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半场无战事/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半場無戰事

6.3 / 17,771人    110分鐘

導演: 李安
編劇: Jean-Christophe Castelli
原著: 班方登
演員: 喬歐文 克莉絲汀史都華 馮迪索 蓋瑞特荷德倫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褻瀆電影

2016-11-11 21:52:39

用120幀靠近角色的靈魂


星級:★★★★

我並沒有感覺到4K 120幀3D版本和普通的24幀2D版本在本質上有太大的不一樣,我前後看過這兩版,真正讓我記住的都只是故事本身。

對於120幀的版本,眼睛所能察覺到的不一樣,只是它更亮,更立體,多了一層泛藍的光(應該是特製眼鏡的緣故吧)。反正第一感覺是一切從未如此清晰過,眼睛很快適應了之後,看電影就像你以前看過了DVD,一下子給你換上了藍光碟,可以看到了更多的細節,眼睛也不累了。從觀看的角度,它是有益的,但不會給你一種從未見過的奇觀式的差異,你甚至最後感覺不到有什麼差別。

李安導演一直在提這個120幀的新技術,新技術不是問題,問題是為了這個新技術,他在電影拍攝上的調整。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它的優點和缺點都要靠李安自己探索。

這不是《阿凡達》《奇異博士》那類奇觀式的電影,我們不知道它拍起大片是什麼感覺,不過這項技術讓螢幕上的細節異常清晰,演員臉上的毛孔、斑點,眼睛裡的血絲都看的清清楚楚。從細節來講,那些燒錢做特效的片子,很難想像真做120幀時需要多花多少錢。像DC的《蝙蝠俠大戰超人》那類黑漆漆的電影,電影高潮時的夜戲大戰根本就看不到細節,省不少錢。

因為120幀的畫面實在太清晰,所以演員基本上就是素顏,因為皮膚的一丁點瑕疵都會被鏡頭捕捉放大。所以片中的燈光都儘可能的模擬自然光,看不到具有電影感的打光,整個畫面非常的明亮,這讓一切顯得異常真實,不知道用這樣的技術,打很戲劇化的光,片子的觀感會不會變得很假。

不過《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燈光足以提名奧斯卡,它的難度就像格斯·范·桑特當年拍《哈維·米克》,看著沒有打光,其實大家都知道,真正到了片場,實際的光都不能用,都需要模擬自然光,看著還要像沒打光。

有些人可能覺得不打光的問題就是容易感覺像紀錄片,缺少所謂的電影感,像高畫質電視,其實這個觀點純粹是瞎扯淡。

為了這項新技術,片子用了很多固定鏡頭,就連阿富汗戰場也是很穩定很流暢的攝影,沒有手提或者肩扛鏡頭。120幀的流暢畫面,眼睛已經察覺不到脫幀和卡頓的現象,這時候太晃動的畫面容易讓人產生眩暈的感覺。

想像一下,你在萬里無雲的大白天,乘坐電梯快速爬升到828米的杜拜的哈利法塔頂端,如果你的眼睛從透明玻璃往外看,估計大部份人都會雙腿發軟。當電影清晰逼真到這種情況,就會產生同樣的效果。

攝影上還用了大量的近景和特效鏡頭,畫面的景深很深,可能是為了畫面足夠的曝光,攝影機的光圈開的太大。這也是所謂電影感變弱的原因,不過在我看來,這些相應的技術調整都不是問題,這樣一個中場表演的故事,就是一場大型的直播秀,120幀的畫面剛好足夠有現場感,讓人有如臨現場的感覺,和全景VR直播有的一拼。

用3D 120幀拍演員的表演,就像把你放到一個話劇表演的舞台上,你隱形於演員之間,他們在賣力的表演,你可以近距離,甚至趴到他們臉上觀看。對於表演,這樣的距離有點近的可怕,想像一把刀子刺入一個人的脖子,你看到他在掙扎,看到的眼睛圓睜,白眼球在慢慢充血,一絲絲的從白變紅。

這樣的技術一旦遇到壞品味的導演,絕對可以讓人做惡夢。好在李安在新技術面前相對保守,選擇了很安全的做法,它在細節的呈現和臨場感上逼真到可怕。

這個新技術之外,這是一部非常李安化的電影,以前你可能覺得李安並沒有鮮明的作者化的導演風格。直到這一部,你會突然發現,其實李安的導演風格不像其他人一樣,在燈光、美術、攝影或者音樂上辨識度很高,李安的風格在於他看待故事的方式。比如片子的配樂用了雲淡風輕感的吉他,配樂非常的克制,和《斷背山》如出一轍。

以前大家開玩笑套用李安那句「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斷背山」「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把青冥劍」「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綠巨人」等等,其實這就是李安的執迷和套路,他每次講故事的套路。就連他在文花上融匯東方和西方,會在表達上如何走鋼絲,滿足東西方觀眾,都是同一種套路。

如今這些在《比利·林恩》之後,你突然能摸清李安的套路了,我覺得在這部電影之後,李安也是我心目中作者化風格極強的大師了。李安講故事,每次都是個體的選擇,也不是理智上最正確的選擇,每個故事到了李安那裡,都有他看待世界,都有他思考的方式。

李安對這個故事的看法還是他那套要靠個人去領悟的講法,他用120幀的新技術,讓你離男主角比利·林恩足夠的近,讓你儘可能的去站在他的角度,去感同身受。

它提到牛仔、石油、戰爭、反恐、愛國和個人自由,但這不是一部傳統意義的反戰電影,更不是《美國狙擊手》《拯救大兵瑞恩》《父輩的旗幟》那類的美式主旋律。它對美國社會主流的意識形態提出了質疑,但並沒有給出答案,最後他聰明的選擇回歸到比利·林恩這個個體,給這個普通的個體指出方向,但當個體的悟性擴大到群體,你會發現方向好像就不管用了。所以李安這次的鋼絲走的不夠穩,美國主流觀眾可能不太買帳,但對反恐戰爭沒什麼經驗的海外觀眾,特別是東方觀眾應該更很容易接受。

在對待戰爭的態度上,比利·林恩最後終於主動選擇了,但戰爭和愛國這事,終究還是屬於大眾的。身為士兵,他只能回到戰場,拿起槍,去儘自己的職責。在這個故事裡,比利·林恩周圍的人不能了解他,他的家人不能,一見鍾情的拉拉隊女孩不能,他最親密的姐姐也不能。人們對待戰爭,都有自己的理解,這一次李安用120幀的高清畫面讓你近距離的觀看戰爭,認識比利·林恩,你也同樣很難理解戰爭是什麼,只有像比利·林恩一樣,親自上了戰爭,你才能真正明白,這就是電影真正想說的。

最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男孩的成長,用去參加橄欖球比賽中場秀的時間,看這個男孩在人生的重要節點上,學會主動的選擇,走一條自己認為正確的路,其中透著的不是愛國,不是軍人的職責,不是英雄主義,是一個出身社會底層的美國小鎮青年在生活面前的無奈。他需要歸宿感,他需要在生活中找到一個比自我更大的東西,最後他覺得他找到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