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星際爭霸戰:浩瀚無垠 Star Trek Beyond

星际迷航3:超越星辰/星际迷航13:超越/星际旅行13:超越太空

7 / 258,680人    123分

導演: 林詣彬
編劇: 賽門佩吉 Doug Jung 羅柏托奧契
演員: 克里斯潘恩 柔伊莎達娜 伊卓瑞斯艾巴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方聿南

2016-08-17 01:52:59

進取號又捐軀啦!咦,幹嘛加個又字?


這大概是重啟以來最有古典《星際迷航》韻味的一部,幾乎是一集《原初》劇集的加長版了。故事的關鍵部份里,進取號船員迷失在一個未知的星球上,又要解謎又要探險又要打怪,各顯神通巧奔妙逃,多線並行懸念不停,最後眾人會師大幹一場,熱鬧得不亦樂乎。

記不清這是進取號第幾次被毀了。感覺進取號之於柯克船長,就像蘋果手機之於小女生,一方面心愛珍視無比,一方面又總想找藉口弄壞它,好藉機換上新型號耍耍。每次看到新飛船嶄新出爐,他的眼神就像一個等待開箱評測的IT極客一樣,充滿了喜新厭舊的腹黑和愉悅。

這次進取號的捐軀過程,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也是一次硬科幻核心的展覽。進取號作為一艘擁有超光速遠航能力的飛船,一方面是各個部份各司其職的機械整體,另一方面,它也擁有最小機動的設計原則,被肢解到只剩核心,仍然不至於失控,遠遠超出了當代太空飛行器的性能。

試想,一艘太空梭,哪怕一個小部件出毛病就會灰飛煙滅,更別說被肢解了七七八八,仍能保留動力、維生、逃生和武器等基本功能。所以進取號才是有科技前瞻眼光的23世紀飛行器嘛,而不是很多科幻片那樣,只是把戰鬥機換了個嶙峋怪異的外殼,就拿來當UFO使了。

常有朋友《星際迷航》和《星球大戰》傻傻分不清。其實《星際》在精神主旨上,更接近《地心引力》,《火星救援》那樣的輕未來硬科幻,都是探討用科學思維來解決現實問題。只是出於娛樂片的通俗需求,《星際》中的一切都顯得更炫更英雄主義,科技難題常常是點到為止,就被簡單粗暴的方式曲線瓦解。比如《超越星辰》一槍點燃引擎擺脫追捕、用朋克樂來擾亂蜂群、飛船要衝出大氣層必須利用下墜達到初始速度等等,在純粹的動作場面之外,附上一些科技原理的背景,構成了系列一貫的極客感。

《超越星辰》延續著系列作為長壽硬科幻扛把子的誠意。你可以感受到,主創是時時刻刻在乎自圓其說和豐富世界觀細節這兩件事的,同時他們也竭力用非常熱鬧刺激的方式做到這一切。它流露的,是硬科幻娛樂片的一流分寸感,完全不需要堅實到可以作為教科書範例,只要比大多數爆米花科幻片多一點細節的展示和闡釋,就足以引爆觀眾對於科學的好奇與熱情。

50年過去了,這一套分寸感依然有效,哪怕如今回過頭去看《原初》劇集,那些過了時的胡說八道和理論演繹,還是很讓人入戲。這也是《星際迷航》以硬科幻的形式,啟發了一代又一代極客與科學工作者的原因。

一貫以來,《星際迷航》系列跟《不可能的任務》拍大電影的思路高度相似:就是把原本能文靜解決的問題(想想《原初》里柯克船長最擅長的,就是用三寸不爛之舌直陳人工智慧的邏輯矛盾讓它冒煙當機),橫生出一些枝節,逼得船員們用大動作來搞定。

導演換成了林詣彬,動作戲比JJ更上一層樓。JJ是電視劇出身,擅長玩各種高科技概念,燒人腦子,一到動作戲,總是難脫劇集時代的束手束腳,序列一長,節奏就有斷裂感(這一點在他的純動作片《不可能的任務3》更為明顯),看《星際11》和《暗黑無界》,都是有佳句無佳章。

而林導演玩賽車那一套搬到太空,無縫貼合,流暢瀟灑。進取號駕崩前那十幾分鐘防守毀滅逃生,一氣呵成,一個鏡頭也不多。後面放著野獸男孩剿滅蜂群那一段,鏡頭飛天遁地一大圈,最後嘩啦啦炸開一片火海,很像強迫症患者擠空氣泡,一個個的正不厭其煩,突然找到訣竅一壓全爆,瞬間把情緒釋放到極致——這一段,用的正是把飆車電影「追到終點全撞上」的動作思路。

同時,《超越星辰》不再是前兩部的「柯克和他的船員們的故事」,而是「進取號上那些成員的冒險」,進一步強調了團結就是力量。即便今年有再多的超級英雄在螢幕上撕逼,進取號仍然是同甘共苦同仇敵愾的大家庭。眾人齊上陣的營救行動,也不是亂打一氣,有部署有分工有戰略,顯得那些捉對廝殺的段落,花樣多變,格外有張力。

戰略規劃依然是匪夷所思險度逆天,同時又超常的合乎情理,裹挾著駭客交鋒般的智力快感,堪稱《可汗的憤怒》之後最佳的謀略對決。從看似密不透風的防禦中找出軟肋,以層層疊疊的戰術來攻破,以小搏大,以弱勝強,一環與一環有著智謀上的銜接,跟許多漫改片那樣見招拆招各顯神通的狂打一氣,是截然不同的。

有人說林詣彬把科幻片拍成了動作片,拜託呀,這一轉變難道不是在JJ任期早已完成了,林導演只是讓這套「動作片」看上去更酷一點而已,就像他曾經對《玩命關頭》做出的改造。他選擇用更物理的模式來呈現那些動作對抗,也更貼近硬科幻的核心魅力,雖然不至於全盤復原原初時代,至少是把被JJ飄到越來越遠的風格往回狠拽了一把。

這部續集硬是拖到了《星際迷航》誕生50週年才上映,還好主創們都沒有老太多,只是相比原初那一撥人沒有年齡優勢而已。他們還在使用一些經典的裝備,比如手機雛形的通話器之類。其實11大刀闊斧的重啟之際,已經進入一個嶄新的世界觀,大可不必被致敬所牽絆,沿用這些不合時宜的復古道具。只要《星際》作為硬科幻翹楚的核心魅力不失,情懷總會生生不滅,繁衍昌盛的。

正如《暗黑無界》柯克與史波克隔窗相對的手掌致敬了《可汗之怒》,《超越星辰》仍繼續著平行世界的設定,以一張《終極先鋒》的船員合影,為這個重啟的時間線提供了更明確的定位。順便一說,《終極先鋒》是整個《星際迷航》電影中口碑墊底的一部(我第一次看就深表認同),但因為有柯克船長威廉•夏特納親自執導,自有其不同尋常的地位。

所以,《超越星辰》最大的意義,是開啟和標誌了《星際迷航》最好的時代之一。重啟電影有了堪比巔峰的人氣,更值得欣喜的是,現實世界也像是被同步重啟了,曾經鐵板釘釘不再以任何形式接續的劇集,也將在明年開播,到處都是一派嶄新的氣象。50年過去了,不論未來的進取號將航向哪一片未知的宇宙洪荒,都不會失去我們這群trekkie不離不棄的陪伴。(文/方聿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