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天眼行動 Eye in the Sky

天空之眼/天眼狙击(港)/天眼行动(台)

7.3 / 91,556人    102分鐘

導演: 蓋文胡德
編劇: Guy Hibbert
演員: 海倫米蘭 亞倫保羅 艾倫瑞克曼 Barkhad Abdi 潔瑞米諾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玄兒

2016-03-29 09:15:55

一手殺人一手救人的道德困境,加文·胡德執導——北美新片《天空之眼》漫談


這次的題目再長,小玄兒也要把導演:加文·胡德的名字放進去,因為他是一位值得我們關注的南非裔導演。你很有可能看過他一鳴驚人的《黑幫暴徒》,那是2006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2005年炙手可熱的影片,小玄兒回想一下,當年還是在家裡看的碟。而你之所以會覺得這個名字,看著有些生疏,大概是因為加文·胡德後來轉型拍起了商業大片:2009年《金剛狼》,2013年《安德的遊戲》,這些娛樂電影的背後,觀眾們其實很少會去留意導演的名字。

而加文·胡德的最新力作《天空之眼》告訴我們,他還是那個,對於暴力和道德之間,那些無解問題的思考者。他自編自導的《黑幫暴徒》,是偶然間暴力的心被純真的生命所拯救,一個上一秒還在與人火拼的黑幫頭目,下一秒看到了倖存的無辜嬰兒,從而開始轉向和過去的自己敵對的過程,為了這個新的生命,男主人公放棄了暴力犯罪,找回了內心的道德。



而在2007年的《反恐疑雲》中,加文·胡德將鏡頭對準了9.11過後,美方中情局的「非法引渡」。一種只要有嫌疑,就不問證據,將疑犯收押,並轉送其他國家黑牢進行審問的,特殊情況下的特殊手段。可能沒有人追問過《獵殺賓拉登》中,黑牢里審訊的結果,是多少人的隻言片語,才可以歸結出幾條有用的線索,看勞模姐飾演的女特工,花了十年那麼久就知道,一定有很多犯人,並沒有提供有效資訊。而在《反恐疑雲》中,由傑克·吉倫哈爾飾演的,駐北非的CIA分析員,他最終忍不住,問出了這個問題,有沒有圖表或者數據的研究,究竟有多少非法審訊,真的得出了有用的情報,那麼屈打成招的數量,就很明顯了。

2007年《反恐疑雲》同2010年《戰略特勤組》有著相似的暴力元素,前者是過於暴力的無用審訊,而後者是各種暴力審訊也無用的結局。兩者都告訴了我們,一味的暴力刑訊,並不能高效的解決問題。如果你覺得,這部梅麗爾·斯特里普、瑞茜·威瑟斯彭、J·K·賽門斯、傑克·吉倫哈爾聯袂出演的《反恐疑雲》是一場失誤造成的慘劇,令每個被牽涉其中的受害者都備受煎熬。而一眾卡司,即便飾演黑臉反派的幾位,都獻上了卓絕的表演。影片120分鐘看下來,給人以陰暗諷刺的懸疑驚悚片觀感。

那麼2016年3月剛剛上映的這部《天空之眼》,只會在之前的故事內涵和演員陣容上,再加一個「更」字。同樣是軍事武力的陰暗面,這一次聚焦的,不再是遮遮掩掩的特工審訊,而是光天化日之下的軍事打擊。而加盟的演員中,更是有著我們敬愛的,享年69歲的英國老演員:艾倫·里克曼,這部影片是「斯內普教授」生前除了配音之外,2015年在大螢幕上的遺作。

與艾倫·里克曼在片子中,有著對手戲的另一位英國國寶級女演員:海倫·米倫,在影片後續的採訪中說,她很遺憾與艾倫·里克曼在影片的戲份,是分開來拍攝的,所以在拍攝期間,並沒有遇見艾倫·里克曼。不過她說:「共同選擇了這部影片,證明該片的主題和核心是大家都非常認同的,相信艾倫也會很自豪能成為影片的一部份。裡面的艾倫更接近你們所了解和深愛的真實的艾倫,你可以看到這個角色智慧和權威——就像我們所有人知道的艾倫所擁有的品質一樣。」。



