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 第六季--Game of Thrones Season 6

权力的游戏第六季/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第六季/王座游戏第六季

8.6 / 28,157人    50分鐘

導演: 傑若米伯德斯華
原著: George R.R. Martin
編劇: 大衛班尼歐夫 D.B. Weiss
演員: 彼得汀克萊傑 尼可拉科斯特瓦爾道 琳娜海蒂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eonKenndy

2016-04-30 07:32:17

冰與火之歌:坦格利安王朝編年史(上)


PS:作為劇粉本文作為參考即可,不喜歡可自行離開本頁
另附坦格利安諸王(AC表示伊耿歷)
伊耿一世 1AC - 37AC
伊尼斯一世 37AC - 42AC
梅葛一世 42AC - 48AC
傑赫里斯一世 48AC - 103AC
韋賽里斯一世 103AC - 129AC
伊耿二世 129AC - 131AC
伊耿三世 131AC - 157AC
戴倫一世 157AC - 161AC
貝勒一世 161AC - 171AC
韋賽里斯二世 171AC - 172AC
伊耿四世 172AC - 184AC
戴倫二世 184AC - 209AC
伊里斯一世 209AC - 221AC
梅卡一世 221AC - 233AC
伊耿五世 233AC - 259AC
傑赫里斯二世 259AC - 262AC
伊里斯二世 262AC - 283AC
坦格利安家族(House Targaryen)曾是瓦雷利亞自由堡壘的一支貴族,其後成為七大王國的統治家族,直至其王朝被推翻,殘餘成員流亡海外。坦格利安家族坐鎮七國都城君臨以及島嶼城堡龍石島,統治維斯特洛近三百年之久。坦格利安家族的紋章是黑底紅色的獨身三頭噴火龍。坦格利安家族的族語是「血火同源」。


【習俗】
坦格利安家族以黑底紅色噴火三頭龍作為其家徽,代表著征服者伊耿以及他的姐妹維桑尼亞和雷妮絲,族語為「血火同源」。他們的根據地是七大王國的首都君臨與狹海中的龍石島,國王通常坐在君臨紅堡中的鐵王座之上,統治其廣闊的國土。龍石島則留給其第一繼承人,通常為男性,而位於多恩邊疆地的夏宮盛夏廳則是留給國王其他兒子作封地。
伊耿,維桑尼亞與雷妮絲
傳統上坦格利安家族信奉瓦雷利亞的神明,征服者伊耿的三條龍更是以這些古神的名號命名。他們其後皈依維斯特洛的主要宗教七神信仰,但坦格利安家族與維斯特洛其餘的貴族家庭截然不同,他們遵循瓦雷利亞近親通婚的傳統:兄與妹(姐與弟),表親與表親(堂親與堂親),舅舅與外甥女(叔叔與侄女)。象徵服者伊耿那樣同時將姐妹娶為妻子並非瓦雷利亞的傳統,但在瓦雷利亞偶有先例。
逝世的坦格利安家族成員普遍會被火葬。


【特徵】
他們繼承了異常,甚至被形容為「非人」的美貌。「真龍血脈」一詞就是用來描述坦格利安家族一些獨有的特徵:銀金或白金的髮色,淡紫、靛青或紫羅藍色的眼睛。坦格利安家族的某些成員對熱的忍耐性極高,但他們並不對火絕對免疫。坦格利安家族及其分支黑火家族的部份成員擁有預言夢的能力。
坦格利安家族被稱為龍王,他們比其他人更親近龍。伊耿一世征服維斯特洛時將龍引進,家族一直擁有和支配著龍,直到最後的兩隻龍死於「龍禍」伊耿三世統治時期。
或許是由於近親通婚的傳統,坦格利安家族有瘋狂的傾向,傑赫里斯·坦格利安二世曾說,每當一位坦格利安降生,諸神就將硬幣拋向空中,選擇瘋狂或是偉大。
坦格利安家擁有兩把瓦雷利亞鋼劍:黑火和暗黑姐妹。兩劍分別於戴倫二世與伊耿五世時期遺失(後面會說到)
黑火性情
龍擁有比普通動物高許多的智慧,對養育它們的人有很強的依賴和信任感,可以被訓練成強大的戰鬥坐騎,可以理解主人的語言命令,人們一直認為,馭龍者和自己的龍之間會有某種神秘的魔法聯繫,馭龍者的個人意志和善惡觀會影響到他的巨龍,巨龍會依據騎士的意志判定自己的敵人和朋友。然而馴服一隻巨龍並不容易,目前已知的馭龍者都具有瓦雷利亞血統,而一般的人若膽敢挑戰巨龍,往往會激怒巨龍,被龍焰吞噬。維斯特洛出現的馭龍者除了來自坦格利安家族以外,還有瓦列利安家族以及兩個家族中被稱作「龍種」的的私生子,以及一個可能毫無貴族血統的平民少女。而馭龍者在駕馭巨龍之前將其餵飽,則會使其變得更加馴服。
攝食
