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泰山傳奇 The Legend of Tarzan

泰山归来:险战丛林/新人猿泰山/泰山归来:人猿大战

6.2 / 188,605人    110分鐘

導演: 大衛葉慈
編劇: 亞當柯薩德 克雷格布魯爾
原著: 埃德加賴斯巴勒斯
演員: 亞歷山大斯卡斯加德 瑪格羅比 山繆傑克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eo

2016-06-30 00:11:41

還過得去的一部IP電影



*註:
對不起,我又要嚴肅一下了。下面影評開始的地方有個分界線。

我這篇影評里談到了涉及種族的文化問題。我知道有人在故意叫板,有個從來沒在豆瓣上發過影評的人刻意寫了一篇較短的5星影評,標題直接誇張地讚頌「white man」主角,開頭非常擔心好萊塢「白色人」越來越醜、「black龜和混血」越來越多的「嚴峻問題」,稱是「美國在搞政治正確矯枉過正」所致。這文是直接針對我的文章的。這種噁心的人是不是水軍就不知道了,不管TA真心與否,我都挺可憐TA的。既然都是指尖筆頭上的功夫,我不在乎花點時間加一點回應的話。

影評人Roger Ebert說過這樣一段話:

「當我們去電影院,然後對除了我們自己以外的人物心領神會,這能使我們成為更好的人,使我們心胸更開闊,更加能夠懂得:這個世界上哪些是好的,哪些是需要糾正的。看電影促使我們能夠爬出自己的井底。人類文明的一大特點就是有能力走出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角度、跨出自己的經驗範圍,然後理解作為他人是什麼感受的,作為另一個種族的人是什麼感受的,作為另一個年齡層的人是什麼感受的,作為另一個性別的人是什麼感受的,作為另一個國籍的人是什麼感受的,有不同體質或行動能力是什麼感受的,有另一種信仰是什麼感受的。而當我去看電影的時候,至少在兩個小時內,我會有類似靈魂從自己軀體裡解脫的經歷。如果一部電影感染了我,我本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螢幕上的角色,我在親身體驗一段發生在他人身上的經歷。而這就能使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或者至少有可能使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我真的相信,看好電影和看重要的電影,是我們人類能夠體驗的最深奧、最文明的經歷之一了。」

我非常喜歡這段話,它也解釋了我有時為何對談論電影、談論電影對文化的影響、談論電影產業、電影作品應該怎樣更加多元的代表、反映、呈現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聲音、不同的審美的態度特別特別認真。

如果我是一個追求「政治正確(PC)」的人,我就不會在自己的影評里講出「我沒讀過 『神奇女俠』 的漫畫,因為我認為女人們就應該待在廚房裡」這種玩笑話;我就不會在復聯2美隊和鷹眼媒體採訪中玩笑黑寡婦「是個浪婦」受到攻擊後為他們進行辯護。我曾經說不懂的人沒資格被冒犯,現在我覺得我錯了——我認為不同的、有限的經歷必然導致不同的人對這種幽默有不同的適應程度,每個人都有權做出自己的反應。秉著這個道理,當被冒犯的人站出來說「你必須被冒犯」或「說這種話的人應該被封嘴」時,這也是有問題了,他們想要封殺異見,但這些不同的反應是可以共存的。

作為媒體的消費者,人們會觀察到美國社會有時會發生比如有些人因為自己的言論被誤解、被誇大、被政治化的斷章取義,而得罪一些敏感的團體,導致發言者被開除、被批鬥等現象。那是PC被強調得太過頭的現象。這種時候,追求PC太過度就是限制自由了。我在吉米·雞毛「辱華」事件後寫了特別長的一篇辯護的文章,那篇時間投入得太大方、態度太嚴肅了,而且估計我現在讀它會找到很多毛病,不過就發在豆瓣日記里,你可以去讀。

但PC這個借來詞被用得越來越猖狂、越來越氾濫。它在不同的環境裡有不同的理解,「膽怯得不敢說任何可能冒犯別人的話」、「對他人的意見和經驗保持開放的心態」、「在討論其他文化、團體時尊重那個團體本身的價值和看問題的角度」、或者像耶魯大學的Stephen Morris定義的「因為某種特定言論很可能引導聽者對言者產生消極的論斷,言者就有動機改變自己想說的話以避免他人對自己產生消極論斷,這種意識就是政治正確」,等等。

