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白鯨傳奇:怒海之心 In the Heart of the Sea

海洋深处/巨鲸传奇怒海中心(港)/白鲸传奇怒海之心(台)

6.9 / 148,850人    122分鐘

導演: 朗霍華
編劇: 查爾斯李維特 瑞克賈法
演員: 班維蕭 克里斯漢斯沃 席尼墨菲 湯姆荷蘭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wizea

2016-04-13 23:24:45

捕鯨時代下的英雄主義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部電影看到末尾,螢幕的螢光已經暗下去,但自己內心的思緒一直久久迴旋...

這部電影的主線由老年尼克森的回憶串行起來,從一個節點出發切開了美國工業時代的驅動力:捕鯨業的驚濤駭浪。電影從小說家赫爾曼-麥爾維爾並不相信埃塞克斯號的沉船經過作為故事開端的導因,並找來了當年留存在世的尼克森,用高額的金錢換取他講述航行經過的一夜開始,慢慢把我們視線回歸到這個歷經航海駭浪的老人回想過去的一段歲月:一個時代背景下的陰影。時代背景:首先需了解的一點是捕鯨行業早在石器時代就已經開始,從取肉食用到隨著時間的更迭,演化變成對其油脂的提煉。當對鯨魚作用的認識逐漸加深之後,也就催生了規模化的捕鯨人,開始了縱深方向上的行業發展,有相應的捕鯨艇,三叉戟以及遠洋航行時配備煉油作坊的大小型貨運船。

當走向18-19世紀50年代的時候,隨著工業發展和城鎮的興起,對照明用油、機械潤滑油的需求激增,沒有石油生產的當時,鯨魚就是維繫這一切的節點!甚至可以說在電被用來照亮我們的房屋和街道之前,整個世界的照明供給,除了太陽和月亮之外,幾乎完全地依賴捕鯨行業...除此之外還有工業潤滑油,肥皂蠟燭,女性束身,皮革等大量的需求!

這也就是從背景過度到故事發生的可能性:需求創造時勢,時勢造就英雄,英雄曲高和寡。

出發地美國:美國曾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捕鯨大國,其捕鯨業的興盛為這個被殖民地宣告獨立備足了馬力以及未來工業發展後勁提供了超越的可能。一個有效數據表明:在1846年那會,全世界900艘捕鯨船中有735艘是美國的。

這裡巧妙安排的一點就是:美國式的英雄人物註定是整個電影篇章的亮點。承襲了美式影視一貫的手法,用沉重的人物細節層面的刻畫,來講述捕鯨人的前身後世。

航行始發:大西洋沿岸麻薩諸塞州的「楠塔基特島」,由於接近漁場,地理位置優越,成了捕鯨重鎮,也可以說甚至是美國捕鯨業的大本營。投資人(捕鯨行業的每個船都有獨立的投資人投下重金,聘任水手外出捕鯨提煉限定數量的鯨油返航售賣盈利)修整埃塞克斯號,裝備了充足的供應,於1819年8月12日從楠塔基特島出發,踏上計劃為期兩年半的航程。

應徵隊伍:船長是28歲的波拉德,大副查斯22歲,二副是喬伊,船員中有標槍手、舵工,最小的是14歲的尼科森,一個充滿好奇心和自豪感的男孩,他第一次出航,是個小勤雜工,全船共有大約21人。

英雄設定:
船長:一個自持己見且目光短視的貴族-喬治 · 波拉德,卻受命家族的榮譽,需要一戰表功名大副:一個身經百戰,捕鯨無數,經驗值滿格的水手-歐文 · 查斯,卻因為出身一直受制血統的限定,但可因這場航海出征,一舉功成名就所以可以預見就是:大副和船長,最後會因為利益同盟而決策失誤聯手葬送船員

劇情梗概:

1.航行三天後,因為船長的決策失誤撞上風暴,蒙受了部份損失。查斯和喬治出現第一次分歧以及權威的撼動,但達成了共同的意識:目的就是獲取額定的魚油,儘早返航。這點故事安排很好,喬治貴族短視,但想要賺取功名;查斯力挽狂瀾,想儘早完成任務回航,開始船長之路,所以雙方都容易展現對於慾望的角逐那一塊共通性,並且藉由利益同盟鉚合在統一戰線上。2.三個月後第一次遇鯨,這次捕殺完全展現了查斯在經驗層面上的成熟準確;但即使是最熟稔的水手,也會有葬身大海的一天。所以這無疑透露出了美國的一個文化:個人主義英雄。試圖用個人的力量,去完成一個剝離群眾基礎的行為。這裡也開始給下面悲憫的劇情做了鋪墊,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無畏與大自然的時候,上帝也開始離他而去。3.時隔很長一段時間後鯨群無所蹤影,在靠岸途徑海島的時候,打聽到失事船長說起赤道附近的鯨群眾多,並且提及了「怪物-巨大的白色抹香鯨」造成海難的情景;但當時埃塞克斯號僅裝滿了450桶鯨魚油,完全還不夠兩千的量,為了可以及早返航,他們於是冒險起航該片海域,航行很遠很遠。很多人說,這裡之所以他們會前行是因為利慾薰心,但如果從捕鯨人的角度來剝析,結論就會變得並非如此。首先捕鯨隨著該行業的深化,誕生了所謂的捕鯨家族,這是榮譽所在。記得開頭片段的時候,年僅14歲的尼克森在船上當雜工的那會,說過一句話:「如果長大了,我也必需要有一個!」再者捕鯨作為一個古老的行業,從1820年隨著工業革命發展開始越加興盛,那個時候跟隨一條捕鯨船出海,不僅獲取可以高於陸地上工人在平均行業上半年的薪資,而且還能在榮譽的捕殺中,免除掉自己曾經身為囚奴的身份,這是權利一說。另外生為歐陸人,鹹水的味道伴隨著一個孩童的降生直至終老,無畏嚮往航海是多少人吸允海風后的夢想,捕鯨業也是啟發自己精神文明的需求一道口子...所以你還會認為是單純的利慾嗎?

