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通天眼--Midnight Special

午夜逃亡/通天眼(台)/午夜特快

6.6 / 84,000人    112分鐘

導演: 傑夫尼可斯
編劇: 傑夫尼可斯
演員: 麥可夏儂 亞當崔佛 克絲汀鄧斯特 喬艾格頓 西恩布里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玄兒

2016-04-05 14:34:41

作為父親的使命,傑夫·尼克爾斯執導作品——北美新片《午夜逃亡》漫談


在訪談中,影片導演:傑夫·尼克爾斯,提及,這部影片的創作,和他成為父親這件人生大事,有著不可切斷的聯繫。這位78年生人的導演,可謂是近幾年來,中青年電影創作人中佼佼者,履歷漂亮的令人羨慕。第一次看到他的照片後,對於他第一部參與的電影作品,職位是演員,一點也不稀奇,人長的也太帥了吧,鄰家大表哥范兒,演個青春片,必火的節奏。



不過很快,他就開始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製作《獵槍故事》,結交了他的御用男演員:麥可·珊農,憑藉處女作一鳴驚人後,他又陸續在2011年創作了《存身》,2012《污泥》,拋開他以製作人身份參與的作品,到了今年的《午夜逃亡》,還有即將完成的《愛戀》,都是傑夫·尼克爾斯自編自導的幾部影片,可以說,每一部都是拿得出手的作者型電影,並且都值得一看再看。

他創作的故事裡,總是平淡無奇的從家庭關係展開,劇情里編織的犯罪、災難、科幻元素,讓整部電影脫離了普通家庭倫理劇和人物成長曆程的枯燥乏味和冗長消極,反而激發出故事更深刻的含義,人物更豐富的情感。這些都讓他的電影,給人很多的層次感。

生活壓力與家庭關係,精神疾病的困擾,突發災難的隱患。——《存身》
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愛與恨的追債,成為男人的歷程。——《污泥》
父親對於孩子的守護,擺脫外界的干擾,從未知到聽從。—《午夜逃亡》



如果說《污泥》講述的是一個孩子如何在父親和陌生人的影響下,對於家庭、愛情,甚至人生,有了更全面的看法和體會,逐漸成長為一個好男人的心理蛻變過程。而《存身》和《午夜逃亡》,都是以丈夫和父親的角色為核心的故事,不過《存身》討論的,是單向的丈夫和父親給予家人的保護,甚至是自身精神壓力下的過度保護。而《午夜逃亡》則是父親在給予孩子保護的同時,更多的是在孩子的引導下,完成自己的使命——護送孩子去他想要去的地方,給他全部的信任和支持,為了他要想要的未來,可以打破一切規則。

這樣對於「父親」角色的探討,就又更近了一步,父子之間的關係,也變成了雙向的給予。去年在寫《如父如子》的漫談時,時光網的編輯,留言了這樣一句話,畢竟「父親」這個角色,是同「孩子」一起誕生的。人們總是更呵護無辜的孩子一些,很容易忽略,沒有哪個好男人生來就是一位好父親。而導演:傑夫·尼克爾斯,不斷用他的作品,與我們探討好孩子到好男人,再到好父親的角色轉變,其中涉及親人、伴侶、家庭、社會,甚至政府和宗教組織的對於個體的影響或碾壓。而故事中,充滿了平凡的家庭關係、普遍的生活遭遇,讓他的電影,很容易和觀眾產生情感聯繫,感受到人物內心的掙扎和切身的窘境。



《午夜逃亡》作為一部獨立電影,是傑夫·尼克爾斯更為大膽的作品,相比《污泥》的犯罪槍戰、《存身》的災難預警,最後的結尾還是都回歸了現實。而《午夜逃亡》的結尾,只會令人仰天膜拜,相信大部份的製作費,都花在最後這十幾分鐘的後期里了。據說影片才拍攝了40天左右,這又是一部,非常高明的冒險、科幻、劇情電影,就像《侏羅紀公園》裡面並不是時時刻刻都會冒出來霸王龍,而《大白鯊》里出境最多的,可能也只是背鰭而已。

《午夜逃亡》里,那個8歲的小男孩,時刻帶著藍色的護目鏡,偶爾釋放的兩眼放光的特異功能,就像一片汪洋里,暗藏浮動的「背鰭」一樣。在這部劇情從逃亡的中段,生生切入的電影裡,在黑暗的高速公路,不知目的地為何的旅途中,這個小男孩的存在和異象,是電影前60分鐘,吸引人的關鍵因素。



