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神鬼認證:傑森包恩 Jason Bourne

谍影重重5/叛谍追击5:身份重启(港)/神鬼认证:杰森包恩(台)

6.6 / 242,128人    123分鐘

導演: 保羅葛林葛瑞斯
編劇: 保羅葛林葛瑞斯 克里斯多福勞斯 勞勃勒德倫
演員: 麥特戴蒙 艾莉西亞維坎德 湯米李瓊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為人帥表

2016-09-02 18:31:53

等了這麼久,你就給我看這個?


(三顆星給電影,一顆星給2D版)
    
    上週末,我在手機上翻遍了長春各大電影院,總算是在一家影院裡找到了2D版本的《神鬼認證5》,不過美中不足,這部電影是國語配音版的,這對於我這種喜歡原聲的影迷來說,是個小損失。之所以特意去尋找,是因為這部片子在上映之初,它的3D版本就已經被媒體和影評人們所詬病了,影評人張小北說,決定把電影轉制3D版本的那個人,絕對是喪心病狂,影評人桃桃林林則認為用喪心病狂來形容有些過份了,應該說是狼心狗肺。

    為什麼會引發影評人如此激烈的反映呢?有兩點,其一就是這片子的風格就不適合3D版本。《神鬼認證》系列電影在我心目中是神一樣的作品,而這部片子牛就牛在它的影像風格上了。什麼風格呢?用大白話說就是晃,晃的厲害,跟看戰地紀錄片似的。再就是剪輯凌厲,讓主人公的動作快到讓你看不清,這和香港功夫片一招一式清清楚楚截然不同。有人說,《神鬼認證》開始,香港功夫片的優勢就蕩然無存了。這以後,演員可以沒有武術功底,但照樣可以打得眼花繚亂。然後我們就明白了為什麼這片子不適合3D版本了,這麼說吧,這電影我們看2D版本都暈菜,如果看3D版本,那基本上就要吐了,所以有媒體溫馨提示,請空腹觀看這部影片。

    第二個引發影評人激烈批判的問題是,這所謂的3D版本,也不是真3D,而是偽3D。什麼叫偽3D呢?就是這片子一開始就不是用3D攝影機拍攝出來的,而是2D版本後期轉製成3D版本的。這有什麼區別呢?區別大了。真正的3D電影(代表作品是《阿凡達》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從一開始,就是以展現3D效果為目標拍攝,所有的場景,演員的走位都要為最終的效果服務,再加上專業的3D攝影機,只有這樣,才能拍出真正的立體效果。而後期轉制的呢?因為一開始沒打算拍3D,所以從攝影到表演就沒考慮過3D影像呈現這件事,等到後期轉制3D,不但立體效果不好,而且電影光線偏暗,看上去烏漆墨黑的。甚至有的粗製濫造的3D電影,只有字幕是立體的。

    最讓人惱火的還不在於此,如果你後期轉制的3D版《神鬼認證5》要是把全世界影迷都給噁心了,我們也就忍了,這還是「特供」中國3D版本。什麼意思,只在中國上映,如果哪位外國影迷有受虐傾向,那還得買票來中國才能享受到。這是不是可以叫歧視?我們中國影迷的眼部構造不一樣嗎?

    這幾年,越來越多的進口電影用轉制3D版本矇事兒,而除了進口大片之外,國產片如今也熱衷於製作3D版本,當然也都是後期轉制的那種。而且這裡面大多數片子根本不需要3D效果。比如不久前上映的《寒顫2》,整部電影就是說說說,要什麼3D啊?那麼為什麼國內外的電影生產者熱衷於向中國傾銷3D電影呢?有一種說法是中國電影市場人傻錢多,3D版本電影票更貴。但觀眾不可能一直傻下去,所以如今中國觀眾早已經知道3D是怎麼回事了,這時候3D電影仍然層出不窮,這就不完全是觀眾的問題了。

    這裡面有政策扶持的問題。2012年之前,內地每年能看到20部左右的進口分帳大片。而在2012年之後,又新增加了14部好萊塢分帳大片的名額。然而多出來的這14部電影則是以「特種影片」的方式引進——所謂特種影片,就是必須是3D或者IMAX格式的電影。這就意味著,好萊塢的製片公司,能夠為了保住自己其他電影的進口名額而特地轉制部份電影走這條特殊的通道。和高成本的真3D或IMAX相比,後期轉制的3D版本就便宜多了,於是,好萊塢的製片公司就毅然決然地走上了這條雞賊之路。可以說,是政策生生地把一些電影逼成了3D電影。而政策的背後,是翻倍的票房和不斷擴張的3D螢幕。

    好萊塢電影都立體了,國產片也不能總是扁平的啊?為了鼓勵國產電影3D化,政府出台了福利補貼政策,獎金根據票房不同從一百萬到一千萬不等。《狼圖騰》、《智取威虎山》這兩部國產3D電影就曾得到1000萬的獎勵。在這樣的政策扶持下,3D電影層出不窮就不難理解了,而好萊塢為了省下名額也不得不特供中國3D電影。忘了說,據說製作3D版本還有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據說3D版本的電影能夠有效防止盜版。

    當年看完《阿凡達》,我曾激動地發出吶喊:「以前看電影常常遺憾,感覺自己沒趕上一部劃時代的電影。比如從無聲到有聲的《雨中曲》,比如從黑白到彩色的《亂世佳人》,比如代表技術革命的《星球大戰》,這些電影如果當時看,那種質變肯定讓人震撼至極。如今《阿凡達》彌補了這個遺憾,3D加上IMAX,這是未來電影的方向,讓35厘米膠片拍的2D電影顫抖吧!不久它們就會步膠捲相機的後塵!」

    而如今的電影市場,讓我覺得必須向堅守膠片和2D版本的諾蘭和昆汀們道歉。急功近利的技術濫用,讓我們失去了電影本身。如今的所謂大片,沒有故事的創造力,沒有紮實的劇情,所有的錢都投給了明星和3D,我們在漆黑的影院裡面對著一堆堆視覺垃圾,顫抖的卻只有眼球。必須得承認,某些電影生產者的狼心狗肺,是我們自己餵養出來的。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