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美人魚--The Mermaid

美人鱼/Mermaid

6.3 / 6,657人    USA:94分鐘

導演: 周星馳
編劇: 周星馳 李思臻
演員: 鄧超 林允 張雨綺 羅志祥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宋雯婷

2016-02-12 03:01:24

周星馳:我站在一面哈哈鏡前,像看著一個妖怪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大多數觀眾看《美人魚》,都停留在看到「性」作為動力的驅使。

「這不就講的霸道總裁愛上條魚的俗氣愛情嘛。」

除此之外,還有一部份人得意洋洋,言之鑿鑿,「我趕腳介是個環保片,你趕腳系不系呀。」

而事實上週星馳之所以是周星馳,之所以「還電影票」的說法在他的身上似乎格外有號召力,溯其淵源,恰是因為以往的院線觀影經歷中觀眾對他的作品誤會太多,明白太慢。一次一次。

來說正片。

《美人魚》是一個以復仇為引子,以人類和人魚的鬥爭與愛戀來開拓新的世界觀的周氏科幻喜劇。它最牛逼的地方在於周星馳第一次在沒有劉鎮偉的幫助下成功設置了雙義語境,說出一個動人愛情故事的同時,也構建了「現在的我」與「過去的我」兩個不同時空下遙望相融的連結。所謂環境問題的背後實則是生存問題,而這種生存十分值得玩味。

普通觀眾會把自己代入劉軒的角色,把自己當作代表主流的人類,認為如果地球上如果沒有一滴乾淨 的水,威脅的是地球的發展。但卻忽略了這是一個由人魚挑起的故事,要理解它必須第一步是站在人魚角度, 明白環保二字對於它們首先攸關生死 。人魚們的反抗,是不同於世人的「異類」在這個世界的逃亡與自保,其間暗藏著周星馳本人近年的心路軌跡。

要談這個電影,我想應該首先解構一下「美人魚」這個形象的幾重內涵。

一、美人魚是導演在一系列神話傳說、民間文化中汲取、創造的一個半虛構物種,她的角色讓這部電影富有科幻意味的同時,也搭架起新的世界觀:即拓展了海底世界在人類認知範疇的內涵。而海底世界有著深刻的符號和隱喻意味。



二、海洋是美人魚的生存環境,而當美人魚被賦予符號意義之後,可以被看作是不同於人類的『異類』,他們與人類同根同源,卻因為並非主流而被慘遭打壓殺戮,隱蔽的海洋里,是他們沉默的、卻異常富有能量的聲音。聰明人知道將這種設定映射到你我的現實生活中來。

看起來,我們周圍的人都一樣,唸書,長大,結婚,生子,順應著社會的要求和規律,中規中矩。但總有零星一些,沉默一群,他們或隱匿著,或流亡著,也許因為太過格格不入,在山上、廟裡、戒毒所、地下室,活著大眾視線所不及的「叛逆者」。他們可能貧窮,可能自我,可能冷漠,可能傷心。就像曾經的周星馳。那個死跑龍套的。而海洋純粹深邃,或可看作童話,夢境,也可看作人心的隔離帶與保護傘,美人魚住在那裡。



三、這海洋,也許就在每個人心中。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美人魚。她不諳世事,她神經兮兮,她頑強堅韌,她運氣爆棚,她是年輕的周星馳,是曾經落魄卻從不認輸的劉軒(鄧超 飾演),是脆弱單純而又固執真摯的一個你。

很多人認為《美人魚》這個作品,鄧超所扮演的劉軒是周星馳本人的化身,脾氣暴戾,功成名就,高處不勝寒,無敵最寂寞。是的,劉軒是周星馳本人的一張臉。但是,美人魚姍姍,也是他,弱小的他。姍姍(林允 飾演)是周星馳的另一張臉。

「小人物」在星爺自己的作品史上,一直承主角之重,且往往是底層男性的勵志奮起,其間夾雜各種周氏搞笑(比如說賦予配角直線式的思考)以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但最終細察故事本身,會發現他的故事出發點與落腳點都很樸素,甚至是中二。我要努力,我要加油,我要出人頭地,我要成為一個偉大的人,年輕的周星馳如是想。

但歲月變遷,周星馳誠實的表達習慣讓我們在《美人魚》這個作品中看到了他的變化,搞笑還是搞笑的,諷刺還是諷刺的,但所謂「偉人」的追求已經演變為他的自嘲,笑聲是給觀眾的按摩,希望逗你們開心,而作品內裡的寬厚溫存,卻是從前所少見。這種寬厚,體現在他開始關心周圍的環境(也就是你們整天念叨的環保問題),但是我想對於星爺來說,這種海洋環境或者生態環境同時是他本人所處的社會環境。他實際上開始去關心的,是周圍的人。這重語境是目前的影評中很少提及的。

對人生的感悟,他藉助愛情與苦難徐徐道來。

我想如果允許我大膽猜測,他此般變化,正來自自己生命體驗中愛情的滋養與折磨,休戚與徹悟。

科學家帶領人馬趕到斷崖時,人魚們死傷的場景讓我心顫,姍姍的掙扎更是全片讓我最動感情的地方。天羅地網,體無完膚,奄奄一息。你能感受到那種求生的意志愈多真實,而且她不同於《色戒》里任人宰割的王佳芝,姍姍有自己要去的地方,有清醒獨立的認知,有直視內裡的誠實,但正因如此,她還選擇放走愛人,所以他們之間的感情方才能有被讀解為愛情的依據和保障。



愛情很簡單,它就是那種「確定了」的感覺。是那種會被衝昏頭腦,敢跟生命和種族放到一起叫板的囂張玩意兒。但有些觀眾看完《美人魚》之後反而覺得結尾不夠震撼甚至發言說太敷衍的時候,其實只是因為他們還太年輕。他們甚至不自覺地希望周星馳也年輕一輩子,盲目一輩子。

只承認在夢中叫了九十八次白晶晶,卻迴避叫了七百八十四次紫霞的自己。

殊不知,代表周星馳的劉軒現在已經不再幼稚。

『幾百億的生意我幾分鐘就決定了,但關於你這件事,我想了一個晚上。我愛你,我確定。』

這樣對於愛情的果斷與堅定,是從《大話西遊》《西遊降魔》這樣的「桎梏」中蛻殼而出之後的灑脫與從容。他曾經傷痕遍佈,曾經負人辜負己,他曾經橫衝直撞,愚蠢混帳,他都承認。但是這一切該給自己留下的,最終應是豁達與睿智。

之所以《美人魚》並不是一個俗氣的愛情故事那樣而已,正是因為這份毫無道理的愛情其實充滿了道理,且周星馳這次溫柔地將它綿延下來,落在了生活的實感之上。

我自己都有一些難以置信,我居然在周星馳的電影裡感覺到了幸福。

海洋下十指相扣的姍姍與劉軒,守護平淡,卻又在一寸一寸的深藍中汲取鹽分,靈魂偎依。

我有信心時間會證明我對他的期待和認識並沒有錯。我也知道,

無敵最是寂寞,還有下一句:

有你甚是感恩。

(原文地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211178/answer/85763382?group_id=681187852561682432,公眾號:愚樂,請搜索likejokes關注即可。謝謝閱讀。)

評論