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馬慶雲

2016-03-18 04:43:44

《荒野獵人》:如何以人性的方式美化美國早期的西部侵略


《荒野獵人》:如何以人性的方式美化美國早期的西部侵略

文/馬慶雲

小李子憑藉電影《荒野獵人》終於獲得了剛剛頒發的奧斯卡大獎。從2014年開始,媒體間便開始宣傳,別再讓小李子陪跑了。套用高曉松在《曉松奇談》裡邊的一句話講,沒那麼多宣發費用花到中國來,大夥怎麼會知道小李子。我們自然可以驚嘆於小李子團隊的運作能力,甚至可以說是炒作能力。但同時,也應該看到,《荒野獵人》這部奧斯卡影片,不過是一部美國的主旋律電影。

整部電影的宣發,都是圍繞弄死小李子的多少種方法展開。這種宣傳,倒是也簡單有效,弄死主演,自然血腥、暴力,賣點全出來了。縱觀《荒野獵人》,也確實是這個路數,小李子的皮草隊伍先遭遇「少數族群」的襲擊,然後又是黑熊,又是冰天雪地的,一邊瀑布逃生,一邊荒野求食,還被一路追殺,最終把敵人幹掉了。這些衝突,倒是也算激烈,典型的美國片的特點,敢給鏡頭,敢用特效,敢誇張對抗。

謹從看點而言,《荒野獵人》也有值得商榷之處。故事的前進推動力實際上十分薄弱,整部電影的四分之三,都是荒野逃生,不過是各種逃生的疊加罷了。這種做故事的方法,倒是很想剛剛從影院下去的電影,孫紅雷、黃渤主演的《極限挑戰之皇家寶藏》。各種劇情疊加罷了。要是讓韓國電視劇導演拍,真能搞百八十集出來。影片直到最後,才讓小李子把追殺他的人干翻了。這也成為該部影片唯一可以吹玄而上學牛皮的地方。

所謂的玄而上學牛皮,就是部份影評人說的,《荒野獵人》是個關於復仇的故事,影片最後,復仇結束,小李子面對鏡頭,孤獨無助,因此得出結論:看看吧,復仇之後多空虛啊。然後,就彷彿有了高度一般。如果真是這樣,那《荒野獵人》實在是一部非常差的電影。這跟最近上映的《青冥寶劍》結尾讓兩位主演對話說江湖一樣一樣的。太像小學生作文,最後寫上一句中心思想的話。從以上角度來論,劇情疊加,中心不明,看點太少,讓人昏昏欲睡等等,《荒野獵人》是難得一見的治療失眠的良藥。

然而,我又覺得,該片是一粒美國式的毒藥。《荒野獵人》看似講述了美國皮草生意人小李子在西部多不容易,一路被人家虐待啊,博同情啊之類的。實際上,這無異於日本拍攝一部日本皮草生意人在上個世紀的前幾十年,在中國東北做生意,一路被東北當地人虐,被東北虎虐等等。用這種方式,忘記歷史,美化自己,彰顯自己主角的人性光輝,而對侵略,避而不談。

美國建國之初,只有東部13個州,後來又買回來很多,侵略回來很多。《荒野獵人》的時代,正是美國從東部向西部擴張的時代。小李子飾演的角色玩著玩著槍,就讓人家當地族群給干翻了,為什麼呢?你到人家地盤上持槍搶劫去了,人家不干你幹誰?日本人到咱東北來,除了張學良少帥不干丫的,咱中國人誰不想幹翻了日寇?

美國的文學和電影中,倒是也有部份關於早年美國東部人怎麼欺負西部當地族群的。但是,美國文學和美國電影的主旋律,還是東部白人的,是盎格魯—撒克遜的,對建國之初的血腥、暴力與侵略,能不提就不提,能美化就美化。拿《荒野獵人》這部電影來論,實在是用似乎談人性生存的方式,做著美化建國之初侵略史的勾當。

我最近正在讀一本英國記者的書,名為《事實即顛覆》。他在裡邊談到歐洲部份的時候說,歐洲人對伊斯蘭人並不友好,而且彌合起來,或恐都沒有機會。當一種文化和政治生態,一直在試圖美化自己的歷史,改寫別族的歷史,將外姓定義為落後愚昧與必然被改造的時候,族群與族群之間的矛盾,或恐很難彌合。美國從13州到現在五十幾個州的發展,是以白人對美洲原始居民近乎滅絕的屠殺為基點的。《荒野獵人》不談侵略,談侵略者多麼被虐,多麼值得同情,多麼對抗惡勢力與惡天氣。這種美國主旋律,還是少一點的好。

 

更多交流,歡迎添加筆者微信公眾號:馬慶雲【xuezhemaqingyu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