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分歧者3:赤誠者--The Divergent Series: Allegiant

分歧者3:忠诚世界/赤誠者‧末世醒覺(港)/分歧者3:赤诚者(台)

5.7 / 134,358人    120分鐘

導演: 羅伯史溫基
原著: 薇諾妮卡‧羅斯
編劇: 比爾克爾吉
演員: 雪琳伍德利 柔伊克拉維茲 席歐詹姆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青色絲黛

2016-03-25 12:53:54

分歧者3上--意外的驚喜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警告:嚴重劇透,有1和2提及,部份地方可能記憶不准,純主觀感受,很久沒寫任何長評了可能會十分生硬。

今天去看了分歧者3上部,說實話看之前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畢竟飢餓遊戲3上爛得簡直無以復加,而分歧者2已經有了相似的苗頭,情節拖拉,主題不明,整部片就講那麼一兩件事,簡直對不起我的兩小時和兩張電影票錢,但是考慮到1和2畢竟已經看了,以後也不打算買碟,我想就當打發兩個小時拉倒,反正至少我還可以舔屏,theo james和shailene woodley兩個都可愛的要命。

結果居然是驚喜!相比飢餓遊戲3上,分歧者3上幾乎可以打滿分——不要誤會,plot hole這個東西還是有的,但我要說的是它的優點很多,什麼東西都有優點,即使飢餓遊戲3上也並非沒有,只不過相比缺點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已。另外,飢餓遊戲的粉毫無激動必要,我絕對沒有踩這個捧那個的意思,同樣都是青少年科幻類作品,拿來橫向比較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甚至是必要的,不然何以讓人明白每部作品的好處和弱點在哪裡,而到目前為止只有飢餓遊戲是比較突出的一部電影,因此必定要談到。

同樣後文我可能也會提到移動迷宮,可能還有賜予者及其他,看情況看需要。在這一點上這三部或更多青少年科幻作品於我之起點是一樣的,因為我一本原著也沒看過,因此所有的考量都是基於電影本身,這個故事說的好不好,是否合乎邏輯,人物是否豐滿,情節推進如何,配角,支線,特效,音樂,主題——是的,主題我放在最後說,因為主題是關鍵,一個像樣的主題才能讓一部作品有嚼頭,同樣的題材,為什麼有的人寫出來好看,有的人寫出來不好看,思想深度決定這個作品的高度。

好了不再廢話。分歧者1和2裡面tris和four從潛伏在自己的分類里到意識覺醒,tris的父母不幸死亡,兩人叛逃出了芝加哥城,卻發現城外並無容身之地,又回頭進城臨時投靠four的母親,而four的母親卻十分厲害,將四分類之外的「等外之人」聚集成了一個相當大的規模,還有武器彈藥糧食和藏身所,2的尾聲tris意識到解鎖那個小盒子不是一切的結束而是開始,就像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無法關閉,所有的混亂與焉開始,但整個城市已經處於four母親的掌控之下。

到目前為止一切都合乎情理之中。簡單易懂的科學幻想類常識,對未來世界大戰後果的猜想,縮小了的人類世界版圖(這個部份幾乎目前所有的科幻片都是相似的,包括oblivion等),而合乎青少年科幻作品的特徵如主角都是年輕人,硬科幻知識不多——也就是不談太深的理論,只給與觀眾淺顯的科技發展後帶來的成果展示,小範圍有如特寫一般的給這個後現代世界一個縮影——具體體現在分歧者里是四分類,飢餓遊戲是十二分區,移動迷宮是實驗,賜予者也是分區,以及主角如何利用智慧勇氣和科技去反抗一個現有的體系——政治體系,科技體系,外星生物體系等,這些必要條件分歧者都滿足了。

