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三人行 Three

三人行/Three

6 / 1,384人    88分鐘

導演: 杜琪峰
編劇: 遊乃海 劉浩良 麥天樞
演員: 趙薇 古天樂 鍾漢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叮叮

2016-06-28 20:35:23

眾生有罪,犯錯與本惡——談杜琪峯與《三人行》


     「這些年,港片沒落,觀眾已經不吃這一套了。做人,總是要懂變通的,你想要票房好,又不肯研究,迎合觀眾的喜好,當然賺不到錢了,你看看人家《***》同樣也是港片,人家就會融合,也會宣傳,結果就不一樣咯。」這是前兩天,跟一位院線經理聊起三人行,聊起杜琪峯時他的原話。當然在他的位置,考慮的當然是電影能不能賣錢,商人眼裡,電影就是個商品,能賺錢的是個好電影,如果這個商品還有點藝術性,那就算是名利雙收了。但是杜琪峯偏偏是個例外,他的銀河映像除了一半純商業以賺錢為目的的商業喜劇片,剩下那一半,就是不考慮觀眾感受,不迎合觀眾喜好,純粹是他自己想拍,想表達的電影。所以這一部份電影,主流觀眾是不買單的,票房往往失利,口碑也是兩級分化。但這些電影都有一個共性,可以一看再看,不二刷三刷你都GET不到那個點。十年二十年以後回頭看,依然有深思有感悟有生命力。
 

    老杜自己都說不是大師,他是浪子,沒錯。也只有浪子才這般的恣意張狂,任性妄為。現場臨時寫劇本,執著於自己的喜好堅持,近乎苛刻的追求每個鏡頭的逼真寫實。這樣的性格特質成就了銀河映像的風格化標籤,卻也形成時下難以融合大眾觀影口味的尷尬。銀河電影同樣也是個矛盾體。黑暗、冷峻、富有宿命感;探索人性,善與惡的界限變得模糊。然而往往,他所運用的鏡頭語言表現又是極度的浪漫,錯落風騷的站位,光影的極度反差,殘酷美感的血霧,成為自成一派的杜氏暴力美學。在銀河的電影中,黑色是影片底色,但殘酷中也常常會有一抹亮色點綴,或幽默諷刺,或兄弟情義。這些矛盾、衝突化的觀影感受讓人覺得銀河電影值得玩味。可惜的是這些年港片市場的沒落與萎縮,老杜的桀驁終將是要在市場面前做一部份妥協的。對投資商有交代,國內上映要過審,所以他的影片總是被閹割的面目全非,主題偏離。藝術和商業確實就是一個很難融合的命題。在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探索過了,講的深了,觀眾看不懂,索然無味。《三人行》對絕大多數觀眾來說,是這樣一部解讀有點晦澀的電影。
 

    佛說「眾生有罪,你我皆同謀」,人性中本善論與本惡論也是爭論不休。拋開太深的哲學討論,來看三人行中警、醫、匪三人。是人都會犯錯,都會有人性中陰暗惡的一面,身份並不代表人性善惡的解讀。本善的警察,執著於把悍匪緝拿歸案,為救兄弟不惜做偽證陷害本惡的悍匪。表面看來為了正義,消除罪惡,但是更深一層原因看,第一是自保,從電影中古天樂有一句台詞可以看出「殺了他,不是他死,就是我們死」因為陷害栽贓,警察們集體栽坑面臨前程不保,坐牢的風險。第二是保兄弟,這種在匪幫常見的義氣,這次存在警察之間,從這個層面講,警匪只是身份行為的不同,有些情感是相通的。原本一個人的錯,牽連到所有人的錯。一步錯,步步錯。警察執法的初衷確實為了正義,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人性也是自私、利己、趨利、偏執的,這是人性灰暗的複雜面。
 

    再看醫生這個角色,醫生的身份代表的是救死扶傷、奉獻、敬業。趙薇這個角色本質上確實是非常專業和敬業的好醫生,近乎偏執的想挽救所有病人。但是她本善的背後呢?從第一個失敗的手術開始,她接二連三的失敗,說服悍匪做手術的目的已經不是簡單的想挽救生命,她急需一個例子證明她的能力,她沒有犯錯。影片中的那句被重複多遍的台詞"我有錯嗎,我有問題嗎?」手術治病已然不單純的是醫生本職的挽救生命,而是維護她驕傲自尊,證明白己的工具。其次,當她心理的防線被突破,無意中成了悍匪的幫兇,間接害了一名警察時,她的反應讓我頗為意外。她意識到自己錯了,很後悔,但是她的第一直覺是逃避,趕快逃離這個現場,當被古天樂暴揍時,她即便是情緒崩潰,她口中喊的依然是「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一個人要直面自己的錯誤,直面那個愚蠢渺小的自我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心裡明知道是錯,卻死也不肯承認。
 

