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天眼行動 Eye in the Sky

天空之眼/天眼狙击(港)/天眼行动(台)

7.3 / 91,556人    102分鐘

導演: 蓋文胡德
編劇: Guy Hibbert
演員: 海倫米蘭 亞倫保羅 艾倫瑞克曼 Barkhad Abdi 潔瑞米諾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方聿南

2016-06-30 18:47:12

對不起,這不是道德公開課的電影版


話說,某英美聯合情報部門追蹤到三名恐怖頭目的下落,並準備用無人機飛彈送他們上天。可就在此時,一名當地小女孩闖入了爆破範圍,極可能因這次打擊而喪命。

一個看似簡單的反恐決策,由此上升為牽涉甚廣的道德議題。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距離恐怖份子執行自殺爆炸越來越近,一群軍人、政客和情報官唇槍舌戰,堅持己見又推諉著責任,他們最終如何抉擇?這是《天空之眼》的基本情節設定。

稍具生活經驗的人都知道,人類社會中不少道德困境是無解的,哪怕窮盡人類幾千年的智慧也無濟於事。

網上熱門的歐美公開課,常用電車轉軌殺一人救五人的經典案例,闡明這一結論。

《天空之眼》並非試圖重申這一家喻戶曉得常識,更不是要試圖找一個人無我有的解答方案。它用全知的視角,高度客觀地呈現一場反恐戰爭中的細部,把所有考量一一擺現出來,供觀眾辨認思考。

我們平常討論道德困境,都是形而上,停留在理論假設中。大部份人生活中,幾乎不可能遇到鐵軌變道救人的機會,就像愛看推理小說的讀者,極少會付諸實踐謀取人命。但對於職業人員來說,反恐戰爭中的道德困境真真切切存在,並經常迫在眉睫,需要快速決斷。

影片用了極細密的手法,從軍事技術和政治程序入手,不帶一絲保留地指明,不同於那些「最後一秒鐘營救」的驚險片,許多道德困境,在現行體制下完全沒有辦法迴避。小女孩是否該承受間接傷害,是經典的電車換軌難題的反恐變種,一樣是兩害難以抉擇。

當年的引進大片《勇闖奪命島》也有類似的困境,魔鬼島上的80多名人質與整個洛杉磯的人口,必亡其一。當權者也經歷了一番心理掙扎,但並不太久就做出了決定,最後更是英雄力挽狂瀾,千鈞一髮之際兩邊保存。那樣的設置,更適用於麥可·貝的爆米花,體現一縷現實的複雜性,但又不希望觀眾作太深入的思考,以免影響了欣賞煙花爆破的興緻。

面對無解的難題,當局者如何作答,並讓世人看起來似乎達成了兩全其美,這才是《天空之眼》的核心議題。

打擊恐怖主義與規避間接傷害,兩種傾向,哪個是善,哪個是惡?在傳統動作片中,一個政客為了保住自己的烏紗帽,不惜犧牲一個孩子來完成反恐指標,必然是令人不齒的。

但《天空之眼》一換位思考,就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害死一個小女孩,要承受劊子手的輿論壓力,而放跑恐怖份子炸死多少人,畢竟不是我直接開的火,反而責任較輕,名譽較好,情勢瞬間逆轉,觀眾的道德天平也隨之傾斜。

所以,現實中沒有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奮不顧身,無論怎麼選擇,反正佔領不了道德高地,沒有臉譜化的大義凜然的英雄,或是蠅營狗苟的人渣,這就是身處政治漩渦中人的真實處境。

《天空之眼》無意成為大學公開課的教材案例,它猶如一部錯置的《十二怒漢》。《十二怒漢》是人人都想話事,恨不得別人都聽自己的,是一個爭籃板球的局面。《天空之眼》則是人人有立場,又希望決策並非來自自己,是一個踢皮球的過程,最後踢無可踢,各自做出讓步,達成博弈均衡。

所以《十二怒漢》是強調理性的平民戲,用事實證據說話,也有情緒失控,但畢竟每個人都是真誠的。《天空之眼》充斥了圓滑的官僚氣息,人人傾吐對自己有利的場面話,用法理情理道義做包裝,試圖置身事外地把局面導向自己希望看到的局面,展示了人性的虛偽。而這種虛偽,又無法歸結為人性之惡,而是深諳了道德困境無解後,一種順勢而為的處事方式,是生存的本能。

不同於他們的上級,片中的兩名無人機操作員是新手,身處指揮連的底層,只有他們更多地從良心出發做決定,可誰能保證若干年後,他們不會成為其他角色那樣呢。影片鉅細無遺展示的這個揪動人心的反恐個案,是千千萬萬反恐戰爭的縮影。

反恐前線捷報頻傳,文明世界歡欣鼓舞,可那些為之獻祭的無辜者,只能在少數知情者心中停留。開不開火的道德困境,終究無解,人類轉而思考,如何承受代價可以令自己好受一些,遺憾的是,從《天空之眼》來看,這個答案也至今欠奉。

全片的題眼之一是「沒人比軍人更清楚戰爭的傷害」,學著去承受良心的指責,而不是對那個不可能存在的解決方案心存希望,是每個反恐者的入門一課。

影片在技術上也是無懈可擊,導演加文·胡德以《黑幫暴徒》嶄露頭角後,漫改片《金剛狼》、太空歌劇《安德的遊戲》不停嘗試新題材。《天空之眼》是即時推進,即便沒有《24小時》那樣的倒計時,一樣給人分秒爭奪的緊迫感。

對白精煉,處處機鋒,資訊量密集又有條不紊地交代要領,一秒都不嫌多。狹小空間的場面調度十分出彩,無人機操控室、情報指揮室和會議室,幾無冷場,飛蚊偵測更是令人手心汗。大小高潮落錯有致,珠落玉盤般漸次抖出,扣人心弦全無鬆懈。

空襲前的最後談判,節奏越崩越緊,通過室內平民視角和無人機上帝視角的交替,猶如一個持續加速的泵壓機,不斷將觀眾的情緒夯實,最後火光一現,將近90分鐘的凝神屏息瞬間釋放,展現了一流驚悚片把控力。相比之下,大多數摧枯拉朽的特效片頂多滋潤一下眼球,無法喚起這份極致的心理爽感。(文/方聿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