關於龍的食譜,書中出現的均為肉食,《冰與火之歌》中丹妮莉絲的龍喜食羔羊,無獨有偶,在《公主與女王》中,龍石島有一條野生巨龍,因為經常偷附近牧羊人的羊吃,因而被稱作「偷羊賊」。除此之外,《公主與王后》中,陽炎在野外戰場負傷之後無法移動,便以周圍人畜的屍體為食,在殘骸被吃光後,伊耿二世的部下給他送來小牛和羔羊作為食物。龍石島還有一條龍叫做灰影,他偏愛吃魚。龍在進食之前喜歡先用龍焰將食物烤熟。
體型
龍的一生都在不停長大,但並不確定它們普遍能活多久能長到多大,學士們認為龍的體積受其生長環境限制,故龍穴里生長的龍沒有長到其野生祖先的大小,但是一般來說,越老的龍體積越大。坦格利安家最老也最龐大的龍貝勒里恩活了兩百年,體型龐大到能一口吞掉整隻長毛象。
龍的身軀散發出高溫,在寒夜裡向外散發著蒸汽。它們可以噴吐高溫火焰,貝勒里恩和瓦格哈爾的龍焰可以將鋼鐵和岩石融化。除了龍焰之外,雙翅上的利爪和牙齒也是龍的重要武器,它們非常的鋒利。除此之外,翅膀也是巨龍的自衛利器,君臨暴亂中的幾條龍,就是因為雙翼被束才導致被暴民輕易殺死。龍鱗是龍最重要的防護手段,雖然並不完全對火焰免疫,但是仍然可以抵禦絕大多數的火焰炙烤。它們為脆弱的身軀提供庇護,隨著年齡的增長,龍鱗會變的越來越厚。
繁殖
關於巨龍的性別有三種說法
其一認為龍沒有性別區分。巴斯修士持此觀點。根據伊蒙學士的介紹,龍的性別可能和「龍焰一樣變幻無常」。
其二認為龍在某些階段因特殊的原因顯現出一種性別,但是其一生可能並不固定。
最後一種說法則是龍和其他物種一樣分公母。
龍通常通過生出巨大的、帶鱗的蛋來繁殖。而龍蛋並非一定由產蛋的龍孵育,經常由別的巨龍孵化,而孵化時的烈火經常會點燃稻草,引發火災。。巨龍也不遵循一般生物的「兩性異形」原則,即使是雌性的瓦格哈爾,一樣可以長的與貝勒里恩幾乎一樣大。


征服戰爭中伊耿一世和他的兩個妹妹每人騎乘一條龍將維斯特洛七大王國中的六個納入了坦格利安的統治之下。坦格利安在君臨建造了龍穴來繁殖他們的龍。「仲裁者」傑赫里斯一世統治期間,他曾率領六條龍前往臨冬城與北境守護商議國事、探訪長城。血龍的狂舞中,除了伊耿巨龍中存活下來的瓦格哈爾外,另有十九條龍出現,根據《公主與王后》中的記載,至少有十六條龍死於非命(包括瓦格哈爾)。坦格利安王朝統治前期,他們保有世上最後的龍,並把它們養在君臨雷妮絲丘陵下的龍穴。在「人瑞王」傑赫里斯·坦格利安一世漫長而和平的統治時期里,龍與坦格利安家族繁衍眾多。可是其後的內戰血龍狂舞里,龍與龍、坦格利安與坦格利安互相攻伐廝殺,多支坦格利安份支滅絕,大部份龍也在血鬥中喪生。而且根據學城馬爾溫博士的推測,學城更可能在龍的滅絕上發揮巨大作用。也有人認為,在龍穴這種不見天日的幽閉空間裡生長,龍的成長受到抑制,不自然的發育,其滅絕也是指日可待。
三個世紀以來,坦格利安的龍死於各種戰爭,而且後來室內繁殖的龍不如他們的祖先身軀龐大。最後一個龍是一個弱小畸形的東西,很小的時候就死掉了,死於「龍禍」伊耿三世統治期間。那是一個綠龍,身材弱小,翅膀枯萎,死前產出五隻龍蛋,但一直也沒有孵化。
龍滅絕了之後,存在世間的就只有他們的頭骨和一些石化的龍蛋。龍蛋非常珍貴,不僅因為它們奇特、美麗的外形,更重要是總有人希望能夠從中孵出龍來。仍保有一些龍蛋的坦格利安家族多次試圖把龍帶回世界,可是屢次失敗,「龍禍」伊耿三世從狹海對岸召集九個魔法師想要孵化龍蛋,「受神祝福的」貝勒一世做了與眾不同的嘗試,他對著每隻龍蛋祈禱。輕則像伊耿四世成為笑柄,最嚴重的一次更是促成了盛夏廳的悲劇。悲劇里國王伊耿五世試圖孵化龍蛋,大火失控,城堡被燒成廢墟,國王本人、其長子及其御林鐵衛隊長皆死於火中。馴養和駕馭龍的技藝已經失傳,僅有的一些極其珍稀的書也在難以找見。
最終,丹妮莉絲·坦格利安成功的孵化出了三條龍。在她的丈夫卓戈卡奧的葬禮上,丹妮獻祭了彌麗·馬茲·篤爾,同時自己帶著龍蛋步入火中。丹妮莉絲通過三條人命為獻祭,在一百年多之後,第一次孵化了三條龍。
已知的龍
丹妮莉絲的龍
卓耿(紀念自己的丈夫卓戈)
雷哥(紀念自己的哥哥雷加)
韋賽利昂(紀念自己的哥哥韋賽里斯)
歷史上的龍
貝勒里恩,綽號「黑死神」,征服者伊耿的龍,以200歲高齡自然死去。
米拉西斯,雷妮絲王后的坐騎,死於侵略多恩的戰爭,在獄門堡被一根弩箭射穿眼睛而死。
瓦格哈爾,維桑妮亞王后的座駕,伊耿時期的巨龍唯一存世的的一條,血龍狂舞時最大最老的巨龍,是獨眼伊蒙德親王的座駕,死於神眼湖空戰,因高空墜落而死。
閃銀,伊尼斯一世的長子伊耿的龍,在神眼湖下之戰中連同主人伊耿被叔叔梅葛一世擊殺
敘拉克斯,女王雷妮拉的坐騎,死於君臨暴亂,被暴民殺死。
