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香蕉

2016-09-11 18:36:19

《Sully》,及航空史奇蹟與喋血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2009年1月15日,一群加拿大鵝出現在了紐約上空,撞上了剛剛起飛三分半鐘的全美航空1549號班機,導致它的兩個引擎失去動力,被迫降落在哈德遜河河面上,曼哈頓旁。

從起飛到迫降,不過短短六分鐘;機長Sully(Sullenberger)憑藉自己的經驗、技術和精準的判斷,拯救了機上155人的性命。這次航空史上奇蹟般的水上迫降,被改編成了電影《Sully》(《薩利機長》),由湯姆·漢克斯主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

近年來,湯姆·漢克斯的臉龐一直朝著發福的方向一去不復返,自帶憨厚正直可靠,飽受美國群眾喜愛,演起專家+英雄類角色毫無壓力。他除了剛剛登陸影院的《Sully》,馬上還有根據丹·布朗的暢銷小說《地獄》(Inferno)改編的新片上映。

伊斯特伍德老爺子今年86歲,已是「老」導演了,也玩電影配樂,早年演戲以牛仔和硬漢的形象深人人心——我就隨口說說,我這麼年輕,都沒看過。以前CCTV6放過一部他自導自演的《太空牛仔》(Space Cowboys,2000年),講四個老頑童一樣的前太空人,跑上太空去修一顆眼看就要墜毀在美國的蘇聯衛星的故事。典型的英雄救美國的套路,加點夕陽紅的可愛,比如其中一個老爺爺平時的主要工作就是設計過山車,一把年紀了還一邊吃著香蕉一邊坐在過山車上測試它夠不夠爽。

《Sully》儼然漢克斯的獨角戲,處處都是他的沉穩,倒不見什麼伊斯特伍德的風格。一切皆可預料,英雄受到熱烈歡迎——突如其來的吻、擁抱、以Sully命名的酒,乘客滿心感激,結局皆大歡喜(除了保險公司和航空公司)。事故調查過程有些曲折,不過無非是些為了製造衝突而製造衝突的刻意。本片瀰漫著濃烈的美式消費主義,媒體消費英雄,也引導民眾消費英雄,哎,還是推薦大家去看加拿大拍的《空中浩劫》(Air Crash Investigation)系列紀錄片中的「Hudson Splash Flight 1549」那集吧。
 
實際上像全美航空1549號這樣的零死亡航空事故,加拿大幹過兩次。
 
1983年7月23日,加拿大航空143號班機在從渥太華飛往埃德蒙頓的中途,居然沒油了,引擎很快失去動力,完全飛不到附近的溫尼伯機場……幸好機長以前在皇家空軍當過飛行員,想起來附近有一個廢棄的軍用機場,又幸好他以前開過滑翔機,是個高手……然而,廢棄機場已經被改為賽車場,當天正在舉行比賽……再幸好,滑翔降落時飛機的前起落架無法鎖住,觸地後收進了艙門裡,導致機頭直接觸地,增大了摩擦,最終使得飛機沒有撞向地面人群。

事後調查發現,剛剛開始服役的這架767採用的是公制單位(kg)而非加航傳統的英制(lb),而在計算油量的時候,機組人員在缺少足夠培訓的情況下,錯誤地只加了一半的油,而機長在起飛前也未能察覺。萬幸,機長臨危不懼,採用了滑翔機式的降落方式,順便創下了民航客機無動力滑翔最長距離的紀錄。
 
十八年後,加拿大越洋航空(Air Transat)236號班機的機長打破了這個紀錄……

在多倫多飛往里斯本的途中,由於之前地面維修人員把液壓系統的一個零部件裝錯了,飛機漏油,隨後發出了兩側油箱燃料不平衡的警告,然而飛行員誤判為系統錯誤,打開了連通兩側油箱的閥門,導致油漏沒了,最後在葡萄牙的亞速爾群島迫降。Again!機長是一名滑翔機高手,迫降成功。
 
零死亡的航空事故,有太多奇蹟和運氣。航空史上寫下的每一條規定,背後的代價是如此慘痛。在1956年美國大峽谷空難之前,飛機是沒有固定飛行航線的。許多機長在駕駛飛機飛過科羅拉多大峽谷的上空時,都會帶著乘客看看風景,而就在兩架飛機不知即將會與對方相撞的情況下,慘劇發生了,無人生還。從此以後,飛機只能沿著固定航線飛。再比如,1987年美國太平洋西南航空1771號班機空難發生之前,機組人員無須通過安檢。一名航空公司前員工因對前主管不滿,拿著還未被收回的工作證和一把槍上了飛機,射殺了他。最後飛機以超音速的速度墜毀,所有人承受了約5000倍的重力加速度。什麼概念?碎骨肉泥,屍身難辨。
 
大概沒有什麼行業是像航空這樣,步步喋血了。不知有生之年,飛機是否能完全實現自動駕駛;只是從目前看來,危急關頭,只有人能拯救人。

點擊查看原文

作者:白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