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Puff Pastry

2016-09-05 00:13:58

當影評人讚美《赴湯蹈火》時,他們到底在讚美什麼?


這部獨立製作的R級片上映已有三週多,在爛番茄維持住99%的新鮮度、在metacratic得到88的高分、上映院線從400家擴張到1000家、還在眾多商業大片前撲後繼的檔期里截獲了1000萬美元票房……要說《赴湯蹈火「hell or high water」》是這個夏天的口碑之作完全不為過,甚至很多影評人已經放話「這是2016年的年度最佳電影」「好久沒看到這麼棒的西部片了」。

沒看過的人多半會有點好奇吧,為什麼一部關於搶銀行的西部片能夠斬獲如此多的好評?當影評人讚美《赴湯蹈火》時,他們到底在讚美什麼?

除去片子本身質量很高之外,我覺得也是因為大家已經對狂轟濫炸了一個夏天的超級英雄片感到疲憊了。《赴湯蹈火》沒有劍走偏鋒到大眾無法欣賞,領銜的幾位演員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號召力;但它又有很多反商業化套路的表達,娛樂性十足的同時又引人深思。導演說,在他看來這是新西部(neo-western)電影,同時也是一部公路電影。

其實吧,什麼類型真的不重要,片子好看就行了。

儘管《赴湯蹈火》被選作墨爾本電影節的閉幕片,但一開始我對它的期待並不高,畢竟那時的我看了足足兩週的片,胃口已經養刁,而且也有點兒審美疲勞了……說起來也是湊巧,這部片子的票是我最後時刻才換到的。結果出乎意外的好看,實在是驚喜萬分。

德州最帥農民

所以,它到底好在什麼地方?

在我看來,正如上面的海報所宣傳那樣,"hell or high water has it all"——劇本、表演、攝影、音樂,全部都很出色。

編劇是《邊境殺手》的泰勒 Sheridan,他很聰明地沒有試圖將這個片子的格局拉得過大,而是把自己選定的元素表達得淋漓盡致——兄弟,犧牲,西部。《赴湯蹈火》本身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當一個人走投無路時究竟會做出怎樣的困獸之鬥?劇本沒有花俏的轉折,沒有精巧的佈局,沒有突出的懸念……平鋪直敘的雙線結構、個性十足的台詞設計,以及用細節堆疊的角色塑造已經足夠的引人入勝。片中所有人物、不單單是作為故事中心的兄弟倆,就連兩位執法的警探似乎都早已失去了對公平與正義的信心——在大蕭條時期,銀行通過房貸來剝削平民,貧窮逐漸成了一種世代相傳的疾病。這些人沒有出路,沒有未來,於是只能抓住手邊僅剩的一點。作為觀眾,我能時刻清晰地感覺到這些德州人的粗野無禮、自我防備的行為之後那種潛藏的平靜絕望和極度麻木。

再說表演。三位主演都十分出色,無需多言的那種出色。Jeff Bridges這個名字就說明一切了。他可是「the dude」啊!臨近退休的警探Marcus依舊范兒十足,經驗豐富、直覺敏銳,一旦追蹤到了獵物就絕不放棄。他口中道出各種政治不正確的笑話經常讓觀眾們會心一笑,基本是全片笑點擔當。老警探和他的混血搭檔之間的關係很像真探裡面的那兩位,互相嘲諷但又不到刻薄的地步。其實兩人的相處並沒有太多的刻畫,但每次交流都很有料。結尾的幾場戲,Jeff Bridges把老警探的那一點疲憊、執念和榮耀感把握得恰到好處,山頂上那個眼神的轉變太太太厲害了。說不定叔叔借這個角色能再拿個奧提什麼的。

至於Ben Foster,因為我很喜歡這位演員,還是不多評價演技啦,怕溢美之詞太過。他扮演了兩兄弟中的哥哥Tanner,是個剛出獄不久的暴力分子,易怒、偏執、幾乎沒有什麼善惡觀……這個選角毫不讓我意外,從《決戰猶馬鎮》的查理.普林斯到《領頭狗》裡的毒販傑克,他一向很擅長這種惡中帶善的極端角色,讓人又愛又恨。你從一開始就知道他不是個好人,你也知道他最後肯定不會有什麼好下場。正因如此,他偶爾流露出來的對弟弟的溫情讓觀眾觸動不已。正如演員本人在訪談里說的那樣,當你在這個世界上在乎的事物只剩下那麼一丁點兒,其他所有的一切都會變得無足輕重——道德底線如是,自己的生命亦如是。

