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雙瞳--Double Vision

双瞳/DoubleVision

6.4 / 3,008人    Argentina:112分鐘 | France:110分鐘 (Cannes Film Festival) | Japan:113分鐘 | USA:110分鐘 (R-rated version)


演員: 梁家輝 大衛摩斯 劉若英 戴立忍 楊貴媚 導演: 陳國富
編劇: 蘇照彬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起士小囡

2016-08-05 00:09:55

《雙瞳》和《火線追緝令》



《雙瞳》據說是最棒的華語恐怖片之一,它還有個更吸引人的名字,叫《道教殺人事件》。

電影的拍攝技巧很高超,但是故事其實比較簡單。台灣發生四起殺人案件,死法也因為自己的罪惡而與道教成仙必經的五重地獄中的其中一重相對應,他們的被殺順序與河圖洛書中的線索相契合。黃火土警官懷疑是兩個信奉道教的博士所為,他們用數億元買了一座古老道觀復原在台灣的著名商業大廈里。警方在道觀裡與信徒展開一場子彈與利刃的血戰。此後,黃警官的美國搭檔因「不信鬼神」以最後一重地獄的圖景橫屍黃警官家中。最後,黃警官回到道觀,殺死了幕後通過殺死五個「人魈」來成仙的雙瞳少女,而他正是預言中能夠幫助少女成仙的人。

這部電影以道教傳說貫穿,涉及到現代科學與神秘信仰、現代人的道德缺失與超自然懲戒、人的宿命與抗爭等等問題,最終歸於一個懸而未決的結局——少女被殺後真的如願成仙了嗎?電影沒有給出答案。

我很欣賞電影的文化元素,很「中國」,也很喜歡電影講故事的方式,但是這部電影的框架其實比較老套,抽絲剝繭後除了一個謎團什麼也沒有留下。

網上有人把這部電影和美國的《火線追緝令》比較,我就找來看了。兩部電影確實很相似,主角都是被捲進奇案的警察,連環殺人都按照古老傳說的結構展開。不同的是黃警官一番歷險之後全身而退,而《火線追緝令》不是,電影的最後米爾斯警官和我們所有人都已經被捲進了一場宏闊的審判之中。

《火線追緝令》講的是美國發生幾起殺人案件,其死因即宗教教義中的「火線追緝令」。老警官和米爾斯警官從西方典籍中找到線索,追擊兇手。後來兇手自首,承諾帶他們去找最後兩具屍體,並告訴他們最後的這場謀殺是偉大的藝術。

荒無人煙的地方,快遞送來了米爾斯懷孕妻子的頭顱,米爾斯痛苦掙扎之後殺死了兇手,自己也因為「憤怒」而被捕,兇手因此實現了他「完美」的計劃。

米爾斯從一個旁觀者變成了一個犯罪者,人性掙破了束縛,顯現出可怕的真容。那一刻,所有人都化身潛在的惡魔。

兇手為了實現他作為「上帝選民」的任務,以觸犯「火線追緝令」者的極端死狀告誡眾人。

兇手說,那個犯「饕餮」罪的人的體態是醜陋的,為人嘲笑的,所以他要懲戒他。事實上,大大小小的慾望確乎吞噬著我們的生活,慾望膨脹到極致也確實是醜惡的。好笑的是,我們的目光和口鼻所向的,都是那個「饕餮者」,都是他人過度的慾望。

「貪婪」者卑鄙又悲哀,他們張牙舞爪,無視同類的疾苦,又沒有法律可以懲戒他們的罪惡。「驕傲」者大多面目模糊,忘乎所以,忘記了生活的本質。

……

這是全人類的「火線追緝令」。我們的生活中燃燒著渺小的罪惡火苗,我們的言語和行為是否會變成他人和世界的大火?

最後的「憤怒之罪」的謀殺最為驚人。

兇手謀殺了米爾斯的妻子,來誘發米爾斯的「憤怒之罪」,以罪惡引誘罪惡,然後坐視殘殺報復殘殺。兇手固然可憎,但是我們如何對待罪惡和敵人,這是電影和道德的終極問題之一。

前幾天讀《老殘遊記》,書里作者遊歷地獄,看到種種酷刑,甚至言語引發他人的傷害也會在死後遭到懲罰。《火線追緝令》也讓我們看到了「犯罪」的惡果。《火線追緝令》和《老殘遊記》都讓我感知、審視自身的「罪惡感」。

我們的自省、謹慎、寬容和博愛在信仰和宗教的籠罩之下有了更重的份量。雖然「懲戒」是作為遙不可及的儀式存在的,但是如履薄冰、如坐針氈的內省卻是我願意遵從的生活方式。

我不談鬼神,也沒有智慧懂得宗教,但是我想要開始莊重而虔誠地度過每一天,對待每一個人。有所為,有所不為。

最近有一位老師很紅,引用他的話來結束本文,男人要大氣,女人要善良,還有,廣結善緣!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