然後就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的地方。飢餓遊戲在特殊性上能勝過目前其他所有的青少年科幻類電影作品,得益於它被賦予的政治內涵。如果你有時間可以翻翻我之前用部落格寫的短評,飢餓遊戲總得來說是一部黑暗政治小說,在那個世界裡,總統方和反叛軍爭奪的看上去是人心,實際上是權力,而女主角凱特尼斯其實不過是一個誤入戰場被雙方拿來角力的小人物,她的武力,智慧,勇氣,正義,都是反叛軍可以利用的形象,因此她才走到了台前,拿起了武器,以一個領頭人的模樣去帶反叛,從凱特尼斯本身來說,她也並非一個英雄式人物,她之所以會參與飢餓遊戲,如果你還記得,是因為她的妹妹被抽中了,於是她以身代之——她是一個被動式英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覺得飢餓遊戲3下爛尾,罵那個結局操蛋,一個英雄的結局就算不是戰死沙場,至少也得功成身退,可是凱特尼斯卻和皮塔不管世界大亂,自顧自隱居去了,這可無論如何算不上英雄所為。但是對凱特尼斯來說,她的妹妹死了,她的信仰倒塌了,這個世俗的世界已經沒有她留戀的地方,逃走是她唯一的結局。

分歧者直到2的結尾,所呈現出來的一切和飢餓遊戲並無不同,甚至在政治涵義上還更遜一籌——不論怎麼說,four的母親帶領的也就是一群土匪而已,而four的母親本人沒有任何政治信仰,單純就是想搞死jean(就是kate winslet演的那個角色),拿到芝加哥的控制大權,另一邊的jean這個角色除了平庸的才能和絕對的控制欲,也沒有任何出色的地方。至於那些吐真劑,控腦針,空中盪索,腦波測量儀什麼的簡直是笑話好嗎,飢餓遊戲好歹還只以外部科技來開外掛,吐真劑是個神馬東西?是不是誰不聽話就可以發射一針?這樣的話1裡面幹嘛搞死其他人啊,給個吐真劑和控腦針不就結了嘛!尤其不要說3裡頭還出現了洗腦噴霧,這個後面再說。

以及這個城牆裡外的邏輯,顯得非常普通,和賜予者毫無分別,和移動迷宮相比也同樣是實驗分區,沒有特色,tris和four裡裡外外的跑來跑去,唯一的區別就是牆外更落後更荒蕪更原始,而牆裡雖然是一片廢墟也沒有任何清理重建(說真的,這個實驗200年了,整個芝加哥除了幾條街道都還是廢墟,人類這麼廢柴我覺得上帝都看不下去),但好歹有人居住——到此為止我都看不出設置這麼一個神聖城牆的必要。

3上一開局,就是大審判,反叛者們把從前的四分類菁英拖出來,一個一個槍決,這一幕雖然反映歷史真實,比如蝙蝠俠裡的大審判讓人聯想到法國大革命,但總體說來更混亂,毫無美感,可是tris在這一幕裡的反應很有意思,我沒記錯的話流浪者的女首領問tris為什麼不去和那些「新貴」站在一起,tris沒有回答,只是給了她一個眼神,然後默默站到了人群中。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tris並不是一個政客型人物,這和凱特尼斯有些相像,但不同的地方是凱特尼斯自始至終都不認為政治和自己有什麼干係,而tris在看到被處決的人之後很快做出了必須離開這裡的決定,卻並沒有把這混亂拋之腦後。

然後是tris的弟弟出場了。她的弟弟自然分類入菁英,並很為自己的類別驕傲,因此在1和2里和tris不是一條心,甚至對父母的死亡都相當冷漠——這是分歧者的大環境設定決定的,不能說無可指摘但可以理解,因此在反叛軍佔領芝加哥之後,也在處決之列。他懇求tris救他的性命,於是tris當然救了他——廢話,正義的女主角耶,不救手足這角色就倒了!