科拉克休,」遊俠王子「戴蒙親王的坐騎,又稱「嗜血巨蟲」,死於神眼湖空戰,與瓦格哈爾同歸於盡
梅麗亞斯,」無冕女王「雷妮絲的坐騎,人稱「紅女王」,死於鴉棲堡狂舞,遭瓦格哈爾和陽炎夾擊殺死。
沃馬克斯,傑卡里斯王子的坐騎,死於喉道海戰,被船桅和其他東西纏繞困住,隨船沉落海底。
阿拉克斯,路斯里斯王子的坐騎,死於破船灣狂舞,在破船灣上空被瓦格哈爾殺死。
泰雷克休,喬佛里王子的坐騎,死於君臨暴動,被暴民殺死。
暴雲,伊耿(三世)王子的坐騎,死於喉道海戰,在逃跑時身中無數箭矢和長矛,傷重死去。
月舞,貝妮拉公主的坐騎,死於龍石島的空中搏鬥,與陽炎的對決中被殺
陽炎,伊耿二世的座駕,又稱「金亮的」,在鴉棲堡狂舞中被梅麗亞斯重創,後死於龍石島的空中搏鬥,因與月舞的戰鬥而傷重死去
夢火,海倫娜王后的坐騎,死於君臨暴動,被暴民所殺。
特賽里恩,戴倫王子的坐騎,又名「藍女王」,死於第二次騰石鎮之戰,與沃米索爾和海煙搏鬥至重傷後,被布萊伍德家族的箭手射穿眼睛死去。
斯里科斯,死於君臨暴動,被暴民殺死。
莫古爾,死於君臨暴動,被暴民殺死。
沃米索爾,又稱「青銅之怒」,「人瑞王」傑赫里斯生前的坐騎,馭龍者是,「鐵錘」休夫,起初屬於黑黨,隨後隨休夫加入到綠黨陣營,死於第二次騰石鎮之戰,與另外兩條龍海煙和特賽里恩的搏鬥中死去。
銀翼,善良的亞莉珊王後生前的坐騎,馭龍者是白髮烏爾夫,起初屬於黑黨,隨後隨烏爾夫加入到綠黨陣營,血龍狂舞戰後倖存的四條龍之一。
海煙,蘭尼諾·瓦列利安爵士生前的坐騎,馭龍者是亞當·瓦列利安,屬於黑黨陣營,死於第二次騰石鎮之戰,在與沃米索爾和特賽里恩的搏鬥中死去。
偷羊賊,馭龍者是蓖麻,屬於黑黨陣營,血龍狂舞以後倖存的四條龍之一,隨蓖麻一起失蹤。
貪食者,野龍,未被馴服,血龍狂舞以後倖存的四條龍之一。
灰影,野龍,未被馴服,在龍石島被陽炎所殺
晨光, 雷妮亞的龍,因太小沒有參加血龍狂舞。最後活了下來。是血龍狂舞以後倖存的四條龍之一
最後的龍,死於「龍禍」伊耿·坦格利安三世在位期間。
【流亡】
坦格利安家族並非維斯特洛的原住民,他們源自東大陸的瓦雷利亞自由堡壘。古時四十支家族競逐自由堡壘的統治權力,其中之一的坦格利安家族的勢力遠遜於當時最有權勢的家族。末日浩劫前十二年,家主伊納爾深信他的女兒「夢女」丹妮絲關於瓦雷利亞毀於烈火的夢境將會成真。他舉族遷移至帝國最西邊的據點——龍石島,因而逃過摧毀了自由堡壘文明的大災變。
【征服戰爭】(絕對氣勢磅礴)
征服戰爭(War of Conquest)指當年伊耿·坦格利安一世征服維斯特洛的戰爭。在他的兩位姐妹、三條龍和少量軍隊的支持下,兩年間七大王國中的六位國王最終向坦格利安家族俯首稱臣。在此戰爭中,某些地區和家族主動追隨坦格利安家族,故其領土未受戰火波及,而其他地區則最終屈服於伊耿的龍和軍隊之下。
背景
自由堡壘覆亡後的流血世紀間,輝煌一時的帝國四分五裂,東大陸戰爭不斷,但坦格利安家族不受干擾地生活在龍石島上。由於他們是最後的龍王血脈,仍保有世上最後的龍,力量最強的自由城邦、自封為瓦雷利亞繼承者的瓦蘭提斯提議合作重建自由堡壘,征服東方。他們拒絕這項建議,甚至反過來加入眾自由城邦反對瓦蘭提斯的聯盟,征服者伊耿騎龍前往爭議之地參戰,粉碎了瓦蘭提斯的野心。在征服者伊耿心中,他有更具野心的目標,即征服維斯特洛。雖然家族的人力嚴重不足,但伊耿知道他們持有七國前所未見的軍備——龍。
入侵維斯特洛前,伊耿下令打造地圖桌——被準確地裁成維斯特洛的巨大地圖。雖然維斯特洛多年來都同時存在著七個國家,但由地圖桌的設計可見,伊耿視整個維斯特洛為一體,顯示出一統七國的決心。
征服戰爭前夕,風暴王亞爾吉拉·杜蘭登為女兒向伊耿提出婚約,寄望藉坦格利安家族的勢力作緩衝以保衛他的王國免受鐵種的首領赫倫·霍爾攻擊。伊耿未有同意,但保證若亞爾吉拉割讓更多土地,並讓公主嫁給他的朋友奧里斯·拜拉席恩,盟約便能締結。亞爾吉拉氣得七竅生煙,命人砍下伊耿的使者的雙手,送回去龍石島,以示他的女兒絕不會下嫁給一個雜種私生子。

伊耿沒有回應。隨即他召集自己的朋友,封臣和一切盟友,聆聽他們的建議,然後到聖堂向七神祈禱。七天後,他向學城、七位國王和全大陸大小諸侯發出信件,宣告維斯特洛從此只有一個真王,降者可保留封地和頭銜,反抗者殺無赦。

當時的維斯特洛分裂為七大王國,各國的統治者為:
托倫·史塔克,北境之王。
赫倫·霍爾,群島與河流之王,人稱「黑心」赫倫。
亞爾吉拉·杜蘭登,風暴國王,外號「驕傲的」。
羅倫·蘭尼斯特,凱岩王。
孟恩·園丁九世,河灣王。
羅納·艾林,谷地國王,由母親莎拉·艾林攝政。
梅莉亞·馬泰爾,多恩女王。
灘頭登陸
