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遠古善良戰鬥君

2016-05-31 08:12:30

螢幕之下的骯髒戰爭:介紹一下本片的歷史背景


豆瓣上對於此片的評論比較少。我看大家似乎不太熟悉此片的背景。不過不熟悉,也不太奇怪,畢竟阿根廷離我國真的太遠了。除了大名鼎鼎的馬拉多拉和梅西等一眾阿根廷球星。再能知道個大名鼎鼎的庇隆夫人和馬島戰爭就不錯了。

而此片的背景骯髒戰爭想必大家是不熟悉的。而電影裡,比較單調的聲討了軍方殺人隨意逮捕,濫殺無辜的惡行。但是阿根廷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呢。我相信大部份觀眾看完了之後依然一頭霧水吧。

骯髒戰爭的起源

事情還是要從庇隆和他大名鼎鼎的夫人說起。1946年上台的庇隆,在國內搞起了庇隆主義。通過他的種種國有化,福利體制和工會國家控制。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這一集團以加入庇隆工會的工人,很多熱衷民族主義的知識分子,貿易保護下獲利的商人,公共部門的大量僱員為主力。

庇隆因為經濟搞的糟糕和各種社會矛盾,在1955年被趕下了台。但是他所建立起來的那套體制和龐大的利益集團卻並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其後十幾年的時間,如果民選的話,庇隆黨都可能獲勝。軍方只能強行取締庇隆本人和庇隆黨的競選資格。但是這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到了20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阿根廷本土的一些激進大學生因為庇隆長期不能回國,變得日漸激進。他們組成了各種游擊小隊,開始所謂的城市游擊戰。當然這實際上就是恐怖主義的另一種說法。這些人分屬大概二十多個不同的組織。大概有數千人之眾。其中最出名的信奉托洛茨基的人民革命軍組織和信奉庇隆主義,馬克思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混合的蒙托內羅斯組織。後者逐漸成為其中最為著名的一支游擊隊。

這些游擊隊往往攻擊外國公司在阿根廷的設施。比如汽車公司展示廳和食品賣場。暗殺與軍政府合作的工會領導人已經一些強硬派軍官。綁架外國公司員工,勒索大量贖金。更有大膽的游擊隊攻擊軍事基地,攻佔外省小鎮。

這些游擊隊的攻擊在1969年發動了114次武裝行動,在1970年434,1971年654次。受害者眾多。其中更有1955年政變參與者,前阿根廷軍方領導人阿蘭布魯將軍這樣的前軍政界領袖。他於1969年被蒙托內羅斯組織抓住。在他們的「人民審判室"被判處死刑。

這種情況鬧的整個阿根廷人心惶惶,而國外的庇隆本人也對國內的這些革命小將的作為表示了某種支持。這更是火上澆油。軍政府不得已,在1973年重新開放了選舉。在流亡十八年後,庇隆重新回國。並被再次選為總統。

庇隆回國,剛下飛機,蒙托內羅斯組織就跟庇隆派系的其他偏右派的組織大打出手,據說造成16人死亡,433人受傷。庇隆這才發現,這些革命小將已經完全不是自己能控制住的呢。這才在自己組織里清楚這些游擊隊員們的位置。

可是游擊隊員早就羽翼漸豐,根本不是說清除就能清除的呢。何況庇隆年事已高,到了1974年,他就去世了。他的繼任者,也是他的老婆,第三位庇隆夫人繼任為總統。這些舞女出身的女總統既缺乏足夠的威望,政治能力也不足。

游擊隊的活動不光反而更加猖獗,在1975年,到達了723次。平均每天都有爆炸,綁架和暗殺這樣的惡性事件發生。他們的態度也更加的囂張,在綁架之後,竟然公然接受媒體採訪,勒索數千萬美元的巨額贖金。1974年,他們還再偷盜了被他們處死的阿蘭布魯將軍的屍體。以此未必政府從西班牙將著名的艾薇塔,也就是庇隆第二任夫人的遺體從西班牙運了回來。

而總統庇隆夫人的政策是組織庇隆下的右翼準軍事組織3A團與其對抗。一時之間,阿根廷被搞的無煙瘴氣,人心惶惶。

鐵腕下的反恐與冤獄

在這樣混亂的情況下,阿根廷軍方的魏地拉將軍在1976年,終結了民主制度。他們開始以鐵腕手段鎮壓那些游擊隊恐怖份子。

其基本指導思路,是寧可錯殺,絕不放過。軍方在派出大量的逮捕隊。一般以6到20人為單位。在夜間突襲並逮捕他們所謂的恐怖份子。

這些逮捕根本就沒有一個法律程序。也不說逮捕和審判,人抓進去就消失無蹤了。一個消息也問不到。就如電影裡表現的一樣,男主人公到處找人,結果都是一句失蹤。

而這些被抓進去的人,很多都會受到酷刑的對待,拷打和強姦都是常有的事。正如電影裡女主和她女兒受到的。而很多人更接受拷打之後被殺。而傳說其中某些人是被軍方從飛機上扔下大海的,就如男主那位朋友一樣。

軍方到底傷害了多少人,現在一直是個爭論話題。少的有說6000人,多的有說15000的。而當時所謂的恐怖份子游擊隊可能總共才2000到3000人。顯然,有大量的受害者是無辜受害的。雖然確實這樣的手段很快消滅了游擊隊,但是問題是代價未免巨大。

