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紐約安可曲--Song One

一曲倾情/第一支歌/纽约情弦(港)

5.8 / 9,208人    86分鐘

導演: 凱特芭克佛洛伊蘭德
編劇: 凱特芭克佛洛伊蘭德
演員: 安海瑟薇 瑪麗史汀柏格 強尼佛林 班羅森菲爾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清蒸禾葉

2016-02-20 02:21:00

關於尋覓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刷B站的時候,偶然翻到這部中文譯名一曲傾情的電影,因為主演有Anne Hathaway這個筆者比較欣賞的演員 ,於是起了興緻 ,在午後靜靜的看完了這部電影。
    這是個簡單恬淡的故事,簡單到純粹,沒什麼大的起承轉合。女主人公 Franny在接到母親電話後為照顧出車禍的弟弟返回紐約,她在尋覓喚醒弟弟的方法的過程中,尋回了曾經逐漸淡薄的親情;也因尋覓邂逅了弟弟最喜歡的音樂人詹姆士 Forester,並與其產生了一段愛情;當然,Franny的弟弟Herry最後也在姐姐和母親的期盼中甦醒。
     故事開始於熱愛音樂的弟弟Herry在地鐵站裡的演奏,結束於男主人公詹姆士和女主人公Franny的合唱錄音,影片中間也穿插有各種不同的音樂。可以說很好的表現了它是音樂電影的本質,始於音樂,終於音樂。但這並不是這部電影最吸引我的地方 ,最最吸引我的,是在觀影過程中對影片中出場人物身份、關係及過往的探索尋覓。
    這部小成本的文藝片並沒有過多值得評述的人物,通篇下來,串起故事線的主要人物一共只有四位:母親Karen,姐姐Franny,弟弟Herry以及男主人公(也是弟弟最喜歡的音樂人)詹姆士。
     電影中最先出場的人物是弟弟Herry,在地鐵站里背著吉他演奏的大男孩,簡單乾淨的歌聲,這一切都使得我能夠輕易的理解這個角色。隨著故事的展開,從其他人物的對白、Herry的日記本、他的音樂、他的房間,我可以看到這個遭遇車禍不幸變成植物人的男孩對於音樂的熱愛、是極其純粹的,音樂的足跡滲透在他生活的角角落落里。雖然電影中對他的刻畫並不多,也幾乎都是從側面展開,但是他給我的映像依然很深刻。他在單親家庭長大(電影裡對於父親的描述只有母親的一句「他父親死後……」,此處為筆者的個人觀點),在大學時代為了追尋自己熱愛的音樂選擇放棄學業,這樣的行為理所當然的導致他和姐姐以及母親關係的疏離,她們認為他的追求並不現實,然而他依然勇敢的離開家人去追尋自己的音樂,他的勇敢一如他對於使用電唱機的執著。在自己離家尋覓屬於自己的音樂的同時,他也一直沒有忘記過給在外的姐姐寄送附有自己作品的信件郵遞音樂連結希望得到認同,緩和關係。他是那樣的單純勇敢、乾淨執著,讓我羨慕。
     第二個出場的人物是女主人公Franny,作為一名人類學phd candidate,電影開篇時她身在他鄉(從影片的一些細節筆者大膽推論她當時正在摩洛哥的部落中進行filed study),在睡夢中接到母親Karen打來電話得知噩耗後返回紐約,在醫院裡,看著弟弟身上插著各種醫療器械、面色蒼白的樣子,Franny心痛不已,當她在暫住弟弟房間時看到弟弟給她的CD以及偶然發現的弟弟的日記本後,為了能夠更多的了解她曾疏遠的弟弟,她開始尋覓著弟弟從前的蹤跡,在城市中收集各種可能喚醒弟弟的聲音:行人穿梭的聲音、車輛駛過的聲音、海水拍案的聲音、輪船嗚鳴的聲音、各色音樂的聲音……毫無疑問,儘管從影片的很多細節都可以看出Franny與弟弟和母親都有著不同的矛盾,他們的關係並不那麼親近(例如她的母親把她的房間給一個外人住,她自己也因為弟弟放棄學業的事情而與弟弟疏遠),但是Franny對自己唯二的親人依然有著深厚的情感,因此她在弟弟出事後會覺得自責,想要了解她的弟弟,想要彌補(影片中她唯一一次大的情感爆發就是在看望弟弟的人走後看著弟弟蒼白的臉無助的在醫院廁所中砸牆哭嚎)。在尋覓著弟弟的過往時,順著夾在日記本裡的音樂會入場券,Franny遇到了男主人公詹姆士。詹姆士這個羞澀靦腆的音樂人在知道Franny弟弟的遭遇後受邀與Franny一起尋覓Herry的足跡,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加深與Franny的相互了解,兩個可以說完全不在同一條線路上的靈魂擦出了細微的火花,他們一同墜入了愛河。他們的愛情,青澀卻自然,湧動著一種令人著迷的力量,他們也各自從中有所收穫。男主人公詹姆士在故事中就像是及時雨一般,他在Franny悲傷的時候出現用自己特有的體貼和溫柔給予Franny心靈的慰藉;他在Franny與母親Karen起矛盾的時候緩和她們的情緒,他是一劑良藥,溫暖著故事的人也溫暖了故事外的筆者我。
    最後要說的是母親Karen,一個有點糟蹋的母親,也是一個有著豐富閱歷的長者,一個撰稿人(對於母親的職業,電影中並沒有正面提及,只有醫院陽台女主和母親的對白中母親提到一直想要完成一本書,以及母親在看護弟弟時曾經坐在椅子上拿著本子記錄的畫面,因此筆者猜測母親是一位撰稿人,這是筆者的個人觀點)。Karen與兩個孩子的關係並不那麼好,但她確實是愛他們的,從她和Franny在醫院的那些對話,即使是她們的幾次爭執也都能夠看出。她甚至將兒子帶著耳機過馬路沒有注意來往車輛導致被一位遵守交規的司機撞傷的責任歸結在自己身上。在兒子出事後她表現的精神狀態可以說並不穩定,影片中有不少關於她的片段:深夜在廚房做奇怪的東西,寫東西不在狀態,和女兒聊著聊著就吵起來……雖然她算不上特別稱職的母親,但她對孩子的愛不可否認。
    在這個故事裡,每個人物都在尋覓,也都終有所得,弟弟醒了(相信他的母親和姐姐都會支持或者更加支持他追尋自己的音樂),Franny收穫了一段美好的愛情也找回了親情,母親與女兒的關係更近了,詹姆士在這段經歷中收穫靈感寫出了一首獻給Franny姐弟的新歌……
    影片最後的結局,Franny追著詹姆士去費城聽他的演出,兩人並未見面,只有留言的謝謝和一段錄音。雖然這個結局透著些許現實的無奈,淡淡的傷感,但是筆者覺得這是個不錯的結局,因為這樣開放式的結局有足夠的想像空間,並且很多影片細節的留白給了筆者尋覓更多的慾望,也許哪天得空再多看幾遍亦是無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