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天才柏金斯 Genius

天才捕手/笔羁天才(港)/天才作家梦(台)

6.5 / 14,309人    104分鐘

導演: 麥可格蘭道吉
原著: A. Scott Berg
編劇: 約翰洛根
演員: 妮可基嫚 蓋皮爾斯 柯林佛斯 裘德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曾於里

2016-09-13 18:41:40

《天才捕手》:兩個直男天才的故事,並沒有相互掰彎



由科林·費爾斯、裘德·洛、妮可·基德曼強強聯手主演的電影《天才捕手》,在製作之初就引起諸多關注。這是部傳記電影,講述的是美國大作家托馬斯·沃爾夫與他的圖書編輯麥克斯·珀金斯之間的友誼。不過影片在今年的柏林電影節首映時,場刊評分不高,之後在美國、英國等地上映,反響也一般。無論是影評人還是普通觀眾,都覺得電影拍得太過規矩、太過四平八穩了。縱然如此,《天才捕手》仍值得一看,科林·費爾斯、裘德·洛、妮可·基德曼互相飈戲令人過癮,並且,電影關於偉大才情與偉大友情的闡釋,頗為觸動人心。

裘德·洛飾演的是美國20世紀30年代的天才作家托馬斯·沃爾夫,他的代表作《天使,望故鄉》(1929)、《時間與河流》(1935)是美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傑作。科林·費爾斯扮演的則是美國出版史上最傑出的編輯之一的麥克斯·珀金斯,他曾一手發掘了菲茨傑拉德、海明威等作家,當然,也包括影片所要講的沃爾夫。

電影伊始,珀金斯收到沃爾夫《天使,望故鄉》的書稿(這時書名是《O LOST》),他慧眼識英才,認定了沃爾夫是個天才小說家。在此之前,沃爾夫收到無數出版社的退稿信,珀金斯的認可令他欣喜若狂。《天使,望故鄉》大獲成功,沃爾夫一舉成名,他與珀金斯的友誼由此建立,珀金斯青睞於沃爾夫的天才,沃爾夫信賴於珀金斯的睿智和洞見。


影片大篇幅刻畫的是沃爾夫第二部長篇小說《時間與河流》的出版過程。沃爾夫寫就的《時間與河流》草稿達5000頁,整整三大箱,珀金斯認為小說太過繁冗,必須刪減。為了完成《時間與河流》的修改,兩人整整9個月幾乎是吃住在一起,每天就一個章節、一個段落、一個句子乃至一個詞的修改進行無休止的討論和爭吵。他們之間的友誼也在這一過程愈發牢固,甚至嚴重影響到了他們各自的家庭,但他們卻渾不在意。

沃爾夫的愛人和珀金斯的妻子不免對他們產生誤會,他們兩人如此黏在一起,難道真的僅僅是一個編輯與一個作者之間的工作?


的確不是,他們因為工作而相識,但這兩個男人吸引彼此的,卻是各自的才情——就如本片英文名「genius」所言。沃爾夫不顧愛人的苦苦哀求,因為「不管哪一天,只要他(珀金斯)一開口,你(沃爾夫)便隨叫雖到」,他完全信任於珀金斯的權威;而珀金斯面對妻子的不滿時,這樣向妻子解釋,「像托馬斯這樣的作家,我可能一生只碰到一個」。他們都太沉浸於對方的才情了,乃至犧牲什麼都在所不惜。凡夫俗子的我們,肯定是不會將友情與才情聯繫在一起,大多數男孩選朋友的標準是可以一起喝酒擼串打遊戲,大多數女孩選朋友的標準是可以一起逛街看劇聊八卦,怎麼還有人會將友情建立在才情基礎上?

但翻看一部世界文藝史,因才情而走向彼此的深厚友誼太多太多,中國古代的白居易和劉禹錫,李白和孟浩然,李白和杜甫,韓愈和孟郊,蘇軾和黃庭堅;外國的歌德和席勒,拜倫與雪萊,普希金與萊蒙托夫,還有蘭波和魏爾倫、艾倫·金斯堡和Lucien Carr這種最後互相掰彎的……我們並非說才情是友情的充分條件,但卻可以這樣說,偉大的才情很可能催化出偉大的友情。才情之於友情的魅力到底在哪?

賀拉斯說:「對于思想健康者,什麼也比不上一個令人愉快的朋友」;
培根說:「討論猶如礪石,思想好比鋒刃,兩相砥礪將使思想更加鋒利」;
巴爾扎克說:「一個有天才的朋友可以通過友情、領會,和他並駕齊驅」;
雨果說:「像席勒和我這樣兩個朋友,多年結合在一起,興趣相同,朝夕晤談,互相切磋,互相影響,兩人如同一人,所以關於某些個別思想,很難說其中哪些是他的,哪些是我的」……
在先哲的語錄里,我們可以窺見才情交鋒給人帶來的巨大愉悅感和成就感,這種快感不僅僅是智識上的探索和遊戲,也包括才情交鋒對彼此的砥礪,以他人之長改善自己所短,讓自己不斷成為更好的人。而這也是珀金斯和沃爾夫在彼此身上投入如此多時間、精力和感情的原因,因為相知,所以相惜,因為棋逢對手,所以欲罷不能。


《時間與河流》出版之後,沃爾夫的自大自傲讓他與珀金斯分道揚鑣。不久後,沃爾夫在旅行中患上惡疾,並最終英年早逝。沃爾夫下葬之後,珀金斯收到他的遺信,沃爾夫告訴他,無論發生了什麼,他們的感情從來不曾破滅。事實也是如此,幾十年後我們通過影像見證了這一切。在我們這個友誼越發流於功利和庸俗的時代,那種純粹生髮於才情的欣賞、智識的交鋒以及對完美的共同追求的友情,真的太稀缺可貴,太令人心嚮往之了。僅憑這一點,《天才捕手》值得一看。



-----首發南方週末·24樓影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