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半场无战事/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半場無戰事

6.3 / 17,771人    110分鐘

導演: 李安
編劇: Jean-Christophe Castelli
原著: 班方登
演員: 喬歐文 克莉絲汀史都華 馮迪索 蓋瑞特荷德倫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erota

2016-10-16 01:40:06

比利 Lynn:一次技術探索,一次心靈衝擊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寫在前面:首先說明一下本人業餘影迷一枚,觀點不一定有參考價值,且全文先抑後揚,不樂意看全了的請不要以偏概全評估電影好與壞。總結一句話,這部電影值得每位愛電影或懂點電影的人去支持,愛看商業爆米花的可能不一定對你的路,不過不管怎麼說李安大導首位嘗試如此高速攝影,能看得出他壓力還是相當大的,我是一定會支持還準備二刷了,謝謝。。。

以下正文:

NYFF觀影歸來,還意外收穫了李安大導開映前講一段體會,簡直超值hhh。感覺有好多感想要說好多槽要吐,隨便寫寫自己的看法吧。

看比利 Lynn之前,頭場媒體評論場已經結束了該有評論po出,手賤搜了搜critics,綜合一下,為公允起見統計多數,得到兩個資訊:一、看這部電影就像看HDTV;二、the best word of reviews is 「mixed」。
我很驚訝,也很迷惑:這是出了什麼問題?以及真的出問題了嗎?
然而看完之後,我深切地感受到,確實沒有比這更一語中的的評價了。因為我個人最直觀的感受也是這兩點。只是有一點我誤判了,那就是這兩條評價其實並不表明這電影拍砸了。或者說,很難評判這部電影好與不好,它有驚人的缺陷,同時也有驚人的優點,給我帶來最大的感受,其實是兩者巨大的衝突產生的衝擊感。而這可能也正是大部份初次對新技術進行嘗試作品的共性:不成熟的探索之中,第一被注意到的必然是缺陷,而後才能夠探討運用的技術有沒有前景,是否有必要繼續實驗下去,假如有潛力其餘各部門要如何配合著革新,這技術選擇怎樣的情境來運用更為恰當。

我整個觀影過程的感受其實分為兩個階段,以Lynn的half time walk為分界。

第一階段,以Lynn前線回來被邀請去football game一路上publicity活動中所見所聞為主,中間穿插戰地訓練過程、回來後家庭生活幾個回憶片段。
從第一個鏡頭起,就有一種感覺:哪裡不對勁。想想看,確實是看HDTV的那種感覺:你說不出來哪裡不太對,但是的確,鏡頭所見,和平時眼中熟悉的場景並不一樣。為了確認這個事實,我還在人物做動作的時候和前面觀眾的小動作對比了一下。。。真的明顯不同。的確是所謂的hyperreal:每個細節都非常清晰,清晰到背後的背景演員一舉一動也能夠看得一清二楚,彷彿焦距這種東西不存在,演員即使快速動作也不存在模糊的情況。但是,這恰恰是致命的缺陷:我們眼力所見,本來就不是這樣。讓眼睛的能力大大提高,結果就是帶來無數distraction:注意力都被與平時不同的那些地方所吸引,導致真正應該被注意的主體劇情反而被分去了焦點。附帶一提:當眼前buffet出來的那一刻,已經不是distraction,我簡直是被吃的深深attract完全沒在注意主線在幹嘛了= =
還有一個十分明顯的體驗,就是一旦鏡頭運動,我必然意識到:這是在通過鏡頭看世界。直觀來說,就是彷彿眼前套了一個方形的黑筒,這一點讓我始終無法進入劇情。後來分析了一下,明白問題出在哪兒:人眼所見,邊緣範圍是模糊的。而120fps攝影導致整個畫面無比清晰,邊緣處的對比就被無限放大了。平時眼睛運動的時候就是主體變模糊邊緣物體逐漸清晰的一個變化過程,所以鏡頭不動還好,一動注意力就全被這之中的「不合理」吸引了。而且鏡頭快速轉動的時候,我還會暈車。。。

