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崩壞人生 Demolition

破碎人生/愛情上半場‧完(港)/崩坏人生(台)

7 / 111,974人    101分鐘

導演: 尚馬克瓦利
編劇: Bryan Sipe
演員: 傑克葛倫霍 娜歐蜜華茲 克里斯庫柏 Heather Lind Polly Draper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玄兒

2016-04-17 11:48:31

麻木的人生,想哭都難——北美新片《破碎人生》漫談


這部2015年的多倫多電影節開幕電影:《Demolition》,最早的中文譯名為《爆破》,直觀點明了電影中,有關拆解生活再重組的過程。而2016年定檔之後,修正為樂《破碎人生》,儘管影片名稱中少了些力量,但是依然圍繞故事的命題,破碎的人生下,我們應該如何面對。

影片最大的噱頭來自於男主演:傑克·吉倫哈爾,領銜的一眾主創人員。近幾年來,傑克·吉倫哈爾的一度用力過猛,從《宿敵》到《囚徒》,從《夜行者》到《鐵拳》,再到去年同樣眾星雲集的《絕命海拔》。似乎都不及早年間《斷背山》和《原始碼》,「一文一武」 兩部影片中,傑克·吉倫哈爾給人留下的深刻印象。這部《破碎人生》的媒體評價雖然褒貶不一,不過《綜藝》雜誌則力贊傑克·吉倫哈爾,稱這是他在《斷背山》之後最出色的表演。



傑克·吉倫哈爾,曾與加拿大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合作兩部影片,與導演:大衛·O·拉塞爾合作了《意外的愛情》,這部《破碎人生》的導演:讓-馬克·瓦雷,也是來頭不小,2013年的《達拉斯買傢俱樂部》,2014年的《涉足荒野》,他可謂是奧斯卡提名演員的福音導演,可惜《破碎人生》在2015年底,放棄了頒獎季的角逐,換到了2016年4月8日的上映檔期,任那些政治正確的主流作品,你爭我奪的進行最後的,並且是毫無懸念的搏殺。

這部預告片看起來,頗有些 「搖滾治癒系」的《破碎人生》,可謂是一部較比另類,並且風格雜糅的人生小品,必然是不適宜放在主旋律的漩渦里,那樣只會令其被輿論淹沒,影片在北美大規模上映後,觀眾口碑不錯,剛剛從IMDb的7.7掉到7.6而已,不過影評人為主的Metascore已經跌到了49的均分,大多數主流媒體給了70分上下的評價。

影片的編劇:布萊恩·賽普,2016年初還有一部愛情電影上映《愛情的選擇》,同樣遭遇了口碑滑鐵盧。還好《破碎人生》有導演:讓-馬克·瓦雷敘事剪輯,演員陣容上還有女主角:娜奧米·沃茨,老戲骨:克里斯·庫柏助力。一個有些悲傷的開端,荒誕的過程後,回歸情感的溫馨主題,讓這部《破碎人生》,在多元拼湊的劇情下,沒有太過失控,而是回到了治癒系的雞湯式大團圓結尾。



影片講述了由傑克·吉倫哈爾飾演的男主角:戴維斯,遭遇了妻子的意外離去,從而每日給醫院自動售賣機客服人員,由娜奧米·沃茨飾演的:凱倫,不斷的寫信,傾訴內心的故事。不過影片中的波折可不止這麼簡單,戴維斯為何無人傾訴內心,妻子的意外去世給他帶來了怎樣的生活變故,而意外進入戴維斯生活的凱倫,又是怎樣的一位單身母親,這些都有待影片為觀眾一點一點的揭開謎底。

影片的故事靈感,據說來自於編劇:布萊恩·賽普早年間,從事過的房屋爆破工作。他說自己年輕的時候,跟著工頭兒,整天拆東拆西。在那些即將被拆除的廢棄房屋裡,看著被人們丟棄的殘破傢俱,對雜物進行分揀的過程中,他發現,很多東西只有打破表面,才能明白其內裡的結構,看到真正支撐它的重心在哪裡,從而懂得構建它的道理。這種反向的感知方式,聽起來有些笨拙,但是布萊恩·賽普卻特意把這個過程寫進劇本里,並將這個頗有力量的行為——爆破拆除,作為影片的英文名稱:Demolition。

