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忍者龜:破影而出 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 2

忍者神龟2:破影而出/忍者龟:魅影突击(港)/忍者龟:破影而出(台)

5.9 / 99,866人    112分鐘

導演: 戴夫格林
編劇: 喬許阿佩爾鲍姆 安德烈納梅克 Peter Laird Kevin Eastman
演員: 梅根福克斯 威爾阿奈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所有團的團長

2016-07-03 05:09:56

我誠懇的建議,你們這些2別再3了


如果說《驚天魔盜團2》最後那場雨點戲還能算驚艷的話,《獨立日2》只能用平庸到令人失望來評價了。
      但是看完《忍者神龜2》,我覺得《獨立日2》還不錯。
      恩,《忍者神龜2》的3D特效不錯。但是這是全片僅有的優點了。
      特效的不錯完全無法彌補這部影片在劇情上的拖沓與弱智。這個片子的劇情罕見的讓我沒有辦法來進行吐槽,因為全片好像找不到哪裡不是槽點,如果我把這個片子的BUG和劇情上的槽點來吐槽一下,那麼我得把整個片子來復述一遍。
      而且這部片子娛樂性也非常的不足。
      不過話說回來,我好像也沒有十足的資格來評價這部影片。
      因為在看了半個多小時又痛苦的掙紮了十多分鐘之後,我還是在電影院裡睡了過去。

      對於這三部2,,爛番茄的影評人們在評分上保持了一致的低:《獨立日2》的爛番茄新鮮指數為32%,《驚天魔盜團2》是34%,《忍者神龜2》則是不相上下的38%。
      在這一點上,國內豆瓣的影迷似乎終於與影評人達成了共識。儘管頂著好萊塢大片的身份,但是《獨立日2》在豆瓣的評分只是5.9的不及格分數,而擁有周杰倫的《驚天魔盜團2》也只拿到了剛過及格線的6.6分,《忍者神龜2》則是6.3分。
      對於好萊塢大片在豆瓣的評分來說,這並不常見。
      今年來看,除了《動物方城市》,並沒有哪部引進的好萊塢大片能在中國做到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甚至連口碑能在影評人和影迷身上同時豐收的都不多見。
      這屆好萊塢好像有點不太行。

      國內影迷給《獨立日2》的低評分不無道理。即便你沒有看過第一部《獨立日》,那麼看了3年前的《環太平洋》再來看這部片子也足夠讓人審美疲勞,更何況《獨立日》的特效也難以比肩《環太平洋》。
      從2012年中國每年可以多引進12部IMAX和3D電影為主的好萊塢大片開始,國內的影迷們已經連續幾年接受了好萊塢大片的狂轟濫炸,換言之,隨著高端院線建設的加速,對於電影特效,中國的影迷基本已經渡過了看稀罕的階段。這也導致再面對《獨立日2》這樣情節槽點較多的電影時,除了部份特效,觀眾都難以激動起來。
      是的,同樣是打敗外星生命,有人做出犧牲,有人豪言壯志,在3年前看《環太平洋》時,演講和炫酷的CG或許還能讓一些影迷跟著電影激動,現如今,相對平庸的特效和類似的台詞,只能讓人一邊看一邊說,哦。

      《驚天魔盜團2》亦有同樣的問題。整場電影看下來,除了最後的雨點特效之外,罕能找出太多其他亮點。
      對於一部自帶高工業規格標籤的好萊塢影片來說,當特效和場面及劇情推進難以讓人關注到目不暇接,那麼觀眾坐在座椅上時就有大量時間去想「劇情怎麼就發展成了這樣?丹尼爾·雷德克里夫為什麼整場都要神經質的叨逼叨?摩根弗里曼鑽進箱子後怎麼變不見的他是變魔術還是演玄幻片?」等等問題。

      而《忍者神龜2》的劇情弱智到我根本沒有辦法吐槽。因為我如果列舉一下BUG和劇情上的槽點,那麼我得把這個電影來復述一遍。

      不過,比較有意思的是,除了影迷與影評人的一致低分,《獨立日2》和《驚天魔盜團2》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出現了中國演員。
      儘管周杰倫在《驚天魔盜團2》里只是打了個醬油,但是全程保持同一個微笑姿勢的楊穎在《獨立日2》中戲份已經不算少了。
      很顯然,無論他們兩個人演的怎麼樣,對於中國觀眾和好萊塢來說似乎都不重要。好萊塢只是希望有中國角色出現在影片中進而可以吸引到中國觀眾,不少中國觀眾也可以通過在好萊塢大片中看到他們的偶像而獲得滿足。
      是的,好萊塢目前正在討好中國的觀眾。對於好萊塢來說,中國市場是一個不容忽視增量市場。

      要知道,《魔獸》在中國超過14.6億元人民幣(約合2.19億美元)的票房占比已經超過了這部電影全球票房的50%,去年全球的票房冠軍《玩命關頭7》在中國的票房也達到了3.6億美元,全球票房占比超過了30%。中國電影觀眾的消費力令好萊塢嘆為觀止。如果未來越來越多的影片能在中國大賺一筆,那麼好萊塢又何樂而不為?

      但是中國觀眾現在並沒有那麼容易討好了。
      從這幾年的情況來看,大部份好萊塢大片對中國市場的討好僅僅停留在拉個演員應付了事的階段,甚至出現了中國演員中國定製的電影版本,很顯然,國內觀眾對此難以買帳。
      而翻一翻從2015年到現在的好萊塢片單,《玩命關頭7》、《復仇者聯盟2》、《不可能的任務5》、《忍者神龜2》、《藍精靈3》,幾乎全是23456,系列的續拍片佔到了不小的比例。這就意味著,大部份故事的敘事模式已定,若無故事創新,那麼這些片子就只剩特效與畫面可講。
      目前的情況來看,一些好萊塢編劇對故事創新似有些乏力,《X戰警》和《美國隊長》已經都發展到了要拉出一堆英雄站台打群架來刺激影迷,而這些年經歷過《阿凡達》、《環太平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片子之後,觀眾能接收到影片畫面的感官刺激也在逐漸減少。

      實際上,博納的老總於冬早在今年的北京電影節就吐槽過此事。「好萊塢各大公司幾乎都是職業經理人,他們的做法就是越來越多拍續集,這樣不會犯錯誤,但是他們也缺乏了創新,缺乏了對題材、故事、對美國人文的理解,好萊塢越來越不敢去冒險」。
      儘管中美市場的電影觀眾成熟度與品味都有差別,但是隨著票補大戰結束(此處是否加個連結復習我們前文說到票補的文章?),中國隨機觀眾減少的情況下,越來越多影迷將會對好萊塢大片特效與畫面的刺激逐漸免疫。總體上來看,中國的電影觀眾是越來越趨於成熟的。
      面對現在的市場,無論是好萊塢還是國內電影公司,都需要明白一個事情:中國觀眾已經沒那麼好忽悠了。
      如果這些片子的3還是2這麼2,那麼我陳懇的建議大家都別拍3了。
      畢竟在電影院睡得沒那麼舒服。

---------------------------------------------------------------
和人在做一個關於電影的公號,歡迎關注


--------------------------------------------------------------------
個人公眾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