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靈魂的路徑--Paths of the Soul

冈仁波齐/PathsoftheSoul/Kangrinpoche

7.5 / 893人    115分鐘

導演: 陳文彬
演員: 陳文彬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饅頭

2016-05-02 00:06:28

信仰無法解除你的痛苦,但信仰可以賦予痛苦以意義


恰逢4月23日北京國際電影節收尾,本來還在糾結要不要跨越半個北京去看這部片子,在看完電影之後這種疑慮轉變為慶幸,不僅僅是為片子本身,還因為見到了張揚導演本人,聽他詳細的介紹了拍攝片子的初衷、細節的表達和影片中一些隱喻(為此還錯過了下一部阿蘭德龍的電影),以及認識了每年在青海西寧舉辦的」first青年電影展」。

岡仁波齊百年一遇的本命年,賦予轉山特別的意義——這是轉山的起因。朝聖的人物有特別的設置——孩子、孕婦、屠夫、老人...13人組成的隊伍,帶著各自朝聖的原因,從芒康出發,一路朝拜到達拉薩,在拉薩短暫停歇賺足乾糧之後,繼續西行前往岡仁波齊....本片雖以岡仁波齊命名,但直到最後十分鐘神山才出現在鏡頭內,大部份情節集中在芒康到拉薩的318國道上。朝聖路上戲劇性的成份,大多來源於對途中其他遭遇的搬演,關於磕長頭的鏡頭很多,而對於風景的刻畫卻是寥寥,也許因為第一視角是藏族人民,朝聖路上其實無關風景。

影片中,孩子在朝聖路上出生,長者於岡仁波齊腳下離世,一生一死的設置頗有深意,導演解釋,對於藏族人民來說,生在朝聖路上,或者死在朝聖路上,都是極大的福氣。大多數藏族人,一生都被宗教信仰所浸透,他們對於生死的態度讓人敬畏,這或許就是宗教的力量,賦予生死新的含義,讓人無論是面對新生或者死亡都從容淡定。

影片也存在許多讓人詬病的地方,比如某些刻意的劇情,不太專業容易讓人齣戲的演員,以及不知道是不是夾雜著導演的一點點野心.....但都無法掩蓋這是部好片子。其實轉山轉湖對於藏族人民來說都是再普通不過的生活的一部份,短則幾月長則幾年,他們一直行走在路上,導演跟隨他們一年,用紀錄片的手法拍攝劇情片,記錄他們日常的生活狀態,沒有誇大苦難的成份,沒有對信仰過份的昇華和渲染,也未加主觀情感,已實屬難得。
另外,去西藏的時候,看到很多所謂的攝影師拿著長槍短炮對著藏族同胞一陣猛拍,後來出來的作品確實好看,但也讓人反感.....導演聘用藏族同胞,讓他們以演員的身份來演繹朝聖過程的這種做法,總比那些嘴裡滿口放屁的攝影老流氓來的尊重的多。
影片放映結束的交流會,面對觀眾對於影片裡情節的一些過份解讀,導演的回答也很真實誠懇,我想這才是做電影應有的態度。
-------------------------------------------------關於感受的分割線----------------------------------------------------
我不是很懂電影,只是對藏區的風景和轉山的文化稍感興趣,幾次出遊都不辭辛苦跑去那裡,被高反折磨同時也被風景震撼。生活在城市裡朝九晚五的人們,總對這樣的地方特別嚮往,在稀薄的氧氣里,在別人信仰的神山下,好像置身其中思想和心靈就可以有所變化(其實是幻覺)...我們眼裡好看的風景和艱辛的路途卻是生活在那裡人們再普通不過的日常,大半生經歷都在朝聖路上,如果沒有根深蒂固的信仰來支撐,怎會有這一步一磕頭的堅持。

大四那年第一次接觸藏族文化,歷經五天看到布達拉宮門口朝拜的人們,激動的眼淚一下子就出來了,不知道是因為一路路途不易還是真的被信仰的力量所感動,後來看他們一邊磕頭一邊聊天,才逐漸明白,信仰這種東西早就根植於他們內心,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

現在跟我一起去西藏的姑娘也要嫁人了,估計很難有機會再與她一起同行看風景,不過每當我們在夜晚促膝長談,說起旅行的那段日子,都覺得是人生旅途中,難能可貴的經歷。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