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盜墓筆記--Time Raiders

盗墓笔记/盗墓笔记电影版/TimeRaiders

4.8 / 852人    124分鐘

導演: 李仁港
原著: 南派三叔
編劇: 杜俊 孫武
演員: 井柏然 鹿晗 馬思純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烏鴉火堂

2016-08-07 19:03:08

這是一部根據《盜墓筆記》同人文改編的電影


關於《盜墓筆記》,外邊票房勢如破竹,內在爭議多多,昨天出門一趟。在地鐵里,星巴克、甚至上廁所的時候,我都聽到有人議論這部電影。有爭議是好事,最起碼很多人在關注,已成話題熱點。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首先你得是哈姆雷特。

這裡簡單聊聊自己的真實感受。


首先我不是稻米,各位輕噴,但看過原著,一遍而已。卻是個盜墓小說的粉絲,從《鬼吹燈》到《青囊屍衣》再到《新鄭守陵人》,最喜歡是《茅山後裔》,實際上天下盜墓粉都是一家。

這部《盜墓筆記》,在貼吧里一句話形容非常貼切:根據《盜墓筆記》同人文改編的電影。


為什麼是同人文,首先電影的故事原著里找不到,但卻不像《九層妖塔》故事那樣爆炸,與《尋龍訣》相仿,依照原著的部份段落(蛇沼鬼城)加以改編,故事起碼沒有飛起來。

純觀感
其次,原著同人文里最常見的大概就是「瓶邪黨」,正如片中張起靈與吳邪之間的CP感,而且同人文最大的特點就是極致的耽美賣腐,CP效應十足。電影也是這樣的,沒錯。


然而從純觀感的角度,10分滿分的話,我會給6.5——7分,中等,稍微有些偏上。

從純觀感的角度,整體還是比較流暢的,所謂的流暢,並不是故事有多麼牛逼,角色有多麼鮮明,而是從始至終保持著一個張弛有度的節奏,收放自如,除去開場稍顯混沌和收尾過猛,電影整體的敘事順風順水,典型三幕敘事,鮮有跳戲,最好看的中段從入地宮為起,止於屍蟞大戰,節奏那叫一個棒。

倒是很符合華語商業大片的一貫特徵,水準之作,看點與槽點齊飛,大螢幕視覺奇觀與笑場並存,入戲與齣戲相輔相成,前半部份很棒,後半部份甚是可惜。

喜歡的地方
對於李仁港,談不上喜歡,但他的作品我一定都要看,不為別的,就是為了形式。作為張徹欽點的第三代武俠導演掌門人,李仁港作為導演一般,沒什麼長處,至少能把故事講清楚。

但他對攝影、剪輯和燈光的運用是一流的,他對濾鏡的偏愛到了髮指的地步,寫實和寫意風格的搭配,體積光的運用,讓電影的形式感非常好看,《盜墓筆記》在形式上就是如此。青眼狐屍陣盔甲的光影對比、地宮中猙獰的雕像,這些場景的視覺效果非常可觀。


而他的美工手法,是頂級的。他對西域文化的動漫風的偏愛,也是新武俠電影一貫的作風——為了架空歷史,才能在風格方面追求虛構。

《盜墓筆記》中的美工,是融合了西域文化、青銅器文化和工業文化的風格,加上自己的洛可可(Rococo)風,形成了精緻、細膩、複雜的統一特徵。各種盜墓機關設計,大量工業化的齒輪、大到槓桿原理,小到精密儀器般的鑰匙,周朝傀戲的點燈戲份,甚至老九門「開棺」那一幕等等。一言蔽之,電影的美工和道具非常走心。


意外的是,片中還看到了新武俠的風格,這是觀影前沒有意料到的,把盜墓電影當武俠片拍,開場張起靈在天台上習武那一段風格十足,打鬥場面有板有眼,是意外的驚喜。

特別說一點,很多人不喜歡「刀舞」那段,但我非常非常喜歡,命懸一線的緊張氣氛中,以這樣的方式完成脫出,雖然算不上腦洞,但喜劇效果很好啊,在極端環境下迸發的笑料,才夠精彩。

個人特別喜歡三叔吳三省的角色,王景春一出場,電影就會很好看,這是老戲骨的魅力。


關於兩位演員的表演,本分而已,談不上什麼尷尬之處,因為這電影根本沒用多少演技,行動比較多,你見過《星球大戰》中演員們拼演技的時候嗎?