而傑夫·尼克爾斯更為擅長的,相信也是他在評論界備受好評的原因,是他在電影時間線里,讓鏡頭裡的人物,呈現出的細膩情感。除了那些,他特異放置的,吊足觀眾胃口的:殺人案的背景、災難的來臨、外星生命的可能之外,他會用人物之間的對話和相互的眼神,來傳遞人物之間的關係和隱喻。

在《污泥》中,開篇兒子偷窺父母的餐桌對話,窗外的距離感和兩人的語塞,無不傳遞出家庭關係的隔閡。而艾力斯和奈克兩個小夥伴一起乘船到無人島上探險,又很快交代了兩人的無間友情。影片中大量的河流和公路,汽車和快艇的空鏡頭,不斷的傳遞著,一個孩子看世界、看待生活的眼光。影片中從孩子眼中迷霧飄散河流開始,到結尾重獲自由的馬德,看著眼中明媚的河流,駛向自由的未來。影片中,更多這樣的主觀鏡頭,給了我們更深入的感情體驗。



而《午夜逃亡》中,開篇同樣短促有力的揭示了,男主角:羅伊和他的搭檔:盧卡斯,兩人之間不用言說的朋友關係。兩個男人之間沒有誰領導誰,誰命令誰,抑或誰請求誰。而是兩人都做好了覺悟,一起決定了逃亡旅途的作伴,他們之間只有配合和輪崗,他們共同關心的是一個孩子,聽從的也是同一個孩子。正如電影開篇沒多久,就開槍打死警察的父親:羅伊,轉頭對盧卡斯說的:「你知道的,最重要的是:奧爾頓。」。

在這段亡命徒一樣的夜間旅程中,羅伊和盧卡斯的歷史關係,小男孩奧爾頓的能力,他們都被什麼樣的人追捕,目的地又是何方?這些問題不斷的懸在觀眾的腦子裡,而導演傑夫·尼克爾斯,全然不著急的,在劇情中,一點一點的為觀眾揭開謎底。觀眾只能本能的體驗當下的劇情,比如小男孩的身體,從開篇起就每況愈下,而最後發現是政府的監視和追蹤導致。而面對自從出生起,就無法直視的朝陽,奧爾頓決定自己去面對。

這時關係鐵到不行,可以為彼此赴湯蹈火的兄弟兩人:羅伊和盧卡斯,開始有了分歧,父親:羅伊拒絕中斷旅程,相信兒子可以堅持到最後;而好友:盧卡斯認為,應該轉送孩子去醫院接受治療。如果說,這兩個人就像社會中,普遍父親角色的兩個典型化身,一個選擇外界的幫助,一個選擇相信孩子的能力。而影片中,父親羅伊最終和孩子,一起去面對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朝陽」。不得不說,導演:傑夫·尼克爾斯太會講故事,「父親」作為一眾家長的代表,不就是那個,應該相信孩子,陪他們一起面對人生難題的那個角色麼。



以致於影片的最後,達成孩子的夙願,放手讓他離去,甚至是沒能親眼所見,並付出了自己的所有,這是傑夫·尼克爾斯心中,英雄式父親的形象。相信,也是每個父親,終其一生,希望達成的使命。兒子:奧爾頓走向的是未知世界,更是一個未知的未來。而母親,則是那個幸運的,目送孩子遠走的見證人,似乎更是表達了,也許母親是那個更加情感化,依依不捨的存在,而父親則是情感內斂,卻奉獻和付出更多的人,當然這裡不是說父親一定付出的比母親要多,而是不同層面付出。

而影片的結尾,在牢房裡的父親,眼睛裡閃過的一絲藍色暗影,似乎暗示著父親和兒子仍然存在著某種聯繫,也許他眼中的兒子從未離開,並一直默默注視著他,畢竟他們曾一起「看過朝陽」。正如在父母的眼裡,我們兒時的模樣,從來不會消亡。這樣的影片命題,放在科幻的大元素里,更令人感動,故事更好的放大了父親的責任,以及孩子對於父母的影響和引導。哪一個孩子,不是擁有著,甚至連父母都未知的「超能力」呢?

