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 Finding Dory

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海底总动员2:寻找多莉/寻找多莉

7.2 / 303,811人    97分鐘

導演: 安德魯史坦頓 安格斯麥可連
編劇: 安德魯史坦頓 Victoria Strouse 鮑伯彼得森
演員: 艾倫狄珍妮絲 艾伯特布魯克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身在他鄉的豬頭

2016-06-24 23:49:33

問題是故事沒講好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說起來《海底總動員1》還是我看過的第一部皮克斯動畫。也不能回憶起具體的故事情節了,但印象中就是這片子真是太有趣啦。因為這,我還把皮克斯之前的片子都翻出來看了,之後也一直關注著,直到現在。念大學的時候,看電腦圖形學材料時看到《海1》在模擬水和光影的關係上都有很多的技術突破,心裡就更加覺得這片子真不錯。所以,在剛上映的這周就興沖沖的跑去看了。第一次去電影院,竟然沒座位了,害的我隔了一天又去才終於看到。然而,走出電影院,心裡還是覺得挺失望的。也許是因為各種因素導致我期望過高。但是我仔細想想,還是覺得皮克斯的誠意真的不夠。

    作為動畫片,主要受眾當然是兒童。不過這不是皮克斯嘛?不是應該能寫出不同年齡層看出不同內容的劇本的嘛?(說這話時,有一絲擔心,萬一是我傻,沒看出來那一層該咋辦 O_o...)我能想到的脈絡無非是兩條:明線是「藍魚找爸媽」,暗線是「爸媽找藍魚」。最多再加條暗暗線,環保(這個比較隱蔽,也不能算線了,但片子裡挺多細節都表現了海洋污染的問題)。這樣的故事完全沒有問題,問題是這個故事沒講好。整個故事看上去是瑣碎的,沒有凝聚力的;情節像一盤散沙,沒法真的打動人。這是因為故事完全是靠藍魚的回憶推動的,這顯得很沒有說服力。每當藍魚回憶起什麼,情節就有所推進,但情節之間的發展幾乎沒有因果關係,因為藍魚的回憶也幾乎是隨機的。我看的時候就一直處於一種期待著會不會還有什麼的心情。然後,就是在這樣的心情中,片子結束了。

      如果一定要說個什麼情節打動我的,那可能是藍魚父母把海底鋪滿貝殼的情節吧。我有一瞬間想到了不在身邊的爸媽,他們可能也盼著我有一天能回家。但這並沒有那麼強的帶入感,因為故事是以藍魚尋找自己、面對自己的缺陷為主線來寫的;而藍魚爸媽對她的愛並沒有被著重強調,這甚至和小丑魚父子的朋友親情是並列的。另外一層原因是我一直很齣戲的認為魚會有很多很多寶寶,所以不應該是父母魚孤單的等著藍魚的情況。總之,這個小情節也沒法挽回故事講的爛的事實。

    此外,故事為了要說明「人(魚)要敢於面對自己的缺陷」這個點,無數次出現藍魚父母對小藍魚的鼓勵,小丑魚父子對藍魚的鼓勵,藍魚自己對自己的鼓勵。這些在平時都ok,但在這樣一個本就講的很平庸的故事中,就顯得很礙眼了。

    片子本來就是續集,很多場景、大部份角色的模型都可以復用。影片的「製作成本」其實不高。故事講的這樣不溫不火,片子的視覺效果也非常一般。由於有在視效公司實習的經歷,我還是非常注意畫面的。按資料顯示,皮克斯確實在這部片子投入了非常多的新技術。印象深刻的有幾段在海底仰望,有光撒入水中的場景,其中會穿插著水草或者其他物體。光影的效果還是非常棒的。但是,問題是從「沒有」到「有」,或從「有」到「好」都是非常明顯的進步。而之後,從「好」到「更好」帶來的感覺並不能產生很大的刺激。此外,全片都沒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場景設計,海底,水族館都中規中矩。明明大海是個可以讓人有很多遐想的地方。

    縱觀皮克斯上一年的電影有inside out和the good dinosaur。雖然有破天荒的有兩部,但這是花費了兩年了的。而且,恐龍那個簡直就是一部風光片嘛(當然,我覺得視覺效果非常棒,以致於我忽略了故事)。再看看之後幾年的電影列表: 2017 car3, coco; 2018 Toy Story 4; 2019 Incredibles 2。四部裡面有三部都是續集。cars預設是圈汽車贊助商的錢的,不用期待。coco一定是最期待的,因為什麼都不知道。基於ts3還不錯,ts4可以一般期待。基於Incredibles本來就有很多超人元素,i2可能可以小幅期待,但如果搞成類似超級英雄電影那樣的,也就不知道回怎麼樣了。從排片表來看,皮克斯在吃老本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我不否認續集仍然可以很精彩,但這顯然是一個創意枯竭的信號。再看看迪士尼,近年漸漸擺脫了公主王子主題,收購漫威後更是有更多發展空間,近幾年也不斷有不錯的動畫作品。在這樣的環境下,皮克斯降走向何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