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樹大招風 Trivisa

树大招风/Trivisa

6.9 / 1,375人    97分鐘

導演: 許學文 歐文傑 黃偉傑
編劇: 伍奇偉 麥天樞 龍文康
演員: 陳小春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梁貳猖獗

2016-05-01 17:31:41

風逝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風起
——初九:潛龍,勿用。
        先說說電影的班底:許學文、黃偉傑、歐文杰三位導演,雪茄杜和游乃海監製,還有杜琪峯最愛的林雪,差個劉青雲就是銀河映像全家福了。個人感覺電影有點像是杜琪峯給三位導演出的一個半命題作品:給出一個大致的概念,然後三位導演每人負責一個故事,最後一通混剪將三個故事完美都糅合在一起。(這才叫剪輯啊~某金像獎得獎電影那個可能只能算拼合的說……)其實這也應該是銀河映像的一次嘗試,給予三位導演一個契機,讓這三條潛龍打出自己的名堂,成為銀河映像的新力量。
        說起來,之所以提到某電影,也是因為與這部電影多多少少有些許關係(歐文杰負責了其中的一part故事),且在形式和類型上有一點點相似之處:同樣是講香港的變遷,只不過一個將故事放在過去,一個放在未來;形式都是分述故事,只不過一個各自獨立,一個相互關聯;類型,不多說了。
        但至少我覺得,樹大招風的水平要好不少,因為它真正以電影的形式講述了一個故事,用影像和劇情傳達了其理念,讓我對香港的社會變遷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以致於結局的反高潮看得我相當難過,通篇的黑色幽默也掩蓋不住其悲涼的核心。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電影開篇,復刻了三大賊王的事蹟:葉國(繼)歡的搶金鋪、季正(炳)雄的殺警和卓(張)子強的綁架(葉國歡的搶劫錄像還是用的真實片段)。同時也將三人的特點表現出來:葉國歡的強橫勇猛、季正雄的陰險毒辣以及卓子強的精於計謀(還有他的「臭寸」)。犯案之後,葉國歡放下槍械返回大陸搭通天地線,轉行走私電器,算是大隱隱於朝;季正雄潛回大陸,隨後又帶人重返香港,潛伏於朋友家中籌劃下一次行動,算是小隱隱於野;卓子強則吃死了警方沒有證據,用贓款買了豪車和別墅,逍遙法外,算是中隱隱於市。三人或轉正、或潛伏,本來不會有相聚之時,直到江湖傳聞,說三大賊王在風滿樓會面——
        於是一時之間,風聲四起,原本不可能的事情,也變得有可能了。


二.風聚
        其實這事,是偶然,也是必然,從葉國歡和季正雄的故事中便可以看得出來。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季正雄一直是個小心謹慎的人。他善於掩飾身份、隱藏行蹤,身份多得數不清,可以頂著葉國歡的名頭來犯案,且更重要的是陰險,潛伏在朋友家是為了密謀搶金鋪、用小女孩做掩護買槍、殺掉手下以滅口。他從未信任過任何人,也從未想過要收手,無論卓子強有沒有找他,他都會繼續犯罪。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與之相反的是葉國歡,他轉正做生意,走私電器,獲利不比搶劫少,他是可以選擇不重操舊業的,但他的性格其實註定了一些事情。從電影開頭他與銷贓人的對峙就可以看出,他剛猛的性格讓他在無法協調事情的時候威脅銷贓人替他銷贓(這裡有一個鏡頭:後者拉開放著槍和鑰匙的抽屜,沉默了很久,還是不情願的拿起了鑰匙),暗示了他可以依靠武力強取到他想要的東西,但是放下了槍,他並不善於人際關係的處理。他轉正行之後嘗試過去適應新的規則:學著去與官員建立交情;從要人提醒才記得帶花瓶到事先準備好花瓶;在警衛面前一次次碰壁後依然選擇了忍讓;在茶和槍之間選擇了茶(這一幕是不是似曾相識?)。他的事業其實已經逐漸有了起色,如果繼續下去是可以衣食無憂的。然而他的骨子始終是那個別人為他點菸,他輕拂別人手的賊王,他對過去的風光唸唸不忘,那句「他敢搶我」已經說明了一切。卓子強的呼喚只是一個契機,重新勾起了他對重前刀頭舔血生活的渴望,更深的原因是他對自己現有身份的抗拒,以及對過去身份的留戀。他的死,也僅僅是因為巡警的一句「大陸喱」。
        導演對葉國歡的刻畫是頗為細緻的,給了許多細節的描寫(他拿著傘示範如何用AK,然後望著鏡中的自己分神、為別人點菸被拂手的錯愕、彎腰撿名片的厭煩等等)使他的形象更為立體,他的動機與邏輯也顯得更加清晰明了。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季正雄與葉國歡像是分別代表著陰和陽的兩個部份,而卓子強則更像是將整個故事串聯起來的線索。其實以季正雄小心謹慎的性格和葉國歡逐漸上升的事業,即便有江湖傳聞,他們也不會主動聯繫對方,是卓子強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卓子強的這部份戲其實更多起著推動劇情發展而非講述故事的作用,從李嘉誠(不,是何先生~)處得來的三十億足以讓他衣食無憂地過完下半輩子,不像季正雄和葉國歡,他唯一的壓力僅僅是來源於找不到人的煩惱。是他的好大喜功驅使他不斷地尋找更大的犯罪目標,從而想出了找到季正雄和葉國歡一起合作的點子。說是點子而非想法是因為他此舉其實並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是先提出了噱頭再去想實際的內容(他的大計如何,我就不予評價啦)。
        即便三大賊王成功聚首,那一噸炸藥也成功到手,事情將如何發展其實還是未知之數。說起來,他們並不是蠢人,明知道有那麼多的不確定還是想要合作,是劇情的需要,也是導演們想表達的核心,即驅使三大賊王想要合作的根本原因:不忿。
        他們曾經是呼風喚雨的賊王,而即將到來的回歸意味著他們時代的確切終結,所以哪怕他們的現狀並不算差,他們也始終憋著一口氣想抓住舊時代的尾巴再一次證明白己。
        於是乎,在卓子強的一通搗鼓之下,他終於接到了季正雄和葉國歡的電話,約定回香港細談,距離三大賊王合作,距離一步登天,威震天下彷彿真的只有一步之遙。


三.風逝
——上九:亢龍,有悔。
        季正雄為朋友出賣,被警察逮捕,心狠手辣、一輩子不信任別人的季正雄敗在了一次心軟,一次信任;
        葉國歡不聽勸阻,重返香港,在與警察的交火中倒下,敗在了對自己身份的執著。
        卓子強帶著一噸炸藥準備回港,被武警截下,敗在了自己的「臭寸」,敗在了自己的好大喜功。
        山雨欲來風滿樓,可在最後反高潮式的結局中,三大賊王的雄心壯志,也如風逝一般地消失瀰散。


四.風聲
——九七:香港回歸。
        卓子強對季正雄和葉國歡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回香港細說。這也算是電影最嘲諷的地方了吧:他沒有想到自己再也回不到香港;也沒有意識已經「回香港」已經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香港回歸」。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回歸。意味著舊時代的一去不復返,還有未知的新時代的降臨。電影借三大賊王的失敗,表達了對香港無法挽回的衰落命運的哀嘆:宏大的樂章,最終只留下了一個短促而悲涼的音符。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