    最後說說那個悍匪,如果沒有那個寒光一現,殺伐果決的「幹掉他」,我並未覺得這個悍匪有多麼可怕冷血。他強聞博記,善於攻心,還有一口流利的倫敦腔,我甚至一再揣摩他沒幹劫匪這行當之前,到底接受了怎樣的教育背景,生長在怎樣的環境,到底是怎樣走上這條不歸路。與隔壁床鍾伯的互動也是相當有愛。但是轉折點在他對著電話冷冷的說「幹掉他」的時候,那個兇狠殘酷,殺機閃爍的眼神,瞬間讓人背脊發涼,寒意四起。點醒我他才是一個殺人不見血的惡人,之前的鋪墊,只是為了逃脫。片中的台詞「什麼時候見過賊愛兄弟,不愛黃金的」,事實證明,意氣風發,狂炫酷拽的匪幫F4相當義氣,他們確實愛兄弟勝過了黃金,黃金也沒接著搶,冒著生命危險前來營救老大了。但是最狠的角色還是鍾漢良,不但下達指令讓他們的弟兄在高壓之下作案殺人,還在圍得如鐵桶一般的環境下營救。明知兄弟們九死一生,為了一已自由,搭上所有人的性命。也要作困獸之鬥。也不知道是不是東野圭吾看多了,越來越關注犯罪者的動機,沒有人生來是匪,惡意不是徒然存在,匪在入院當下算是弱者,卻也被正義之士栽贓,那麼他之前的生命歷程里,是否也有過這樣一次次的逼迫,一次次犯錯的累加,短暫封塵的善意終於徹底迷路,走向這萬劫不復的本惡之源呢。
 

    醫生與警察有善的本心,但是也有惡的迷失,貪、嗔、痴、恨、愛、欲,人性中這些慾念時刻閃現,吞噬人心,犯錯難以避免,剎住了,是善意回歸,是自我救贖。剎不住,一個接一個錯誤累加,無法回頭,萬劫不復。
 

    在影片的最後,警察一遍又一遍的扳動扳機,卻屢屢卡殼,他瞬間醒悟,放下執念,挺身營救。醫生也在最後的手術中放下自負要強,盡力就好。但是杜琪峯的片子就是這麼的諷刺。當警察審視內心,反省自我,向上司披露真相的時候,上司卻及時的制止了他,說「那傢伙永遠都不會醒了」你的錯誤,只要不說,無需買單;而醫生呢,放下固執要強又怎樣,手術還是繼續失敗,把悍匪變成另一個植物人,跟之前執拗的結果也無兩樣;悍匪玩轉全程,蠱惑人心,掌控全局,可最後呢,卻控制不到自己的身體,吃喝拉撒都交由別人掌控。人生中,這樣的選擇,就是一個接一個的難題,有多麼無解和難解,善意惡念,交替閃現,人性糾結,大抵如此吧。
 

    拍電影猶如烹大餐,好食材加好烹飪手法,讓人回味無窮。有時候拿到好食材,烹飪的手法做了點創新,未必討巧食客。眾人不願買單,也是平常。三人行這道大餐,初品的味道確實淡然索味,但是回家想想,發現解讀品味之深刻,絕非我所想像中平庸。琢磨了兩天,還是沒有完全想通其中的深意。也只有二刷三刷之後才會有新的理解,但是又有多少觀眾為了一部電影刷上幾遍,費神傷思,評分不高,也是情理之中。
 

    銀河二十年,杜琪峯年過六旬,依然愛紅酒愛雪茄愛美食,性格暴烈,狂傲自負,灑脫桀驁。依然對電影充滿敬畏和熱愛,對新的影片類型和拍攝手法摸索創新,不願迎合也不願僵化。依然是江湖中最具大佬氣質,特立獨行,獨樹一幟的港片大亨。在我的眼中,杜琪峯的警匪題材只是一件外衣,片子中的人性和社會性,才是核心。就像他說的,李安是大師,他不是。在武俠江湖中,如果說李安是金庸,那麼杜琪峯就是古龍。有了這個註解,便一點不奇怪我成為老杜的擁躉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