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半场无战事/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半場無戰事

6.3 / 17,771人    110分鐘

導演: 李安
編劇: Jean-Christophe Castelli
原著: 班方登
演員: 喬歐文 克莉絲汀史都華 馮迪索 蓋瑞特荷德倫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惘然

2016-11-10 22:20:38

能進入比利·林恩視角,60幀也能進入;進入不了,這只是一部特別清晰的紀錄片


雙十一除了要清空購物車,對很多人來說,還要第一時間去影院看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這兩天,李安在中國內地為這部電影做宣傳。李安為它革命性地運用了120幀/4K/3D技術拍攝,內地就北京和上海兩家影城可以放映此版本。11月6日,北京媒體場提前觀影,11月8日,上海提前觀影。

上海場在上海影城一號廳。上次李安在上海國際電影節做演講,就在隔壁的酒店。
其實李安也來影廳戴著3D眼鏡站著看了電影,看完之後,覺得「稍微有點紅」,於是後來還去調試了機器。

先說下觀感。
可能之前宣傳120幀/4K/3D這種全新技術說得太多了,過於邪乎。我坐在13排最邊上(當然,也許你們可以買更前面,更中間的票感受一下),要說感知到新技術,那就是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值得強調四遍)清楚。
畫面清晰到什麼程度呢?就是現在所有網上的劇照都沒有120幀螢幕呈現的那麼清楚。就是有一場戲是比利·林恩回家,鏡頭在前門,觀眾可以一直看到他家後院……
但是李安又不是卡梅隆,《比利·林恩》也不是《阿凡達》,沒有那麼多炫技的鏡頭,帶著觀眾如坐過山車的體驗。
以致於下午的發佈會上,李安甚至這樣講:「技術,可能不需要再說了,大家就去影院看吧」。

那他為什麼要做120幀/4K/3D呢?
就像當年用3D技術是為《少年派》服務一樣。李安說這次用120幀/4K/3D也完全是為了拍《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如果不是這個技術,可能選別的書。」
有必要先來了解下《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故事。19歲的美國大兵比利·林恩因為在伊拉克戰爭中的英勇表現,和他的戰友都成為美國英雄的代表。這一天他要在感恩節橄欖球公開賽的中場和戰友們一起做表演。
然後同時,不停閃回他腦海中的畫面:有戰場上的戰事;有回家與家人的團聚,姐姐勸他不要再去伊拉克了;有戰爭帶給他的恐慌、成長與失去……
有一張海報特別有意思,遠處是中場表演的煙火,近處是比利·林恩獨自倚在牆角,牆上的影子是他舉槍在戰場上的姿勢。

本·芳汀這個小說是一部很意識流的小說,幾乎沒什麼故事性,事情就發生在一天內,很多情節都是比利·林恩的主觀想法。
李安說:「我如果不是鑽研這個新技術,不會想拍這個小說,因為這個小說都是內在的觀察,一般技術很難做到第一人稱的表達。」
他說:「年輕的男孩第一次打仗,他的感官是全開的,非常敏感,非常尖銳。你把這樣一個感官突然放到回到美國虛假的一場活動裡面的時候,對他來講是過度的刺激,所以有這樣的反差。」
他說:「我當然希望大家看了一些新的東西以後你根本沒有注意,你就看它的故事,沉浸在那個故事裡面最好。但我不用這個技術就沒辦法拍這個思緒性的故事。」

李安希望的是通過120幀/4K/3D這樣更清晰,更浸入的新技術,讓觀眾可以更好地進入到比利·林恩的視角。從他的視角去看戰事,去看中場,去看戰友,去看家人,去看那些想要利用他們的人,去看那些嘴上對他說著「我愛你」的人……
如果你能進入到比利·林恩的視角,你就會了解到李安的苦心。
他當然不是要拍一個簡單的歌頌英雄主義的故事,也不是要拍一個粗暴的反戰的主題。 電影有「對英雄的投射,主流的價值,體育場裡面像一大鍋主流在裡面,它在裡面攪合。我覺得這個反主流的思索,一方面要跟著它,一方面又要反它,這個反反覆覆不太順暢的這麼一個程序」。然而就是這麼複雜與矛盾,才是真實人生的寫照。

