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白鯨傳奇:怒海之心 In the Heart of the Sea

海洋深处/巨鲸传奇怒海中心(港)/白鲸传奇怒海之心(台)

6.9 / 148,850人    122分鐘

導演: 朗霍華
編劇: 查爾斯李維特 瑞克賈法
演員: 班維蕭 克里斯漢斯沃 席尼墨菲 湯姆荷蘭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卡斯蒂亞公爵

2016-09-23 16:35:38

《海洋深處》:一次藝術的折衷


雷神、蜘蛛人、吸血鬼獵人林肯、稻草人……

STOP!不好意思,你看到的不是漫畫英雄大亂鬥,而是充滿了傳奇色彩的冒險電影《海洋深處》。在這兒,「林肯」成了船長,「錘哥」成了大副,而「蜘蛛人」與「稻草人」則是水手。當然,如果繼續辨認的話,我們還能在裡面找到《哈利波特》中的「瘋眼漢穆迪」、《007》中的「Q先生」、以及《權力的遊戲》中的「史塔剋夫人」和「班揚叔叔」。由這樣的卡司組成的班底已然足夠亮眼,何況導演郎·霍華德亦非泛泛之輩,曾經的《美麗心靈》、《鐵拳男人》、《福斯特對話尼克森》等作品都可稱一時之選。因而,這部彙集了諸多名角並且藉助世界名著《白鯨記》元素的影片企圖沖奧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不過,野心是一回事,結果是另一回事。《海洋深處》在第88屆奧斯卡上一無所獲,甚至連一個提名也沒撈到。事實上,這本就在意料之中。影片的每個方面都不差,卻也沒有出挑的地方。本片的類型和內容便決定了很難出新出奇,講海上冒險故事的電影不在少數,要看奇觀化的有《加勒比海盜》系列,要看紀實改編的則有《完美風暴》,劇本和特效的突破餘地都不大。至於演員,群戲的設定顯然就是一個桎梏,角色不可能豐滿,演員也不可能有表演的空間。

那麼,本片的優缺點在哪兒呢?

先來說說可取之處。首先是節奏感很好,影片通過《白鯨記》作者梅爾維爾的取材和船員尼克森的回憶之間不斷地插敘來推進,在冒險情節得以緩衝的同時,也由尼克森從側面對當年的事件加以補充,令影片張弛有度。另一方面,也是我覺得有點新意的地方,便是導演在《白鯨記》和《老人與海》之間取了一個折衷的主旨。



此話怎講?

《白鯨記》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無需贅言。一方面,塑造了亞哈船長這一集美醜於一身的形象,既有勇敢執著的大無畏精神,也有貪婪殘忍的陰暗本能。另一方面,這個形象也暗合了美國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國家狀態——既有處於國運上升期的民族朝氣和開拓精神,也不乏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所具有的擴張欲和征服欲。因此,梅爾維爾在勾勒資本主義對待大自然的態度時,有意無意地建立起了一種對立的狀態。亞哈船長與白鯨莫比·迪克的搏鬥,便是人類(資本主義)與大自然的搏鬥。與其說作者塑造了一個像徵力量與意志的英雄,毋寧說樹立了一個對大自然毫無敬畏與懺悔之心的反面典型。只是梅爾維爾終究沒有表明立場,把解釋權留給了讀者。

再看《老人與海》。海明威筆下的老漁民聖地亞哥顯然與亞哈大相逕庭,雖然最後殺死了那條巨大的馬林魚,但在同對方搏鬥的過程中逐漸對其智慧和毅力產生了欽佩,在馬林魚死後還心生失落與難過。這與許多狩獵部族對待獵物的態度是一樣的,既需要向自然索取食物,但也對自然充滿了感恩和敬畏。



於是,《海洋深處》在這兩部類似的文學作品間取了一個中間點,一邊以梅爾維爾及其所處時代為素材,講述了一個關於水手與白鯨搏鬥的故事,一邊卻沒有選取《白鯨記》中亞哈與巨鯨同歸於盡的結局,而是讓大副同白鯨擦身而過、相互凝視之後來了一個「以和為貴」。其中蘊含的深意不言而喻,人與自然應當和平共處,這也契合了如今大眾看待生態問題的價值準則。

當然,本片亦有遺憾之處。一是在人物與情節上,之前說了由於群戲的限制影響了角色的塑造,然而並非沒有可推敲的地方。比如導演在前半段讓世家出身的船長和平民出身的大副互不買帳,本應可以繼續製造矛盾衝突順帶增加角色立體感,沒想到卻倏爾達成諒解,顯得頗不自然。再如眾水手彈盡糧絕、流落荒島,實乃借生存權為情節創造張力之良機,但被一筆帶過。水手間的友情誠然可貴,可也使得影片失之平淡。

更重要的是,本片在主旨上點到即止,沒有向縱深挖掘,在精神氣質與內涵上十分單薄,無法與《白鯨記》和《老人與海》相比擬,只剩下一個相對老套的冒險故事。同樣是以《白鯨記》為靈感的電影,看完《大白鯊》,至少能讓我記住捕鯊人昆特,但看完《海洋深處》,或許過半個月就忘光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