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玻璃偵探--An Inspector Calls

罪恶之家/探长来访/神探驾到

7.7 / 6,085人    87分鐘

導演: Aisling Walsh
原著: J.B. Priestley
編劇: Helen Edmundson
演員: Sophie Rundle Lucy Chappell 米蘭達李察生 肯史托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Jo

2016-09-21 15:55:49

拷問,你的心呢?


故事已經說了70年,如今依然拷問人心。

在故事裡,除了小兒子真正觸犯了法律,其他的行為被歸為犯罪似乎都帶了一個問號。
首先不妨來以行為的傷害指數來做一個罪惡評級。

兒子,罪惡指數,5星⭐️⭐️⭐️⭐️⭐️
強姦女主,用偷竊他人錢財的方式逃避本該自己負的責任。

女兒,罪惡指數,4星⭐️⭐️⭐️⭐️
遷怒他人,過度投訴,道歉的機會也沒給,運用特權直接摘了他人的工作。

女婿,罪惡指數,3星⭐️⭐️⭐️
戀愛劈腿,包養情婦,背叛愛情。

父親,罪惡指數,2星⭐️⭐️
壓榨女工,雇用童工。

母親,罪惡指數,1星⭐️
身為婦聯主席沒有積極救助她人。

以上評級是針對這個行為本身,並沒有納入這個行為可能產生的後果。因為後果的可能性太多,有時候在現實生活里你怎麼摧殘一個人那人可能都很堅強,一個小小的傷害卻有可能讓人想不開,其中沒有絕對的因果關係。

不過,故事要拷問的並非因果關係。
當你所做的事沒有觸犯法律,只是袖手旁觀,或是正當工作流程,或是婚前出軌,或是潛規則刁難他人…這些事單獨來看確實稀鬆平常,在一個複雜的社會有太多的人這樣做或預設這些事並不算什麼罪惡。

但如果,所有罪惡都板上釘釘,法律就可以制裁,那這個故事也失去了意義,我們思考罪惡的時候看卷宗就可以了,不用來想這些模糊的沒有答案的問題。

這個故事其實在拷問人心。
當你看完這個故事,是覺得這家人惡,覺得那女孩可憐?還是覺得這家人行為正常,那女孩自找苦吃?還是看看劇中人如何看待她的吧。

人心罪惡指數評級。

小兒子,罪惡指數,1星⭐️
小兒子強姦了女主,清醒後流下了眼淚,說明他很後悔,而後他立刻吻了女主,想要愛她,果然之後和她談起了戀愛。在知道女主懷孕後並沒有擔心自己的處境而是想方法去照顧她(雖然方法是另一種自私)。最最重要是當他知道女主並沒有死,就準備去找她,這是他善良的直接證明。

女兒,罪惡指數,2星⭐️⭐️
女兒的行為其實蠻討厭,一時自卑心作祟,脾氣發到旁人身上(當然這也是因為女主服務態度太差成了導火索)。她也不需要任何道歉,就是希望可以有個人拿來出氣。不過當她知道女主死掉以後非常非常內疚,這種內疚貫穿之後每一次警探審問時她的態度,她很傾向於承認自己的罪惡,所以某種程度上她也有善良的一面。

女婿,罪惡指數,3星⭐️⭐️⭐️
女婿承認了自己包養情婦的事實,但因為有恩於別人就利用別人滿足自己的情慾,最後玩夠了提出分手,可謂始亂終棄。故事全程他都在思考這個女孩的自殺怎樣才能跟自己撇清關係,他是最先提出可疑點的人,之後在知道女孩並沒有自殺後他和岳父岳母舉杯慶祝,完全沒有要跟未婚妻和解等舉動,在他看來他的行為只是傷害到了岳父岳母,傷害到了自己未來的利益。他的結婚目的也一目瞭然。

父親,罪惡指數,4星⭐️⭐️⭐️⭐️
父親沒有善良的一面在於,他為達利益不擇手段,雇用童工,壓榨勞動力。同時,他也沒有做好一個父親,利用女兒的婚姻收買對手,對自己的兒子疏於管教,養出了一個迷惘的犯罪少年。最重要的也是他在知道女主自殺後,首先擔心自己的爵位,知道女主沒有自殺以後,又歡呼自己的爵位。他從頭到尾只關心自己,即使他對女主做的事是一種企業管理方式,但他也並未正視兒子所犯下的過錯,第一反應還是為自己的利益而歡呼,他內心除了對權力的執念,什麼都沒有。

母親,罪惡指數,5星⭐️⭐️⭐️⭐️⭐️
母親可能並沒有做什麼出格的事,可恰恰許多惡就是在母親這類人不知不覺的的影響下滋養的。在百貨商店母親對女主呼來喚去拿女主做衣架子,完全沒有一絲尊重,這肯定從小就影響了女主的行為模式。在知道女主自殺之後母親沒有一絲同情,完全沒有後悔自己沒有幫助女主(要知道婦聯是女主的最後一絲希望),她大聲聲討那個讓女主懷孕的人,沒有一點反省自己如果伸出援手女主就不會走上絕路,可想她的組織只是個彰顯身份的擺設。在知道那個罪人是自己的兒子以後立刻又啞口無言,之前說的狠話恨不得全部收回,別人犯罪就要示眾,自己兒子犯罪又是另一個回事。母親是這裡面唯一一個沒有心的人,她沒有任何的懺悔,周圍一切都是她的物品,她沉迷在虛榮的世界裡無法自拔。


兩種罪惡評級對比起來,看起來做了很罪惡的事情的人,內心不一定是真惡,而什麼都不做的人,卻因為心的罪惡,滋養了別的罪惡。
罪惡從來都不是一瞬間,有受了天大的冤屈絕望到只好自己去殺人的,還有造就了許許多多罪惡卻從未犯罪的人,法律只能審判一個行為。

拷問人心的是上帝。
故事裡的來訪者就是上帝,這是最妙的地方。一名警探只能依靠法律來審判我們,而上帝就是來看人心的。
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但人心的善惡關係到那個錯誤的走向。

所以,你看清自己折射出來的內心了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