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 Book of Love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北京遇上西雅图2/FindingMr.Right2

6.4 / 623人    132分鐘

導演: 薛曉路
編劇: 薛曉路
演員: 湯唯 吳秀波 Ben Wilkinson Nesta Cooper Voytek Skrzeta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正義B勝

2016-04-28 12:05:16

致薛曉路:小一點野心,再少一點克制,未來的「北西3」就會是一部更好的電影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如果以類型片的眼光標準來看待這部《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它會讓你像其他很多熱門的國產片那樣,對判定類型無從下手。認真看過影片的觀眾應該會有這樣的體會,雖說名字叫「不二情書」,但全片真正與愛情相關的內容,其實很少,薛曉路更多的還是在講述生活。而了解薛曉路的人,至少從《和你在一起》或者《海洋天堂》開始關注她的人,大抵上也都會她的訴求與表達摸出一些規律可言。她溫情而巨大的野心,她隱忍而克制的情緒,以及貫穿始終的她對拍攝的認真與投入,讓她的電影永遠都介於超脫與寫實之間。雖然定位模糊,但年輕的觀眾看到浪漫,稍長的觀眾讀出生活,各取所需之餘,起碼也做到了受眾廣泛。
「北西」系列拍到第二部,其實不光跟前一部不再有任何關係,和北京與西雅圖這兩個城市也沒了半點瓜葛。吳秀波說薛曉路試圖通過這個片名表達的,是中西之間的碰撞,以及夾雜其中的異鄉人互相尋求慰藉,找尋自我的過程。從這個角度,「北西」這個縮寫實在是精心之選,試想如果翻過來變成「西北」,好像面前瞬間就揚起了不少黃土味兒。
從「北西1」到「北西2」,看得出來薛曉路在故事形式上頗費了一番腦筋,貫穿全片的跨越大洋的書信神交,讓這部電影有一個十分討喜的外表,包括那些湯唯與吳秀波分別與臆想出來的對方對話的蒙太奇。用前面的話說,年輕的觀眾會被這樣的拍攝手法吸引,稍長的觀眾則會默默嘆口氣,感慨一句,「本應一個是溫文爾雅的大學教授一個是酷愛閱讀的純情女生,結果現實讓他們一個變成了虛偽的房屋中介一個變成了愛財如命的賭場公關。」
可話雖這樣說,事實上,在薛曉路的電影中,幾乎就從未出現過真正的壞人。即便主角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看完影片的觀眾細想也能發現,對吳秀波的不專一、不誠實和湯唯的拜金多情,影片其實都著墨不多,甚至會在後面告訴你,他們的這些缺陷,都是事出有因且值得同情的。同時,薛曉路的克制還體現在兩部「北西」,都收尾在愛情的正要萌發之際。而「北西2」中對吳秀波與湯唯於陌生人中擦身而過的描寫,同樣是點到即止。
而與克制相對的,薛曉路的野心又是隨處可見的。比如超過兩小時的片長,眾多戲份頗足的配角,以及由他們反映出的那些社會思考。不管是代表第一代移民的秦沛、吳彥姝這對老夫老妻,還是放棄國內工作一心只為供養兒子出國的內地母親,抑或陸毅、祖峰、王志文這些先後出現在湯唯生活中的各色男人形象,甚至包括只露了一面代表著早已被同化的第三代移民的秦沛孫子,薛曉路在這裡試圖解構的,是華人在海外生存的一個大縮影。既然如此,那麼「此心安處是吾鄉」也好,「葉落才歸根」也罷,「北西2」其實並非要傳遞給觀眾一個確之鑿鑿的觀點,而是力求在反映「現實」的基礎上,達到某種超脫——這種超脫倒也很好概括,說來講去無非五個大字:人間有溫情。
所以從這個角度,再往前回溯,薛曉路的電影,似乎從來都缺乏一種衝突,一種讓觀眾時刻保持觀影情緒的衝突。而對那些糾結於諸如「國際書信的往來時長能否保證兩人如此密集的交流」以及「爺爺奶奶在美國生活了幾十年依然不怎麼會說英語」這樣小bug的觀眾來說:「北西2」的觀影過程,又的確略微「馬拉松」了那麼一點。
但可以預見的是,「北西2」一定確定以及肯定會將「北西1」的好人緣和好票房保持下去,甚至憑藉吳秀波與湯唯越發默契的配合,超而越之亦不無可能。畢竟在當下的內地電影市場,包羅萬象的大雜燴電影無疑還是最受追捧的類型。
不過,如果薛曉路看的到,還是想對她講一句:小一點野心,再少一點克制,未來的「北西3」就會是一部更好的電影。畢竟,點多易散,通俗易傳。也別瞧不起灑狗血,想做到集中火力精準地灑,難著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