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插旗攻城市 Where to Invade Next

接着侵略哪儿/美国插旗大使(台)/下一步占领哪

7.5 / 20,217人    120分鐘

導演: 麥可摩爾
演員: 麥可摩爾 Krista Kiuru Tim Walker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奈落

2016-02-22 14:01:10

這世界怎麼能沒有一點理想主義?


今天本來想趁著最後一個兩天的常規週末把《Where to Invade Next》,《45 Years》和《Room》三部連著刷完。結果看完這部都不敢繼續看下去了,覺得小心臟再給震顫一下立馬就能掛了。

毫不誇張的講,上次我被虐的這麼慘,還是14年的《星際穿越》。這次感覺比《聚焦》還要再虐那麼一點。相比之下,昨天《美人魚》里「無敵是寂寞」那段,格局立馬就不行了。

明顯,這是一部煽動感情的片子。我出來之後一直在告誡自己,想立馬把歐洲各國資產負債表翻出來,這種衝動還是得抑制住。

本來我以為這部片只是來黑色幽默的。當初是看《凱撒萬歲》的時候看到了這部的預告,那時還不知道這個死胖子是誰。(雖然聽說過華氏911,但沒看過,也不知道是他拍的。)就看他逗法國小朋友覺得挺好玩的。

後來收到了我在Austin常去的Alamo Drafthouse Cinema的一封郵件,他們決定放寬這部電影的評級,允許15歲以上的青少年觀看這部電影。(電影本來的評級是R,18禁)他們認為這部片子不應該被R。而且,把這部影片的資訊傳達給下一代的美國公民,他們認為非常重要。畢竟,這部片子裡有的不過是:

- 幾個髒詞
- 不用交學費的大學生
- 每天都有健康午飯的小學生
- 開心度假的義大利人
- 美國監獄裡的施暴片段
- 還有幾個德國人裸體下泳池的短暫畫面

那麼,這部片子到底講了什麼,有人說是無腦黑,真的是這樣嗎?

我大學期間在Business Ethics,Information System Management,還有Human Development三門課里反覆觸及了一個主題:技術進步和全球化為企業提供了縮減成本的機會。

想像一下,一個跨國大企業,把工廠改在了一個城鎮旁,雇用了上萬人,還帶動了周邊城鎮其他產業的發展,建起了員工宿舍,商場,娛樂設施,學校。當十幾年過去了,這裡的發展穩定了下來,跨國大企業卻發現這個工廠的花費太高了,不如把設施從這個洛杉磯旁的城鎮搬到內陸條件更好的州,或者搬到中國/印度,又或者乾脆採用新的自動化技術,直接抹消人力成本。

但是,當企業為了提高自身的利潤將工廠關閉,隨之而來的卻是上萬的失業員工,只能領到相當於幾個月工資的補償金,而整個周邊的小經濟圈都隨之崩潰。

現實是,這樣的事情,幾十年來在美國不停的發生。美國所謂的工薪中產階級,也因此隨之土崩瓦解。結果就是,美國和中國一樣,成為了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

為什麼要講這個?因為在導演第一站所到的義大利,我們看到的是在服裝工廠每週只工作三十來小時的工人們,每天中午都花倆小時回家跟家人一起共進午餐。而在摩托車工廠,生產線慢的像二環晚高峰的車流,人們卻有說有笑。我就在想,這些產品原來溢價在這裡了啊,也虧消費者能心甘情願去買。

高成本,低效,這簡直是資本主義美帝的商業菁英們最痛恨的字眼。這些義大利工廠卻在光天化日之下,明晃晃地掛著這樣的標籤。導演問服裝公司的老闆,你們沒想過,把人力成本砍下來,自己多掙一點錢?女老闆立馬就笑了,(她的眼神分明在說,你們這些愚蠢的美國人)賺那麼多錢有什麼意思呢?讓員工也感到幸福滿足不是更好嗎?現在的利潤我們已經很滿意了,要是老想著賺更多錢,不就成了比誰的雞雞更大了嗎?

所以這部片子其實在挖一些意識形態層面的東西。個體對利益的追求和社會成體的和諧究竟是什麼關係?兩者之間能否達到一個更為最佳化的均衡?當然,給出答案並不是這部片子的目的所在。提醒人民問題的存在,往往比試圖回答問題更重要。

除此之外,導演還一一遊歷了近十個不同的國家,並以每個國家的一種現象去反問,為什麼美國,地球上最有權力的國家,不能把同一個問題解決到同樣的水準?

義大利男人對著鏡頭說,你知道嗎,我們這裡的人的夢想就是去美國生活!當導演告訴他美國人沒有法定帶薪假日的時候,男人的嘴巴都掉到地上了。

芬蘭的美國教師感慨,她在美國窮學校教書的時候告訴學生:「你們終都能成為你們想成為的。」她覺得自己是在欺騙學生。但在丹麥,她卻能真真切切地對學生講出這句話。

法國小學食堂的廚師看了美國高中午餐的照片,皺了皺眉頭,這他媽也叫吃的?

冰島的女CEO看著鏡頭:你們就是花錢請我,我也不會搬去美國的。美國人,你們如果不能和你們的鄰里和睦相處。如果你們明知身邊有人挨餓受凍,卻還能心安理得的過日子,你們遲早會玩完的。

還有些更虐的,我就不劇透了。然而他們想表達的意思都是一樣的:

你們不是美國嗎?不是美國嗎?為什麼美國是這樣的?

為什麼美國是這樣的?

問題出在哪裡?

在某種程度上,美國人,不論是過得還不錯,還是最底層的人民,似乎都不夠憤怒。過於安於現狀,過於哀怨不公,都會讓人喪失對變革的訴求。但,人總需要去保持這種對公義的訴求,真正的變革才有希望。就像希拉蕊昨天在Nevada說的「Americans are right be angry, but we are also hungry for the real solution.」

誠然,社會機器本身是一個精密的系統,當下的實情都是過去各方博弈的結果,變革也不是說來就來的。但是,作為博弈和政治的主體,人的意識形態卻可以變化。當這種變化逐漸掀起勢頭,成為潮流,社會進步的方向就能隨之改變。

有沒有可能,每個人都可以跳出自我,(作)為一個整體思考?

「這不是共產主義,這是一個健全的社會。」

意識形態的變遷,是改變系統最強勁的力量。

末了,
導演和老友在柏林圍牆的遺址旁邊漫步,回想起89年11月的那個夜晚,沙博夫斯基宣佈東德開放邊境,等不及政府來正式拆毀圍牆的人們,拿起錘頭和鑿子,來到圍牆前,一下下的敲打牆體,開放出非正式的通道,對面的軍人好奇地透過牆眼看過來,恐怕沒想到冷戰中最尖銳的衝突就這樣落下帷幕。四個月後,曼德拉被釋放,成為南非總統,

「我們這一代出生在冷戰時期的人,從小看著柏林圍牆一直就在那裡。真的沒想到啊,這牆說倒就倒了。連南非的權利鬥爭,也終於獲得了成功。看似複雜的問題,似乎都有很簡單的解決方式。看來,真的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或許在不遠的將來,突然有一天,環繞著中國的網路圍牆也會軒然崩坍?或許有一天,台灣和中國也可以放下隔閡,對彼此釋懷?也許此生有一天,我們也可以不再為生為中國人而感到不滿,反而發自內心的自豪?

我們的後代,會生活在一個更好的時代嗎?

由我們自己來給出答案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