征服戰爭於2BC正式開始,伊耿·坦格利安一世和他的兩位姐妹妻子雷妮絲·坦格利安和維桑尼亞·坦格利安以及僅有的少數封臣,率領少於1,600人的軍隊(有說是3,000人或僅僅數百人)在黑水河河口登陸。風暴王與鐵國王都聲稱擁有此地,但兩國都沒有派人駐守這裡。在河口的三丘之地,伊耿下令在最高的一座山丘上以木頭修築一座堡壘,稱「伊耿堡」(Aegonfort),為日後紅堡的前身。隨後他派遣他的姐妹去降伏附近的史鐸克渥斯堡及羅斯比城。羅斯比家族不戰而降,史鐸克渥斯堡的守軍射了幾箭後,瓦格哈爾噴火點燃了城堡的頂部,於是史鐸克渥斯家族也投降了。
可是暮谷鎮及女泉鎮卻沒有這麼輕易便降服,他們集結了三千人南下挑戰伊耿,誓言要將他趕回海里。伊耿派遣奧里斯·拜拉席恩迎戰他們,自己就騎龍從天空進攻。坦格利安輕鬆取勝,慕頓伯爵與達克林伯爵被殺,達克林的兒子和慕頓的弟弟向征服者投降。暮谷鎮陷落後,維桑尼亞王后禁止士兵搶掠,但是將達克林家所有從貿易得來的財富都收歸國庫。
第一次加冕
在攻下了黑水河兩岸周圍十數個城堡後,伊耿傳召所有向他投降的領主來到伊耿堡。伊耿接受了他們投降,保證他們的頭銜與領地不變。他再獎賞那些一直忠於他的人,戴蒙·瓦列利安被命為海政大臣,崔斯頓·馬賽成為了法務大臣,克里斯派安·賽提加(Crispian Celtigar)獲任為財政大臣,奧里斯·拜拉席恩成為了第一任國王之手。在這裡,維桑尼亞以一頂鑲有紅寶石的瓦雷利亞鋼冠冕加冕她的弟弟丈夫,雷妮絲稱伊耿為「伊耿一世,全維斯特洛之王,人民之盾」(Aegon, First of His Name, King of All Westeros, and Shield of His People)。坦格利安的黑底紅色三頭龍旗幟在此首次飄揚。
七國的統治者開始商議如何應付他伊耿。赫倫王與亞爾吉拉都召集了封臣準備作戰,孟恩九世經濱海大道北上與羅倫王商討聯盟,梅莉亞女王則派渡鴉至龍石島,提議合作對抗亞爾吉拉,莎拉太后則要求獲得綠叉河以東所有土地來合作對付「黑心」赫倫,在最遠方的托倫王也徹夜與他的下屬商議如何應付伊耿。伊耿的下一步行動,整個維斯特洛都屏息以待。加冕禮後不久,伊耿分三路再次出擊。
海鷗鎮之戰
第一路,海政大臣戴蒙·瓦列利安與維桑尼亞奉命一起進攻谷地的海鷗鎮。艾林家族倉促召集了一支艦隊抵抗,還雇用了12艘布拉佛斯戰船參戰。雙方在海鷗鎮外的水域決戰,瓦列利安艦隊敗北,戴蒙陣亡,三分之一的船隻被擊沉,另外三分之一被俘虜。然而,維桑尼亞也駕馭瓦格哈爾,向艾林艦隊吐下龍焰,使其覆滅,雙方打成平手。隨後,三姐妹群島爆發反對鷹巢城統治的暴亂,擁立了瑪拉·桑德蘭為三姐妹群島女王。
征服河間地
第二路的伊耿率少量士兵直撲赫倫堡,向同時統治河間地的鐵群島之王「黑心」赫倫開戰。雙方在神眼湖南岸展開兩次戰鬥。坦格利安軍隊打贏了蘆葦之戰(Battle of Reeds),但在之後的泣柳之戰(Wailing Willows)里,赫倫兩個兒子乘長船渡湖從背後襲擊坦格利安軍隊,伊耿的人馬損失慘重。但是鐵民無法對付巨龍,他們返航時被貝勒里恩攻擊,長船皆被焚燬,赫倫的兒子們都被燒死。
鐵民在河間地的三代暴政此時反噬他們。興建赫倫堡耗用了河間地大量人力物力,三河的領主或平民都被貪婪成性的赫倫不斷壓榨。於是,當赫倫召集三河貴族前來防守赫倫堡時,徒利家族的家主艾德敏大人卻率先公開反叛,帶領他的騎士與弓手高舉巨龍旗幟投奔伊耿。得此鼓勵下,其他三河領主紛紛叛變,召集軍隊加入伊耿。雙方形勢頓時逆轉,赫倫的軍隊人數遠遠不足,故此退守赫倫堡。這座剛剛建成,全維斯特洛最巨大的堡壘,普通雲梯與攻城武器都無法登上它或擊穿它的厚牆,而且城中更有源源不絕的淡水,藏有大量糧食的巨大地窖,在伊耿出現前一直被視為不可能攻陷。
做了帶路黨的徒利家族
伊耿此時已經集結了8,000人包圍赫倫堡。在開戰前,伊耿與赫倫王談判,赫倫拒絕了投降的機會,伊耿保證霍爾家族的血脈當晚必定斷絕。赫倫回到城中,保證將重賞任何殺掉龍的人,更會把三河領主的女兒賜給屠龍者。那夜,伊耿馭龍飛上高空,黑色鱗片的貝勒里恩在夜色掩護下形同隱形,它自高空俯衝下來向城堡吐下烈焰。大火點燃了整個城堡和裡面所有人,甚至使石頭如蠟燭般融化,赫倫王和他的所有兒子都被活活燒死在塔中(後人稱那塔樓為焚王塔)。第二天,在赫倫堡冒煙的廢墟中,艾德敏·徒利向伊耿稱臣,伊耿封了他為「三叉戟河總督」。其他三河領主也在此向伊耿和艾德敏宣誓效忠。
赫倫堡之劫
許多有名的鐵群島戰士都為赫倫效力,大部份死於赫倫堡之焚或河間地的起事中,只有很少逃到海岸邊並登船回到鐵群島。
征服風暴地