four的母親在掌握芝加哥之後下令封鎖全城,不許任何人出去,因此tris和four的離城之旅自然充滿了驚險和死亡,tory的死其實匪夷所思,城牆下那麼近的距離三輛鐵甲車掃射tris都沒刮掉她一根汗毛,爬到牆頭那麼高那麼遠的距離就剩下一挺機槍居然精準碼中我也是十分無語。另一個配角蝴蝶女(就是x men前傳里那個演員,我不記得名字了)就真的只是一個配角而已不值一提,但還有一個配角卻十分有意思,Peter。如果你還記得的話peter就是一個牆頭草,在1和2里輪流投靠tris和jean,他的形象基本上是既鮮明又模糊的,鮮明是因為他實在太善變,模糊是他的個人形象難以定義,現在到了3上,他的個人形象終於清晰起來——這是一個機會主義者!

很多青少年科幻作品顯得淺薄,原因除了主題——這一點請容我再晚一點說——不夠深刻,還有一個就是人物單調,也就是從出場到退場或者到故事結束,人物形像是不變的,基本上在故事情節里就起到一個代號的作用,勇敢的始終勇敢,忠心的始終忠心,邪惡的始終邪惡,即使人氣高如飢餓遊戲,這個缺點也十分明顯,snow總統從頭到尾的角色形象都很突出,但也很單調,反叛軍女總統的野心勃勃和心機深沉更是十分露骨一百年不變,其他幾個配角也是如此,唯一有一點變化的是工程師,至於主角當然是有成長的,不然這個故事就會徹頭徹尾的失敗。

Peter的變化就在於,前兩部之中他也是沒有目地的,他剛剛進入這個混亂的社會,還不明確自己需要的是什麼,應該追隨的是什麼,他唯一的要求是活下去,一切投機取巧都是為了這個要求服務,可是隨著涉入整個事件越來越深,他的目標也越來越明確,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出人頭地,站到上層一個既能掌握自己命運也能掌握別人命運的位子。

同樣tris的弟弟也在變化,他的自我認知從社會頂層菁英不需要care別人,到落入底層日夜逃亡,然後再度回歸菁英階層,最後大勢已去成為被牽連拖累的棄子,整個過程中唯一沒有背離他的只有tris,於是這個實驗社會教給他的東西發生了動搖——親人手足並不是成年後互不關聯的陌生人,而安於整個社會體系賦予他的任務也不是一勞永逸百年無憂的方法。由此他心境有了改變,之前是tris求他辦什麼事他也不情不願生怕被拖累,慢慢就開始接受姐姐和朋友的要求,觀察周圍的世界,到最後主動幫tris和four的忙制止芝加全城洗腦計劃。

五個雙重意義上的叛逃者出了城牆,城牆外更遠的世界正如我們所期待的那樣是一片戰爭的痕跡,可能是核戰爭,也可能是生化戰爭,反正滿地的紅土和黑水絕對不是正常的地球該有的顏色,這當然也是科幻小說的老梗了,毫不稀奇,然後在他們千鈞一髮幾乎被four母親派來的打手幹掉的時候,天幕出現了一個裂縫——至此「the wall」終於有了它的含義,芝加哥的城牆不過是一堵構造結實卻實際上虛幻無用的擺設,真正隔絕了芝加哥和200年後科技世界的,是一整圈液晶電子屏障,創造出一個虛幻的外部荒涼世界。

基因改造實驗基地,相當於一個後現代社會和實驗之城芝加哥之間的橋樑,歡迎五個人的到來,消毒之後他們正式融入了這個新的體系,單從故事情節而言,這就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推進,主角憑藉自己的勇氣智慧和毅力層層上移,看到了不同的世界(這一點在移動迷宮中也是如此,飢餓遊戲則沒有),而新的社會體系自然意味著新的衝突和矛盾,於是tris和four就遇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難題,根據這個基地的理論,芝加哥是一個實驗產品,裡面充滿了劣等基因,200年來tris是唯一一個成功的實驗品——一個「純粹」的全方位型人類,而four,即使聰明,堅毅,沉穩,以及擁有其他諸多優點,很遺憾仍是一個「damaged」基因樣本,因此基地的項目負責人david需要tris每天上頂樓做實驗,不用擔心,這個david是個老頭子,沒有任何爭風吃醋的情節或暗示——感謝上帝,我真是受夠了好些電影裡無止盡的各種錯綜複雜男女關係了,我要看的是科幻而不是男女私情,那個可以讓文藝片負責。four則被留在下面,漫不經心地派給他一個戰士的活兒。

