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沈默茱麗葉 Julieta

胡丽叶塔/沉默茱丽叶(台)/无声无息

7.1 / 22,420人    99分鐘

導演: 佩卓阿莫多瓦
編劇: 佩卓阿莫多瓦 艾莉絲孟若
演員: 艾卓安娜烏加特 蜜雪兒珍娜 蘿西德帕瑪 茵瑪庫艾斯塔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玄兒

2016-10-20 12:42:50

從女兒到母親的旅程——導演阿莫多瓦新片《胡麗葉塔》漫談


每次看佩德羅·阿莫多瓦的電影,都要感嘆一次他大師級別的掌控力,同樣是將概念轉化為故事,再將文字故事呈現在鏡頭裡,這位西班牙電影導演,用他濃郁的色彩,不斷的刻畫著不同年齡層、不同社會階層的女性角色們。



他鏡頭下的女人們,看起來更加立體動人、情感豐沛,即便被婚姻、社會,甚至被命運拋棄,也能在時間的歷練後,堅強的站起來,獨自回到原地,勇敢地面對過去與現在,重新走進自己的未來。



這一次他的新片《胡麗葉塔》,又一次帶領大家走進了女性的內心世界,主要角色的年齡跨度從25到40歲。影片的「揭幕」鏡頭,是近景的紅色「幕布」,其實是女主角:胡麗葉塔胸前的紅色衣裙。在導演自述里,他特意講述了這部電影的第一個鏡頭,及其重要的含義。



紅色的裙褶下,隱藏的是胡麗葉塔的心跳,輕微的呼吸運動,讓鏡頭前的紅色褶皺不時顫抖。緊接著,一座手掌大小的陶土雕塑被放到了鏡頭前,同時也是胡麗葉塔的胸前,然後被她用心的包裹了起來,鏡頭拉遠,我們才看到了影片女主角:胡麗葉塔的全貌,她坐在書桌前打包行李,準備搬家,故事就從這裡開始了。



導演阿莫多瓦這次要講述的,是一段有著沉重心事的女性故事,她的心跳成為了鏡頭裡看不見元素。每一次她在鏡頭中的沉默,她的心臟都在跳動,感知了這一點,再看阿莫多瓦鏡頭下的女性特寫,令人更能感受到她們的憂鬱、失望和心碎。這也不難理解,坎城電影節時,該片的宣傳紀念品,就是一枚做成心型的隨身碟,上面還刻著影片裡,男主人公的紋身圖樣。而導演說,他給到影片原聲配樂的要求,也是心跳的感覺。



這部電影同樣有關於母性主題,這也是阿莫多瓦的電影裡從未偏離的母題。影片中的女主角:胡麗葉塔是古典文學的老師,她曾對雕塑家艾娃說:「The gods created men and other beings with the help of clay and fire.」。而艾娃在胡麗葉塔第一次看到「坐著的男人」雕塑時說:「它比你想像的要重,因為我用金屬做內裡,用陶土做為皮膚。」。在導演阿莫多瓦看來,女性不僅僅創造了生命,更是她們塑造了男人的一生。影片中,艾娃創造了「坐著的男人」雕塑,而胡麗葉塔則是用一生溫柔的包裹它,預示著這兩個女人與一個男人共同經歷的故事。



在男人生命中走過的女人們

影片中的男主角蘇安,是一個在不同女性之間流動的角色,他的前妻死於疾病,他與艾娃一直有著身體關係,後來又在火車上邂逅了胡麗葉塔,在胡麗葉塔懷孕後,與其結婚生子。當胡麗葉塔準備回到學校教書時,家中的保姆對她警言,同樣的事情還會發生。



而蘇安的紋身,也表述了同樣的含義。兩任妻子的首字母中間,是一艘帆船,即是蘇安漁夫職業的代表,也是他在女人之間遊走象徵。這何嘗不是比喻了婚姻中男女之間的關係,每個男人的生命里,不斷的有不同的女人來了又走。當然這是從男性為主的角度來看,由於男性的生理特點,在如今的社會裡,即便年過花甲,只要有著一定的生活基礎,他們都更容易再一次走入婚姻,不可否認,相比同年齡的女性確實要容易得多,而他們總是在積極的尋找新的伴侶。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胡麗葉塔的老家。病重的母親只能臥床被關在屋子裡,而父親卻與家中年輕的保姆走到了一起,在母親過世後,還為她添了一個弟弟。當胡麗葉塔回家看望母親時,特意與母親同睡一床,共渡了一夜,她感受到了母親孤獨的未來。當母親在胡麗葉塔的打扮下,衣著靚麗的站在庭院裡,看著自己的丈夫和年輕的保姆一起種地玩笑,就只是那樣面無表情的看著他們。這樣的事情,週而復始的發生,似乎從無改變,也從無例外。



生命中死亡與愛情的對話

影片中一段婚姻的結束,也是另一段婚姻的開始。而更為戲劇性的是,影片中死亡與新生的交替,成為了改變胡麗葉塔命運的關鍵因素。導演阿莫多瓦說火車是他最喜歡的影像符號,於是胡麗葉塔重要的人生旅途,就被放置在了火車上,在那裡她遇到了自己的命運。在這趟列車上,她第一次遇見了死亡,也同時邂逅了愛情。