當一個參政者(比如Trump)將一個種族、一個宗教的所有人都統一使用貶低性、歧視性的話來概括、影射的時候,並沒有人誤解他,他就應當為自己的偏激和無知而付出代價,這種時候講PC是託辭,是逃避責任。

我在這篇影評里講的話,明明是在講文化、講代表性、講我希望看到的好電影是怎樣的。我根本沒考慮過什麼政治正確!我認為每一個文化群體都應該被媒介平等的對待和呈現,我認為《人猿泰山》當時就是有殖民主義的意識,我認為2016年討論如何認識、正視原著當時的時代背景,如何通過改編讓文化遺產反映我們當代的潮流,使得歷史繼續傳承下去,是有意思的事情。

當一個人因為別人想看到更代表真實的不同團體的藝術作品而感到不耐煩、聽到他人對於缺乏代表的現像有批評意見就受不了,並且直接說TA看黑人、混血人比看白人低一等的時候,這個人就是個種族歧視的垃圾,不然最起碼也是個為了私利瞎扯淡的不要臉。「大家都知道歐美現在搞政治正確」 這種話是莫名其妙的可笑,什麼叫「在搞」?誰在搞呀?典型的道聽途說+想當然,矯枉過正的現象跟使用「反對PC」做護盾搞極端性仇恨煽動的囂張程度比起來算個屁。

如果你對我想談論的東西沒興趣,那就關掉不要讀。但如果你因為某種異見挑戰到了自己的思維模式、損傷了你的審美水平在自己心目中的可靠性、或干預了你享受自己本來就享受的東西的能力,那是你自己的安全感有缺失。不論怎樣,靠煽動性、侮辱性的言語挑釁,不針對觀點討論,只想要繞過話題通過強裝「有什麼大不了的」的態度而貶低、拉黑別人觀點合理性的衝動,證明你很弱很膽小。你就只聽說過幾個人言人語的關鍵詞而已,請別讓自己難堪了,是不是水軍,你看起來都像個白痴。

你才生氣了,你全家都生氣了。

==================對不起了。下面是原影評:===========================

在影評之後我會解釋IP電影,以及為何談及這個話題。

電影發生在我們熟知的泰山故事之後,是回歸人類社會的泰山和妻子——珍返回故鄉的故事。本是一次外交式訪問+重遇親朋,但卻被反動政府/奴隸販子攻擊,珍被綁架,而泰山既要面對叢林中的老敵人、也要面對人類裡的新對手,還要救回自己的妻子。

在評論電影本身之前,大體上我覺得這片子玩新玩得挺保守。泰山的故事是恐怕連正兒八經的跟非洲或黑人都沒怎麼正面接觸過的白人老爺子Edgar Rice Burroughs在20世紀初寫的。這白人來到異域成為領頭人救世主的故事,滿是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元素,讓我想到了漫威的鐵拳俠和奇異博士兩個白人的起源都是來到東方習武成為老大的套路。這其中有很多文化徵用、征服的色彩,白人至上的盲目榮譽(當然這種盲目在哪個文化里可能都會有),以及種族歧視。

泰山想要出新,就要更加進步的對待種族和文化問題,這個人物的故事,本可以給我們這個浮躁的動亂世界展示一個眼中無種族的人,因為他是動物養大的,對他來說人是人,或者在外界把他吸人人類社會,讓他了解了人類互相因膚色分級之後,他才看到種族,但他應該潛意識裡對非洲人、對黑人更加的親切。這部電影沒有抓住機會多討論這些,故事裡的矛盾小的是跟黑人的矛盾,非常私密,大的是跟奴隸主的矛盾,非常便捷。泰山談吐非常英倫,而老婆是一個美國白人。這讓電影沒能徹底擺脫掉原著本身由於當初白人寫出來的那種帝國、殖民主義和種族歧視而殘留的尷尬味道。

