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 Finding Dory

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海底总动员2:寻找多莉/寻找多莉

7.2 / 305,152人    97分鐘

導演: 安德魯史坦頓 安格斯麥可連
編劇: 安德魯史坦頓 Victoria Strouse 鮑伯彼得森
演員: 艾倫狄珍妮絲 艾伯特布魯克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藍散人

2016-06-22 03:11:40

十句話,十張圖帶你看懂《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




《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影片敘述的是一隻患有短期失憶症的藍唐王魚多莉,在一群魚類朋友:小丑魚父子馬林和尼莫,七爪章魚漢克,近視鯨鯊運兒,白鯨貝利等的幫助下,克服重重困難,一步一步實現了自己尋找爸爸媽媽重回家庭的願望。在實現願望的過程中,每個魚類都重塑了自己,讓自己獲得了新生。最後運輸車墜入大海後門開啟的那一瞬間,所有生物的情感都得到了釋放,自由,勇氣,友情,親情都得到了回歸。
 
下面的十句話將讓你看懂整個影片。
 
1,認真用心的做好每一件小事。
 
這是多利在影片最後自己的感悟,並體現在故事的每個細節。

2,重複做一件簡單的事情,也許最終會給你和別人帶來意想不到的成功。(缺圖)

影片的最後多莉絕望了,低頭看見沉澱在海底的貝殼,下意識的沿著走,竟然和每天不停撿貝殼做記號的爸爸(查理)和媽媽(珍妮)碰面了。

3,信任是團隊合作的基礎之一。

對於那隻鵜鶘,當尼莫和馬林在水桶里,被掛在樹枝上時,由於小丑魚馬林的不信任,差點讓他和尼莫陷入絕境。當他們雙雙落在禮品屋的魚缸里時,讓人想起《頭腦特工隊》里掉進記憶深淵的樂樂,覺得這一定是無計可施的。後來在運輸車上再一次陷入險境,徹底信任才讓他們再次脫離危險。

4,不要陷入以往的經驗,他往往會侷限你的思維,束縛你的行動,適當的時候可以打破常規。

當尼莫父子在魚缸里尋思著怎麼脫離困境的時候,他們想到了多莉,設想著多莉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精闢的總結出,多莉一定不會去想太多,肯定會直接行動,這樣過去的經驗就不會成為如今的桎梏。最後他們一躍而起,通過一級一級的噴泉,進入了活水區域。

5,不要因為世間的紛擾而忘記初衷。(缺圖)

海洋生物研究所拯救海洋生物的三個步驟裡的最後一個步驟是放生。當滿滿一車子魚類和章魚漢克憧憬著克利夫蘭的舒適,而不是尋思著如何獲得久違的自由時。他們,甚至是研究所的人已經忘記了設立研究所的初衷,想想多少人生亦是如此。

6,冷漠也許是世界的常態,但是你依然要保持熱情,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力所能及的伸出援助之手,讓世界溫暖下去。

多莉為了尋找爸爸媽媽,不停的詢問著遇到的海洋生物,大多數情況下收穫的都是不了了之和漠不關心,但是期間觸發的記憶深處的片段卻漸漸串聯成了相對完整的線索。

7,當陷入絕望時要冷靜下來,審時度勢,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當漢克和多莉被禁閉在海洋生物研究所的運送車時,當尼莫父子被困在禮品屋的魚缸時,觀察周圍的環境,冷靜下來思考並在多莉潛移默化的影響下,紛紛脫離了困境。

8,團隊合作勝過單打獨鬥。

重要的不是知道這句話,而是需要將這種觀念深入骨髓,內心真正的認同,並能切實付諸行動。
一開始在尼莫父子的協助下,使得多莉從澳洲的大堡礁來到了美國加州加泰羅尼灣(音),多莉陰差陽錯的進入了海洋生物研究所,又「幸運」的得到了逗比章魚漢克的幫助,其實這份幸運也和多莉的執著和機智有關。緊接著為了到達運送區並找回丟失的尼莫父子,運兒和貝利也紛紛克服了內心的枷鎖,成功的加入了這個互助的大家庭。章魚漢克需要多莉,鯨鯊運兒需要白鯨貝利給她們辨明方向。正是因為在這個團隊的合作下,多莉才能順利的找到爸爸媽媽,完成一個又一個的任務。

9,現實中的壁壘不可怕,可怕的是心中已經形成的壁壘,無法打破。

當鯨鯊運兒,因為弱視而被圈養在圍牆內時,久而久之在她心裡也形成了一道堅強的壁壘,認為海洋世界處處充滿類似的壁壘,而不敢躍雷池一步。而白鯨貝利也遇到同樣的問題,她堅信自己的聲納出現了問題,從而無法使用回聲定位,後來因為多莉的遇險才衝破這一枷鎖,重獲這個技能。

10,生活中需要有個目標,無論這個目標是簡單或是困難,只要方向正確,分段實施,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實現。

多莉的目標便是找到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影片把他拆分成幾個階段性的小目標。首先是到達加尼福尼亞的加泰羅尼灣(音),接著是進入海洋生物研究所,然後是找到深海魚類區等等,堅持不懈的完成每一個目標,貫穿整個電影情節。

最後一句,也許將改變你的人生觀:缺陷(短期失憶症)未必就是缺點,反而可能成為你最閃光的地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