電影有些情節很諷刺,比如比利·林恩對著國旗敬禮,看臺上的大螢幕對著他,他淚流滿面。現場觀眾一定被他的愛國情懷所感染了。可實際上,李安的鏡頭一轉,還是處男的比利·林恩腦海中正在想像和剛剛認識的啦啦隊女孩在自家的床上翻雲覆雨。
電影有些情節很無奈,比如比利·林恩說:「有人來表揚你這輩子最慘的一天」。他成為英雄是因為一段戰場上捨身救隊長的視訊。那一天他為了救隊長與敵人近身肉搏,終於把敵人殺了。然後一回頭,早已中槍的隊長也已經嚥氣。沒有什麼勝利可言,大家都一敗塗地。
電影有些情節很傷感,比如比利·林恩對那個主動投懷送抱,對他表現出各種不捨的啦啦隊女孩佐恩深情地說:「我差點帶著你跑掉!」
結果佐恩的反應是:「你怎麼可以說這種話?怎麼可以說不回伊拉克,你是英雄啊!」
於是比利·林恩只能表示自己其實是開的一個玩笑。佐恩這才心滿意足離去。
哪怕是對你說「我愛你」的人,有可能愛的也只是他們想要的那個你。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甚至幾乎沒有設置懸念,不走大片慣有的邏輯。就像李安說的:「觀眾一開始就知道他不可能不回去(伊拉克)的,可是我們還是要思索這個問題,想知道他發生了什麼。基本上他的決定不是決定,而是一個了解,對他命運本身的了解。」
比利·林恩最後對開車來想接他去找心理醫生努力讓他留在美國的姐姐說:「我想這就是我的命運」。
所以這就是一部非常李安的電影。
我們當然知道高偉同最後會辦喜宴,李安想要拍出的是他發生了什麼。
我們當然知道王佳芝一定會放了易先生,李安想要拍出的是她發生了什麼。
我們當然知道比利·林恩還是要回到戰場……李安從來拍的不只是故事,而是情緒,而是一個個鮮活飽滿,甚至矛盾重重,但卻是真實的人。
是他們的選擇,和他們的別無選擇。

可是如果你對此並不感興趣,並不想探討以上,也並不會為比利·林恩最後的走向(是的,不是選擇,只是走向)動容,那麼確實不建議花高票價甚至昂貴的路費去看120幀。
因為可能對你來說就是一部特別清晰的紀錄片而已。

而且貼心的李安其實為每個版本都費了心力。60幀/2K/3D,24幀/3D……
「我想一個影院能夠供應什麼,我就再重新創造一次,以那個媒體的特色來做它的藝術的表達。所以這個片子我做的非常辛苦,最後有兩三個月我就光做這件事情。」
每一個版本都有它每一個版本的命運。
只是,120幀/4K/3D的技術革新,到底拓展了電影的可能性,「我可以做更大的空間,我的伸縮性大了」,從此不是可以拍第一人稱電影了,而是可以從第三人稱到第一人稱,「這個中間的伸縮力我覺得大了很多」。這是一個電影人的戰事。
然後電影上映,面對市場,面對受眾。有人眼晴盯在橫空出世的新技術;有人希望看到刺激的視效呈現;有人以為可以看到一部身臨其境激烈的戰爭片;有人挖空心思為營銷出更高票房;有人想拿它再得一樽奧斯卡……當然也有人欣喜還是那個熟悉的李安,還是熟悉的味道。這是他和比利·林恩一樣也都要面對的中場。
李安的話說得十分誠懇:「我已經62歲了,等不及了,我可能一步走了好幾步,因為我自己也不年輕了。我希望在我還在服役的這段時間能夠見到它(電影)發展到某一個程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