敘事/表演

開場是克里斯多福·沃爾茲(Christoph Waltz)飾演的1號反派登場,一場小混戰後,介紹了反派要對付泰山的動機,展示了一下他的特殊武器技能,有點玄乎,沒給出所有的答案和背景,留下了一點懸念。但感覺總體上開局挺無聊的,很多通過讀字幕、角色台詞來講背景的情況,從開場轉換到英國,直到他們立足到達非洲這之間的戲,都有些無聊。在這些戲裡面, 亞歷山大·斯卡斯加德(Alexander Skarsgård)飾演的泰山,除了身材上有點意思,大部份時間沒什麼吸引人的地方,但或許電影想要表達的就是他離開自己的家來到人類社會以後有些平庸。瑪格特·羅比(Margot Robbie)作為演員,演技就上一個檔次。但夫妻之間的默契程度還看不大出來。塞繆爾·傑克遜(Samuel L. 傑克森)的登場也稍顯老套。

但是到了非洲之後,電影逐漸有了色彩。泰山和珍兩個人都是從非洲長大的,他們對動物是有感情的,對當地的黑人部落居民也是有感情的,從這裡開始,我感覺男女主角的靈魂有了明顯的切換,不僅他們跟當地的人和動物的互動非常有感情,兩個人之間的化學反應,也因為二人在大自然之中更有野性,而得到了增強。Samuel L. 傑克森是一個觀眾視角人物,他是個從來沒接觸過自然和土著的跟班,對於眼前一切的反應成為了一系列的喜劇梗,跟主角之間有一些風趣的對白。第一幕結束時,之前毫不在乎的心情沒有了。
Samuel L. 傑克森
Margot Robbie的角色是一個不想當她以往傳統故事裡被描繪成的羸弱女子但在電影中依舊被綁架了的女孩,所以其實她除了一兩句俏皮台詞、性格明顯很強悍、更加自主、有一兩下身手以外,整部片子也沒太多新穎的戲。但Margot 的表演非常出力,魅力很提神。你不會覺得她是個無聊的角色,反倒每次她出現時都很在意,這不廢話麼,她是Margot Robbie. (*附:含Margot Robbie沖澡視訊 Relax, it's a comedy sketch.)
Harley Harley HaaaarrrLEE
Alexander Skarsgård
演人猿主角的Alexander Skarsgård,我本來擔心他當主角的能力,但他表演起碼沒拖後腿,在一些比較豪放、篤定的情景里還讓我感受到了一點飾演漫威雷神Thor的Chris Hemsworth的氣場。電影追隨著他救妻子、打反派的同時,還通過閃回讓我們看到了一些他對之前成長的記憶(這些畫面當然大部份是我們熟知的故事),我們也看到了他跟一些猩猩弟兄、以及土著首領之間的感情糾葛。

反派有三個,比較感人的糾葛不在Christoph Waltz演的1號,而是更私人的3號——一個由傑曼·翰蘇(Djimon Hounsou)飾演的土著。2號反派是在DC的電視劇里演Vandal Savage的那位,邪惡得比較平面。其實1、2號反派真沒啥意思。跟3號的糾葛解決了之後,第三幕結尾讓我感到特好萊塢式的隨意和平凡。

情節上其他的小不滿包括:

泰山原名John Clayton什麼什麼三世,英國小貴族,但他是猩猩養起來的,而在成人之後由未來的美國人妻子Jane的家人收下,離開非洲之前接觸的英語,要嘛是非洲口音,要嘛是美音。而跟口音不同的人同居共處的人都明白,你自己的口音是會受到自己身邊的人的影響的。不明白身為美國人的妻子(以及,應該也是英文啟蒙老師)為什麼對泰山的吐字毫無影響,他說話是一個英國貴族紳士強調。這小細節上覺得分心。