軍方對於資訊的壓制,以及過去游擊隊恐怖份子完全不得人心。其實讓阿根廷人普遍對於此事比較沉默,並未掀起太多的抗議。但是有一群人則難以沉默,那就是那些受害者的家屬。他們的親人活活失蹤,活不見人,死不見屍。追問軍方,軍方只會編謊話。於是從1977年4月開始。這些受害者開始在五月廣場上集會遊行。而且是每週四都會遊行。這些在電影裡也有表現。

其實這一段,即說明了這些母親們不懼強權的精神。也說明,軍政府雖然惡劣,但並不是毫無底線的。說實話,這種受害人家屬還能上街抗議,還不是一次,而是一直不斷的。這在一些無產階級鐵拳專政國家是完全不可想像的。在那裡,反動分子親屬居然還敢這麼猖狂,是絕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恐怕早就全被抓起來了吧。

審問骯髒戰爭

1982年,阿根廷軍政府冒險失敗,輸掉了馬島戰爭之後,被迫宣佈重回民選政府。1983年,阿根廷的民選總統阿方辛上台。

上台之後,他就把重新審理骯髒戰爭時期的案件作為重要使命。他的基本指導方針,其實還是我們經常見到的抓大放小。就是主要罪責由那些軍方大頭目,如魏地拉將軍承擔。而那些執行任務的中下級軍官則因為是執行任務而被赦免。

但在實踐中,底下的法院往往都突破了這個限制,開始審判那些參與的中下級軍事人員。這激起了軍方的強烈不滿。他們發起了多次政變,而總統意圖鎮壓的時候,軍方對此則陽奉陰違。眼看有可能發生軍事政變,總統阿方辛只好控制審判軍方的力度。並且儘量滿足軍方想要的人士任免。

到了1989年,梅內姆總統上台。這位骯髒戰爭的受害者。基本採取了一種左右和稀泥的策略,他赦免了魏地拉將軍等一些軍方首腦。同時把蒙托內羅斯組織為代表的游擊隊殘餘人員也放出了一堆。這個策略是否符合道義值得評說。但是從那之後,基本阿根廷還是取得了穩定,軍方的政變壓力也基本解除。

到了2007年的時候,基什內爾總統再一次將那些軍方首腦送上了法庭。再判了他們一次。不過,這些軍方首腦,如魏地拉依然義正言辭,他們認為自己是正義戰爭,是拯救國家的不得已之舉。壓根不覺得自己錯了。

總結

上面大概介紹了骯髒戰爭的基本情況,如果對照史實來看,可以發現這個電影存在的一些問題

首先:片子裡面對骯髒戰爭之前的局勢幾乎完全沒有提及,我們從影片裡完全感受不到為什麼在骯髒戰爭之前阿根廷混亂的形勢。

因為沒有局勢的鋪墊,只有軍人的作惡。一些複雜而多面的真實被拋棄了。這種拋棄也許是有意(因為編導的政治傾向),又或者是無意(覺得這樣塑造出來黑白分明。但是假設我們設定一個自己都在游擊隊襲擊期間抱怨不寧的主角,因為採取對游擊隊的鎮壓而歡呼。但有一天他突然發現自己的一些無辜親人也被失蹤了。再尋找他們的過程中,他發現軍人們的偏執信念。從而從某種意義上也認識到了很多過去自己所不曾有過的認識,實現了自我的超越。這樣寫是否更加有意思呢。

其次,影片裡面作為受害者幾乎都是一副清白無辜的形象,完全不提他們當中不少人的作惡史。那些游擊隊恐怖份子殺人放火,難道不可惡。影片裡面一字不提。

當然在影片裡,似乎也隱晦提到了這些人組織的情況。一個其中的受害者將要被殺,卻被他的同夥所救。甚至把那些劊子手打死了。這樣的組織沒有一點實力是絕不可能的。

第三、沒有這些局勢的鋪墊,讓軍方顯得就是純粹的壞人。他們為什麼壞呢。似乎是因為如片中暗示的喜歡納粹。

確實阿根廷軍隊一貫民族主義強烈,在阿歷史上,尤其是1930年之後的歷史中,並沒有很多好的作用。但是這並不意味這他們就很熱衷納粹。尤其是到了二十世紀70年代的時候。

整部片子裡對於軍方唯一比較有趣的刻畫是,男主問軍方領袖如何看待窗外抗議的母親們。那位將軍說:「畜生們也有母親」這句話裡面體現的敵意,但同時也說明軍方依然認可基本的社會道德準則。這些母親們的抗議之舉,在他們看來,似乎是可以理解的。

四,這種基本刻畫,似乎印證了這樣的猜測,就是文藝界比較盛行左派思想。他們慣於理解甚至美化左派們的行動,而不能充分理解右派和保守派的思想。

這一傾向在我今年看過的,由艾瑪沃森演的《殖民地》一片中也有體現。在該片的開頭,女主的老公作為一個左派高層,正和他的同事們熱情的高呼支持阿連德的口號。而突然皮諾切特將軍發動了政變。而完全沒有告訴觀眾,一個智利人在當時更可能看到的是阿連德組織的左派小團體到處剝奪私產。而大量的居民上街抗議,其中更有無數的大媽大嬸,家庭主婦。他們因為通貨膨脹,而家中空空。影片裡的右派軍人們除了邪惡似乎就是邪惡,冷漠而不可理喻。而左派則有情趣,愛生活。但這種刻板化的探討嚴肅的歷史主題,難道不是失之於偏頗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