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天眼行動 Eye in the Sky

天空之眼/天眼狙击(港)/天眼行动(台)

7.3 / 91,556人    102分鐘

導演: 蓋文胡德
編劇: Guy Hibbert
演員: 海倫米蘭 亞倫保羅 艾倫瑞克曼 Barkhad Abdi 潔瑞米諾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茱諾

2016-03-19 15:18:23

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內含劇透)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居然有機會在電影院裡看到這部電影,已經是非常幸運和驚喜的了。本來對這部電影的印象就是「military movie",就是想去看Alan在螢幕上最後一次出現的,根本就沒有指望自己會對這部電影本身感興趣,更沒有指望自己會喜歡它。但是看完之後,我覺得它已經成為了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以前聽一個導演說過,只有會讓觀眾出了電影院還想看一次的電影才是好電影,但是這一次我想持反對意見。這部電影,我短期內不想再看了,因為裡面很大一部份都讓人的神經繃緊到一種境界,緊張得不行。但是,我覺得它真的是一部很棒的電影,很值得一看。至於二看,也是值得的,不過要隔一段時間。
電影海報

這部電影已經遠超出了軍事電影的範疇。有許多元素讓這部電影沉重,飽滿——人性。死亡。悲劇。掙扎。道德。我個人覺得,這部電影的注重點不是軍事,不是竊聽器,不是恐怖份子,不是無人飛機飛彈,而是人性,而是和平,而是這個世界。


電影從賣麵包的小女孩開始,也由她結束。唯一不同的是,在電影開頭的她還是活生生地、真真實實地在轉著呼啦圈,電影結束時她轉著呼啦圈微笑著的樣子已經成為了陽光裡的幻影,一去不返。因為,她死了——被英國軍方不得不射向恐怖份子的飛彈炸死了。電影片尾她轉著呼啦圈的樣子多麼可愛,多麼美好,在陽光的光影里熠熠地閃著光——然而她的結局,卻是渾身是血地躺在肯亞醫院的簡陋病床上,父母伏在她身上痛哭失聲。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這是真的。


電影裡,由Frank Benson將軍和Caroline Powell上尉主導的一方支持的是向恐怖份子碰頭的屋子投射飛彈,即使那附近有一個無辜的肯亞小女孩,飛彈有65%的可能帶給她致命傷害;另一方,英國一些政府官員和兩個飛行員(控制飛彈者)反對這個做法,寧願保全那個女孩的性命而任由恐怖份子離開屋子後到一個購物中心發動自殺式襲擊,預計會殺死80多個無辜百姓。這兩種非常controversial的決定都不能說對,但也都不能說錯(在這一點上,這部電影更加告訴我在這個世界上,太多事情沒有對錯之分。)這就造成了非常棘手的情況。一方面,投射飛彈刻不容緩,恐怖份子時刻有可能動身;另一方面,小女孩在飛彈轟炸區內無辜地為生計賣著麵包。


在政府官員的一方,在小女孩出現在射程內之前,他們就因為對於恐怖份子是要capture還是kill而掙扎。本來的計劃是捕獲而不是滅口,但是當情形不允許捕獲,滅口恐怕是唯一選擇。然而,滅口代表著這次行動mission的改變,有可能不符合法律。在這種巨大的壓力下,官員們幾乎無不選擇了拋皮球,把決定權交到不同的人手上,從在新加坡的某官員再到在中國桌球外交的外交部長,幾乎沒有一個人敢做決定。但是他們錯了嗎?嚴格來說,也沒有。在這種巨大的壓力下,人性,讓他們有了逃避的願望。


軍方則顯得有些冷酷無情,由海倫米勒扮演的女主角Powell上尉一直是施行人物的絕對支持者,最後還讓負責預估飛彈射程的人把傷害小女孩的機率偽造成45%,間接導致了她的死亡。Alan扮演的Benson將軍即使有一個和小女孩差不多年紀的女兒,卻在這種情況下近乎是毫無人情地選擇犧牲小女孩。她們錯了嗎?絕對沒有。80多條性命和1條性命,孰重孰輕?再說從軍多年,也見過了無數無辜兒童的死亡,可能即使想做些什麼也無能為力了,甚至對無數的悲劇麻木了。但是對於不得不摧殘一個無辜的性命,尤其是兒童的性命,他們的內心也無比無奈和難受。整部電影的時間跨度幾乎是只有一天,然而當我們看到Benson將軍和Powell上尉結束一天的工作回家的時候,心裡感到非常震驚——這僅僅發生在一天內嗎?在那麼多次的緊張局勢里,感覺一生的時光都已經過去了。Powell上尉開著車,臉上寫滿了疲憊和無奈。窗外的天陰沉、下著雨,雨刮器無奈地刮著,令人感受到切切實實的悲傷和無奈。Benson將軍在來到總部前還在商店選給女兒的玩具娃娃,在走進那個要做出艱難決定甚至是氣氛劍拔弩張的會議室之前把娃娃遞給了助手,然而等到他再次出來,接過娃娃準備回家的時候,他已經間接殺死了一個無辜的肯亞兒童。這麼多事情,都改變了。所以,當他的助手遞給他娃娃,他發了好一會愣才回過神來接過娃娃。他在臨走時對那個時時反對投射飛彈的女政府官員說:Never tell a soldier that he doesn't know the cost of the war.是啊,他們都知道戰爭的代價是什麼,但是誰有辦法停止它呢?
Frank Benson將軍扮相