另外,電影對這個世界制定的玄幻規則有點捉摸不定。電影中的動物是明顯不能說話的,它們遵循的應該是我們現實中的大自然的法則,而泰山跟他們的溝通應該是以動物們教給他的方式來的。但在一定情況下,這規則有些變卦。人類角色們從高高的懸崖上往下面的樹林裡跳,沒有一個受傷的,連第一次來的傑克遜也落在了一顆大樹枝上,這是怎麼活的?某些動物們的行為有些過於方便主角們了,尤其是當傑克遜的角色跑在狂暴蜂擁的牛群、獅子群之間時竟特別愜意不怕撞(一開始還打槍),狂奔的動物都特懂事——明白這是自己人誒,《獅子王》裡的木法沙要氣吐了,剛剛看的《叢林奇談》裡的毛格力也會不爽的。這讓我也有點分心。
啊~~~~
總體上,特效應該也還行。反正是IP片子(以某些知名的智慧財產權或品牌為基礎造的片子)。現在好萊塢就指著IP片子掙錢了。片子涉及到了一點奴隸制的問題,也算尊重非洲文化。整個故事還算是過得去吧。但就像我開頭所說,不夠有新意,這種最初白人寫的白人去人家的地盤被捧成救世主的故事,再由工作室拿來雇白人改編的電影,全篇依舊是整個剛果圍著兩個白人轉,再繼續玩下去就真沒什麼剩下可玩的了,所以要不是免費的我是沒興趣來看的。

想要就此講一下關於好萊塢泡沫以及,之前上海電影節是不是有人說要模仿好萊塢工業化流水線制大片,說好萊塢成功的好劇本都是借件編出來的啊?兩年之前有人豆郵給我發了一些邀請說是一個工作室要效仿好萊塢商業化模式,量化每段每分的具體內容,確保影片商業元素飽滿合格。我看著都不知道往哪噴。於是做了個比較膚淺狹隘的視訊批了一小段:【關於拍電影】一封豆郵引發的咆哮

看不看那個視訊無所謂啦。進一步講,凡好故事,就是靠喜歡自己的故事和人物、喜歡講故事、想講好故事的人寫出來、拍出來的。現在好萊塢在自殘製造一個很大的泡沫,獨立片不賺錢、中規模不存在、商業大片幾乎非IP不拍,部份IP根基牢固,比如漫威,他們電影的成功靠人寫的漫畫,不是靠翻拍的件,確保商業元素飽滿合格在其中作用不大,因為好萊塢做決定的人其實拿不準哪些東西是成功的商業元素。大多團體制劇本都是無魂垃圾卻花了大量的錢,拍出來沒人看,就指著中俄市場買帳。所以你學,就是啥臭舔啥。

大眾口味之外,如果是獨立片,在哪兒都賺不了錢,成本低或不求賺、市場營銷可基本忽略、有時能靠得獎的名聲加賺一點,藝術家能把注意力放在講有意思的故事上,不擔心賣電影,不用猜測「觀眾想要什麼」。而「觀眾想要什麼」這一點也十分難以捉摸。大片想賺錢,大部份工作室錢花在請大牌+營銷上,但現在大部份明星都沒有票房號召力了,而且人們想看什麼沒有配方,沒有什麼量化的指標,所以好萊塢的重點很多時候都放錯了。

電視產品整體水平的提升+網路分享下載技術發達,人們去電影院動機就少了,商家為了把大片成本賺回來,電影票錢漲了,但工作室對自身不調整隻逼著漲價,這就是惡性循環。什麼是大眾口味啊?引一個油管人舉的例子,為什麼同一個公司Hasbro旗下的產品,變形金剛就賺,海戰就沒賺啊,咱們靠常識想想就知道我們對海戰棋的電影怎麼會有興趣,但好萊塢不那麼想。好萊塢愛琢磨某片成功原因是什麼,然後去複製,但複製的大都是錯的方面。這裡我就更別說《變形金剛》系列的成功有多傷人心了,尤其是變4明擺著是Michael Bay面對中國人裝孫子但在背後豎中指,還是靠咱們的錢鎖定了下面幾部傻X續集。所以賺錢的本身就不一定是好東西,好多英國人民投脫歐投著玩,真脫了後悔了,美國人民都把Trump這個明顯的有心理問題的公民凱恩式法西斯主義者推到總統候選人的座位上了,你還TMD信什麼票房啊?眼下,為賺錢而拍「大眾口味」的風氣很劣,但這樣的結果就是沒有個性、只求符合其實根本沒用的模式,觀眾選擇越來越單調、越少,也就會越來越更討厭買票進電影院。