隨著時日推移tris越來越信任david,對他提出了幫助芝加哥的要求,而david對此的回答是他無能為力,必需要tris配合他完成數據並在理事會上傑出表現之後才能拿到批條,於是tris相信了。與此同時four想要出入電梯都不能夠,因為他的權限不夠,為什麼不夠呢,他是一個「damaged」基因樣本,他手上的條形碼缺了一條紋路,因此無法掃開任何通道,而four雖然十分沮喪,甚至對tris也產生了動搖安全感缺失,卻沒有放棄對自我價值的追逐,他飛速的掌握了更為智能的傳感槍械的使用方法,並跟著基地小隊去出任務,解救據說是在困境中掙扎求生的孩子。

整個故事的脈絡於是在這裡輕鬆浮出水面,tris按照理論是一個pure divergent,純粹的全方位型人類(千足金保證,不足不要錢!),那麼按照這個理論,tris不論面對什麼情況都應該保留懷疑,思考更實用有效可行的辦法來克服困難,可是她相信了david,在four趕來告訴她那些所謂的被解救的孩子其實是基地去搶來並洗腦的時候,依然選擇了更輕鬆的那條路,也就是跟著david去見理事會,讓理事會出兵或者隨便什麼其他的辦法,而不是觸發警惕順藤摸瓜,要知道four可是她愛著並本應最信任的那個人。反過來four,一個damaged基因樣本,卻在踏入這裡第一天起對一切持保留態度,對任何疑點都不放過,直到找出真相併用最愚笨原始卻是每一個英雄人物會做出的選擇去解決困境。所以這個所謂完美基因實驗的意義在哪裡?

這種荒謬和諷刺在tris和理事會對話的時候達到了高潮。理事會認為芝加哥實驗不值得繼續投資,只有完美人類才可以從那個落後的地獄一樣的地方超拔出來,加入後現代社會享受種種便利,而tris對此的回答是,「對你們來說不過是一個實驗,甚至是可以隨時放棄的地方,但對我來說,那裡都是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思想,是時候尊重每個人的特殊性和唯一性了。」(大意如此)——一個完美的基因樣本要求其他不完美的基因樣本得到同樣的尊重和權利,這本身就意味著完美的基因樣本並不是用絕對理性在思考問題,因為如果是完美的基因樣本,顯然他或她應該從人類發展的大軌跡來思考問題,那麼他或她的結論必然是贊同理事會的決議,遵從自然法則優勝劣汰,只允許完美基因存留遺傳下去,以保證人類種族的持續性發展,也因此,tris不可能/不應該/不擁有完美基因。

