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熱愛十七--Being 17

当我们17岁/17岁的那些年(港)/Being17

7.2 / 6,810人    116分鐘

導演: 安德烈泰希內
編劇: 瑟琳席安瑪 安德烈泰希內
演員: Sandrine Kiberlain Kacey Mottet Klein Corentin Fila 亞曆斯羅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hristopher R.

2016-10-05 06:56:08

即使終不得如人願,亦不致永不相見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法國新浪潮中的浪漫派導演 André Téchiné 默默地又出了新的作品,2月首映於柏林電影節,也獲得了金熊獎的提名。

很多人看完之後覺得基情不夠,但導演本身就將片子名為「當我們 17 歲」,所以片子本身的著重點就不是在同性戀上,而是探討了一個少年在情感成熟前對與他人關係的一個摸索。

愛情,只是少年探索的一個部份。性傾向的探討,更不是導演的重點所在。

對導演 André Téchiné 有所了解的也都會知道,探討角色內心深入複雜的感情世界,才是他的作品系列裡始終如一的主題,無論是為其摘得坎城桂冠(最佳導演獎)的《情迷夜巴黎》,還是 22 年前的那一部少年作品《野蘆葦》。

少年愛情之於我們覺得珍貴,大抵是不過純粹到寧願傷己不及人,在那個我們還沒有成長到可以定義愛情的年齡,卻能夠以最純粹的方式去維護一段感情,即使終不得如人願,亦不致永不相見。

對《當我們 17 歲》理解不能的觀眾,或者將當年的舊電影《野蘆葦》翻出來,會讓你對前者有不一樣的看法,因為導演在兩個片子的處理手法上是相當的一致。

【1】
都是以「戰爭」作為大背影。《野》將背景設置在阿爾及利亞脫離法國的獨立戰爭時期,《當》的背影是當代,當然不會有大規模的戰爭,但男主角 Damien 的父親是常年在外參與軍事行動。前者的大背影下,影片中各個人物都有著自己飽滿立體的性格,生處法國中產階級的 Francois 雖然糾結於自己的同性戀身份,但仍然無礙他對朋友的慷慨和真誠。倔強的少女 Maite 是當時女權主義的完全代表者,但同時她對好友 Francois 也有著超出愛情和友情的依戀。《當》的兩位主角之一 Damien 同樣出生在富裕的中產家庭,而農民出生的 Tom 則自小背負著照料家庭的責任,後來養母的再孕,也讓他有著寄人籬下的焦慮感。

【2】
死亡是作為成長必不少的一部份。《當我們 17 歲》中 Damien 父親的陣亡,是將 Damien、Tom 和 Damien 母親三人關係拉近的重要一個節點。而《野蘆葦》中 Serge 哥哥在戰爭中的陣亡,更是讓少年早成的他進一步意識到承擔家庭重任迫在眉上,同時也引發了 Maite 媽媽的內疚感導致入院治療,而 Maite 不得不獨自守著房子。

【3】
對外景的鍾愛,無論是《當》中的雪景山林,還是《野》中的山中小溪,始終牽引著劇情,包括前者中 Damien 和 Tom 的冬泳,和後者劇末高潮的 4 人同游野地,都是情感積累和爆發的必要鋪墊。


不要過於糾結在愛情本身,在一段感情當中不是非得得或失才是一個結果,有些人有些情,離開了不代表就不曾存在過,這些記憶這些人,永遠都作為你生活的一部份。

或許認清了這些,少年們才不會傷感到無所適從。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