第三路則由謠傳是伊耿的私生子兄弟的奧里斯·拜拉席恩領軍,率伊耿原來部隊的主力與雷妮絲一起進擊風息堡。與北方的河間地不同,亞爾吉拉·杜蘭登的封臣比赫倫王的臣子更加忠誠,埃洛爾、費爾及布克勒三族聯手乘奧里斯渡過文德河時截擊他們的前鋒,殺傷千人後迅速退回樹林中。然而,風暴王國的敵人也抓住這個機會趁虛而入,石階列島的海盜不斷侵襲風怒角,來自多恩的掠襲者蜂擁殺出赤紅山脈,騷擾邊疆地。而與其他地方的人一樣,風暴地的人也無法對抗巨龍的攻擊。雷妮絲讓米拉西斯焚燒三家的森林,使他們無法躲在裡面。
伊耿的私生兄弟奧里斯.拜拉席恩
在面對快速前進的敵人,布克勒和費爾向南撤退(埃洛爾伯爵已經被殺),並把雷妮絲與她的龍一同南進的消息報告給集結了大批軍隊防守風息堡的亞爾吉拉。風暴王誓言他絕不會像赫倫一樣在城堡內被烤熟,他決定帶領軍隊主動迎戰對方。監視著風息堡的雷妮絲早已發現了他們的動向、人數與佈置,並回去報告給奧里斯。在銅門城以南的山丘,奧里斯佔據高地佈陣迎戰亞爾吉拉。兩軍接戰當天,戰場上捲起了一陣狂風暴雨。風暴王佔有人數優勢,還有當時吹南風,雨水都打到敵方士兵的面上,坦格利安軍隊處於劣勢。當時看到坦格利安旗幟飄揚在他的領地上的亞爾吉拉滿腔怒火,下令發動進攻,開始了這場稱為「最後的風暴」的戰役。
「最後的風暴」這場混亂且血腥的搏鬥一直持續至當天晚上才結束。亞爾吉拉率領騎士三次進攻,但陡斜的山坡與地面的泥濘都影響了騎士的發揮,三次衝鋒皆告失敗。當風暴軍的矛兵參戰後形勢頓時對坦格利安不利,大雨令奧里斯無法看到對方推進,而且大雨也讓他的弓手根本無法射箭。一處又一處的山丘失守,終於亞爾吉拉殺至奧里斯陣中,結果卻遭到米拉西斯迎頭痛擊。在地面上巨龍仍然無法戰勝,龍焰吞沒了指揮前鋒的狄肯·莫雷根與黑港的私生子與亞爾吉拉的近衛騎士,戰馬受驚逃跑,騎士相撞而隊型立刻混亂起來,連風暴王也被拋下馬,但他頑強地戰鬥下去。奧里斯帶人衝下山作戰,與風暴王決鬥。他給風暴王最後一次投降的機會,但換來了對方的辱罵。兩人搏鬥,各自都受傷了,但是最後奧里斯贏了,亞爾吉拉得償所願,持劍奮戰至死。
風暴王之死粉碎了他的部下的軍心,他們紛紛逃跑回到風息堡。接著幾天,風暴王的女兒亞吉菈(Argella)公主自立為風暴女王,固守風息堡繼續抵抗,但是城堡內人心惶惶,士氣低落,人人都怕風息堡將會重演赫倫堡被焚一事。她向前來談判勸降的雷妮絲保證風息堡將會戰至最後一兵一卒。可是守軍沒有戰死的決心,當夜他們把赤裸的亞吉菈綁起上鎖,打開城門投降,將城堡與她獻給奧里斯。據說,當時奧里斯·拜拉席恩脫下自己的披風,包裹在她的身上,為她鬆綁並安撫了她,向她述說她父親英勇戰死的事績。戰後,伊耿把亞爾吉拉的城堡、領土以及風暴王的女兒賜予奧里斯,作為勝利的獎賞,而他讓拜拉席恩繼承了杜蘭登家族的家徽與箴言。
蟹爪半島投降
黑心赫倫於赫倫堡死後,伊耿派出維桑尼亞王后至蟹爪半島,向其領主要求效忠。領主們深知無力反抗,故向王后稱臣。維桑尼亞繼而宣佈納其為親兵,並將對鐵王座忠心不二。由於蟹爪半島領主們主動屈膝,她答應將封其為王領直屬諸侯作為回報。
征服西境和河灣地
三路作戰完成後,河間地與風暴地被擊破,餘下諸王明白下一個目標即將是自己。在北方,托倫·史塔克召集軍隊;在東境,莎拉太后帶著兒子羅納國王退到鷹巢城,並派大軍駐守血門,同時又遣使向伊耿提出聯姻(條件是要立她的兒子羅納為伊耿的繼承人),可是最後伊耿沒有答覆她。在南境,凱岩王羅倫·蘭尼斯特與河灣王孟恩·園丁九世在金樹城合兵近55,000人,其中5,000人為騎士,600人是大小不同的領主貴族。這支維斯特洛史上最龐大的軍隊,浩浩蕩蕩向東北方進軍,誓言將一勞永逸地把伊耿除滅。
伊耿在神眼湖畔的營地得知聯軍出發,便馬上組織河間地的領主,準備迎戰南境的軍隊。可是坦格利安軍隊的數量只有不到五分之一,未受歷練,忠誠堪憂,不過他的軍隊規模較小,機動力更高。在石堂鎮,伊耿與他的姐妹妻子重聚,然後一同向南進發,在黑水河以南一片原野將與聯軍會戰。這片原野廣闊而平坦,又因為無雨而十分堅實,適合騎士衝鋒,可是交戰當天卻非常大風。聯軍的第一波衝擊,就擊破坦格利安軍隊的戰線了。勝負似乎在一開始就已經決出,坦格利安的征服野心幾乎就要破產。
可是,在伊耿和他的妹妹們維桑尼亞與雷妮絲騎著他們的巨龍投入戰爭時,情勢就徹底扭轉了。這是此戰中唯一一次坦格利安家族同時投入全部的三條巨龍。伊耿駕馭貝勒里恩反覆焚燒他的敵人,瓦格哈爾與米拉西斯在上風處噴火,火隨風勢,龍焰點燃了整片乾燥的田野。大火使馬匹受驚,濃煙讓聯軍無法清楚看到前方,不戰自潰。當天,4,000人被活活燒死,1,000人被由瓊恩·慕頓伯爵指揮的坦格利安士兵所殺,上萬人因燒傷而永遠留下傷疤,而孟恩九世與他的兒子、孫子、親族通通葬身火海。三天後,孟恩九世的侄子傷重去世,園丁家族也隨之覆滅。聯軍潰敗,伊耿只付出極輕微的代價便贏得了勝利(死傷百人,維桑尼亞肩上中箭但傷勢不大)。