這片最讓我意外的是Chris Pine,印象中他一直都是那種英俊的白馬王子/女性夢中情人的定位,這次真的徹底的顛覆了固有觀感了。這個片子以後應該沒人再說他不是好演員了吧。比起哥哥,他扮演的弟弟Toby表面看似一個安份守己的好人,沉默而內斂,怎麼看都絕對幹不出持槍搶銀行這種事兒來——然而策劃了整個搶劫事件的卻是他,發起者也是他;哥哥Tanner純粹是幫忙罷了。因為主線劇情是圍繞著Toby展開的,所以這個角色被塑造得比較複雜也更有層次感,仔細推敲起來非常有趣。根據幕後導演訪談的說法,Chris Pine是個大忙人,所以進組拍攝的時間僅有短短的兩週半。所幸他和Ben Foster以前合作過,關係相當不錯,所以兩人進戲非常的快,演的時候也輕鬆愉快。總之,他們兩個的部份是整個電影我最為享受的。

具體的角色分析留到劇透部份再說,最後聊聊攝影和配樂好了。

攝影走的是寫實風,有種半紀錄片感覺。David Mackenzie很喜歡用長鏡頭,所幸他對場景的掌控力很強,開頭一個長鏡(同時也是真正拍攝的第一天)就讓觀眾完全投入到了緊張的氣氛中去,足見導演功力。選景、服裝、人物對話頗具西部風格,充滿了野性而荒涼的美感。幾個配角的出現、與主角們的交流看似隨意零碎,但實則有其用意。配樂很棒,氣氛烘托得非常到位,任何一首曲子拿出來單獨聽也有自己的故事。看完後我直接itunes上買了原聲集。最喜歡兄弟倆在車裡一起唱的那首《You ask me to》,甚至有一句歌詞和台詞完全吻合,細想真的太妙。《Dust of Chase》和《Sleeping On the Blacktop》也很有味道,看得出全是精心挑選的。哎,鄉村音樂一直是美國人民心中不變的經典啊。

接下來我要劇透了,介意的請撤吧。寫了這麼多,就容我打個廣告,這部片子在美國已經大面積上映了,英國9月7號,台灣9月30號,而澳洲則是10月底。去電影院看吧,保證不會失望的。





咳,其實我一直憋著沒說,這部片除了我想起科恩兄弟的《老無所依》之外,還讓我想起了李安的《斷背山》……當然了,這部沒有拍得那麼細膩(也不是同性戀片),但兄弟倆互相之間的感情表達一直非常含蓄。兩位演員也多次提到,《赴湯蹈火》本質上是關於不懂得怎樣表達感情的西部男人。他們不能將情感訴之於口、他們不能哭泣——因為那是脆弱的表現。

即便是在死別前,Tanner對Toby說「我愛你」的時候都是戴著墨鏡的,還刻意別開了頭。大概他也感覺到了這真的是最後一次機會了,終歸還是撥低了自己的墨鏡,看著弟弟一字一句地說:「我是說真的。」Toby目不轉睛地回望他,回答:「我也愛你。」在賭場裡聽到哥哥死訊的時候,Toby沒有流淚,他只是一個人安靜地坐在那裡,面無表情、一動不動;鏡頭慢慢地往下移動,他身邊放著可以買回農場、讓他的兒子、前妻過上富裕生活的錢,但他的哥哥為了他死在了他看不見的地方。

Tanner是怎麼死的呢?他那時坐在山頂上,被出奇意料地一槍擊中腦部。他手裡緊緊抱著來福槍,被擊中後也沒有倒下去,彷彿一座風沙中的雕塑。當時我心裡就覺得,另一隻鞋子終於落下了。我難以說清楚這個角色死的時候自己的感受,Tanner當然是該死的,他已經殺了好幾個人,即便是為了自保,為了達成弟弟的目標,但那些被他殺死的人何嘗不是無辜的?但我心裡還是沒法覺得他的死是正義。大概這就是演員賦予角色的魅力吧。

之前提過這片的角色塑造很出色。每個角色似乎都有一段值得深究的過去,而導演卻選擇了把這些「過去」輕輕掰碎了,藏在隱晦的台詞和細節之中。即便是作為主角的兄弟倆也沒有給出任何的flash-back,因此留給觀眾許多想像的空間。這個家庭以前到底發生過什麼?弟弟Toby為何會與前妻離婚?那些關於Tanner和Toby的流言又到底是什麼?

