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火鍋英雄--Chongqing Hot Pot

火锅英雄/火锅/ChongqingHotPot

6.6 / 960人    94分鐘

導演: 楊慶
編劇: 陳國富
演員: 陳坤 白百何 秦昊 喻恩泰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uc

2016-04-08 16:15:59

邏輯不夠,暴力來救


    說是模仿也行,說是致敬也罷,一部《火鍋英雄》,看到太多成名大導的影子,杜琪峯、蓋·里奇、諾蘭、朴贊郁……都是影迷耳熟能詳的商業片名家。可如果拿掉這些解析度極高的外在元素,沒了一涮即撈、尚未熟透的食材,重口味的「辛辣底料」里,還能剩下什麼?

    甭管是科班出身,還是拍網劇入門,內地的年輕導演大多處於「學習」和「模仿」的階段。喜歡玩多線敘事、劇本結構、暴力美學,多是「偷師學藝」,並非前輩手把手的言傳身教。把大師的作品翻出來,一幀幀地拉片,一遍遍地改劇本,照貓畫虎,某些場景在視覺上足以亂真。《火鍋英雄》開場的雨中劫案,就頗有些銀河映像的風範,可惜後勁不足,只充了20分鐘的門面。風格不統一,節奏不協調,是楊慶等年輕導演常犯的錯。《火鍋英雄》里除了港片,還看到了韓片和國產青春片的混搭,打起來時血肉模糊,懷舊起來又成了「沙坪壩草蜢」。重口味的風格化有了,編織線索的野心也不小,若論劇本的嚴謹度,卻不如導演的上一部作品《夜店》。

    然而,導演中並非沒有自學成才的天賦異稟之輩,昆汀·塔倫蒂諾就是錄像店裡鑽出的超級玩家,玩多線敘事,巧合火併,一出手就腦洞大開。即便是拍「重慶風雲」,寧浩對蓋·里奇的國產化也更為深入,觸及到了改制、地產等時代背景,人物更具社會感。相比之下,身為重慶人的楊慶,在《火鍋英雄》里對地域文化的挖掘,多負載於火鍋店、輕軌站等兩江風景上,市井眾生卻一筆帶過。至於「挖防空洞挖到金庫」的這個原始立意,原本可以用簡單的方式解決,最後卻弄得極其複雜,「為賦新詞強說愁」,總有點強扭之瓜的尷尬。

    這種尷尬感,往細里說是作為一部犯罪題材影片,主角的「三觀」太正,而作為正義一方的警察,又是缺席的。那麼多錢猛然擺在「火鍋三人組」面前,他們卻一心想著偷偷補好洞,寧願為找銀行絞盡腦汁,也不去向有關部門報告。整部影片中,陳坤他們就一直都在保護這筆錢,面對「追債組」、「劫匪組」都不撒手,即便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其堅持的動機卻同白百何的感情一樣,缺乏足夠的鋪墊。至於白百何給出的計劃,壓根就不具操作性——但凡家裡弄過裝修的人都知道,糊水泥、貼瓷磚,對於一個新手的工作量,就警衛撿紙的那點時間,怎麼來得及補好一個澡盆大的地洞。在挖洞到劫案的數天時間內,火鍋組甚至都沒有去做籌備工作,似乎所有人都在等著欠高利貸的陳坤去偷錢。

    挖洞——偷錢——打劫——火併,要把這樣一個不算複雜的罪案編圓了,不突兀,不生硬,並非一蹴而就的事情。《火鍋英雄》的敘事潛力是基於巧合,矛盾高潮是源自誤會,但處理得並不乾淨,明顯的編排痕跡,禁不住細想和深究。片中一些沒頭沒尾的枝節,譬如白百何家的中藥,陳坤家的失火,秦昊家的老婆,縱然增添了笑料,整體上卻拖累了節奏,在一部只有95分鐘、強調時間點的犯罪片裡,只能說是種浪費。

    與主線的港片化,動作戲的韓片化同時出現的,是情感戲的電視劇化,尤其是有白百何出場的戲,文藝片的小清新感,柔和明媚的光線,與內景形成強烈對比,一度跳脫偏離。白作為情感方面的「女神」,其面目和性格是模糊的,高潮時的表白固然煽情,但回憶中的清純與現實中的「心機」並不吻合。導演沒時間去細掰,三男生與這位轉校生意從何來,是對情書的愧疚?還是想召喚青春片裡氾濫的共鳴?

    視聽語言上,導演對於「銀河映像」的摯愛,對於杜琪峯的致敬,前後數場戲裡都顯露無遺。破舊的樓房,逼仄的空間,冷峻的小街,停在暴雨中的小車,乍一看還真像是《文雀》等銀河舊作。劫匪之幹練狠辣,西遊面具的「黑色笑果」,好萊塢犯罪片「本土化」的生命力,頗讓人眼睛一亮。可遺憾的是,真正到需要和劫匪反覆糾纏,考驗觀眾「智商」的時候,編劇就露了怯。港片中屢試不爽的「各路人馬大火併」,也沒能一勞永逸地處理好——「追債組」和「劫匪組」的誤會也太想當然了,對方明顯畫風不同,旁邊還綁著人呢,怎麼也要問一聲再出手吧。

    邏輯上的漏洞,只能靠重口味的動作戲來彌補,其血腥暴力程度,超過了同檔期的《我的特工爺爺》。片頭演職表上的韓國名字,赫然解釋了為什麼全片的打鬥場景如此像韓國電影。尤其是防空洞裡的群毆,鏡頭隨著空間橫移,刀棍拳頭此起彼伏,讓人想起《老男孩》等韓國黑幫片。韓式動作戲的優缺點,《火鍋英雄》也一併繼承下來,取鏡重複、雜亂、冗長的老毛病,在陳坤與劫匪老大的追打中未能避免。過於血腥的殺戮,渲染暴力的感官刺激,對於有著更高追求的影片來說,未免也落得下品了。

    即便是杜琪峯北上拍片,也不得不就地妥協,真把昆汀和蓋·里奇搬到內地,沒有十年光景也難服水土。《火鍋英雄》值得肯定的是年輕導演的嘗試,邊抄邊學,盡力嫁接出一個風格醒目的本土案例。然而,過多的漏洞,太雜的混搭,終究還是讓這口火鍋「半生不熟」。畢竟,就算是有「一辣遮百味」,撈出來的蘿蔔還是蘿蔔,羊肉還是羊肉,沒能入味就少了回味,缺乏擊節稱讚的巧思,剩下的,就只有重慶的風景,和被揍成「豬頭」的帥哥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