上面這些發現導致我思考起來兩個問題:其一,演員在這種拍攝方式下,應該怎樣表演。我忍不住注意到,在這樣的拍法之下,鏡頭中不同的演員動作「真實性」差異很大。有的演員肢體動作看起來非常之假,怎麼說呢,就是blooper視角看錶演。。。而有的演員看起來和正常電影相差不大,還可以接受。還有的演員,竟然讓我看出了演技,對,我說的就是Kristen Stewart。。。KStew粉不要打我。。。開個玩笑,其實KStew還是有演技的啦,只是我一直覺得她的表演方式有點過於「收」(這個也許帶了個人偏好濾鏡)。可是在這部電影的鏡頭之下,KStew的表演非常真實動人,尤其是和其餘演員的對比之下更加明顯。我想也許是在高速攝影下動作會產生「放大感」,於是本來誇張系的演員肢體語言顯得更加誇張,產生造作感,而動作內斂略顯平板的卻會放大到剛剛好的地步。再聯想一下,可能類似於舞台->電視->電影這樣鏡頭視角一步步放大的關係,只不過這個鏈條現在最後一環是120fps電影。假如真的運用這種拍攝手法,是不是相應地演員的表演習慣也要改變?或者說,是不是要去尋找具有適合的表演方式的演員?
其二,鏡頭「黑洞」的問題。。。看電影的過程中我就在想,假如這部電影不是平幕,而是弧形巨幕的話,效果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弧形幕一個特點就是邊緣之處人眼會自帶模糊效果,估計效果會更近似真實。而且有環繞感再加上眼前巨清晰的場景,估計效果會無比震撼。好吧其實就是VR視效啦。。。

回過頭來再說說前半段,感覺我是沒有辦法合理評價劇情了。在這些分神點之中,劇情看似fall flat,但就沒法知道是劇情確實平板了點呢?還是只是我沒入戲導致這麼覺得的呢?也許換成平常的拍攝方式劇情看起來也還不錯。所以這點就不談了。

想起來再補充一點:好多切鏡的地方簡直是坑爹啊!尤其有幾個淡出的,彷彿PPT換頁,我真是印象深刻。。。想想為什麼,好像也是影像太清晰的鍋,畫面不夠模糊導致人臉都淡化沒了輪廓還清晰地映在螢幕上,簡直吐槽不能。看的時候還氣憤地想怎麼不踢了攝影剪輯換個人,後來仔細一想,誰都不熟悉新技術,這些問題都難免。

總結一下第一階段基本就是:腦海里不斷飛吐槽彈幕,同時還在努力集中注意力看劇情。。。簡直要了親命。

下半段第二階段。看完這部份,我整個人都不一樣了,對這部電影的看法也和前面半段完全不同了。對,就是完全不同了。這部份我個人認為,才是重點,重中之重那種重。

我對電影觀感的改變從Lynn走下臺階那一刻開始。一段交叉剪輯,煙花錯亂到戰場硝煙,混亂的鼓點聲穿插槍聲,歡呼的觀眾人聲鼎沸混雜戰場上的吼叫,我整個人都待在當場了。說實話我已經記不全也記不清具體中間是穿插了哪些具象或抽象的場景,可是我真切地記得那種被眼前突然湧入的各種聲光資訊灌滿,以致於反應過來時發現自己和主角一樣,手在發抖的恐慌感和無力感。拿個不恰當的比方就是,被水淹沒,不知所措。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想像過,什麼樣的方式能將PTSD具象化,能讓沒有經歷過的人體驗到這種感受。李安做到了。雖然我沒有經歷過,也不知道這種感受是否準確,但是這樣的感受至少一段時間內我是忘不了的。

後面一段戰場交火完完全全,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了120fps攝影令人震驚的優勢。這是我認為的整部電影的高潮所在。甚至我想,很可能就是為了這一段,李安拍了這部電影。在雜亂的、快速運動的場景中,戰爭場面的真實感變得觸手可及。在徒手搏鬥殺死敵人的那一段,我覺得自己不是在看電影,我就是在眼睜睜的,目睹了一場謀殺。尤其是從生到死過程中,兩個人那面部表情逐漸的變化,我覺得我這輩子大概也難忘如此清晰,如此冷酷地赤裸裸地展示的(雖然是演的)生和死一步之遙的距離,以及一個人在那短暫的幾分鐘內心理所承受的如此劇烈的衝擊。有的評論說這部電影看起來distant而不像之前宣傳的intimate,我不這麼認為。我以為,李安所追求的恰恰是在這清晰精確到使人產生距離感的短暫時空之內,在這幾分鐘裡,在這一段水泥管中,在兩個人撕扯扭打的過程看得清清楚楚的情形下,讓你隔著這荒謬感的距離來體驗心理上能夠體驗的最大衝擊。這才是所謂的intimate,不是有距離感,而是有衝擊感。這一下由遠及近,把之前可笑的世界衝擊得粉碎,突然之間你暴露在這個無比真實的世界中,無處藏身,也無處可去。我是真的shock到了。聯繫到之前的部份,我忽然就覺得之前那些荒謬感,那些可笑感,那些無法與世界產生聯結的感覺,其實就是主角Lynn返回到「正常」世界的感受吧。說不出是有意為之還是歪打正著,看似是電影缺陷的部份卻恰恰為我提供了切合劇情的情感體驗。在那麼一段時間裡,我能夠體會為什麼Lynn想要回到戰場。不是因為這些那些,只是因為,只有在戰場上他能感受到真實,感受到生命的恐懼脆弱無助神秘和可貴,只有在戰場上,在戰友中,在生死之間產生的情感結界裡,他才能與這個世界相連。當我感受到這一點的時候,我覺得,這部電影做到了其他電影沒有做到的事情:身臨其境,心感其情。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導演想要表達的,又或者這僅僅是我個人的感受。看了一些評論,覺得似乎沒有人和我感受類似,都是在說這只是一次技術的嘗試,而非一部成功的作品。我不知道是不是東方人會來得更敏感些,更能體驗到內裡的情感變化。很難說是歪打正著,技術帶來的衝擊契合了電影想要表達的情感主題,還是導演的精心安排,帶來了一次獨特的觀影體驗。但是恰好證明一點,那就是對電影的品味和感受,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看完電影,有所收穫,帶著新的思考走出影院大門,我覺得就值回票價了。