導演:傑夫·尼克爾斯說,他常常看著自己兩歲大的孩子想,這是多麼偉大的一項責任啊。而《午夜逃亡》更像是他自我思考後的一個理想化的父子關係的比喻。當你還是個大男孩兒的時候,你會希望自己像超人或者復聯、X戰警裡的那些角色一樣,擁有超能力。而當你變成了一位父親,也許你會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擁有同樣的超能力。而你要做的,就是接受他,保護他,奉獻自己的一切,成為造就超級英雄,或者成就美式英雄的那個幕後功臣。



這部《午夜逃亡 》里,有著一代人對於科幻故事、外星生命的想像,從1977年的《第三類接觸》到1982年的《E.T.》、再到1984年的《外星戀》。時間真快,原來這幾部作品都已經是30多年前,甚至快40年前的作品,我們都老了,而新科幻作品,除了《星際迷航》《星球大戰》以及科幻小說改編的硬科幻作品,傑夫·尼克爾斯用小成本,嘗試的獨立影片,似乎更令人未回與期待。

影片中,這個把自己罩在被單下面,打著手電,看《超人》漫畫的小男孩兒:奧爾頓,由傑頓·李博赫飾演,其i前途不可限量,2016年的未上映作品,就還有兩部《亨利之書》和《歡鬧父子情》。看一看之前參演《污泥》的14歲小男主角:泰爾·謝里丹,現在已經成為《 X戰警:天啟》中的新一代「鐳射眼」,還即將主演史匹柏新片《玩家一號》,這位96年生人明日之星,也許就是00後,如今年僅13歲的小演員:傑頓·李博赫的未來。



而導演傑夫·尼克爾斯,從四度合作的麥可·珊農,轉向了澳洲男演員:喬爾·埃哲頓,《午夜逃亡》的配角之後,他還將主演新片《愛戀》。喬爾·埃哲頓,在去年終於交出了自編自導的長篇處女作《禮物》後,演繹事業也是從配角,逐漸走向了男一號的星途。很早就拍攝完成的《拿起槍的簡》,絕不僅僅因為幸運才得到的男主角身份,小玄兒認為他的實力早就擺在那裡了。

他與哥哥一直從事幕後的電影製作和短片拍攝工作,喬爾·埃哲頓是用一個一個的男配角,堆砌起如今的位置的。而他自己也是獨立電影圈的佼佼者,與傑夫·尼克爾斯的合作,只能說這位導演選角色的品味真的是太讚了,從《獵槍故事》的麥可·珊農,《存身》的勞模姐,到《污泥》的馬修·麥康納,以及未曝光新作《愛戀》的喬爾·埃哲頓。每部影片的主演,都是非明星光環的實力派演員。簡直是小玄兒喜愛的演員大集合。

傑夫·尼克爾斯這位創作型導演的故事命題,太有意思了,如果災難將至我們該怎麼辦?如果孩子擁有外星力量,我們該怎麼辦?而他從不是空泛地探討這樣的主題,用冒險的動作橋段和大場面來Hold住全片,而是把鏡頭聚焦在普通人物的刻畫上,甚至是有些偏執的人物角色身上。給我們看,在大環境的影響下,例如《午夜逃亡》中,政府部門強行介入和宗教組織利用的,雙重阻礙下,人物如何憑藉自己的力量,不斷的前進和探索,最終完成個體的心靈的旅程:孩子走向了未來、母親脫離束縛、父親完成了使命。不得不說,這樣的劇情設計,實在太令評論界和影迷們喜歡了。



影片中亞當·德賴弗飾演的探員,更像是一個被動的介入者,跟觀眾一樣,對未知的小男孩兒帶著敬畏,最後懇求見證,可惜他還是被當作局外人,被拒絕了。畢竟影片是在表達一個家庭,如何在危機下,排除外界的干擾,完成自己的旅程。家庭、個人和愛,這個三元素,可以衍生出無限的故事,放在不同的歷史背景、文化背景、社會背景下,更是令其以各種形態存在,可能是扭曲的、可能是殘缺的、可能圓滿的。而傑夫·尼克爾斯在劇本上下的功夫,對於人物情緒和影片節奏的拿捏,令他的作品與眾不同。他以一位男性創作人的角度,故事因為真誠而感人,其中又不失那些,大男孩兒的趣味,在涉及犯罪、災難、科幻元素的同時,又不忘自我的初心。他的這新作品,是一次午夜的逃亡,對於孩子來說,可以當做科幻大片享受,對於父親來說,更可以看作是一個使命的完成式。



2016年4月5日
多倫多 小玄兒記
部落格:小玄兒的電影漫談
深焦DeepFocus訂閱號原創作者
貓眼電影特邀作者,豆瓣專欄作者
跟小玄兒一起同步北美大片
歡迎長按二維碼~訂閱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