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聖杯騎士--Knight of Cups

圣杯骑士/圣杯骑士

5.7 / 22,378人    118分鐘

導演: 泰倫馬力克
編劇: 泰倫馬力克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娜塔莉波曼 凱特布蘭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衛二

2016-05-21 04:04:18

馬力克到底在搞什麼飛機?!


對的,《聖盃騎士》就是那種挑釁觀眾的電影。全程各種失語,人物飄了個盪。


克里斯蒂安·貝爾、凱特·布蘭切特、娜塔莉·波特曼……光看臉都寫著「戲很滿」的幾個演員,卻被馬力克當做了與攝影機互動的舞者,沒有伴奏,憑空起舞,完全無視電影創作的規律。

但在我看來,《聖盃騎士》根本就是不想搭理觀眾。

馬力克繼續拍攝他的神棍電影,在極大的宇宙自然與極小的心靈瑣碎之間跳躍,剪掉了所有的好看枝葉,砍得只剩一樁樹幹,等待著往後幾年,再生長。

或許,可以這麼看待他的這三部作品:家庭錄影帶的《生命之樹》,婚紗攝影教程的《通往仙境》,以及失魂王子獨行人生的《聖盃騎士》。如果體驗過三部曲的攝影大法,那麼,廣角鏡頭帶來的攝魂體驗,小太陽外加沐浴神聖之光,缺乏感情重在自省的旁白再旁白……這些作者技法,好像都成了馬力克拍電影的慣性。


《聖盃騎士》的一大特點就是人與環境的聯動影響更為明顯。上天入地下水,每一段小故事,都在重複了從泳池到海灘的發展過程。除此以外,你眼睛所看到的,大概只會是無意義,沒有來由的日常生活片段。名流,脫衣舞女。流浪漢,不知名的路人。無盡的派對,不知所謂的爭執衝突,無疾而終的男女愛情。馬力克像個焦慮的雙面神,痛斥這萬惡的生活又一直在擁抱著它——即便它把一切都毀了。

無論是迷失於現代城市的西恩·潘,還是困惑於愛情的本·阿弗萊克,乃至一個人流浪於荒野,幽魂於城市,夢遊在好萊塢的貝爾。這些人物身上,大多帶有馬力克的人生重寫。尤其是同樣毫無故事可言的《通往仙境》,它完好解釋了馬力克中間為何有接近二十年的時間不拍電影。

《生命之樹》時候,很多人驚呼,這是馬力克最接近內心的一部電影。豈不料,《通往仙境》把所有人搞糊塗了,這簡直是重走心路。最後,《聖盃騎士》終於把所有人都看楞了,這裡頭燒的是什麼酒。好在,馬力克終於決定去拍一部真正的拜物教電影:紀錄片《時間之旅》。運氣好的話,年內就能看到。

《聖盃騎士》有個不為人注意的故事開端。一場地震,宣告了地球的生命時間的存在,而一個人類的生命,面對地震的闖入,就像不為人知的存在。電影不斷切碎人類的時間,二者在外觀上是平行的,本質上卻是從屬關係。與抓不住的時間相比,似乎就能理解片中的囈語,碎片,分裂,還有焦慮。

總有一種更為強大的力量,一雙更加聖潔的手,在操縱著每個生命。


與此同時,電影中又有特別離奇的細節元素,譬如天上時不時就有飛機開過。這不太可能是一個巧合,但馬力克絕對不會告訴觀眾:他真的是在搞飛機。

無論是從四十年前開始的土地情緣,再到《細細的紅線》不斷出現的水,以及神棍三部曲的地球演變宇宙進化。馬力克確實深陷在他的人生哲學裡頭,不藉助那些嚇蒙人的專業詞彙,只藉助電影鏡頭——尤其是高精尖的攝影技法去闡釋這種電影哲學。

此等玩法,確實有些走火入魔。

這些片子清一色的,想要遠離世俗的騷動,去尋找人類天性的愛與自由。所以,你經常會覺得,在車上的主人公,與在床上無異。在愛人的懷裡,就像在大自然的擁抱當中。

這必然不是一個影評人的想像力過於豐富,而是馬力克藉助電影所要傳達的精神理念。至於觀眾的接受無能,乃至譏諷導演是裝叉不成,那也就不難理解了。
相比馬力克所熱愛的宗教背景,在這樣一個消費娛樂時代,藉助電影裡的管風琴,禱告乃至碾壓MV的畫風,就想要實現洗腦功能,那無疑太容易失敗。

誠實地說,我真沒有太明白這部電影,但是,我也不反感它的存在。

還是那句老話,拙樸得有些可愛。【刊發於《中國新聞週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