這裡我要引申一下說說完美基因和自然法則之類的東西,注意是我的理解,不是科普。不論哪個世界,總是適者生存,因此自然在生命延續的時候別無選擇只能挑選最強壯最聰明的,那第二強壯和第二聰明的怎麼辦?甚至體弱多病智力遲緩的怎麼辦?要想保證優勢生命不受打斷不被劣勢基因搶佔資源的持續性發展,理論上來說當然應該要把所有的劣等基因消除,這就是為什麼希特勒舉起了屠刀,但世界不可能以一小撮特殊人群的意願而轉移,一條大河從高原流向低谷,幾塊特別大特別結實的石頭有可能分流少許水流,卻沒有辦法完全隔斷大河的走勢,因此次優等基因,中等基因,和劣等基因永遠會客觀存在。就像你拿著一大捆長短不齊的樹枝或竹子,你想要把它們變得完全一樣,那麼你只有從最短的砍起,那些被砍掉的長出去的部份,就是每個人身上的特殊性,比如特別聰明,或特別敏銳,或反應特別迅速,等等等等。回到完美基因的可行性,其悖論就在於,完美基因把所有的變量都考慮到,然後選擇了一個最合適的平衡點,把每個變量都控制在一個特定的數值上,然後ctrl+c and ctrl+v——很眼熟對不對?沒錯,機器人就是這樣造出來的,而完全一樣的基因序列,意味著所有人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模式都將是一樣的,面對問題所選擇的解決辦法也完全一樣,那麼,社會競爭力在哪裡?一個沒有社會競爭力的世界只會是一潭死水,最後慢慢滅亡。

再來說說four這個角色。不可否認這個大男孩英俊溫柔堅毅,但是在1和2里,他的形象拘泥於此,tris才是拯救世界的女漢子,four只是她的附庸,他唯一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和tris談個戀愛,讓主角在不拯救世界的時候有事可幹,順便提供武力支援,這其實挺可惜的,感覺就像是暗示女權主義就是要讓女人當家,男人靠邊站——completely wrong and total disappointment!但是3上里他的角色終於有了可喜的變化,憑藉直覺和思考,four挑動了基因改造實驗的基石,在整個故事裡終於有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因此在人類探索自己探索世界的道路上和tris站到了平等的位置,這是對女權和能力的重新定義,他讓這個故事不再那麼單薄無味乾巴巴的,而他和tris的關係也有了更深的涵義,除了是戰友和夥伴,也是精神上的知己。

既然說到four,當然也要說說four的母親。這個女人體形嬌小,卻超乎尋常的強悍和冷硬,不論是脫離自己的丈夫,招集人馬,幹掉jean,乃至後來給four的父親下強力洗腦噴霧,都乾脆俐落從不退讓妥協,雖然最後脫不了俗套的母子和解,體現一個母親心底對孩子無條件的愛,但總的來說依然不失為一個出色的角色。

這裡是一個比飢餓遊戲強的地方。tris和four,兩人都有一個不同尋常的母親,當然我不是說不可以是父親,事實上如果有其中一方是父親出色會更好些,然而原作就是如此設定那自然只有全盤接受。老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這是有點道理的,一個傑出的人物總必須從什麼地方得到他傑出的因頭,而家庭是最早也最容易影響一個人眼界見識能力思考方式的地方,平庸的父母不可能教會孩子如何全方位的觀察和思考,正如頂尖的政治家不會教子女為了蠅頭小利去斤斤計較。兩個出色的母親讓整個故事又添了一重深度,因為英雄人物不是橫空出世的,單純為了讓主角具備英雄氣質而讓他擁有英雄的能力卻不解釋那能力的源頭,就像是耍橫老子就是有本事你能拿我怎麼著?!是啊我是不能拿你怎麼著,但我就是不吃你這一套,因為有因才能有果,你只給我果不給我因,那你就說服不了我相信你,僅此而已。

