜歡的貓咪「小綠」已經被人買走了,小綠無比的失落,然而這只是一個開始,坐在宿舍外面苦等了一夜,他看到了心蕊坐著學長的摩托車回來,手裡卻拎著那隻小貓。小綠並沒有歇斯底里,只是問了一句它還是叫小綠嗎?又是一句話直戳心窩,超虐的說。其實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小綠和阿智游到台北,經過寵物店的時候,是寵物店晚上要關門的時候,而小綠和阿智見到心蕊是第二天早晨,是早晨哦,你們看懂其中的內涵了嗎?和小綠在起那麼久只是一吻而已,卻跑去和學長開了房,這梗超讚,完美詮釋了什麼叫男人不壞女人不愛。那麼問題來了,在心蕊被搶之前,小綠接到了媽媽的電話,讓他考完試後回家一趟有話和他說,但是心蕊被搶以及兩人出現裂痕,小綠完全忘記了媽媽的交代。 為了一場沒有結果的愛情,為了一場瘋狂的愛情,為了一場不顧一切的愛情,小綠付出了超高的代價。媽媽那通的電話成了他們母子最後的絕別,其實片中媽媽的戲分並不多,只有出現過七次, 但是這條故事線卻是最動人的。第一次出場小綠在學校惹禍後,回家被媽媽一頓暴打,然而媽媽出門上班去,鏡頭給到餐桌上,十幾年如一日的三菜一湯,第二次,媽媽下樓後騎車去上夜班的背影,畫外音交代了小綠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中,和媽媽相依為命長大,那個畫面超暖心。第三次,是小綠幫阿智打架進了局子,然後媽媽去局子裡領人,媽媽仍然像第一次出現一樣, 一直黑著臉,彷彿一場暴風雨又要來臨了。第四次便是回到家裡,媽媽給小綠做了飯,在小綠吃飯的時候詢問了幾句之後,媽媽話鋒一轉卻問了誰贏了,滿滿的愛有沒有?第五次便是媽媽特意熬了雞湯,給小綠送去學校,而此時小綠正在台北與心蕊約會兌現當初的諾言,看得出媽媽當時已經知道自己得病了,媽媽一臉病態憂心忡忡,當阿智告訴綠媽小綠是去出公差了,這個連阿智自己都不會相信的理由,媽媽卻沒有多問轉身離開了。第六次便是我們前面說的那通電話,電話內容並沒有什麼特別,特別的是導演別出心裁的鏡頭語言。當電話掛掉之後,電話帝的幾連藥和醫院單據,一個超簡單的鏡頭,就讓我們知道了媽媽已經得了絕症,沒有太多的交待,足以。第七次,媽媽的出現已經成為了靈堂中的照片。這是最讓人心痛的一幕,小綠因為愛的瘋狂失去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女人——媽媽。
說本片是「不一樣的青春片」其實有些勉為其難,畢竟電影的故事模式與其他青春電影大同小異,但台灣青春所固有的那種清新的風格,以及源自小說中比較亮眼的橋段電影化之後,帶來的或而歡樂或而深情的感受,這是《六弄咖啡館》在表面上最吸引觀眾的地方。青春電影中,永遠是年少輕狂、看見喜歡的TA會臉紅的那個時代最為吸引人,本片也不例外,關閔綠、蕭伯智、心蕊高中時期的無憂無慮、以及對感情的坦然,打架、泡妞、考試、郊遊,是全片最好看的地方。也不可否認的是,這段內容很「那些年」。而令本片真正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主題,本片並沒有一味的緬懷青春,而是將人生與成長作為電影后半段的主題,與少年時代不同的是,關閔綠長大之後,面對撲面而來的人生變故,最終經歷「人生之六弄」之後,成為咖啡店中「小綠」那個「很好聽」的故事,這才是電影主題。也就是說,《六弄咖啡館》希望展現一種寫實,面對無憂的青春,面對最真誠的情感,一場無疾而終的情感,告訴所有人,異地戀是沒有好結果的。以及現實中那些突如其來的變故,最終會將一個人壓垮。原著的結尾是點睛之處,可惜電影看不到了。
「前一陣子,我家附近開了一間新的咖啡館,名字有點怪,叫做」六弄咖啡館」。不過在它尚未開幕之前,我就已經去打擾過了,老闆是個很友善而且好客的人,重點是他說了一個故事,一個很好聽的故事,讓我在第一次去的時候就在他的店裡待了一整個晚上,一直到天亮。」
「你好,我再一次重新地向你自我介紹,我是蕭柏智。」
我指著在地板上仍然熟睡的貓,「所以他才叫小綠?」
「對,我們叫它小綠,感覺像是閔綠一直都還在。」
悲劇的魅力從不單只是源於人物的生死,而是在這心碎背後,所醞釀的感動或是深思,這就猶如同為青春悲劇的《夢之安魂曲》,它在絕對悲情下所包涵的人性思考是如此的深刻,而在這場《六弄咖啡館》中,小綠的死,則為人所見在愛與親情的淪陷後,一種對生命的褻瀆,固然我們身處的世界每年都會有著為愛殉情的真實個案,但這樣的事蹟絕不應該如電影這般去加以渲染,難道面對苦難的困擾,我們所能做的就僅是用死亡永遠活在逝去的青春年華?即便面對無數的困境,也不應當放棄生命的美好,用戲劇性的悲情所形成的情感。
《六弄》的結局可以說這四部台灣青春電影給我帶來最意外、感觸最深的,甚至有些無法理解為何以這樣一個慘烈的方式來結束。可能這就是同伴說的那樣「要關愛單親家庭」,沒有成長在那個環境,無法領會。但我覺得最後阿綠以這樣一個方式有些太不負責任。即便因為母親離世造成他內心的愧疚,即便心蕊不再挽回這段感情,但也不必用如此極端的方式來做了結。他最愛的兩個女人相繼離去,這種感受我們都能懂,但卻不懂得這樣的生命之重為何就不能承受?可以說,阿綠做出這樣的選擇讓我有些瞧不起。他如何讓九泉之下的母親安心,又或是當在另一個世界見到母親時如何能坦然面對?他如何能夠讓那些活著的、關心著他的人不傷心流淚?人,要用勇氣和樂觀,生命之重哪怕壓得快要窒息,也不能放棄。因為,連命都沒有了,你又拿什麼改變困局。《六弄咖啡館》這部有著台灣青春電影典型特徵又有些不同的電影,帶給人很多熟悉卻又有不同的地方。而它有些過於悲壯的結局,又足夠帶給人感觸和深思。
最後說一下演員,不得不誇一下董子健,從《青春派》、《少年班》到《山河故人》,實實在在的一步一個腳印,是看得到進步的新生代演員。他扮演的小綠,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在學校里內心自卑,但卻遮掩不住少年的陽光,對於愛情的羞澀和執著,對於友情的仗義和堅守,以及成長的疼痛,都詮釋地非常到位,令人印象深刻。而同樣是文藝片出道的顏卓靈,則是不事雕琢的美好,甚至有一點嬰兒肥,看得出導演很偏愛她,在打光和角度上把她的美表現得非常靈動,和董子健很有CP感,當然,她的表演也很鮮活,同樣難忘;片中林柏宏扮演的阿智,則很像是柯震東和王大陸的合體,他負責搞笑和友情,雖然也有心儀的女生,但愛情部份主要還是營造喜感,很喜歡他撞破心蕊劈腿之後的憤怒和小綠母親葬禮後的痛心,有爆發力,又有著質樸善良的少年天性,與其說「友情大過天」,不如說「好基友一輩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