不得不說,這樣的寫作方式,讓布萊恩·賽普的劇本中,充滿了生活的細節和幽默,相信這也是吸引了導演:讓-馬克·瓦雷的地方。這樣的人生小品,或艱難、或幽默,沒有人比導演:讓-馬克·瓦雷,更能讓這樣的故事,變得精緻有趣。影片中,那些看到壞掉的東西不順眼,就開始瘋狂的拆除;看到機場人們的行李,忍不住好奇那些行李箱裡,究竟都裝了什麼;甚至是女主角:凱倫,臥室的衣櫃抽屜里,內衣褲的歸納和內褲應有的空間權利。這些生活中的細節,那些人們多少都曾妄想過的情節,編劇:布萊恩·賽普把這樣的橋段,都放在這部有關破碎生活的劇本里,不時撩動觀眾的敏感神經,讓影片男女人物角色的存在感十足,親切真實。



(以下內容涉及劇透)

麻木與荒誕組合的戲劇效果

影片中的男主角:戴維斯,是投資銀行的一把手,是老闆最器重的下屬,也同時是老闆最要的女婿。在電影的開篇,為了證明戴維斯本人並不是一個靠關係的廢柴,特意描述了他每日規律的生活:5:30起床,邊在跑步機上鍛鍊,邊看大數據,洗澡出門之後,坐在地鐵上繼續看,對身邊人的敷衍了事,視若無睹。上班、開會、下班,回家、吃飯、睡覺。他過著像齒輪一樣的生活,被夾在生活和工作之間,不停的運轉。

影片要聚焦的,就是這樣一類,對生活已經麻木的人群,戴維斯是一個典型,除了工作,就是在去工作的路上發獃,對於身邊老婆的詢問和抱怨,絲毫沒有反應,一副聽之任之的狀態。不過這一切,在影片的前十分鐘,就被迫打斷了。一場車禍的降臨,終於讓戴維斯瞪大了雙眼,目睹了妻子的離去,面臨了生活的斷檔。影片在講述這位情感缺失,又傷心不能的男人,從低靡中走出來的過程,不僅僅寄託於高潮的爆破拆除橋段,而是用各色的人物特點,生冷的人物對話,甚至荒誕的想像,來填補單一的敘事主線。



影片中,戴維斯的人生出了問題後,第一個吸引他注意力的,是醫院裡「秀逗」的自動販賣機。吞了零錢不說,還吐不出M&M’s巧克力豆,值班護士一句:「有問題,找廠家。」,讓他賭氣拍下了機器上的客服資訊。在流程化的葬禮、告別和工作中,他不斷的回想自己與妻子的過去,妻子與自己的對話,以及妻子的抱怨:「他對與身邊的人與事物的漠不關心。」。在這之後,戴維斯除了對與妻子的死,擠不出一點眼淚之外,依然正常的5:30起床,開始自己萬年不變的規律生活,不過這一次,他開始關注身邊的人和事物了,不過是病態的。

比如突然和自己在同一時間乘坐地鐵的小哥,打開心扉訴說一切。在公司不斷的困擾於男廁發出響聲的門,不好使的電腦,以及家裡滴水的電冰箱,接觸不良的電燈。對於這一切,他沒有解決辦法,不過由於關注到了,反而變成他內心的敏感地帶,他必須將這些狀況一一解決。「有時候必需要將事物拆解,才能重組還原。」,這是他腦海中一直迴響的一句話。於是,妻子在臨終前,提醒他家中的兩年前就有的工具箱,成為了他每天公文包裡的必備裝備,看見不順眼的就拆,成為了他發洩的樂趣。而影片對於這樣,成人的低齡化行為,通過鏡頭剪輯和時間線的交叉,表現的十分巧妙。