4.他們如願找到鯨群,在捕殺過程中,敏感的他遇見了上帝開始安排的宿命:「怪物-巨大的白色抹香鯨」。在獵殺過程中捕鯨艇破損後返回五公里開外的埃塞克斯號開始修補,而那頭抹香鯨卻追隨並衝向底下船艙,船艙底下開始進水,當那頭抹香鯨浮出海面的時候,查斯拿起最重的三叉戟標中了眼睛,那個最深刻的心靈窗口;它憤怒起來撞壞了龍骨,折斷船帆,鯨油洩漏火染大海,埃塞克斯號沉沒。經過物資搶救最後所有船員只帶上備齊的水和麵餅,遠看著埃塞克,坐著捕鯨艇慢慢離去。在離開埃塞克斯的過程中,查斯感到它一直在附近尾隨,後來捕魚艇遇上風暴,查斯再次看見了它。這個時候,查斯開始有了不一樣的反應,他的眼睛有了害怕和懷疑。在這環節中,電影用宿命的追隨來撬動查斯的個人英雄主義,從一無所懼到有所敬畏,這裡同時也折射了上帝的信仰在美國這一片自由人身上的延伸。5.海上漂流期間一段時間看到了海島陸地那一刻,它再次出現襲擊,查斯的英雄氣息仍然佔著上風,這裡更多的是因為馬修的受傷,激起了他的怒氣,手持斧頭向它的骨架砍去,最後的結果無非就是傷亡,並且船被打翻,一群人都漂流到那座海島。這裡查斯仍會義無反顧衝向那頭抹香鯨的原因,更多不是英雄主義,而是因為有了「人文的關懷」,當他的好友馬修受傷的時候,他能做到的就是盡下全力復仇!6.漂流到海島後,他們靠吃鳥蛋和麵餅以及岩壁上的淡水維持體力,查斯後來發現這座荒島上曾經有人在這等待沿線的船救援而死去的屍骨,於是動員大家修補好捕鯨艇後離開,尋找輪船或者更容易被施救的陸地。這裡是喬治和查斯的區別之處,一個經驗的水手,知道如何跟蹤前人的足跡,修補錯誤。最後在離開前查斯和喬治開始了一段關於上帝與自然的對話,查斯內心開始接受這是大自然帶來的報復,生命需要被敬畏而不是被獵殺!這也就為電影最後的一個捕鯨場景做了最佳化。7.不幸的是,鯨魚再次出現,當它游過兩船中間的時候,浮上水面凝視著查斯,查斯注意到它眼角上三叉戟留下的「傷痕」;在凝視的過程中,最後查斯放下了三叉戟,不再勇鬥征服,而抹香鯨也離開了最後不再出現了。他明白,角逐和獵殺只會招致更多人的苦難,這個時候應該要做的是放下,讓所有人都平安回歸。8.在漂流一段時間後,洋流衝散了兩船的方向。喬治一船,當食物耗盡的時候,開始抽籤決定生死去留。當船長抽中時,他意味身長地接受了命運,也許是身為船長的責任,但他的表弟:柯芬搶過了火槍,毅然代替表哥受死。這裡的細節,其實應該觸發了電影末尾聽證會上關於為什麼埃塞克斯號沉沒的時候,喬治最終還是選擇了違背家族要求掩蓋事實的命令,講出了事實。查斯一船,同行的一人因為忍受不了惡劣的赤道天氣離世了,理智的查斯,堅決的做了決定:食用夥伴的身體,維持所有人的體力,然後其他交給上帝。這裡是一個航海人臨危時果斷而沉實的經驗,查斯確實是一名優秀的船長。

9.最後他們在將死之際,都被過路的捕鯨船救下,回到了楠木基塔小鎮。10.後來,查斯當上了船長離開了楠塔基島,晚年開起了商船,不再冒險。而喬治,再次出航擱淺,詛咒纏身終身不再從事航海業,而年少的尼克森也從這次噩夢般慢慢成長成為一名捕鯨人到船長,到老年一直封存這個故事,直到麥爾維爾敲門。這部電影其實就鋪墊了兩個點,一個是兩個主角之間的個人英雄主義到人文關懷的加持,而另外一個就是大時代背景下面捕鯨行業背後的陰影,引發人們對於自然的思索。兩個主角,一人背負家庭榮耀,一人衝破傳統,都渴望一舉成名。血統VS經驗,各自都帶著英雄主義的氣息,從漠視自然忽略群居利益訴求到飽懷敬畏之心,回歸到人生命的渺小和脆弱。一個人,可以是一個英雄,但應該是所有人的英雄!

而捕鯨業,在1850後的時候,尼克森說了這樣一句話:聽說現在地上有油,地上的油!這裡暗示了兩個時代,一個是日漸衰竭一個是日益興盛,捕鯨人從此慢慢從這個曾經血染大海的國土退卻,洗刷上岸而另一片荒蠻的土地上則開始了工業煙囪,萬家燈火的繁華。最後就用開頭電影那段意味深長的語句作為結束吧:
人類如何了解未知,人類需要什麼技能?自從人類發現鯨油,可以用前所未有的方式點亮我們的城市,全世界需求量暴漲,使人類開始走向海洋更深處冒險。我們不知道海洋深處,與不了解海洋裡的生物,怪物是否真的存在?或者這些故事只是想讓我們對海洋深處隱藏的秘密有所敬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