羅倫王逃出了怒火燎原,但一天後就被俘。他主動向伊耿降服,得以繼續保留凱岩城和獲封西境守護。他的封臣以及許多沒有喪命的河灣地貴族也向伊耿稱臣。隨後,伊耿深入河灣地,高庭總管哈蘭·提利爾獻城投降。伊耿為此賜予提利爾家族河灣地的統治地位,將高庭公爵的位置賜封給他,並授予南境守護的頭銜。這觸怒了有更高貴血純的其他河灣地貴族,例如是佛羅倫家族,但伊耿置若罔聞。
北境投降
在伊耿揮軍南下收服舊鎮、青亭島與多恩前,河間地傳來北境之王托倫·史塔克率領三萬北境軍隊穿越頸澤南下的消息。伊耿則召集軍隊和龍北上,準備迎戰。在三叉戟河邊,伊耿的人馬比北境軍隊多一半人,集合了來自三河、風暴地、西境和河灣地的人,而且伊耿與他的姐妹也在這裡。他的封臣有的鼓吹全力進攻,有的寧可退守頸澤,托倫的私生兄弟布蘭登·雪諾則請纓去刺殺對方的三條龍。原本打算與伊耿交手的托倫,在看過對方的一望無際的軍營和三頭巨龍,又聽說了怒火燎原的故事及目擊赫倫堡的廢墟後自知不敵,派了布蘭登與三名學士南下談判。第二天,史塔克家族向伊耿屈膝效忠,從此托倫被稱為「降服王」。伊耿命他為臨冬城公爵及北境守護。數年後,一座旅店築建於此地,為記念此事而名為「屈膝之棧」。
托倫.史塔克向伊耿屈膝投降
谷地投降
北境投降後,伊耿又與他的姐妹分頭行事,伊耿繼續向舊鎮前進,維桑尼亞再一次對付谷地,而雷妮絲則南下去收服多恩。莎拉·艾林已經加強了海鷗鎮的防禦,調動大軍駐守血門,又增派了三倍兵力到危岩堡、雪山堡及長天堡。可是,這些防禦都對維桑尼亞無效,她直接騎著龍降在鷹巢城的庭院裡。莎拉帶著衛兵衝出城堡,結果看見小國王坐在維桑尼亞膝上。羅納·艾林向他母親央求道:「媽媽,可以讓這位阿姨帶我飛嗎?」(誰能告訴我為何這個場景如此眼熟)。於是,沒有威脅,沒有惡語相向,兩個女人相逢一笑泯恩仇。莎拉·艾林獻上了三頂冠冕(她的攝政后冠、羅納的小王冠和谷地國王千年以來的獵鷹王冠),而羅納則得償所願,維桑尼亞帶著他圍繞巨人之槍飛了三圈。如此,艾林家族也向伊耿降服了。
入侵多恩
雷妮絲的行動卻沒有姐姐順利。此時多恩已經集結了一隊大軍駐守親王隘口,不過雷妮絲沒有與他們交戰。她騎龍飛越赤紅山脈,打算降落在多恩城堡里命令當地貴族投降。可是,在萬斯城、神恩城、板條鎮她只找到空蕩蕩的城堡,只有少量老弱婦孺留下來。雷妮絲試圖飛往陽戟城,直接命令馬泰爾家族投降。有「黃蛤蟆」之稱的多恩女王梅莉亞·馬泰爾(Meria Martell)雖然是個又胖又瞎的八十歲老婦,但智慧猶在。她告訴雷妮絲:「你可以燒死我們,但我們不會屈膝,不會投降。這裡是多恩,你在這兒不受歡迎,多恩沒有國王,去告訴你哥哥這一點。「雷妮絲警告她不臣服就是「血與火」,對方則答道:「隨你便,我們『不屈不撓』(馬泰爾家族的族語)」。於是雷妮絲離開多恩,這一次沒有下令進攻,讓多恩繼續保持獨立。
舊鎮投降
伊耿與姐妹登陸的消息傳到舊鎮後,總主教就在七星教堂中開始絕食祈禱,足足持續了七日七夜。然後,他宣佈七神將接納坦格利安家族,因為老嫗向他展示了舊鎮反抗時被龍焰付之一炬的未來。謹慎又虔誠的曼佛德·海塔爾伯爵把兵力留於舊鎮內,沒有參加怒火燎原,並在伊耿南下而至時主動打開城門,表示效忠。三天後,在數百領主貴族及許多學城的博學之士見證下,總主教於繁星聖堂里為伊耿塗抹聖油,並加冕他為「坦格利安家族的伊耿一世,安達爾人、洛伊拿人和先民的國王,七國統治者暨全境守護者」(Aegon of House Targaryen, First of His Name, King of the Andals, the Rhoynar, and the First Men, Lord of the Seven Kingdoms, and Protector of the Realm)。從這天起,伊耿的統治正式開始,坦格利安王朝建立。
坦格利安統治
六國在手的「征服者」伊耿·坦格利安一世,決意在黑水河口的伊耿堡展開他的統治,他設想一座沒有城牆的新城——君臨——將會圍繞他的伊耿堡而建立。在短短25年間君臨由一片荒野發展成為維斯特洛第三大城市(超越了海鷗鎮與白港)。在首都的伊耿堡里,放置著鐵王座,一個以他從赫倫堡與怒火燎原里收集的戰敗者的劍,熔化重鑄而成的王座。