正如海倫·米倫所說,艾倫·里克曼在影片中飾演陸軍中將:法蘭克.班森,他在英國本土的辦公室內,遠程指揮他的下屬,由海倫·米倫飾演的陸軍上校:凱薩琳.鮑威爾,在軍事基地裡,展開對於肯亞恐怖份子的遠距離監視和打擊行動。聽起來已經有點飄渺了是不是,下面我們就從先整體看一下,這部《天空之眼》,編劇蓋·希貝特,導演:加文·胡德,是怎樣為我們鋪設了一張劇情的網。讓影片僅僅用幾個封閉的房間、會議室、駕駛室、和一個外景地:肯亞首都奈洛比,就把整部影片,拍攝成102分鐘的磨難,令每個觀眾在前60分鐘裡,受盡煎熬,最後的42分鐘裡,又備受心靈的拷問。正如外媒的評價:「《天空之眼》的目標是驚悚,它做到了,而且是不動聲色地做到了。」——Benjamin Lee《衛報》。

(以下內容涉及劇透)

零散場景構成的縝密網路

影片從海倫飾演的上校與艾倫飾演的中將,兩人在凌晨的聯絡和互發郵件展開,中將貼心的對上校說了一句:「Good Luck.」,這也暗示著兩人非一般的合作關係,首先構建了劇情中,最重要的一條人物關係鏈。而劇情也隨之展開,分別陸續交代了,上校下屬的兩個分支行動小組:肯亞軍方與眼線特工、美軍基地的無人機駕駛員小分隊。這兩個部門可以看作是整個行動,英國軍方的左膀右臂,或者是一雙眼睛更為貼切。

肯亞軍方是地區上的支援力量,同時安插了情報人員在一線偵查恐怖份子活動區域,其中在《菲利普船長》一片中,那個曾被奧斯卡提名的「索馬利亞海盜」在這部新片中,飾演一位情報人員,為了方便我們稱他為「海盜小哥」。他與另一名女特工,分別使用一種高精尖的仿生監視器,在恐怖份子居所周圍,進行24小時的監聽工作。女特工使用一隻雀鳥型的飛行監視器,而「海盜小哥」的裝備更為高端,是一支甲蟲型的超微飛行監視器,需要他以身犯險,到達距離被監視房屋很近的地方,通過一台PSP一樣的搖桿操作。



另一組美軍基地的無人機駕駛員,在室內操控兩萬麥克空的飛機,展開大範圍的監視和追蹤工作,由《絕命毒師》中的「小粉」和另一名女性駕駛員,雙人進行操作。讓英軍基地的上校和英國政府內的會議室中高層,都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掌控局面。影片另外還有一個操作員,是負責目標人物的面部比對和確認工作,隨時聽令與上校。當所有人在影片開始的15分鐘內就位後,這個天網一樣的行動,被女上校:凱薩琳明確為,這是一次監視和抓捕行動,不是刺殺。



從監視到抓捕的展開,再到軍事打擊的轉折。

很快,隨著室內的偵查一點點清晰,面對目標人物的出現、大規模的私藏彈藥、兩個人體炸彈的遺言錄製和裝備就緒,女上校:凱薩琳堅定的要求,將任務從監視轉變為武力打擊。影片的轉折,也從此鋪設開來。影片的核心,也從縝密的監聽網路,幾個操作空間的切換,匯聚到了英國政府一方的會議室內,因為所有的「手腳和眼睛」,都已經完成了工作,監視到了恐怖份子、看到了人體炸彈、預測了未來的恐怖襲擊,在這樣的情況下,到底是抓捕還是打擊,需要大腦來下達命令。

於是,鏡頭不再進行頻繁的轉換,而是聚焦高層會議中,政客、司法人員之間的爭執,分歧的因素在於,其中涉及一名美國人。如何處理這樣的外交關係,從司法、政局的角度,大家難以達成共識,此時還不忘調侃的給外事在身的外交部長致電,結果人家在中國歡樂的打桌球呢,又把皮球踢回去了,這樣的踢來踢去,誰都不想負責的決策會議,讓人看的倍感熟悉。