總之看完了電影,的的確確是五味雜陳。如果單說前半截,我會把這部電影打在實驗電影+商業爛片行列,但是看完後半段,這部電影加進了我不僅觀影體驗最獨特,也是身體和情感體驗最獨特的電影行列。作為不專業的影迷,我沒法預估120fps是否是又一次技術革命,還是僅僅是一次新鮮但不實用的嘗試,然而慢慢電影路上,那麼多新老交替,浮浮沉沉,又有誰能說得準呢。

題外話再多嘴一段,看完電影,我想高速攝影來拍些戰爭紀錄片、歌舞劇、運動片一類的絕對光華燦爛。再就是多拍特寫,展現的面部變化細節攝人心魄(雖然鏡頭也非常unmerciful就對了。。。李安自己都說演員化妝不易啊)。再有就是,高速攝影莫非看起來費眼,回家路上我眼皮一直在跳跳跳跳跳。。。。

寫了這麼多,其實我根本是不專業影迷一枚,胡說八道然而又覺得自己講得很有道理。。。好想和李安大導探討探討是不是這些問題怎麼改進,然而導演開場前講了段話就回家睡覺了,有沒有人能把這些問題po給Lee導看看。。。怎麼說呢,看電影帶來點啟發總是好的。不管見解正確與否,自己思維得到鍛鍊,我就很滿意了-。-

================================
又看了點review,再補充點想法:其實李安的許多電影都有個致命的缺陷,劇情不夠抓人。也就是敘事節奏問題吧。斷背山被深厚的情感蓋過去了,少年派被瑰麗的視效蓋過去了,到了比利 Lynn,一旦沒有了其他出彩的點,這個缺陷就變得無比明顯。其實我最愛的是喜宴,在我的認知里李安最適合這種風格和題材。但是作為一個導演,不突破自己和一條鹹魚有什麼區別?所以。。。還是希望李導能夠抓到自己薄弱的點吧。雖說要求新,沒短板也很重要呀。

================================
10/17更新:
首先糾正一個前面影評裡的記憶錯誤:大量交叉剪輯出現在接近影片末尾的時候,而不在中間。Half time walk雖然也有秀場和戰場的montage,但沒有結尾處數量多時間長。

今天去二刷,最明顯的感受是有點適應了鏡頭,能夠入戲了。入戲的基礎上劇情看得清楚多了,所以下面再說說劇情吧。

個人看法,整個電影都在表達一個有點cynical,有點反主旋律的主題:對於「戰爭英雄」「Bravo」八人組來說,真正的戰場在德州橄欖球賽的一片小社會中,而回到遠在伊拉克的戰場卻像是回家。Under the scrutinizing eyes of the public, they need to fight against everyone, struggle through everything back home, yet in Iraq they got each other's back as an unbreakable team when they are forced to face the looming death.
而這個主題的展示,也就在對於每個代表群體的刻畫之中展開。