導演說,這是死亡與愛情的對話,也是生命開始的起點。在這天夜裡,一位陌生的乘客選擇了在鐵軌上結束自己的生命,而胡麗葉塔在自責之餘,同蘇安擦出了愛情的火花,並且在當晚懷上了未來的女兒安蒂亞。同樣,在蘇安重病的妻子去世的當晚,胡麗葉塔來到他家,晚上與蘇安做愛,兩人決定結婚生下孩子。在胡麗葉塔的故事裡,死亡總是來得令人猝不及防,而愛情總是能安撫人心,直到蘇安的意外離去,她才被徹底的抽空,成為了沒有靈魂的軀體。



三次別離與三段故事

這部影片的故事腳本,是導演阿莫多瓦根據加拿大女作家:愛麗絲·門羅的三個短片故事改編而來。愛麗絲·門羅也是第十三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作家。電影的故事中,有著三場重要的別離,分別是火車上的陌生男子、出海前的丈夫、以及出遠門前的女兒。而這三個人對胡麗葉塔的一生,都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他們出現在胡麗葉塔從女孩、到女人、再到母親的三個不同階段。而胡麗葉塔在經歷前兩次的離別和追悔後,在第三次見到女兒離開時,才有了對失去身邊人的警覺。




可惜,胡麗葉塔一直以來,在與人溝通的部份是逃避和失語的。面對火車上來自陌生人的問候,她冷漠對待,起身離開。面對丈夫的解釋和懇談,她選擇躲避出門。而她這兩次的逃避,都帶了沉重的後果,讓她開始後悔自己的行為,以致於整個人徹底的垮掉,從而更沒有勇氣同自己的女兒提起。



於是,她和女兒之間的沉默和失語,最終也導致了女兒的不解和出走。胡麗葉塔一度徹底的失去了所有,12年後,當她再一次決定面對過去,重新尋找女兒時,她找到了事情的關鍵。她選擇把自己的過去都寫下來,寫給自己的女兒看,讓她知道那些,她早該知道的,自己母親的過去,彌補兩個人之間的溝通空白。



而故事的轉折,也發生在胡麗葉塔搬回馬德裡的老公寓,走在熟悉的街道,遇到故人,進而才尋回了女兒的消息。最終在多年前的公寓地址,等到的女兒的來信。導演阿莫多瓦在闡述中說,他是個相信重復和排演的導演。人們總會在生活過的地方,不知不覺的重複很多相同的境遇,就像生活讓我們在重大的不幸來臨前,有機會提前預演一樣。



重拾對人對話的能力

胡麗葉塔喜歡香草的白色,這本身就是一種抑制情感的顏色,這也是她性格里,壓抑情感不善溝通的外延。當女兒為她在馬德里租下公寓時,裡面是花色鮮艷的壁紙,女兒和朋友都非常喜歡,而胡麗葉塔卻說,要把牆紙換掉,最終被她塗成了香草白。而胡麗葉塔在女兒離開後,搬家到了陌生的街區,新公寓裡也是白色的簡單設計。直到她選擇搬回老公寓,看到原來的落地窗里,老舊的壁爐,在經歷了三次別離後,胡麗葉塔決定不在逃避,拒絕了和新伴侶去葡萄牙的邀請,開始一個人在公寓裡,書寫過去,用行動去改變自己的命運。



在如今的都市生活和城市家庭里,那些生命中對我們很重要的人,往往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在我們的生命里漸行漸遠。這也是影片在試圖表達的社會議題和家庭關係。當胡麗葉塔變成了母親,帶著女兒去看望自己的母親時,她才能體會到母親的悲傷。而當胡麗葉塔女兒在失去了自己的大兒子時,時隔十二年,她才給母親寄去了第一封信,表示自己懂得了母親失去親人的心情。



在女性的情感關係里,這就像是一個輪迴,只有當在生命的旅程里,經歷了相似的階段和情感時,人們才能自然的相互理解,不需要更多的言語。在這之前,溝通的缺失往往會導致情感的斷層。影片講述了一個母親被女兒拋棄了十二年的故事,卻沒有過度的渲染悲傷的情緒。導演說他要表達的是事情發生的本身,而不是去強調事件中的人有多痛苦,因為這樣的事情,在我們的週遭不斷的上演著。



影片中最佳剪輯的瞬間,也成為了該片的海報創意。當女兒掀起母親頭上浴巾,母親一下子變成了中年人的模樣。而在海報上,是胡麗葉塔自己揭開了浴巾,下方是人到中年被離別命運糾纏到老,有些失落的自己。無論是藉助他人還是自己之手,我們就是這樣在他人和自己的注視下,逐漸老去的。



阿莫多瓦用這部電影,將三個故事,放到了一個女人的身上,講述了一個女人在生命不同的階段里,當身邊的親人都不斷的離自己而去,有些是主動的,有些是被動的,你要如何去面對這樣的事實,又該如何與他們相處,胡麗葉塔最終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參考英文資料:Press notes JULIETA

最後推薦《胡麗葉塔》的原聲專輯
裡面有一首Si no te vas 非常好聽
蝦米上搜索Julieta即可

本文為[三克電影空間]公眾號特約撰寫
 
2016年10月19日
多倫多 小玄兒記
部落格:小玄兒的電影漫談
深焦DeepFocus訂閱號原創作者
貓眼電影特邀作者,豆瓣專欄作者
跟小玄兒一起同步北美大片
歡迎長按二維碼~訂閱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