名師斯科塞斯、史匹柏,他們前一段都有都找不著錢拍電影的消息,因為他們想講的故事和人物不符合所謂的配方、沒人敢投。好萊塢還常靠上層一堆營銷專業剛畢業的做決定投資啥+下面雇用一群混得很悽慘好不容易才領到一份編劇工資的的寫手聯合寫「模式」片。如今,以俄羅斯方塊和表情包為主題的電影目前都有大預算排檔!因為之前《樂高大電影》特別成功。但是,《像素大豆》複製了《樂高》的成功了嗎?沒有!因為他們複製的是不重要的元素!表情包和俄羅斯方塊,這有可能拍成好片嗎?有。即使爛,也有可能賺錢,但那也是幪上的。那也可能是一部被唾棄的《變形金剛4》而已。雖然好萊塢的大成本商業片現在有一些投資是大賣的,但這種大賣給依舊不知道該複製什麼的、不知反省的好萊塢提供了虛幻的案例,近年大部份大片,是沒賺回來多少錢的。很多雖然現在檔期排出來了的大片,好萊塢心裡其實沒底——哪部能賺、哪部不能賺,更嚴重的是大把資金投得盲目、泡沫多,摔得就會很慘。

舉下新例子:這禮拜馬修麥康納嘿主演的的Free State of 瓊斯(瓊斯的自由國度)——有性感男神影帝,主題還是歷史戲、涉及奴隸制,又是有槍戰動作場面的——夏天檔期推出來肯定是想要給工作室賺啊,怎麼樣呢?這結果是一部無聊的、把自己太當回事的一場演講戲接著一場演講戲的破片——5千萬的成本,上週末只收了772萬。

相比較下,The Shallows(鯊灘)——其實演技不怎麼出眾的Blake Lively在淺灘里斗大鯊魚——電影知道自己道理也淺,就是給觀眾享樂的爆米花,基調把握得挺準、一大優點就是90分鐘不耽誤你功夫,不把自己太當回事,而觀眾去看了也看到了正好想要的東西:Blake Lively穿比基尼、漂亮的海灘、衝浪、智斗大鯊魚,驚喜的是女神Blake演得也很好,電影裡的驚悚、懸念、張力都挺不錯的,然後這個有自知之明的片子反而受歡迎了——1700萬刀的成本,索尼上週末本來想賺700萬刀,結果收回來了1670萬。這是對明白人的回報。


不靠IP的原創故事,需要大成本的,現在很多都只能去找無成本的獨立漫畫商靠漫畫發行,比如漫畫Saga(烽火世家)等,而他們發行出來,有了簇擁,就又成了IP了,好萊塢大工作室這時候才敢湊上來聞一聞。Saga這部作品,早晚被撈去,至於是拍電視劇還是拍電影系列就說不定了。
Saga是我最愛的書之一
泰山這一部1億8000萬成本,我看拍得還行,反正不是爛片,我沒覺得等1小時看2小時路上1個多小時這一趟來回不值得。但我是被華納勾引了免費去看的,在那之前,我不覺得華納需要在這個IP上再挖掘啥了,我壓根沒打算去看。有多少觀眾能掏錢捧場呢,這就拭目以待了。但這無論如何也是一部IP電影,它本身不一定有害,卻是好萊塢現在沒有膽子的一個例子,除了有人賺了工資,是沒多少益處的。有的人反駁:「我覺得看帥哥美女露肉很有益啊!」 對此我想引用一位叫Trekkie Monster的百老匯巨星的名言:「網際網路是用來看Porn的.」 而Porn是免費的。如果這對您來說是新聞,我對您的遭遇非常抱歉。


好萊塢目前大部份玩電影的決定人跟國內那幫一樣,浮躁不懂電影或對電影藝術不感興趣,把拍電影完全只當成做生意炒股票。一旦票錢漲到沒人買或傻投無回收,這跟房市一樣一樣的,不久就會使好萊塢垮掉重整,重整是好事,但不好好整可能就死了。而如今國內連講故事的人的三觀情商都還沒解決呢,竟有人驕傲標榜要學習?好電影的基礎是解放思想、而且不能偷懶。想支持影業成長就別買爛電影,讓它死了重生。也別每次好萊塢進來的一部「大事件型」的電影都去送錢。目前國內跟桃桃淘等一兩個不扯淡的影評人,聽說還行再掏錢,我覺得就夠用了。否則別抱怨看不著好電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