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玩命直播 Nerve

监控者/玩命直播/真心话vs大冒险

6.5 / 140,362人    96分鐘

導演: 亨利喬斯特 艾瑞爾舒曼
編劇: Jeanne Ryan Jessica Sharzer
演員: 戴夫法蘭科 艾瑪羅伯茲 Samira Wiley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蘑菇精精

2016-08-15 06:22:27

Nerve-粉絲與網紅的最佳寫照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Snapchat,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WeChat, 青少年的生活已經無法脫離網路媒體。在英國,伯明罕大學Jubilee Centre for Character and Virtues一項最近的研究表明有40%的父母表示擔憂社交媒體與網路媒體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英國調研機構Mintel發現有56%的10-15歲的少年表示,比起當面對峙,在社交媒體及網路媒體平台上他們更容易相互攻擊對方。

影片Nerve 就是誕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

優質女高中生Vee(Emma Roberts)不甘心平庸順利得進入大學,不甘心生活在好友的風頭下,為了證明白己也可以成為主角,她參入了一項網路真人遊戲:Nerve。遊戲規則很簡單:玩家需要接受一個接一個dare的挑戰來增加入氣數及贏得獎金。如親吻一個陌生人,偷一輛摩托車,挑戰的難度會隨著比賽進程不斷增加,當然獎金和人氣也會隨之暴增。如果玩家bail (退出)或fail(挑戰失敗),那麼game over。參與者可以是Players (玩家)或者Watchers (看家)。看家可以是匿名的,但需要付費。遊戲最大的原則是參與者不能報警(snitching)。

比起現在大紅的Pokémon Go, 這樣比賽更像YouTube上的vloggers. 也就是中國的網紅直播。

電影情節緊湊驚險,導演Henry Joost 和Ariel Schulman 將攝影機鏡頭變成了手機螢幕,在搖晃的鏡頭左側,觀眾們可以看到各種粉絲的點評及表情符號。身著綠寶石般閃爍的連衣裙的Emma Roberts與她的搭檔(Dave Franco)在霓虹閃耀的紐約城上演了一出驚悚的網路真人遊戲。

雖然影片的結局有一些倉促及誇大,但多少折射了當今青少年的道德底線是如何被網路媒體一次次的衝擊。雖然不至於公投去謀殺一個人,但是在匿名的情況下,謾罵凌辱,恐嚇挑釁已經成為了網路上的家常便飯。如果仔細看一下螢幕左下角的那些評論,旁觀者似乎完全把自己樂趣建立在了參與者的掙扎中。粉絲們最感興趣的無外乎是網紅與網紅的撕逼大戰。粉絲與網紅就像硬幣的正反面一樣相互依存。

對於這些現象,我抱有很強的好奇心。首先是網紅,為什麼他們願意出賣自己的隱私而換得人氣,再是粉絲,他們為什麼喜歡樂此不疲地把自己的樂趣建立在偶像的一舉一動上。

美國心理學家Dara Greenwood把人們渴望成名的原因分為三類:

• The desire to be seen/valued (e.g., "Being on the cover of a magazine", "Being recognized in public") –渴望被看到,被承認 (如上雜誌封面,被公眾認可)

• The desire for an elite, high status lifestyle (e.g., "Having the ability to travel in first class and stay at exclusive resorts", "Living in a mansion or penthouse apartment") – 渴望成為菁英,擁有高大上的生活(如飛頭等艙,高級度假會所,住高級別墅等)

• The desire to use fame to help others or make them proud (e.g., "Being able to financially support family and friends", "Being a role model to others") – 能夠利用自己的名氣來幫助他人或讓他們為自己自豪(如在經濟上支持家人或朋友,成為他人的偶像)

研究顯示第一項渴望是人們想成名的最大動機。在朋友圈發自拍,發美食,發旅行照,一方面是在分享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是渴望自己的形像被認同的自戀。自戀包含「看」與「被看」 兩個方面,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渴望被看見。或許網紅就是這樣渴望特彆強烈的人,再加上商家的利用炒作,那麼這種渴望會被無限放大。金錢上的鼓勵(網紅經濟)也會讓他們第二和第三項的慾望加強。如今年坎城電影節,歐萊雅請來了50名網紅與李宇春一起走紅地毯。而粉絲愛好「看」偶像的心態,實際也是一種自戀的心態(幻想自己成名)以及一種強烈歸同感(一種強烈的與大多數人分享一樣共同的東西的需求)

我們渴望「看」與「被看」的慾望從來都在,而網路媒體把他們無限得放大了。知乎的黃繼新說網際網路基本就是在做兩件事:1. 增加讓你獲得認可的機會 (如微信朋友圈)2. 降低你獲得認可的門檻(如美圖秀秀,Instagram 濾鏡)。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青少年或許會像我一樣患上「社交倦怠」。過大的資訊量,社交媒體自帶的過於複雜功能及對商家投機利用的反感,越來越多的人會開始退出粉絲圈,朋友圈,資訊訂閱,就像影片的結局那樣,選擇sign out. 這或許是現在青少年成長的必經之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