這些令人捧腹的橋段,沒有從頭到尾的,按照時間順序演繹戴維斯拆解它們的過程,當然除了第一個「慘遭毒手」的冰箱之外,這個作為引子的橋段,暗示了觀眾,戴維斯已經對拆除事物,開始了偏執狂一樣的熱愛。同事的嘲笑後,走進廁所被驚呆;岳父看到得知是他拆了公司的廁所和電腦之後,把自己辦公室家傳的古董座鐘搬回了家。而戴維斯對這樣的拆解,感受到成癮一樣的快感,他倒給拆除房屋工人錢,為了可以免費加入這樣的體力勞動。拆了別人家還不夠,他還要拆自己家,被他稱作:「拆解自己的婚姻。」。只有在這樣劇烈的破壞工作之下,他才逐漸恢復了對於事物的感覺,不管是疼痛還是勞累,這樣的滿足感,才能讓他入睡。

而影片中,他不斷的嘗試,回憶與妻子相識的過程,生活的中浪漫瞬間,想為她為這段婚姻,試著心痛惋惜,傷感流淚,他卻始終無法流出一滴眼淚,無論是將這個過程寫信寄給自動售賣機的客服人員,還是與身邊的分享妻子去世的事實,他都無法釋放內心中的情感,因為他沒有在生活中投入情感太長時間了。對於妻子,對於身邊的人,對於自己的生活,他都感受不到,所以他在看醫生時,妄想自己被X光檢查出,是個沒有「心」的人,成為影片中,最為荒誕的一個橋段。也讓觀眾更直觀的感受到,他究竟得了什麼病。



生活中陌生人之間的真誠對話

遭受打擊的戴維斯,從前是個對一切都無感的人,自然也不太會表達自我。而當他開始跟人對話之後,他常常用更直接的方式進行表達,當別人問他,妻子去世後,他是什麼樣的感受的,他從地鐵座位上,彈了起來,拉動了緊急停車杆,因此被警察拘留詢問原因。他唯一能傾訴所有的方式,就是寫信,不斷的通過書寫,回憶自己與妻子的生活和點滴。而地址的另一頭,自動售賣機的客服人員:凱倫,開始跟蹤這個天天給他寫信的怪異男士,甚至凌晨兩點,打電話詢問他在做什麼。戴維斯很快就意識到了,這個似乎也「不太正常」的女士,正是那個自己可以在生活中面對的,訴說的人。一段奇怪的跟蹤,反跟蹤的橋段過後,兩個人開始了「朋友式」的同居生活。沙發上的過夜,聊上學時的最關心的事情。影片從而進一步交代了,對事物漠不關心的更深層面,因為覺得不重要,所以不關心。



這一對陌生人,甚至是不太可能有交集的兩個人,從信件的字裡行間,對於生活中,事物的共同興趣,比如機場過客的行李箱裡,究竟都裝著什麼的好奇心,讓他們填補了心靈上空缺,凱倫帶給了他快樂,讓他沒有感覺的內心,開始逐漸放鬆,坦然接受眼前的一切景色和正在發生的事情。也因此,他意外的結實了凱倫的兒子:克里斯。有著喜歡抽大麻,同公司老闆談戀愛的單身母親,孩子也難免叛逆,而克里斯遇到的問題還不止這些,他跟同齡的孩子一樣,喜歡音樂,喜歡流行元素,不過他還有著私密的性向困擾。



而戴維斯和克里斯關係,從對立抗拒,到相互接受,是從母親「失敗的料理」開始,三人尷尬的對話和難吃的飯菜,開啟了一段不一樣的「朋友關係」。戴維斯和凱倫是相互安慰的異性好友,而戴維斯和克里斯,更像是一對跨年齡的玩伴。戴維斯是克斯裡的音樂粉絲,拿到新鮮錄製的節奏舞曲後,他開始即興的地鐵和街頭上表演,動作無法用舞姿來形容,基本可以歸類為原始動物的狂歡。而克里斯也被眼前的這個,非一般的成年人折服,開始跟著他玩手槍,練射擊,拆房子,一起沒大沒小的胡亂折騰。影片這裡,還不忘加入了近年來的同性話題,只不過這一次轉移到了十幾歲的小孩身上,面對克斯裡的詢問,戴維斯也是尷尬的不知道該如何作答。倒是給出了成年人的忠懇建議:「在剩下的日子裡假裝喜歡女生,之後搬去一個開放的地方生活。」。



