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魔鬼大帝:真實謊言--True Lies

真实的谎言/真实谎言/魔鬼大帝真实的谎言

7.3 / 282,078人    141分鐘

導演: 詹姆斯卡麥隆
編劇: 克勞帝立迪 Simon Michael
演員: 阿諾史瓦辛格 潔美李寇蒂斯 湯姆阿諾 比爾派斯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花姐

2016-08-19 23:22:49

卡梅隆62歲,全世界都在等他的下一個作品


有人生而為人,是來改變這個世界的。
比如賈伯斯,比如卡梅隆。
很多人看電影是選擇演員來看的,但其實有的導演比演員更有說服力。
比如卡梅隆。

技術革命的引領者
詹姆斯•卡梅隆在14歲的時候看到了斯坦利·庫布里克執導的電影《2001太空漫遊》,從此他有了製作電影的願望,他開始用父親的8毫米攝影機拍攝一些簡陋的影片。

23歲時,卡梅隆看到了喬治·盧卡斯的科幻影片《星球大戰》,他決定要成為一名電影導演。

《終結者》系列和《異形2》的拍攝讓卡梅隆獲得了電影界的廣泛關注。值得一提的是,他一開始就是以斬獲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和最佳音響剪輯等技術獎項走進大眾視野的。

終於在1993年,卡梅隆成立了自己的特技製作公司「數字領域「。並先後製作了《真實的謊言》、《鐵達尼號》、《阿凡達》等票房口碑雙豐收的影片。

Jack站在鐵達尼號的船頭高呼隨後鏡頭緩緩後拉俯瞰整個鐵達尼號,這短短的10餘秒運用了當時非常先進的電腦製作技術,花了大概100萬美元才得以完成。
卡梅隆是少有的特技設計出身的導演之一,在他的作品中,特技製作是極其重要且具有革命性的。《深淵》創造性地運用了各種方法表現水下奇觀為電影特技的發展樹立了里程碑,《鐵達尼號》成為一種高資金和高技術聯手打造的藝術,使用了CG動畫的《阿凡達》為3D技術帶來歷史性的突破。

在卡梅隆之前,3D就只是一種技術之稱,電影也還是原來的電影,但因為卡梅隆的存在,3D成為一種電影的代名詞,3D電影正式開宗立派。

卡梅隆對於立體電影攝製技術的狂熱追求和潛心鑽研使他成為開啟電影新紀元的一代巨匠。

票房神話的締造者
《鐵達尼號》1997年上映,全球累計票房超18億美元,是1997年至2010年全球影史票房冠軍保持者。

《阿凡達》2009年年底上映,全球累計27億8796萬美元的票房,一舉刷新了《鐵達尼號》紀錄,成為至今全球影史的票房冠軍。

技術是電影的動力,但內容才能賦予技術生命。卡梅隆的電影不僅從技術上刷新了人們的看法,從內容上也獲得了來自全球各國人民的共鳴與掌聲。

有網友就這麼說過:感謝上帝賜給我們一個詹姆士 Cameron。

卡梅隆的電影不會故作高深地討論生與死、存在之意義等哲學問題,而是站在大眾的角度,藉以科技的絢爛外觀,探討和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的終極話題。如《阿凡達》在展現未來世界的同時,又糅合了環保、反殖民反拆遷、科學技術與人性的矛盾、愛情等主題。他用一次潘多拉寓言教會全球影迷的東西大概比任何一本教科書的知識要多得多。

下一部刷新全球影史票房的影片會是什麼?我們可能還得等卡神。

脾氣古怪的偏執狂

卡梅隆也是最著名的片場暴君、最會燒錢的導演和最自我膨脹的人。

好萊塢所有的製片人都不敢輕易去找他,因為誰都明白,和卡梅隆合作不是豪華的冒險,而是和一個技術狂人去戰鬥。

「他就喜歡做別人做不成的事,而且要掌控一切。拍攝《鐵達尼號》的經歷就是一場災難,這是好萊塢有史以來最困難的製作,我每天都在做噩夢自己會被炒了。」當年支持卡梅隆的20世紀福克斯主席彼得·徹寧回憶當年,至今都心有餘悸。

但也正是卡梅隆近乎苛刻的偏執要求,成就了一部又一部的偉大之作。

鐵達尼號在海底的殘骸鏡頭有一部份是真實的,而有一部份則是利用模型來拍攝的。卡梅隆為了拍攝到滿意的真實畫面,整個探險隊12次潛入深海拍攝殘骸鏡頭。

影片中Jack的所有素描作品以及簽名都是出自卡梅隆的手筆。

為便於拍攝高大船身的場景,卡梅隆使用了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遙控升降攝影機搖臂,臂展可達80英尺。不過要將全部場景都納入鏡頭仍需要依賴於巨大的塔吊,在進行拍攝時,他自己也會被懸吊在佈景上空。

原定於2016年12月上映的《阿凡達2》一拖再推,卡梅隆終於在今年四月的CinemaCon(電影產業博覽會)上宣佈在未來7年里將推出4部《阿凡達》電影,分別在2018、2020、2022和2023年的聖誕節期間上映。

接受採訪時,他還打趣說道:「《阿凡達》續集本計劃拍成三部曲,但我寫多了,我的編劇們也寫多了。拍四部續集,也讓我有機會耗費更多的製作資金,所以我必需要抓住這個機會。」

本文同步發佈在微信訂閱號:阿基獅看電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