伊耿把國家交託給他的姐妹與一群信任的顧問管理,這成為了御前會議的前身(後來由傑赫里斯一世正式設立御前會議)。而他本人則著力把六國織成一體,每半年便到全國各處巡視,鎮懾他的臣民,使他們心存敬畏。在巡視過程里,伊耿亦會審理當地的案件,並尊重各地的風俗與律法,按此作出裁決(後來同樣也是由傑赫里斯一世統一全國律法)。伊耿在33AC年才結束出巡,改由他的長子伊尼斯巡視全國。雷妮絲王后在使六國合一的過程中也發揮作用,她讓大貴族們互相通婚(其中一例是安排托倫·史塔克的女兒嫁給了原來的谷地國王羅納·艾林),又贊助歌手與吟遊詩人,讓他們到全國各處傳唱伊耿與他的姐妹的事蹟,建立坦格利安的形象。
後續征服與暗流
征服戰爭結束後,仍有一些地方未歸順伊耿的統治,這些地方包括了多恩、鐵群島和三姐妹群島,絕境長城當時也由赫倫·霍爾的兄弟擔任總司令,他旗下有近一萬戰士。然而,霍爾總司令恪守守夜人的職責,沒有起兵南下向伊耿宣戰。而在三姐妹群島,史塔克家族奉伊耿國王之命雇來了一隊布拉佛斯艦隊,瑪拉·桑德蘭女王在看到他們逼近後便立刻投降了,她的兄弟向坦格利安屈膝,而她成為了靜默姐妹終老。
在赫倫堡之焚後,伊耿與他的姐妹因為要應付更強大的敵人而沒有理會鐵群島。故此,許多人馬上湧現以爭奪霍爾家族留下的權力真空,科林·沃馬克憑祖母是哈爾溫·霍爾的姐妹而自稱繼承了王位,而在老威克島40位淹人加冕了他們當中的一員洛鐸斯(Lodos)為王,洛鐸斯自稱為淹神之子。在大威克島、奧克蒙島與派克島都有人自封為王。整整一年時間他們爆發了激烈的海陸戰鬥,直到2AC伊耿騎著貝勒里恩,率領一隊龐大艦隊平定鐵群島為止。沃馬克被伊耿殺掉,洛鐸斯召喚海怪摧毀伊耿的艦隊,失敗後投海自盡,上千人跟隨他自殺。奧克蒙島之王早已被殺,大威克島與派克島的偽王都馬上向伊耿屈膝。伊耿沒有聽從下屬的建議,將群嶼徹底燒平,或劃入河間地或西境管理,而是讓鐵群島的貴族選擇自己的領主。最後他們推舉了派克島的維肯·葛雷喬伊為首領,鐵群島也歸入伊耿統治之內。
只有多恩,在九年的戰爭里頑強抵抗伊耿與他的龍,甚至成功射殺了雷妮絲王后與她的龍米拉西斯。但是,多恩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人命代價,多恩全境幾乎化為廢墟,才保持了最終獨立。在戴倫·坦格利安二世統治時,多恩才通過聯姻與條約併入坦格利安統治之下。伊耿的七國統一夢,在他登陸後近200年後才完成了。
雖然六國被伊耿統一,接下來的是37年和平統治,但是也未能徹底解決內部的離心。北境人對不戰而降十分不滿,托倫王的兒子們曾商議叛亂的計劃。在伊耿駕崩後,羅納·艾林的弟弟傑諾斯也起兵叛亂,謀殺了他的哥哥與侄子。在坦格利安統治早期,凱岩城的蘭尼斯特家族也高傲得不願意與王室交好。
【第一次多恩戰爭】
第一次多恩戰爭(First Dornish War),指的是坦格利安王室為征服在征服戰爭中唯一成功抵抗的原七國之一多恩王國而發動的侵略戰爭。戰爭開始於4AC,歷時將近十年。最終於13AC,雙方達成停戰協議,坦格利安軍全部撤出多恩領,多恩付出極為慘重的代價保持了獨立自由。「征服者」伊耿的統一夢想還是沒能實現。
背景
征服戰爭中在谷地投降後,雷妮絲·坦格利安曾率軍準備入侵多恩。在進軍前,她飛到多恩各處想迫使當地的領主投降,然而不論在萬斯城、神恩城或板條鎮人們都已經躲藏起來。雷妮絲於是飛到陽戟城命馬泰爾家族臣服,多恩的女王梅莉亞·馬泰爾(Meria Martell)雖然是一個八十歲的老婦,但依然堅決抵抗。雷妮絲此刻沒有發動攻擊,讓多恩繼續保持獨立。
入侵
4AC年,征服者伊耿開始入侵多恩,兵分三路進攻,準備完成征服戰爭。雷妮絲騎乘米拉西斯進逼陽戟城及焚燒板條鎮,征服者伊耿與高庭公爵哈蘭·提利爾攻打親王隘口,國王之手奧里斯·拜拉席恩公爵入侵骨道。此時多恩人已經從赫倫堡之焚、最後的風暴及怒火燎原中學會了對抗巨龍的方法,既不與坦格利安軍隊正面交鋒,也不防守城堡,而每當巨龍出現就馬上躲藏起來,以游擊戰術對抗入侵者。
征服者伊耿與山區領主交戰,多恩人躲避巨龍,不斷騷擾及伏擊入侵者。提利爾率軍向獄門堡前進,途中大批士兵因為酷暑和乾渴而死去,最後卻只發現烏勒家族早已拋棄城堡消失了。征服者伊耿贏得一些勝利,經過短暫圍城奪取了只有少量老弱婦孺駐守的伊倫伍德城,一路又奪得了已成空城的天及城(佛勒家族已逃走)。當他前進至魂丘時,托蘭伯爵派出一位騎士挑戰伊耿,他以黑火劍便輕易砍殺了那位敵人,卻發現原來對手只是托蘭伯爵的瘋子弄臣,而托蘭家族早已躲藏起來。可是,奧里斯公爵的進攻卻慘敗告終。他的風暴地軍隊被多恩人夜襲,又被居高臨下的敵人不斷以弓箭、落石和飛矛殺傷,最後在骨道中被前後包圍,他與旗下許多封臣都被維爾伯爵俘虜。