不喜歡的地方
吹簫,並不是台詞雷,而是技能,這個設定其實合乎邏輯,但電影裡我覺得不對勁,這種橋段往往是編劇編不下去時硬按上的噱頭,屢試不爽。

照相,「拍下來的才是真實」,11年過去了,李仁港還是忘不了當年《猛龍》的梗。

後20分鐘,個人認為是電影沒有完善的地方,甚至是敗筆,除了收尾過猛之外,毛子老外突兀的轉變、蛇母誇張的姿態略有尷尬,然而重頭戲,結尾特效場面是不盡人意,這是整部電影最大的問題。


說實在的,《盜墓筆記》的特效前後特效差異極大,前半很好,火麒麟、獅子都不錯,屍鱉之戰時分水嶺,結尾之處特效難受,感覺前後不是一個團隊做的,結尾特效畫面,明顯能看出很多CG沒有經過渲染就直接上了,難道是費用花光了後期沒錢了嗎?


小道消息說直到電影公映特效還沒有做完,但無論怎樣觀眾不會管你,不好就是不好,個人感覺很可惜,本有機會成為特效標竿的。

特別說一下,結尾群「蛇」出動的場面,像極了《茅山後裔》之《不死傳說》中的「蛟褫」,因為俺是茅山的粉絲,因此印象特別深。

在《茅山後裔》書中,神話中的一種白蛇,帶有劇毒,乃為妖物,為「虬褫」。而「蛟褫」是後者的升級版,蛇信為黑色且比一般的蛇要長很多,無眼,以陰陽辨是非,介乎於動物與惡鬼之間,但相比起惡鬼,這種東西卻保留了動物的靈性。

看到結尾群蛇的場面時,我一直以為穿越到《茅山後裔》,後者磔池探險是全書經典。

所以說是同人文
吳邪與張起靈的CP感,這一點因人而異,有人很喜歡,有人則覺得很難受。

瓶邪黨在盜墓粉絲群體裡比重極高,網上瓶邪cp同人文隨處可見,相信也是拍電影的時候有意為之的,絕非無心插柳!

不知道是哪方面的要求,也許是編劇南派三叔自己要求這麼拍的,或者有前科(太子妃)的樂視也有重大嫌疑,反正絕不可能是李仁港,作為張徹的徒弟,後者電影裡玩的是爺們之間一言不合脫光膀子開打,要玩基情也不是這種玩法(參考吳宇森的「喋血雙雄」式CP),相信李仁港絕不會走這條路的。


但不敢肯定這樣做是否正確,作為一部耗資巨大的特效電影,電影如此偏重這種賣腐效果,甚至喧賓奪主,感覺非常奇怪。蝙超、美隊與鋼鐵人、萬磁王與X教授等民間都有這種CP,但人家電影裡絕對不會側重這種基腐的戲份。

瓶邪黨會喜歡這樣的設定,觀影時身邊的女觀眾也很喜歡,但其他人就不知道,我就不喜歡,老老實實拍一對冒險搭檔又能怎樣?所以這部電影才是《盜墓筆記》同人文改編的電影。


我覺得有點可惜,本有機會成為一流商業大片的,但在邊邊角角的地方語焉不詳,還主打CP,這不是一部大製作電影應該走的路線。但總體而言,我覺得還是值得一看的,最起碼前半部份觀感很棒。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