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空中補給-解救西柏林--The airlift, only the sky was free

柏林空运/柏林1948/空中大撤退

6 / 380人    180分鐘 (2 parts)

導演: 托爾薩哈維
演員: 海諾費爾希 烏里諾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備胎之王

2016-02-26 07:39:13

Freedom is not free


拋開這部劇個別狗血之處(PS:美軍少將特納居然是《Der untergang》裡的Albert Speer;女主角的前夫居然是《Der untergang》裡的Heinrich Himmler),從歷史角度來看:柏林空運(Berlin Airlift)這招險棋,西方賭贏了,毛子賭輸了。柏林封鎖無疑是毛子思路變尿路的昏招。本來冷戰開始後,德國作為兩大陣營的最前沿自然是美蘇雙方爭奪的焦點。德國在文化和價值觀方面本來就比較接近,屬於同文同種。因此從文花上德國更傾向於西方,而西方人素來敵視毛子,加上蘇德戰爭蘇德雙方的血戰,德國和蘇聯之間還苦大仇深。鑒於這樣,蘇聯在德國的蘇占區應該施行更溫和的政策,可蘇聯呢,所謂不作死就不會死。面對美國援助西歐的「馬歇爾計劃」,蘇聯不但不幫助蘇占區恢復經濟民生,反而到處掠奪一切運回蘇聯美其名曰「戰爭賠償」,結果蘇占區經濟、民生凋敝。可毛子還執迷不悟,還對西柏林進行封鎖。面對蘇聯的封鎖,燈塔國聯合西方對柏林進行了歷史上絕無僅有、規模空前的物資空運,為此還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空運讓蘇聯的封鎖破了產。而德國人卻看到同樣是二戰時的敵人,西方和毛子對德國的所作所為卻大相逕庭:燈塔國和西方不停得往德國運來東西,而毛子卻不停地從德國搶走東西。把德國往自己的競爭對手那裡推。結果讓德國和燈塔國與西方迅速和解,讓德國倒向了西方。毛子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燈塔國作為自由民主領袖的地位也不是充話費送的,也是要付出代價才得來的。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