首先是比利 Lynn的家人。一段飯桌上的爭吵展現了家庭中的矛盾:不僅僅是政治觀點的衝突,也是各個家庭成員對比利的情感的矛盾 —— 一個「英雄」的標籤打破了家中的平衡。儘管家人都深愛比利,然而基於平等基礎上的親近感不再存在了。與之後比利和姐姐Kathryn的對話相對比,這一點更加突出。
而後是普通民眾。在球場看臺上,觀眾們一個個來向比利表達自己的自豪、崇敬或者是感激。鏡頭反打,比利禮貌而茫然的臉映在螢幕上。對於民眾來說,這些士兵就是英雄的象徵,他們的祝賀也是出於善意和真心。然而這一切對比利來說太過遙遠:他並不了解這些陌生人,他們對他來說沒什麼意義,這些陌生人除了媒體描繪出的一個抽象的符號之外,也不了解他。
還有一群football players,各家媒體,以及一隊cheerleaders。在locker room里,幾個運動員半好奇半窺探地問起比利殺人是什麼樣的感受。在媒體採訪時,比利腦補戰友用上不了檯面的真實答案而不是不痛不癢的官話來回答問題。比利一見鍾情的Faison似乎只是把比利作為一個trophy boyfriend,儘管她的確關心比利,在士兵們和場地管理人員發生衝突時挺身而出維護他們的尊嚴,但也僅限於此。當影片末尾比利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咱倆私奔吧怎麼樣時,Faison一臉你不是認真的吧的表情,我想她心中的比利大概是為國家奉獻犧牲的英雄好漢,而她自己和英雄互相傾慕、為了英雄能繼續奉獻國家甘願犧牲愛情。
比起這些沒有惡意的角色,後面還有看起來更為冷漠無情的:一家新能源公司的老闆,在午宴上虛情假意地來試探局勢如何藉以推測商業資訊;中場秀的組織人員把他們作為吸引眼球的吉祥物來擺佈驅使;一個小哥把軍隊當成a big fat saucy gay joke來看待;球隊老闆為了利益最大化壓低改編電影合約價錢。在這些人眼中,他們是不是一隊真實有血肉的人無關緊要,只要從中有利可圖。
看起來似乎只有比利的姐姐Kathryn真正關心他,了解他的需求。除了他的戰友們,Kathryn是唯一一個在她面前比利可以be inappropriate的人。也只有她看到了比利的經歷背後隱藏的問題,提出讓他不要回到戰場。

在這樣的情形下,我很難想像比利 Lynn會與社會沒有疏離感:在這裡沒有一個人像他一樣知道戰爭真實面貌是什麼樣的。戰爭被商業化了,戰士作為最接近戰爭的渠道也被商業化了。人人都想接近他,希望獲取到新鮮的資訊,或者從他身上得到些利益。在這片「戰場」之上,比利要面對窺探著他內心外表各個部份,來自四面八方的無數雙眼睛。他暴露在公眾視線的聚光燈下,但同時又沒有任何一部份真實的自我被理解被接受。球隊老闆說得很對:過不了多久,公眾就會失去對「Bravo」的興趣。他們在這個社會裡的價值不過就是這些,利用完就沒有存身之處了。而Sergeant Dime說的話則更為無奈,沒有什麼是對的,也沒有什麼是錯的。社會本來就如此,每個人的社會身份決定了他的立場和想法,前面所有的人處在他們各自的位置上,理所應當會做出那些舉動。而這些士兵在這社會中也不過是幾個小人物,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未來還是要被上層人士的決策所操縱。所以說到底,在影片末尾比利的選擇並不真正能稱為選擇:在這個社會中沒有他的位置,除了戰場,他無處可去。

但比利回到戰場的選擇並不是無奈之舉。比利說我們在伊拉克建學校,修排水系統,但伊拉克人只是恨我們。到頭來除了活命,別無其他要求。生活里沒有那麼多神聖的理由:比利去打仗不是為了國家無私奉獻,只是因為毀了姐姐jerk未婚夫的車,為了不去坐牢不得不入伍;比利能在槍林彈雨里搶出戰友也不是什麼英雄神威,只是平時訓練出來,自然而然下意識的操作;比利在搏鬥中殺死了對手不是為了國家大義,甚至也不是為了為戰友報仇,而是因為敵人就這樣撲過來,不下手,早就沒命了。再看看那伊拉克人一家,因為一串不幸的巧合,安穩過日子就再也沒可能了。Everything is insane. 戰場上的一切所見所聞對親歷者來說,是一場漫長的nerve wracking nightmare,是一出everything went wrong之後沒人有能力扭轉的悲劇。在戰場上,一切都是down to earth的:八個人的性命就在彼此手裡。承擔一個人的死亡已經過於沉重,不能再承擔更多。比利的戰友們最需要他,只有回到戰場,和戰友們一起面對生死毫釐,才是能讓他安心的正確選擇。

所以最終當戰友說出「Before they kill us, take us someplace safe. Take us back to the war.」的時候,當比利 Lynn說出「I love you」戰友們一個個回答「I love you」的時候,其實應該有的comical tone不見了。替代的是經過一場漫長中場秀之後,一群生死邊緣徘徊的人之間共享的真誠。

看清楚劇情之後,我發現了之前理解膚淺時犯的錯誤:有些評論說到這部電影看起來「distant」,其實是有道理的。只不過我會換個詞:「convincing」。上述所有內容,要想轉換成令人信服打動人心的電影語言,要在很多細節上打磨好。而這部電影並沒有做到。總有一種哪裡都有點意思,但哪裡都沒表達盡意的感覺。這個問題一半可以歸到畫面上,但還有一半是敘事剪輯的問題。我想電影可能照搬了小說的模式,然而小說就算結構平坦,語言魅力還會填飽空缺,換到電影,細節不夠豐滿,這主題就撐不起來了。

不過就像李安導演說的,give it a chance。這個機會可以給新的拍攝方式留著,敘事上的問題就不能多恕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