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BJ 有喜 Bridget Jones's Baby

BJ单身日记3:BJ的孩子/BJ的孩子/布雷吉特·琼斯的孩子

6.5 / 82,276人    122分鐘

導演: 莎朗麥奎爾
編劇: Helen Fielding 艾瑪湯普遜 丹梅澤
演員: 芮妮齊薇格 派崔克丹契 柯林佛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瘋瘋愛

2016-09-25 05:29:34

愛你,因為你是Bridget 瓊斯


港真,作為Bridget 瓊斯的十年老粉,在懷揣著激動地心情去看這部Bridget 瓊斯’s Baby還是很擔心的,就怕一個老梗沒延續好,糊掉了。這一糊,不是毀了一段美好如《傲慢與偏見》一樣的愛情佳話,而是打碎了一代人的少女夢。

昨晚看午夜場,影院沒坐滿,但是大多數都是手裡捧著BK雪糕甜筒、打扮時髦的白髮英國老太太,他們來看BJ,一方面是圖個樂呵,另一方面是想知道這個始終樂觀的胖姑娘(不好意思,中年BJ現在真不胖了)到底懷了誰的孩子?難道不是讓萬千女性迷醉一萬年,從維多利亞時代穿越到當今英國的超級大律師Mark Darcy嗎?

看了十分鐘,心就放了大半,和最新的BJ系列小說Mad about the boy故事完全大換血,在這裡不怕劇透一下,原作家Helen居然在小說里把「銀河系第一紳士美男子「Darcy給寫死了!還好,電影完全顛覆了小說的構架,探討了一個當下全球眾多女性都十分焦慮的問題:30歲可以享受單身,40歲?45歲?還能不能一個人好好的活下去,活出新花樣,活出新氣神?

萬幸的是,Bridget 瓊斯’s Baby雖然老壺裝新酒,以大齡女中年BJ的單身做開篇,苦逼、孤單,但還好,她挺愛自己,菸酒照舊,樂呵地與尋找真愛繼續作戰。我相信,這部續集一定會成為喜劇作品的經典。

《BJ單身日記》的前兩部,可以說是小妞電影的開山鼻祖。但是這部續集,嚴格意義講,它是一部喜劇正作,甚至還有嚴肅的哲學意義:幸福的感覺到底來源於何處?難道不是源於自己嗎?太多的女性,表面很獨立,但是內心對男性的依賴感已經超出能夠撐起自己幸福的疆界,換句話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兩性關係里,對很多女性來說,是一件做不到的事,也因此失去了完整的人格,進而魅力值隨著時光雲飛霧散,進入了單身的無窮迴圈。

Bridget 瓊斯’s Baby之所以很「酷「是因為它試圖揭開這個真相。迷迷糊糊經常犯錯,愛抽菸喝點小酒的胖女主,要說起來,怎麼都和作者故意完美打造的男豬腳,在客觀條件上差了一個銀河系:男主英俊多金,氣度非凡,還是倫敦知名金牙大狀。在隱形階級涇渭分明的英國,這兩類人有交集的可能性小於1%。

還好,英國是個有文化的國家,沒錯,在愛情小品電影裡,我就深度鄙視美帝,創造力用乏善可陳來形容都是恭維它了。

看看《暮光之城》和《五十度黑灰飛》系列,這兩部電影的女主設置都是活脫脫的白痴樣,長得泯然眾人矣也就罷了,性格也像廁所的衛生紙,丟進馬桶毫不可惜的節奏。美國不再有美人,想想看,比9/11還可怕。

《BJ單身日記》第二部男女主角就漸入佳境,我們這群吃瓜群主,笑完一場後就覺得他們一定開始過上了美好生活。可是Bridget 瓊斯『s Baby一開場就讓人納悶了,鬧騰了十年,兩人居然沒有再一起,這不是戲弄我們嗎?

答案很快就在電影裡揭曉:因為完美的男豬腳忙於奔事業,BJ慢慢感到愛情的溫度已經不再,她主動放棄了這段關係。沒錯,胖BJ甩了Mr. Darcy!

Bridget 瓊斯有靈魂,有溫度,有感知,知道自己需要的愛情維度,也明白不屬於自己的就要適時放手。這也賦予了這部喜劇電影突破「小妞電影「的意義。

再回到電影創作的角度看,Bridget 瓊斯’s Baby的編劇功利十分了得,它的笑點節奏把控的非常好,全程從頭笑到尾,沒有垃圾笑料,不會讓你產生尷尬的似笑非笑不得不笑,皺紋被迫成長的表情。

我是從小看周星馳電影長大的,小時候覺得周星馳好賤啊,電影裡的人物對話怎麼比生活里還誇張,好沒內涵,但看《唐伯虎點秋香》一萬遍,都不覺得煩,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沒內涵沒包袱的爽快感。

多年過去了,再也沒有電影能讓我笑到周星馳早起代表作的程度。我也開始懂得他的珍貴,作為一個能讓人發自內心笑的開懷的演員和編劇,周星馳真的非常偉大。可惜演員不是鑽石,不能一顆永流傳。現在的喜劇電影,滿螢幕都是大寫的做作和尷尬,外加一幫付不起的鮮肉阿斗們的讓人鑽地縫的演技,拜託,一樣老瓶裝新酒,為什麼不能走心一點,發現生活里真誠而暖心的笑點呢?

這也讓我不得不為Bridget 瓊斯’s Baby拍手叫好,故事甜到心坎里,笑的陷阱一波又一波,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對本片的演員表裡沒有出現Huge Grant感到納悶,我可以拍胸脯告訴你,別慌,前路有驚喜!

很多人說,這部最新的BJ電影為大齡未婚女青年打入了一劑強心針,其實看完以後,我想說,如果都修煉到了BJ那種對生活淡然處之的狀態,你,真不需要打這一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