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越戰獵鹿人--The Deer Hunter

猎鹿人/越战猎鹿人(台)/猎鹿者(港)

8.1 / 362,501人    183分鐘

導演: 麥可西米諾
編劇: 德里奇瓦什本
演員: 勞勃狄尼洛 約翰卡佐爾 克里斯多佛華肯 約翰薩維奇 梅莉史翠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Naipaul

2016-07-04 22:12:58

麥可·西米諾,永遠的獵鹿人


偶然在新聞中,看到麥可·西米諾逝世的消息,自然而然,在我的心中,麥可·西米諾就等於《獵鹿人》。

越戰題材的影片數不勝數,《現代啟示錄》、《全金屬外殼》、奧利弗·斯通德越戰三部曲,這些電影大多是一種反思的態度,我們要知道這些經典的影片是好萊塢導演,他們自身就是一個美國民眾,所以這些故事的思維都是站在美國民眾這個基本點上,這個反思的主題就是「我們美國人為什麼要打這場戰爭?」,「我們大老遠來到這潮濕的熱帶叢林是為了什麼?」「究竟我們這樣值得嗎?」

這些問題可以一直問下去,就像電影裡的主人公每個人溢滿的無奈,他們所有人,都對這場戰爭無能為力,就像不是他們再打這場戰爭,他們就像不得脫身的局外人。戰爭就像一場遊戲,所有的士兵被拋入其中,每個人的目標只是殺死敵人,活下去,殺死敵人,活下去,循環往復,週而復始,而勝利就是耗到戰爭的結束,沒有等到戰爭結束,這場遊戲就結束了,那一定是因為受了傷,或者被俘。

而這場對於單個兵士的勝利一拖就是二十年,一代人的時間,而美國整個社會,到每一個人,如何能沒有反思,如何能不反思?而戰爭末期到戰爭結束,虛無主義在社會情緒里蔓延,大量的年輕人找不到意義,找不到存在,或者說他們只想單純的存在。

電影當然不會回答這個人生的終極哲思問題,電影只是通過一幀幀的畫面,展現了印度支那那邊土地到底是什麼樣子,曾經的那場持續二十年的戰爭是什麼樣子,而那時美國年輕人的生命在另一片國土上又是什麼樣子?

思考是每個人自己的,經歷是每個人自己的。美國是一個自由的過度,可是在那二十年間,它也曾陷入枷鎖。從最高當局,到前線的指揮官,到每一個士兵,戰爭就是一個巨大的枷鎖,而所謂的「勝利」是每個人心中這套枷鎖理所當然的鑰匙。

勝利的產生過程是複雜的,而戰爭中士兵的生命卻只像影片中的俄羅斯輪盤賭,一死一生,雖是通過自己的口決定,可又明明存在於偶然,每個參與的人都知道,只要不結束,就算一次成功兩次成功三次還成功,不結束,等待你的就只是死亡。你只是一個棋子,是站在你生命高處的人手裡的一個玩偶,他們對你的生命毫無感情,卻又在你開槍的那一刻無比焦急的等待著你的生死,因為那其中直白的關係著他們的錢財。

每一個經歷過生命傷痛的人都會留下悲傷的核心,就像瀰漫在影片中的《Cavatina》吉他曲,不爆裂,緩緩流淌,生命中的愛情、友情、親情,都難以忘懷,只要我們回來,我們總可以回來。電影告訴我們的,又何嘗不是答案。

致敬你,麥可·西米諾,永遠的獵鹿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