憤怒後的情感回歸

整部影片的中段,不失樂趣,但是難免有些脫離主線,這也是該片遭到一些質疑的來源。太多風格和橋段的拼湊,似乎令人覺得作者有些貪心了。下半段,隨著戴維斯「拆解婚姻」的儀式之後,妻子的「秘密」也付出了水面。印證了影片的那句,拆解婚姻,才能看清內裡,找回重建的方法。戴維斯最初對於妻子的感情是冷淡的,當看到了妻子也曾欺騙自己後他是憤怒的。在經歷了與家人的爭吵,被凱倫的「男朋友」毆打,以及克里斯的意外受傷後,他開始不再計較那些已經發生的事情,他回到了妻子的墓碑前,鄭重的哀悼。而意外遇到了肇事司機之後,他終於釋然了,看到妻子無處不在的便利貼,他才開始後悔,殊不知自己錯失了多少,開始在車裡忍不住流下了眼淚,最終尋求岳父的原諒,希望可以為妻子做真正有意義的事情,來紀念這個善良的女孩。



隨著對於妻子美好過去的點滴回憶,戴維斯以妻子的名義,修復了海邊的旋轉木馬,讓更多人了,可以擁有當年妻子一樣的快樂時光。而戴維斯也終於,開始跟著身邊的孩子一起,如海鷗一樣在風中奔跑,完成了自己的情感回歸。影片也在最後的半小時裡,轉向了心靈雞湯的救贖橋段。影片中的傑克·吉倫哈爾,自帶憂鬱感的他,沒有表情,就是糾結。而娜奧米·沃茨從不掩飾自己的年齡,歲月在她臉上,顯示著成熟的自信。老戲骨克里斯·庫柏,扮演的岳父角色,成為了影片秤砣一樣的平衡,從頭到位都很壓得住場。



時間不饒人啊,還我2002年《改編劇本》裡的庫珀



這部影片在專業人士看來,必然是有些用力過猛的節奏,不過在於觀眾來說,他們喜歡一個笑料接著一個包袱,不同類型的幽默和不同題材的討論,讓觀眾充滿新鮮感。幾位主人公,除了岳父有些裝腔作勢,代表著社會人和家庭的壓力之外,兩個狀況外的成年人和孩子,都是十分接地氣的問題份子。他們在艱難的生活中求存,戴維斯每日看著北海道的猴子入睡,凱倫喜歡抽大麻減壓,而克里斯喜歡扮女裝釋放自己。他們都試圖努力的在社會裡,做個正常人,並且儘可能的做自己,母親凱倫面對受傷的兒子,不斷的說著:「做你自己就好。」,相信這也是影片要對所有觀眾訴說的主題。



而戴維斯也終於在拆毀了房屋,看清了自己婚姻的本質之後,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生活節奏,7:30起床,出門跑步,上班下班,雖然看著同樣是猴子泡溫泉的畫面,這一次,他看到了北海道冰天雪地裡的猴子們,它們之間特殊的情感交流方式,並發自內心的嘴角上揚。這一次他感受到了,其實人們跟這些猴子,沒什麼區別,冷漠的社會裡,我們相互取暖、相互扶持,這不就是破碎的人生中,讓我們彼此凝聚,最為珍惜的情感麼。



這部影片令人想起了去年同時期的《年輕時候》,同樣由娜奧米·沃茨的主演,新鮮、動人,也是一部用心之作。



2016年4月16日
多倫多 小玄兒記
部落格:小玄兒的電影漫談
深焦DeepFocus訂閱號原創作者
貓眼電影特邀作者,豆瓣專欄作者
跟小玄兒一起同步北美大片
歡迎長按二維碼~訂閱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