Tanner和Toby無疑有著糟糕的童年。他們都是有些「破碎」的人,家庭往往是這種病態的根源。從一開始Tanner對待逝去的母親那種冷漠又怨恨的複雜態度,中間弟弟喊醒他時他下意識的防備動作,到最後結尾警方的紀錄顯示他曾經「誤殺」了自己的父親……Tanner這個男人無疑是破碎的,他彷彿一個不定時炸彈,喜怒無常,有時候瘋得什麼都不顧,有時候又比誰都清醒。可他一直是保護著弟弟的那一個:正如預告片最後的那段台詞——「因為你對我開口了,弟弟。」

為什麼明知天網恢恢,你卻仍然願意陪我走上這一條不歸路?
因為你是我弟弟,因為你對我開口了(because you asked)。

就是這麼簡單。

如果說驅使Tanner做這一切的是對家人的愛,那麼Toby則是出於家人的「愧疚」才策劃了整個搶劫案。他不是一個好丈夫,否則妻子不會帶著孩子離開他;他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欠著前妻高額的贍養費,教育孩子也完全不拿手;他甚至不是一個好弟弟。他只能看著Tanner赴死,之後也沒法為他復仇。我想,Tanner死後,Toby的餘生也將在悔恨的陰影之中度過,並且再沒有贖罪的機會。

他看起來像是那種善良而寡言的男人,即便對一個陌生的女服務生都很溫柔。搶劫銀行的過程中,良心也促使他不斷地請求明顯有暴力傾向的Tanner不要傷害任何人(雖然他也控制不了自己的哥哥)。隨著情節的發展,觀眾對這個角色的看法逐漸改變了。有一段我特別喜歡的戲,也是導演用他擅長的長鏡頭拍攝的。兄弟倆開車到了加油站,哥哥坐在車裡等待,弟弟去添加補給。一個小混混看Tanner不順眼,言語摩擦後還拿出了槍來威脅他,而Tanner毫不在意對方的無禮,彷彿那人手裡拿的槍根本就沒有子彈。這時去買食物的Toby回來了,他用一種近乎要殺死對方的勁頭教訓了那個小混混,而Tanner也不勸阻他,就在旁邊看著,一邊大笑一邊驕傲地宣告:「這是我的弟弟!」

那時觀眾立刻明白了:或許暴力的基因真的是根深蒂固、無法被改變的。

其實Jeff Bridges的角色老警探Marcus也有很多可以說的閃光點,但我已經寫了這麼長了,就不想再細講了。Marcus並不是一個偉光正的角色,他有很多的缺陷,正因如此而人性化。本片所有政治不正確的種族笑話基本都是出自他之口:他毫不留情地當面諷刺自己印第安和墨西哥混血的搭檔,甚至已經快要到了過份的程度:「我還有六七個關於印第安人的(種族歧視)笑話」「你知道我其實是墨西哥和印第安混血的吧」「別急,墨西哥人的笑話可以等等」——看,是不是很過份?觀眾都快被他們笑死了。
但自己的搭檔被Tanner射殺的時候,Marcus也是那個發誓一定要為他報仇的人。而在他終於殺死Tanner的時候,Marcus整個人都蒼老了一百倍;他彷彿在笑,又彷彿在哭,搭檔在自己眼前喪失性命的悲劇終於有了真實性,這位馬上就要退休的老警探似乎在自問:為何到了最後,是我來目睹這一幕呢?這裡也就是我之前提到的那個眼神轉換,其實不光是面部表情,Jeff Bridges整個肢體語言都很棒。嗯,男配的奧提多半會有一個的。


好了,感謝看到這裡的各位,我都寫累了,有機會的話就去看看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