而「斯內普教授」飾演的角色,其重量感就非常明顯了,他是那個催促這些搖頭晃腦的政客們,必須給出答案的中將,無論再怎麼難以抉擇,人體炸彈正在裝配,自殺式的遺言正在錄製,這個房間的里人,必須給到上校一個行動的答覆。艾倫飾演的角色極具智慧,陰柔和剛強並進,給你時間思考,但是時間不等人,他又會逼你給答案。

其實這個關於美國人的國際關係問題,只是政治調侃的前戰,後面政客終於勉強同意,下令實施打擊行動後,誤闖打擊範圍內的肯亞小女孩,才是導演真正要拋給我們的問題。這個伏筆,從影片的前10分鐘,各部門人員還未就位,就開始鋪設了。位於肯亞首都,一個普通的人家,母親從早到晚做麵包,而10歲左右的女兒,則在飯點的時候,拿去大街上叫賣。中午就是如此,晚上也是一樣。而她晚上販賣麵包的地方,就是要被炸彈打擊的房屋外圍。

當無人機的駕駛員,接收到命令後,看到這個他們從早上就在監視的,犯罪分子鄰居家的小朋友,晚上出現在自己的打擊範圍內,作為一個個體,必然會有動搖。由「小粉」飾演的男駕駛員,要求女上校,再一次核對行動的合法性,影片表現了,一個勇敢正義的個體異議權。士兵不是任何人的槍口,雖然他依然是國家和法律的執行者。而這個好不容易下達的命令,因為這個無辜女孩的闖入,又陷入了泥潭。高層會議室裡,更是變成了現代版的「十二怒漢」,拯救這個無辜的生命,還是將犯罪扼殺在搖籃之中,每個人都從不同的角度,給予了堅決的支持或者反對,甚至暫時棄權。



女性的平衡與幽默的添加劑

影片劇情焦灼的高潮,有賴於導演:加文·胡德,特意將海倫.米勒的角色,換成了女性上校,同時高層會議室中,那個堅決不同意傷害無辜的,也是位女性。而無人駕駛室內,除了「小粉」,還有一位新人的女飛行員,而肯亞駐地的特工,除了「海盜小哥」,還有一名女性情報員。這就讓影片得到了很好的平衡感,不是充斥著男性憤怒的荷爾蒙,而是女性的執著和善良。海倫.米勒飾演的女上校,追查這位英籍的女性恐怖份子六年,這一次不但抓了現形,還抓了證據在手,當場解絕對她來說,是最好的選擇,困難的抓捕,只會令任務失敗。從而期間造成更多的人體炸彈事件。



而會議室的女政客,直到最後一刻,還在說她寧願選擇用這個無辜的小女孩的命,來換取幾千人受到炸彈攻擊的風險。就像影片中說的,恐怖份子炸死炸傷無數人,而英國軍方,如果炸死一名無辜的人,某種意義上,這場戰爭就掉輸了。世界上的事情, 真正難的,是難斷是非的抉擇。是我們在少年漫畫《獵人》里,看到考官對幼年小剛說的,當你的母親和妻子都掉到了湖裡,你先救誰的問題——沒有答案,就是答案。

而影片除了用女性角色作為刺痛大家匕首之外,竟然在這樣的無聲戰爭中,加入了喜劇元素,政客之間的唇槍舌戰我們見多了,常常自帶喜劇效果。而前期放入的,「斯內普教授」上班前,一大早在玩具店裡選睡覺娃娃,結尾又帶著這個給孫女的禮物回家,更是讓大家從微笑到笑不出來。而全世界人們,等著肯亞那位,喜歡轉呼啦圈的女孩賣麵包的焦急心理,真的是讓觀眾都恨不得,衝進大螢幕裡去買麵包了。影片的劇情和節奏都把握的太好了,從幾個場景的切換佈局,到會議室的核心討論,再到施暴個體的反思,令人明知虐心,還不得不緊盯螢幕的觀看。



