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擊劍大師--The Fencer

击剑手/击剑大师(港)/击剑选手

7.2 / 3,717人    93分鐘

導演: 卡拉斯哈洛
編劇: Anna Heinamaa
演員: 馬特阿凡迪 連比特沃爾夫薩克 Kirill Karo Liisa Koppel Ursula Ratasepp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留足無心

2016-09-09 11:10:40

評芬蘭電影《擊劍手》,兼論時代精神


        一直喜歡優美的歐洲擊劍。看的多的是《佐羅》式英雄主義的擊劍電影。芬蘭電影《擊劍手》,一部平淡的電影,不平凡的心靈!真正的大師會推開那壓迫的塊壘,讓眾生見到一抹陽光。電影中的教師就是這樣的大師。這部電影讓我理解了一種運動可以承擔更深的東西。電影劇情很平淡,若隱若現的另一條線卻讓人膽顫心驚。因為愛沙尼亞作為一個小國家,無奈地在德國和俄國之間背被蹂躪。二戰後,蘇維埃的秘密警察抓捕了幾百萬人。小鎮上孩子的父親大多都不在。母親和家人毫無希望的等待是讓人窒息的。男主人公作為逃犯,隨時在死亡邊緣徘徊。但是,為了讓孩子們的心靈還有希望,他毅然甘冒風險教孩子練習擊劍。在小男孩的爺爺被秘密警察抓走的時候,爺爺告訴孫子是要努力成為擊劍手。這是生活是希望。擊劍,是孩子們的希望。或者說通過擊劍,孩子們知道還有希望。一個擊劍運動,竟然可以承擔如此深刻的意義。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擊劍了。
      泰國電影《最後的木琴師》同樣是這樣一部電影。在壓抑與精神自由的對抗中,一種簡單的樂器,竟然承擔了一個民族的精神。這才是真正的電影要表達的東西。

      相應地思考。李小龍偉大的地方在於,他的截拳道不是簡單的武術,而是精神自由的修行藝術。60、70年代,全球都壓抑。大陸文革。台灣白色恐怖。韓國軍人專制。香港苦不堪言(看電影《雷洛傳》《歲月神偷》就知道)。德國柏林圍牆。美國在政治上的是反赤的恐怖主義,社會上是種族歧視,社會階層固化,年輕人的嬉皮士運動。二十世紀上半葉是兩場慘絕人寰的戰爭,二戰結束後是混亂與爭端中重建。李小龍的影響力為什麼這麼大,因為他找到的是那個時代釋放精神的方法。李小龍最受歡迎的電影是《猛龍過江》,其中的精神是民族精神,打倒了外國高手。最深的是,無懼的勇者之心,這是那個時代普遍需要的正能量。

      香港70到80年代的影視劇大多是對滿清入關,特別是鴉片戰爭以來的反思,其中有一條主線是民族覺醒,民族反抗。香港,有自由的民國文人繼續保持對清朝以來漢民族衰落的反思,同時還有殖民地壓抑的反抗,所以民族主義在香港的影視劇中很明顯。這就是李小龍那個時代的精神狀況,也是李小龍精神產生的歷史精神土壤。

      李小龍有中國和美國的雙重身份,生於洛杉磯,葬於洛杉磯,就讀於華美國西雅圖盛頓大學哲學系。17歲之前在香港長大,拜葉問為師。正是李小龍的雙重身份決定他有世界心胸。如果李小龍不死,繼續拍電影,將會是探討人性的電影,而不是單純的民族主義。《死亡遊戲》已經初步看出他的思路。

       李小龍的精神在95後,00後身上不會看到了。他們不可能崇拜李小龍。時代精神變了。他們不會壓抑,是精神空虛。他們的英雄是在虛幻世界裡。

 

       80年代開始,大陸改革開放,香港騰飛,台灣政治民主化改革,韓國開放政治進入現代化國家,亞洲四小龍崛起。歐美政治平穩經濟騰飛。三十年過後,2008年,全球性的經濟危機爆發。引發的不但是經濟萎縮,人類的精神也是萎縮的。這是精神虛脫的時代。靈魂虛無。虛無主義的另一面就是極度的物慾主義。在如此虛脫的時代,連掙扎都是無力。竭斯底里往往被當作爆發力。無意義的語詞釋放存在感。一切掙扎,搏擊向虛空,無由實處。

      這個時代需要什麼樣的拯救方式?!誰能解開這個謎,誰就是這個時代的大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