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騷動年代--We Are Young. We Are Strong

我们年轻,我们强大/骚动年代(台)/WeAreYoung.WeAreStrong.

7.2 / 1,390人    123分鐘

導演: Burhan Qurbani
編劇: Martin Behnke Burhan Qurbani
演員: Jonas Nay Trang Le Hong 大衛史崔索 Joel Basma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芷寧

2016-03-14 08:37:11

《我們年輕,我們強大》:迷失在迷失里


(芷寧寫於2015年12月4日)
    德國電影人大概是一群最具有反思精神的電影工作者,在光影的世界中,常見他們用各種不同的角度和慎思對二戰進行著深度的反思,如影片《過客》、《緘默的迷宮》,而對各個時期的德國人所犯下的階段性錯誤或迷失,德國影人也毫不姑息地拿來剖示、反省,如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反應1968年及其後幾年如同少年監獄般的弗賴斯塔特收容所對青少年身心荼毒的影片《收容所》,再如這部再現1992年發生在羅斯托克嚴重排外事件的影片《我們年輕,我們強大(Wir sind jung. Wir sind stark)》。
    了解一些時代背景,非常有助於觀眾理解這部具有部份紀實風格的影片。影片涉及的時代背景是東西德合併之後的兩年,事件的發生地點在原東德境內的工業港口城市羅斯托克。早在東德時期,就引入了大批同一社會陣營的其他國家勞工在工廠工作,如羅馬尼亞、越南勞工,東西德合併後,原屬東德的區域迅速沒落,工作機會大量流失,而工廠所有者也更願意雇用勤勞有效率的亞洲員工,失去工作的本地年輕人越來越多,無所事事又精力旺盛的他們將心中的一腔憤怒轉移到了外來勞工身上,於是爆發了那一夜對越南勞工居住區的瘋狂襲擊事件。
    片名《我們年輕,我們強大》已將一種年輕而無畏的衝動點明,在青春躁動血液的驅使下,對現狀極度不滿又缺乏正確認知的年輕人,很容易被一種集體的情緒所感染,也容易頭腦發熱地付諸於實踐。在片中當暴力事件升級時,衝在最前面負責打砸搶的大都是年輕人,他們無所顧慮,無所畏懼,恨不能將暴力施展為一場表演,而成年人則大多站在一旁敲邊鼓、起鬨架秧子,在德國的這一時刻這一區域,年輕又成了傾瀉集體不滿的排頭兵。
    片中男主角的父親是一位從政人士,當他看到年輕人瘋狂地襲擊居民區時,說出了一個詞——恥辱。而讓這些年輕人不管不顧,喪失羞恥感,喪失最起碼良善心的,是他們內心的迷失。他們在原東德出生長大,習慣了原有的一切,在如今所謂自由的環境下,反而有些無所適從,他們甚至缺乏安全感,片中有個姑娘這樣表述她所感知到的自由和安全的相對立——「以前不會有這麼多事,但我們也因此而覺得安全。以前為了買草莓,可能要排一小時的隊,但大家都會覺得,既然別人都在排隊買,那也無所謂。現在我們有草莓了,完全自由買賣。完全的自由,其實也意味著,完全的孤獨。」
    該片的影像風格比較有特點,事件醞釀期的黑白與衝突爆發後的彩色形成了鮮明對比,讓醞釀期顯得更為滯悶苦澀,令爆發期的憤怒和恐慌一起燃燒至火光衝天。而醞釀期所涉及的年輕人的迷惘、對往昔時光的懷念、對生命無常的懵懂、對異性的幻想和衝動以及朋友之間「地位關係」的微妙變化,會令人想起姜文的影片《陽光燦爛的日子》,但此種想起也只是那麼一閃而過。
    縱觀現在歐洲所面臨的大量移民困局,人們難免會感嘆:人類一再遭遇相同的命題,並一再犯著愚蠢的錯誤。而這部影片也可謂生而逢時,它至少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反思過去、觀察當下的角度,並由此外延出多重的問題和無盡的憂戚。
(雜誌約稿)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