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天才柏金斯 Genius

天才捕手/笔羁天才(港)/天才作家梦(台)

6.5 / 14,309人    104分鐘

導演: 麥可格蘭道吉
原著: A. Scott Berg
編劇: 約翰洛根
演員: 妮可基嫚 蓋皮爾斯 柯林佛斯 裘德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蔡阿七

2016-08-30 15:44:05

一條河流的突然消逝


當我順著電影了解其中的作家與編輯時,忽覺悲涼。並非是天才作家早逝引發的感慨,而是因編輯這個角色而起。編輯們付出心血,輔助作者完成一本書,最後推向大眾,經由時間的檢驗,歷練成一部傳世著作,但大家所記住的,往往是作者,以及延伸出的日常瑣事,而編輯這個角色會被作品的光輝隱藏掉,最終無人記得。

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背後,定有無數個閃光的靈魂,作家的構思與表達外,定有無數人的支持,也包括他的編輯,在背後,掌握著一條河流的走向。會有擔心,自己的這種把控,是否會失去河流的風貌?抑或是,大家會更喜歡原來的文本,一個天才的喋喋不休或是一個瘋子的天馬行空。但對於那些狂妄的、年輕的河流而言,這樣一個人是需要的。

麥克斯的書房有一整牆的書,其中大多是他編輯過的,這是他的積累所成,見證了他的生命價值,但他真正生命的價值是給予一條河流金色的光。
這條河流名為托馬斯·沃爾夫,美國文學史上極為重要的小說家,第二部作品《時間與河流》。他的人生亦如河流,沒有遇見麥克斯之前,他無意義地寫著理想的文字,安靜的、低調的流淌著,但也平凡著,無人賞識。

當他遇見麥克斯後,河流有了新的走向。
關於父親的情節,電影中出現了兩次,這成為了解讀兩人關係的關鍵。
第一次,沃爾夫瘋狂的女友艾琳與麥克斯夫人簡短的對話中,得知麥克斯的家庭中一直缺少一個兒子的角色,這是他生命裡的遺憾,另一處細節是,狂傲的天才作家,傷害他人後,在熟悉的辦公室,對著窗,傷心說著當年父親離去的場景,「列車緩緩開啟,他的身影,卻變得越來越小,直到他完全消失。那列火車帶領我走向自己的未來,翻過千山,走過萬水,始終不變的是,河流不停息的流淌」。這兩個無意識的情節,不知是否是冥冥中的安排,父與子的遺憾隱隱約約成為兩人情感的暗線。
在第二部作品大獲全勝,沃爾夫遊歷歐洲歸來後,他們回到了沃爾夫初次闖蕩這城市的那棟樓頂,如往昔般看著這城市的黃昏。他輕輕靠在麥克斯身邊,如孩子一樣。這兩人關係,我想不僅僅是知己,或是工作關係,反而如父如子。
他是一條河流,自由流淌,展現一派波瀾壯闊時,會有一雙目光,如父親一樣慈愛,看著你去往更遠方,但他也知道,你某些行為就像氾濫的洪水,會帶給人傷害,他寬宥你的,也引導你。年輕的文字總有不可節制的表達慾望,所言所寫都認為是重要的存在。他教他刪減,呈現直擊要害的文字,給予他一種老練,這種氣質來自一個編輯的積累,是經過歲月洗鍊才有的,而年輕的河流此刻不會是懂的。電影或許不只是為了沃爾夫立傳,而是對兩者關係進行了新的探討。

回到河流本身。對於結尾,縱然悲傷,但我依然偏愛,如神賜一樣,他讓整個故事不落俗套。若按照約定的情節發展,大約是浪子回頭,通過種種努力,重新贏取愛人的心,重新創作,前途一派光明。但這條河流消失了,突然消失了,他留下的作品,成為了永遠定格,僅僅四部作品,天才之名就此蓋棺定論。最後的生命畫面中,他經歷了所有人的離開,行走在海邊,他用力跺了跺腳,一如他內心的念頭,他想要重新振奮,開始新的征程,但命運卻在他意欲回頭那一刻,突然發力,因病暈倒,斜躺在沙灘的一邊,命運如此寬廣。那留白的沙灘似乎就是他尚未觸及到的,想要踏足的遠方,只是他已無力踏足。

電影不能算作一部好電影,有著很奇怪的敘事節奏,用了很長的篇幅來描述前兩部作品如何走向成功,在電影快要結束的時才出現高潮與衝突,最終以死結尾。那個寫《了不起的蓋茨比》的作家菲茨·傑拉德,三兩次的出現感覺都是廢筆,不知是否他的文思枯竭與源源不斷的天才寫作者用來作比,還是另有意圖,這我猜不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