到目前為止其實整個故事都很緊湊,每個環節層層推進既從容不迫又相依相扣,所有的台詞都有它的意義,沒有故作深沉的放宏大音樂讓角色做思考狀,也沒有故弄玄虛讓人摸不著頭腦,導演就是把所有的情節一一展示給觀眾,然後讓觀眾在人物的成長和故事的發展中體會他的意圖,然而接下來的劇情我簡直要掉了下巴——洗腦噴霧!這特麼是個什?嗎?鬼?!噴一噴,我就會忘了我自己是誰,哦你說什麼?為什麼我忘記了我自己是誰卻還能具備其他一切生存技能?對不起這個要問作者,人作者說這種噴霧就是自帶認路功能只會破壞每個人大腦中記憶身份的部份但不會搞死其他區域那我們觀眾只有是是是不是嗎?!——唯有失意體前屈能代表我的心情!這點上分歧者是不如飢餓遊戲的,所有這些吐真劑,控腦針之類的東西,就像武俠小說裡的什麼九轉百花丹一樣屬於特殊道具,反正只要遇到一個無法解決的矛盾,作者就唯有拋出一個什麼玄之又玄的特殊道具來矇混過關,這大大削弱了科幻故事的可信度。Anyway這個洗腦噴霧是david最後的殺手鐧,他對tris失望是決定重啟分類系統,而peter是他選中同時peter是為了自己的權力自告奮勇去執行整個芝加哥洗腦計劃的核心人物。

這最後一戰(其實不能算最後一戰,畢竟還有3下沒出)出乎我意料的宏大。飢餓遊戲3下里最後一戰中,總共是兩方勢力角力,總統軍和反叛軍,凱特尼斯並不是一股獨立的勢力,她游離於主戰場之外,根本算不得重要兵力,甚至反叛軍的勝利根本不是她所能左右的,所以最後一戰其實不但沒有懸念,連驚險都沒有,就是立場鮮明的兩方亮底牌抄傢伙幹他娘的。但分歧者3上裡的這場戰役——暫時只能說是戰役因為還不知道3下里會有什麼情節——宏大且複雜,不是場面宏大,而是格局宏大。首先是four母親率領的反叛軍,作為臨時政府接管芝加哥鎮壓一切反對聲音,然後是流浪者召集了所有的異見分子決心在臨時政府把他們都處決之前先下手為強,再來是david為首代表後現代超高科技人類社會企圖將整個芝加哥所有人統統洗腦並重新開始實驗的「上帝」(是的對芝加哥人來說外部世界就是他們的上帝),最後是tris為主心骨的四人小隊希望能阻止david瘋狂的計劃,四方勢力帶著各自的目的在角力,而這其中還有不甘平凡的peter,仍然愛著兒子的four的母親,心懷鬼胎的打手,終於完全相信姐姐的tris的弟弟,良心發現的基地傳令兵和戰士,從慈祥變得偏執而猙獰的david,如此種種,繁雜卻不混亂,所有角色恰如其分的展示自己,沒有廢話也不煽情——好吧還是微微有一點的,不過完全可以忍受,將整個故事在一個不多不少剛剛好的點上收住,氣氛完滿,節奏完美。

我到現在還沒有細細剖析過女主角,tris在整個3上里其實只能算中規中矩,很多鏡頭想要表現她思考,但是shailene畢竟表演經歷就只有這麼多,要讓她在靜寂的鏡頭中通過雙眼來演戲還是困難了一點,而有些地方不如人意則是導演和編劇的失誤,不管怎麼說,tris是核心人物、領導者,配角們願意服從她的指揮跟隨她,總該有一些特寫鏡頭,讓她有幾句特別精彩的台詞或動作,這樣配角們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幫助她才有說服力,然而很不幸基本上沒有這樣的情節,當david身邊的傳令兵開始幫助tris和four的時候,我就像掉進雲霧裡,眼前斗大一個詞——WHY?並且tris在這一部里幾乎從頭到尾一個表情——鎮靜,這真是太浪費她肉嘟嘟的臉了!相比之下lawrence在飢餓遊戲3下最後的幾幕場景里非常動人,哭的時候動情,看著孩子的時候溫情,看著皮塔的時候眼中有依戀,這都需要導演和演員一起做功課,把自己代入角色的心境去演戲。另一個極端的例子,也是科幻類的超級英雄片,妮妮演鐵罐,觀眾甚至不必看連貫鏡頭,只是一張預告截圖,做為鋼鐵人和昔日戰友不得不站到對立陣營而難過隱忍那種感覺一下子就出來了。當然,tris這個角色從1到現在,仍然是很有看頭的,這是一個人從朦朧混沌中尋找自我追逐真相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因為科幻背景變得不僅僅是小我,更是一個對宏觀世界的質疑。