全知視角的罪惡感和批判

影片劍指那些沒有絕對公平的情況,沒有誰比誰更無辜,導演:加文·胡德要給我們看的是灰色地帶,這個困境裡,一手要殲滅恐怖份子,一手還想拯救所有無辜的生命,這是不可能的,正義和道德,原來需要取捨。現實戰爭中,我們沒有「復聯」,沒有「快銀」可以把小女孩在15秒內救走,也不可能在爆炸前,救走每一個人。影片中,從最小的飛行員士兵,到長官、政要,他們打擊了恐怖份子,但是沒有一個人,是歡呼勝利的離開了自己的位置,因為他們在這個位置上,做出了自己不想做的決定,看到了無法接受的結果。一手殺人的同時,另一隻手是無法救人的。

導演給了觀眾全知性的視角,讓我們更能深刻的與無辜者取得情感聯繫,從而更加反思軍事行動背後,給更多大眾帶來的創傷。不得不說,很多所謂現實主義的影片,都不好看,尤其是反應社會現實,揭露陰暗面和灰色地帶的。去年的幾部奧斯卡主旋律電影,題材都是一頂一的震懾人心,但是每一段兩小時,甚至更長的觀影過程里,《房間》《聚焦》《還魂者》,哪一部不是讓觀眾,備受折磨。所以,我更欣賞導演:加文·胡德,這部102分鐘的電影,90-100分鐘,是一個正常電影的長度,其中同樣沒有故意煽情,沒有塑造一個英明決斷的人物,每個人都無比真實,是現實戰爭的速寫,是關於艱難抉擇的討論。



導演說,這個前90分鐘,都沒有大動作場面的電影,卻能讓觀眾感受到其中緊繃的壓力,是他希望帶給觀眾的感受。所有的人,都在期盼著,求求誰,趕緊做出一個決定吧。直到最後,實施了軍事打擊,結果也呈現眼前,女上校收拾包裹回家前,她警告測算的人員不要多說話,保持一致口徑,測算的小女孩受傷機率是45%以下,而實際卻是45%-60%左右。兩個飛行員投擲了兩枚炸彈後,流著淚,走下了崗位。而會議室內,「斯內普教授」飾演的中將,為我們留下了影片的最後一句台詞,他面對女政客的道德批判和不同看法,轉頭說到:「 Never tell a soldier that he does not know the cost of war.」。

影片中的小女孩,是導演放置的道德命題,代表著千千萬萬,遭受戰火的平民,到底是當地的人民無辜?還是紐約、巴黎的居民更無辜?這個問題有點像,你吃肉會得癌症,你吃素也可能會得癌症。因為祖先和同胞的罪,我們從來都是共同背負的,無論對於環境、動物,還是人類本身相互殘害。我們的前生今世和未來,都是相互關聯的,沒有誰是絕對無辜的,也沒有誰,因為做了善事,都絕對會拿到頤養天年的免死金牌。無妄之災,有人帶給其他人,其他人也帶給更多人的,一代開始,永不停息,代代相傳。

戰爭是不好的,可戰爭卻從未停止過,誰比誰更無辜,誰比誰更有罪,這個問題,會讓每個人低下頭,就像《蠻荒獵人》的結局裡,格拉斯看向我們的質問一樣。



關聯影片:

導演:加文·胡德前作《反恐疑雲》
編劇:蓋·希貝特前作《天堂五分鐘》

欲知這部影片,幾個場景,一個外景地,一眾演員,就能將故事講得懸疑又驚悚,去看看編劇蓋伊·希伯特上一部作品《天堂五分鐘》吧,一定不會令你失望。而導演加文·胡德的《反恐疑雲》更是令人沒有拒絕的理由。這些暗黑系的戰爭片,往往帶給觀眾,比商業大片更加深刻的觀感,它們不是高潮迭起的腎上腺素,而是令你久久不能忘懷的議題,那是個當你陷入抉擇泥潭時,會再次想起的故事。


2016年3月28日
多倫多 小玄兒記
部落格:小玄兒的電影漫談
深焦DeepFocus訂閱號原創作者
貓眼電影特邀作者,豆瓣專欄作者
跟小玄兒一起同步北美大片
歡迎長按二維碼~訂閱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