而那兩個飛行員,在上級的命令下不得不執行任務,操控帶著飛彈的無人機Eye in the Sky(天空之眼)在天上監視恐怖份子的碰頭處(這也是影片名Eye in the Sky的出處)。但是從他們額頭上冒出的汗,緊皺的眉頭和發紅的眼眶,甚至是掉下的淚水,就可以看出他們被迫成為殺手的如山般的痛苦和無奈。最後的鏡頭是他們被要求在12小時內回到總部,他們點點頭,然後留給觀眾兩個無奈、疲憊的背影。同時,他們背後的天上飛過一架剛起飛的戰鬥機(也可能是Eye in the Sky無人機),預示著戰火一直不會停歇,那樣的悲劇還會再次上演。


沒有人真正錯了,也沒有人真正對了。就像是以前聽說過的一個案例,一輛汽車失控,是選擇犧牲一個胖子而保護其他六人的性命,還是犧牲六個人保護一個胖子?這幾乎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怎麼可能做出選擇?不管怎麼樣,都是一條條生命啊。雖然按理來說,犧牲一條命保全更多性命很有道理,但是憑什麼那個人就要失去生命呢?為什麼偏偏是他呢?


一個字,難。而他們要做出這麼艱難的抉擇,要背負任意一種情況都會帶來的嚴重後果,都是因為戰爭。影片從頭到尾沒有說一句關於追求和平的話,每個人都是嚴肅而認真地執行著自己的職責,沒有一丁點的抱怨。但是,在他們必需要進行下去的艱難抉擇背後,影片裡暗藏著一種非常強大的資訊——戰爭,毀滅美好。軍方、政府,即使似乎有選擇權,但真的對此束手無策。美好起始於人性,也毀滅於人性。恐怖份子無法滅盡,因為他們把他們所做的事業當作人生追求,他們認為自己是對的,在血肉橫飛中感到非常自豪——一個人在做可怕的事卻絲毫不知道自己錯了,多麼可怕。而且賣麵包小女孩的案倒在動盪的國家超過千萬例,無數無數的無辜兒童在最美好純真的年紀里倒在戰火裡,多麼悲傷。我們有時候覺得死亡是很遙遠的事情,有時候就只是一個名字,一則訃告。但是如果真正投身進去,真正感受死者家人撕心裂肺、絕望的悲傷,去看一看小女孩父母看到前半個小時還活蹦亂跳的女兒現在渾身鮮血地停止了呼吸,那種痛苦一定超出想像。這一切都是因為戰爭,因為那些價值觀扭曲了的人。


影片沒有選擇很大的背景,雖說有英國軍方的上校之類的高官參與,影片的背景卻僅僅是執行捕獲幾個要去襲擊購物中心的恐怖份子的任務。本來我以為背景會是幾個國家之間的戰爭,一個決定會造成無比巨大的影響。但是我覺得這也是一個成功之處——切入點小,反而傳達了強大的資訊和力量。幾個恐怖份子襲擊購物中心,代表了更多恐怖份子在世界各地活動,殺害無辜;一個小女孩因戰爭而死,也代表了更多處在這些動盪地區的兒童和百姓,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一個又一個甚至是一批又一批地死去。另一點我覺得這部電影很成功的地方就是——它是一個悲劇。對於這種背景的電影來說,只有悲劇結局才能折射出最大的力量。對於美好的毀滅,使人心受到震撼和衝擊,令人唏噓和悲傷,更會讓人走出影院後陷入沉思、不斷回味。然而如果結局是小女孩並沒有被炸死,恐怖份子成功被炸死,人們也許更有可能發出一個開心的微笑,這部電影也隨之被「一笑而過」了。況且,小女孩的情況在電影之外更糟。也許更多的時候,軍方根本不會管、也無法管無辜百姓的性命,更不會為了挽救他們的性命而做出電影中的各種努力。他們不被關注地死了,沒有人知道他們,沒有人記得他們曾經存在過,除了認識他們,現在在為他們痛哭失聲的親戚朋友。電影可以說是對現實做了一個殘酷的揭露。


那個叫做Alia的小女孩,皮膚黑黑的,嚴格來說並不漂亮。但是她多麼質樸可愛呀——我記得她在動盪和貧窮中還學著數學,快樂地轉著呼啦圈,很乖地幫媽媽賣麵包。這麼可愛、懂事的孩子,不值得遭受這樣的命運。電影在開頭和結尾都用了她轉呼啦圈的鏡頭,和我想像中的嚴肅的軍事題材電影的開頭和結尾不一樣,導演和演員的名字都在陽光下出現,非常特別,也非常美好。小女孩的微笑,在光影里爛漫,遠離戰火和硝煙,一切看上去無比完美和溫暖——只不過,這一切都只是幻象。


不過,還好——感謝這部電影,相信它一定會讓人們至少記得,在世界的某個角落還有這麼多戰火紛飛的地方,充滿了像Alia一樣的孩子和無辜的百姓在等待著和平,在命運的夾縫中掙紮著尋找希望。即使在那樣艱難的生存環境裡,他們依然像Alia一樣快樂地微笑。不知道什麼時候,也許就連那一點微笑都會被奪走。


P.S. 我對這部電影的劇情理解可能和實際有一點出入,因為我對生肉的理解還不是很好,不過我相信大致情節是正確的。
在寫完上一段之後我查了查這部電影,今天是上映的第八天,爛番茄指數已經達到95%了。爛番茄連結:rottentomato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