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阿修羅--Asura: The City of Madness

阿修罗/Asura:TheCityofMadness

6.6 / 1,472人    136分鐘

導演: 金成洙
演員: 鄭雨盛 黃正民 朱智勳 尹智慧 金海坤 郭度沅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韓影書

2016-11-12 18:51:58

《阿修羅》:火熱打鬧之後的冷思考



如果一個人生活里太愛鬧騰,很多人可能都會覺得他不沉穩,悄然貼上一個不靠譜的印象標籤。

如果一個人聲嘶力竭地喊叫,圍觀者會瞪大眼看他張牙舞爪,容易忽略掉他在到底在喊叫什麼。

《阿修羅》就是這個鬧騰的人,就是這個聲嘶力竭喊叫的人。

除了阿西巴和叮叮噹噹,它還有什麼?冷靜寫下。

一、什麼是阿修羅

先從這個晦澀的片名開始吧。

中國作家莫言有本風格清奇的小說,叫《生死疲勞》,寫的是一個地主死後,轉世成牛、驢、豬、猴、狗、大頭嬰兒,以不同的眼睛接連看著生前所在地的光怪陸離。

我們常在電視裡聽說:「下輩子做牛做馬,我也會……」

以上這些驢豬狗猴牛馬等等,都是佛教里所說的「畜生道」,也是佛教思想的世俗化使用,只是時間長了,大家都忽略了它來自佛教教義。

大家一定知道佛教裡的「六道輪迴」,「畜生道」就是其中第四道,它和第五「餓鬼道」、第六「地獄道」組成了三大惡道——所以平常咒罵一個人「下地獄」、「永世不得超生」,是對其憤恨之極的。

而「六道中」位列第一的「天道」、第三的「人道」屬於善道,要多積善行德。

正題來了:位列「六道輪迴」第二的,就是「阿修羅道」。

它極具爭議,就連佛教內部,對它屬惡、屬善都意見不一,北傳佛教將它列為善,南傳佛教則把它歸為惡。

無論南北,至少有一點是相同的:「阿修羅道」介於天、人之間,該道諸位本性善良,但修行中意燥心亂、怒氣纏身、貪慾過重、好鬥成性,有福祉無德修,此道之後,往往直接降入三大惡道。

看張圖吧。▼

好像有人說這個片名狂妄,大概是因為把阿修羅理解為天神之類的吧。實際上,它要表達的是惡鬥帶來惡業,看這三張海報:左側是阿修羅佛教畫像,右側是黑色煉獄,中間,是他們。▼


PS:注意了下它的英文片名《Asura: The City of Madness》,《阿修羅:瘋狂之城》,是Madness,而不是Crazy,導演也意在表達這個城市當權者們的真實精神之亂之狂。

二、誰是阿修羅道中人

導演金聖洙是隱喻派愛好者,他早年參與編劇的《出世》《落日霓虹》,導演的《日出城市》、《武士》、《流感》,製片的《中天》等,都夾雜了很多隱喻元素,甚至佛教元素。

用《阿修羅》作為片名,也是隱喻。那麼,片中誰是阿修羅道上的「人」?

首先是刑警鄭雨盛。電影就是在黑幕中,以他的獨白開始的:「我不喜歡人類。」

在他的眼裡,其他很多人也不是人:「我知道的慶尚道安南市,也有很多不像人的人。」

這是一句很容易被忽視的、以為僅僅只是劇情背景存在的話。

實際上,這一句獨白,不僅爽快利索地點透了片名含義,也濃墨圈定了影片的基調:接下來所有的殘暴血腥,都是泯滅人性的惡鬥。

他們變為「惡人」的原因——「最近因為城市再開發,很多人為了滿足私慾都要瘋了。」

市長黃晸玟瘋狂了,為黃晸玟辦事的刑警鄭雨盛瘋狂了,為鄭雨盛充當打手的金元海瘋狂了,連帶著弟弟朱智勛、同僚尹宰文、檢察官郭度沅等等等,都陷入了血腥的撕咬之中。

如果沒有城市再開髮帶來的私慾刺激,從劇情邏輯上就不會露出那麼多的惡,所有的人,都會安然地待在自己的崗位上,執行著自己善的角色:管理城市、維護治安、偵辦案件、照顧病中的妻子……行使著善的一面。

城市再開發也只是一個由頭罷了,沒有它,還會有其他東西讓人為之瘋狂。

對於這個花花綠綠的世界,二手玫瑰在《命運》里唱道:是否每天忙碌只為一頓飯/是否幻想里只有綾羅綢緞/是否愛人已愛成了一個伴兒/是否半夜裡心癢癢地直蹭炕沿兒……為何人讓人去受罪/為何人為人去流淚/為何人與人作對……

雖然人道被歸為善道,但這人間,有時真的和那層充滿貪慾、暴戾的阿修羅沒什麼區別。

三、這麼瘋狂為哪般

當人覺得一件事情很瘋狂,那一定是被看到了。

看不到的事情,哪怕它也在內裡瘋狂著,人還是會相信假像。

比如朴媽事件,如果不是因為梨花大,朴槿惠依然是民眾眼中那個幹練沉靜的女總統。事情被扒(哪怕有些扒並不靠譜),很多人才瞠目結舌、細思極恐。

這些瞠目結舌、細思極恐的事情,就存在於之前大家看著她、覺得她溫和的時候。

《阿修羅》不也是嗎?裡面的劇情擔當沒有路人甲、群眾乙,全是關聯其中的人,對他們來說,這個圈子中的事兒就是這樣瘋狂著的。

電影中看新聞的民眾就像現實裡的我們:黃晸玟市長被小混混攻擊了,流血了,他是個好市長,小混混太可惡,好同情市長,支持他。

太多平靜的、美好的假像了。

每個圈子裡的資深從業者,都能挖出這個圈子裡的阿修羅。

韓國電影就像個不嫌事兒多的挖掘者,一而再、再而三地呈現他們國家的廟堂鬥爭。

鋪開講,很多時候採取的相對隱忍的方式,比如《局內人》《新世界》《老手》,娓娓道來、環環相扣,觀眾被劇情擊到,視覺感相對舒服。

《阿修羅》沒這麼幹——按照目前這個故事結構,它完全可以採取同樣的方式,想必被污眼濁耳的觀眾會少一些。

然而它沒有,它張開嘴西巴開罵、脫褲子直奔主題,沒花細功夫庖丁解牛、小火慢燉,就這麼一刀咔嚓下去把牛犢子殺了,騰騰騰扔到鍋裡,咕咚咚開煮。

牛天然放養,肉貨真價實,這麼端上來,好吃嗎?

真的取決於你的口味。

就像你喜歡黃齡慢悠悠的《癢》,可能不喜歡瞬間高潮的《High歌》。

四、尾聲

在佛教聖地泰國清萊,有座著名的白廟,行走其中,會一直有人在耳邊招呼著:不要回頭看,不要往回走——瑰麗美好的天堂區,與不寒而慄的地獄區,就在踟躇之間。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善惡加身的阿修羅,何嘗不是如此。

不同生活、不同圈子,悲喜生活著的我們,何嘗不是如此。

✎文︱韓影書 部落格︱@韓影書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