叛亂
雖然奧里斯被捕,但沿路的城堡全部放棄正面抵抗而採用游擊策略,伊耿的軍隊長驅直入佔領陽戟城。城陷前,梅莉亞女王與家人都已經離開,隱匿在沙漠中。征服者與雷妮絲集合了城中僅存的人,宣佈七國統一。隨即,他們留下羅斯比伯爵為陽戟城代理城主,讓哈蘭·提利爾公爵率一支軍隊鎮壓各地的叛亂,然後騎龍飛回首都。
兩人剛回到君臨,暴動便以驚人的速度蔓延至多恩全境。大批暴民從影子城中湧入陽戟城的堡壘中,各處的守軍被屠殺,指揮他們的騎士慘被多恩領主們折磨至死。梅莉亞女王返回陽戟城,羅斯比伯爵被綁起來後遭她推下長矛塔摔死。哈蘭·提利爾當時駐紮在獄門堡,準備率軍攻打萬斯城然後重奪陽戟城。可是他的大軍深入沙漠後便失去蹤影,一去不返。
鐵王座付出了大筆黃金將奧里斯等人贖回,他們於7AC被釋放。此後氣氛迅速升溫,征服者伊耿為了雪恥,於翌年和雷妮絲再度攻擊多恩。他們反覆以龍焰焚燒不降服的城堡,多恩人渡海襲擊風暴地的雨林,報復性的把半個雨林燒起來,並洗劫了好幾個市鎮和村落。矛盾急劇惡化,於9AC更多多恩城堡被龍焰焚燬。一年後多恩進行反攻,兩支大軍同時進軍多恩邊疆地和河灣地。夜歌城被佛勒家族攻下並徹底燒燬,大批人質被擄,而喬佛里·戴恩爵士則攻至舊鎮城下,大肆掠奪破壞城外的村莊和田野。
坦格利安家族再度使用魔龍報復多恩人,天及城、星墜城和獄門堡都遭到龍焰攻擊。在獄門堡,多恩人贏得對抗巨龍最輝煌的勝利。防守期間,一根弩炮發射的長箭剛好射穿了米拉西斯的眼睛,巨龍與騎手榴彈妮絲一起陣亡。
龍王之怒
雷妮絲之死使第一次多恩戰爭進入另一階段,接下來的兩年被稱為「龍王之怒」(the Dragon's Wroth),維桑尼亞·坦格利安與伊耿憤怒下攻擊各處多恩城堡,除了陽戟城外,所有多恩的城堡與據點都被龍焰焚燒。這種策略可能是想挑動多恩人反叛他們的君主(多恩人有說法指是馬泰爾家族從里斯獲得了屠龍的方法),許多由邊疆地來的信件都勸告多恩人投降,因為馬泰爾家族背叛他們以換取自己的安全,但是不論貴族或平民都堅決抵抗坦格利安。
一計不成,伊耿又使出另一種策略。坦格利安家族為任何多恩領主的首級設下懸賞,數人因此被殺,但只有兩個刺客有命前去君臨領賞。多恩人以相同策略報復伊耿,更多人因此死去,即使在伊耿的權力核心——君臨——也不能倖免。費爾伯爵在一家妓院裡被勒死,伊耿和維桑尼亞也幾次遇刺(這催生了首代御林鐵衛的組成)。維爾家族更犯下了不少暴行,他們的所作所為仍在維斯特洛流傳。
和平
此時多恩已經成為一片廢墟,死傷無數,但是仍然堅決抵抗征服者伊耿。終於在13AC年,梅莉亞女王去世,多恩領傳給了她同樣年長的兒子納摩·馬泰爾(Nymor Martell)。他已經厭倦了多年的戰爭,於是差遣他的女兒德莉亞·馬泰爾(Deria Martell)公主率一支使團前往君臨議和。她帶著米拉西斯的頭顱作獻給國王的禮物,卻激怒了在場許多人,包括奧里斯公爵和維桑尼亞王后,奧克赫特伯爵甚至叫囂要將她送到最低級的妓院任人魚肉。然而,伊耿國王仍選擇聆聽她的要求。納摩親王的要求很簡單,雙方停戰,但只能是國與國之間平起平坐的和平,不是宗主與封臣的和平。許多人高呼「不降則不和」(No peace without submission),慫恿國王不要接受,因為除了多恩人付出慘重傷亡外,風暴地與河灣地也損失慘重。當伊耿正想拒絕她的條件時,德莉亞公主獻上了她父親的信。
這封信扭轉了一切。據說伊耿讀信時緊握著鐵王座,太用力以致王座割傷了他的手。他讀畢後馬上燒了這封信件,騎龍飛往龍石島。第二天早上他回到君臨,此時他同意了德莉亞公主的條件,雙方簽訂了永久和約結束戰爭。這封信件的內容至今沒有人知道,而伊耿也沒有告訴過別人,但史家們有幾種猜測:
這封信有魔法。
雷妮絲可能只是受了重傷,被關禁在某處地方折磨,而納摩親王保證只要雙方議和,他就會痛快結束雷妮絲的痛苦。
納摩親王保證用盡多恩所有財富,孤注一擲聘請無面者刺殺伊耿的繼承人伊尼斯。
影響
接近十年的第一次多恩戰爭結束,雙方付出慘重代價,不過多恩成功維持了獨立,但征服者伊耿則未能完成七國的統一。這段和平一直維持了約150年(儘管多恩人對邊疆地及河灣地的掠襲從未終止),直至「少龍王」戴倫·坦格利安一世再一次入侵多恩才結束了永久和約。


由於著筆太多,分為上中下三篇介紹,中篇連結地址呈上:
冰與火之歌:坦格利安王朝編年史(中)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952161/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