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凱文怎麼了--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

凯文怎么了/我儿子是恶魔(港)/谈谈凯文

7.5 / 168,537人    112分鐘

導演: 林恩.雷姆賽
編劇: 林恩.雷姆賽 Rory Kinnear
演員: 約翰萊里 蒂坦絲雲頓 伊薩米勒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式微Z

2016-08-09 07:08:16

原罪少年


雌雄同體,迷人Boy。

一直很喜歡Ezra Miller,當然是從《壁花少年》開始。

我喜歡的少年份屬兩極,一極是捲毛Jesse(《社交網路》、《魷魚和鯨》)、Logan(《壁花少年》男主)、Michael(《歪小子斯科特》、《朱諾》男主)這類,他們敏感、聰明、熱烈、直接、羞怯,會是非常有趣的男朋友。另一極就是Ezra。他酷狠、大膽、口無遮攔、品味很好,壞得恰到好處,是party animal,注意力焦點(即使是被惡搞),和永遠的發光體。想了一下,大概只能與Johnny Deep年輕、叛逆又迷人的時期歸為一類。他們是打破常規者,是你生活裡的龍捲風。而且個性和螢幕形象十分吻合。

電影是需要忍著(可能是大量的)不適感才能看完的,其實總結起來很簡單:一個天生帶有反社會人格的男孩的成長經歷——他如何帶著對母親強烈的愛意和莫名的恨意,以殺掉自己的父親和妹妹,然後在校園裡射殺同學的方式懲罰她,讓她在鄰里唾棄中艱難謀生。

我不覺得對這對母子的關係作出種種嚴肅的探討有多少現實意義。電影只闡述觀點、現象,更多的是一副抽象的家庭相處模式,是為了審美意義上的存在。類似於「需知參差多態乃是生活的真相」。或者連這個故事都出自創作者的想像也未可知。

那麼多人訴說和表達自己的童年陰影,原生家庭的問題帶來的種種關係上的障礙。這幾乎要成為文學、電影創作的一大主題。可反過來想想,要撫養一個幾乎帶著原生之惡的孩子,簡直就是為人父母的噩夢。即使是帶著女王氣場的Tilda,也從齊劉海長髮、熱愛旅行、抽菸很酷、陷入愛情的文藝女青年,逐漸變成短髮憔悴、麻木、冷漠、精疲力盡的母親,直到Kevin犯罪後墮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成了一個留著雜亂中短髮、被摧毀、卻未完全放棄抵抗的女人。她的痛苦、巨大的內耗,看得觸目驚心。(女王的演技簡直出神入化。)

這部電影,讓一直以來在家庭關係中發生的種種悲劇,幾乎成為呼號的「為人父母,皆是罪過」觀念,徹底反轉。母親當然也是這場悲劇的受害者,她失去了青春、摯愛的丈夫和女兒,十幾年無法接近Kevin,沒有任何有效交流。難道可以說這種親密關係帶來的痛苦、麻木和冷漠滋養了Kevin作惡的動機,讓他成為一個無法理解的少年犯?

Kevin入獄後母親默默忍受鄰居的咒罵、騷擾,房子被潑血色油漆、被猥瑣的男同事肆意羞辱。即使是來自受害者家庭,這樣的道德私刑和無盡的心理折磨,難道不是極其不公平的存在嗎?這種道德私刑對我們而言又是何等熟悉,只是這一次,劇情反轉讓我看到了導演的深意,你看到的惡不一定是真實的。你以為的加害者,其實也是受害方。

如果你看完電影后深深厭惡Kevin,那恰好說明Ezra的表演多麼出色。他精準地演繹了一個瘋子、一個反社會人格罪犯,他與生俱來的仇恨,打爛一切的毀滅欲,在親密關係里極盡所能地傷害母親和很晚出生的妹妹,又以假像哄騙父親,最絕的是被母親撞到自慰時流露出來的兇狠、淫邪、挑逗、滿不在乎的眼神……時不時讓人滲出毛骨悚然的寒意。

這是一個無法拯救的原罪男孩,也是一段無法挽回、反思的家庭關係。

而所有這些細節,都出自一個19歲男孩的表演里,自然,流暢,信手拈來,如同這就是他的本體。男孩子戲路無可限量。

Ezra Miller,他是天生的異類。他是天生的表演者。他是人畜無害的反義詞。他是顛倒眾生的bad boy。迷人得一塌糊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