於是我們終於可以談談主題了,天知道我已經等著說這個等了好久。如果說分歧者1和2的主題是個人英雄主義挑戰烏托邦系統,3上則是將這個故事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1和2充其量是披著科幻的外衣寫上那麼一個流行小說般的故事——個人英雄主義戰勝腐朽的社會系統——流行它一陣子,幾年後過時了連個提及的人都沒有,然而3上提出這樣一個新的概念:當未來科技發展到足夠強大可以輕易毀滅世界和重建世界時我們要如何保證種族的延續?拿我們的同類來做實驗是可以允許的嗎?在資源越來越緊缺的情況下執政者會如何分配它們?為了可持續性發展而放棄犧牲部份同類是否公平與正義?更甚者,如果我們就是實驗體你會怎麼做?!這都是目前其他同類型青少年科幻電影中沒有探討過的,當然移動迷宮和賜予者的後續沒有出來我不能把話說死,畢竟現擺在眼前的就是分歧者大大出乎我意料,可是這樣的主題確確實實就是科幻片的意義之所在,科幻科幻,科學幻想,基於現有科學發展軌跡推測未來科技帶給世界的變化和後果以及人類可能面臨的抉擇,做為一個題材科幻只是一種手段,任何文學作品歸根到底寫得還是人性,科幻小說和電影的難處就在於過於宏大就會顯得空洞華而不實以及不可信,而過於精巧則不免流於炫技,在這一點上飢餓遊戲的精彩之處在於作者借了科幻這個殼子寫出了冷酷的政治,和利益不能磨滅的人性,分歧者則專注於科技發展成果的利弊,和人性面對科技的考驗,科技沒有好壞——正如武器沒有好壞一樣,關鍵是看手持武器的人是好是惡以及他如何使用武器。從貼題方面來說,顯然分歧者勝飢餓遊戲一籌,飢餓遊戲是用科幻寫政治,而政治是歷史的折射,是過去,但分歧者是用科幻寫對以後的探索和推測,是將來,當我們進入二十一世紀,世界越來越全球化,科技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我們越來越關心的是人類何去何從,科幻題材應運而生,從我個人而言,star trek是歐美科幻類作品裡最有意義的,因為它承載的主題更具有人文精神,它對宇宙的探索,人心人性的探討,絕對正義和相對正義的取捨等,都充滿了願以天下為己任的悲憫和擔當,這是非常有前瞻性的,分歧者固然在邏輯上有很多漏洞,但是就內在的精神而言,已經有幾分在向star trek靠攏——注意我說的只是靠攏,這二者目前仍然沒有可比性。

最後再說說特效和音樂。音樂基本上恰如其分,雖然沒有什麼突出,但絕對沒有喧賓奪主,什麼大段的音樂渲染氣氛一概沒有,而我為此感到十分感激,畢竟這不是音樂劇,我也不想對著一部科幻片思考什麼人生。至於特效,依然是一個棒字,可以隱身的蛋形飛行器酷斃了好嘛,可以反重力懸浮如耳目的金屬碟並且還可以張開防彈——這樣的槍給我留一把唄,總之特效你一定不會失望!

最後的最後,我擔心的是3下如何收尾,畢竟比起1和2來,3上簡直有如神展開,忽然從粗淺科幻+小言一下子高大上變成了宏觀和人性的探討,3下要想把線頭都收住情節說完滿,我覺得有點困難,如果要叫我預測,我認為比較合適的結局會是tris和four推倒了不僅僅是芝加哥城牆,還推倒了第二層牆——表面看是液晶螢幕但其實是後現代社會自認為是完美上帝因而構建的那層隱形的牆,具體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